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散文随笔 悠然我思 查看内容

正如一水之思

月隐寒霜 2016-5-9 19:55 2512
  一觉如年万古愁,长衫落在汉唐秋。
  晚听明夜幽林水,风扫云端月满钩。
  ——题七绝
  行走在时间之外,伫立在画轴之旁。
  没有真实的触摸,却坠入有我无我的境界里,不断延伸开去想法。有春一季,便有无数杨花扑面,就那样静静的随意境行走,行走。然后不知觉的走到那一片湖,一路上思索着空明的句子,其实心里也早存有了许多山水之间的感念。等走到岸边的时候,猛地抬头,湖水还如澈澈。想来那片湖水已经忘记在心底很久了,很多个时间之前,我坐在不远的石头上提着书卷呆坐,白衣铺石,墨中一点飞白。
  东风一直很斟酌吹动的幅度,舟,柳,岸。一直随着风的摇摆形成个很美学的角度,从眼里以平生最朴素的力度望过去,再也没有拗句的出现,那是一种很顺的,很稚拙的情绪,再也没有更恰如其分的物品掺杂其中了,石头上有草,正好和石头的颜色融合。青和黑的纠缠,让湖水显得更加柔媚女人,那杨柳试探着抚摸我的面颊,然后轻轻缩手而回。
  人世间的路程就是这样扑朔迷离,只不过一缕轻烟的距离,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徜徉,生怕坠入迷雾中不敢回头。我且行之。
  有雾。我顺手掬起,然后慢慢散开。山之外有云,云之外有山,单这种云深处的渴望,便在山麓迢迢中蜿蜒并且曲折。山路人爱琴,水路人爱箫。我采撷两种风景一路前行,琴,放置在空旷的顶端,箫,就留在最似水的长亭外。亭与光相应,水波如天,然后听着踏歌的声音把沙滩上的鸥鸟惊起,不时地拍打翅膀回身探望,直到知晓我不过是个千百年来普通的过客,旋即闭眼继续休息。
  一千年的行走,只不过是普通的旅人。有的人在此流连忘返,有的人在此感悟人间冷暖,我在此伫立不语,带来的书卷茫然无措。山林是路,路有芳菲点点。原来,很多的境界都可以从书中印证,只不过自己更多的有意外收获。“东风约略吹罗幕,一帘细雨春阴薄”,下雨了,就索性躲进半山腰的一个亭子歇息,顺便看看雨中的石刻。都不知道是多少代前的人留字了,自己已经辨别不清,似乎是一首绝,隐藏的那么隐蔽,就在那棵不起眼的老树根的下边,掩盖得只剩下羞涩的一眼,没有再扒开根系多看,不管他写什么,有林间的心思就已经足够了。我特地采了些杂草,放在旁边,让他继续修这缘分。
  有处有花的地方,就如走入佳境。加上有细雨的点缀,就更绰约,朦胧的光线再陪衬灌木,就更娇艳。青绿一片中有红云一抹,这山就不单薄,不寂寞,倚靠在树边的山猫懒得再看人的远近,她安静的打了个哈气,盼望我早点远走,好别打扰她今世的修行。我没有走,我坐在她旁边,然后细细的打量周边的情景,这也不是独我看处了。前朝的某个时刻会有更加婉约或更加清雅的人来此小憩。山中没有时间,也没有世事的的清扰,最简单的气息在此地萦绕,也故,我也如猫儿一样,只径直向曲径走去便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里没有禅房,这里有禅房之外的境界,境界内是禅房,境界外却不是禅房所能融会贯通的,所以,还有很多僧人在禅房内接受禅理后,躲进深山就再也不出世了。出山,还是进山?进山然后出不出山?许久之后大多僧人的事迹在山内消失,僧,也如林海一样隐晦了。
  夜晚的山林就如化境。你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凭着性灵问心问路,所以很少人山夜前行,多半的人会在天黑之前疾步走开,把记忆立刻放进山上,下山。我不下山,我继续留恋。我观心,我观路。
  月上梢头,其实是在山的一半。我看了眼月前的峭壁,在此闭上双目睡去,白衣铺在青石上,恰巧躲在唐朝的某个名句上冉冉漂流。耳边可以听到风的语气,鸟的呓言。山外是山不是山,容不得我去思想,我已经困了。
  然而,明日谁再负琴而来?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