当前位置

: 首页散文随笔 随笔小札 查看内容

在懂你的人群里散步

杨传玲 2023-4-21 22:00 10079

  总是相信:人与人之间,浅相遇,深相念,是前世既定的缘。如果有缘,他就会穿过万水千山,逆着人群为你而来。有的人,你说不岀他哪里好,但他却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唯一。

  世界上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天上有一片祥云为你缭绕,世间有喜欢你的人,陪你看花开花落,有爱你的人,和你过不徐不疾的烟火,两颗彼此懂得的心,在灵魂深处共舞。

  其实,人来到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都渴望结识到和自己灵魂相似的那个人。

  陈果曾说过:你想结识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活成什么样的人,你想结交真诚的人,你必须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才能收获友情,才能久处不厌;你想结交优秀的人,你首先让自己变的优秀,才能和优秀的人一路行走,才能和成功牵手,去领略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

  人与人相处,走到最后,最终拼的是人品。人品好的人,有着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对上不阿谀奉迎,对下不欺负弱小。最能彰显人品的地方,是没有身份感,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也能平视和尊重。

  人生苦短,人的一生最长不过百年。百年之后,每个人如同一片落叶,一粒尘埃,最终在大地的怀抱里,归于沉寂。如日月星辰般经久不衰的,只能是他的思想,和丰盈闪亮的灵魂,以及博大仁爱的情怀。

  毎当想起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那流淌在文字中,爱国爱民之情,悲天悯人之心,读之令人动容。

  “生当做人杰,死也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短短二十个字的一首小诗,岀自李清照一个柔弱的女子之手,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爱国的情怀,"死不惧而辱不受"的浩然正气,铮铮傲骨,力透纸背,让须眉汗颜。高贵的灵魂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一个人,最大的人格魅力是:活成一束光源,照亮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你的格局决定你的高度,你的内涵彰显你的气质。你的磁场越大,越能吸引同频道的人与你同行。一个善良,有情趣,并且有浪漫情怀的人,是一个值得深交有品味的人。他能妥贴安置好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让自己越来越幸福,并让周围的人从此走向幸福。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以温柔待之,虽历经人生的沧海桑田,仍能微笑向暖,千帆过尽,归于素简清欢。最后在心中留一方净土,修篱种菊。看春花,秋月,赏夏荷,冬雪,一茶,一书,一世界。一枝一叶总关情。

  其实,人与人的相逢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里,是灵魂与灵魂的彼此相认,是心与心的惺惺相惜。

  人的高贵,不是因为财富多少。有钱只是说明你富,而不一定说明你贵,也不是因为你才华横溢,而是有一颗慈悲之心,一颗高贵的灵魂。它需要用善良去滋养,用才华去润色,用知识去发掘,用真情去守卫。

  愿你与优秀的人为伍,和你喜欢的人相处,在懂你的人群里散步……

  作者:杨传玲,山东滕州市人,医务工作者,酷爱诗歌,音乐。喜欢在流年的烟火里寻找诗和远方,喜欢用淡淡的唯美的文字,书写心中的万丈柔情和一米阳光,用一颗赤诚的心感知人间的真爱,用浪漫的情怀品味多彩的人生。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戒情
戒情 2023-4-27 15:41
欣赏精彩,问好!
引用
带你去流浪
带你去流浪 2023-4-27 14:53
问好朋友,欣赏了。
引用
一点
一点 2023-4-27 14:05
欣赏佳作!
引用
优福
优福 2023-4-27 13:17
慢慢欣赏!
引用
佐眼皮♂跳跳
佐眼皮♂跳跳 2023-4-27 11:42
支持并问好
引用
豫姝
豫姝 2023-4-27 11:42
欣赏佳作,问好!
引用
子萧
子萧 2023-4-27 10:07
支持朋友,欣赏!
引用
浮华苍桑
浮华苍桑 2023-4-27 10:07
欣赏朋友的才华,学习了!
引用
阿宝
阿宝 2023-4-27 08:16
文笔优美,拜读
引用
云台影域
云台影域 2023-4-27 06:40
好文笔,欣赏学习。
引用
墙头等红杏
墙头等红杏 2023-4-27 06:09
问好朋友,欣赏了。
引用
冰心晶莹
冰心晶莹 2023-4-27 05:21
顶!
引用
绿豆小兵
绿豆小兵 2023-4-27 04:49
慢慢欣赏!
引用
风语
风语 2023-4-27 01:40
顶!
引用
子玉
子玉 2023-4-26 23:18
支持朋友,欣赏!
引用
李雪健
李雪健 2023-4-26 22:46
顶,问好
引用
秋阳夏日
秋阳夏日 2023-4-26 22:30
顶,问好
引用
红尘浅醉
红尘浅醉 2023-4-26 21:26
问好,欣赏文采!
引用
思无涯
思无涯 2023-4-26 20:39
好文笔,送上问候。
引用
飞花
飞花 2023-4-26 17:11
欣赏朋友的才华,问好。

查看全部评论(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