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美文 文化艺术 查看内容

大英馆藏名画:被低估的艺术和被破坏了的中国国宝

2017-4-30 14:48 2403

  [摘要]今年最热展览-大英博物馆藏品的国博展览中,到来的画作少之又少,还有那“呼声极高、就是不来”的《女史箴图》。即使遗憾,但是都能理解。
  在如此多的人类文明中,画是一种最脆弱也最无法被完整对待的东西。也许不仅仅是画作,人类文明史对绝大部分有机材料的文物都是不公平的,因为它们无法像石器、青铜器、贵金属器那样坚挺的走过千百年漫漫人类文明路。
  而这之中最不堪一击的,便是画了。时光会无情的摧毁它的原貌,那些精致的颜色,那些流畅的线条,甚至那些会朽掉的纸张、画布、丝帛和木板,时间的流逝会让原本完美的作品流逝越来越多的细节。当出土的这些看上去斑斑驳驳的画作呈现在我们当代人面前时,一部分人会幻想它从前最初的美好,而更多的不过是一些“这些珍品也不过如此”的不解叹息。
  因此,今年最热展览-大英博物馆藏品的国博展览中,到来的画作少之又少,还有那“呼声极高、就是不来”的《女史箴图》。即使遗憾,但是都能理解。
  1/3
  中东之画:
  最被低估的艺术。



  《莫卧儿王子的细密画》
  细密画,是波斯艺术的重要门类。小玉一直坚定的认为,细密画是美术门类中最被低估的艺术,甚至没有之一。
  细密画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小,一个是精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种绘画艺术,而是作为书籍的插画或扉页徽章、盒子、镜框等物件上和宝石、象牙首饰上的装饰图案出现的。它常常被画在羊皮、木板等处,而使用的颜料多为天然的矿物质,同时还包括珍珠、蓝宝石磨粉等。最早的细密画出现在《古兰经》的插图中。
  这幅《莫卧儿王子的细密画》是当时16~17世纪印度细密画中一个特别常见的题材,那就是王子与长者导师交流的内容。这幅细密画展现了一位年轻的贵族,也许是一位王子拜见一位明显无钱无权的圣人的情景。圣洁的人一无所求,只有愚蠢和贪婪的人才觊觎一切。



  另一幅王子与长者交流题材的细密画
  也许是西方的话语权有一种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整个世界美术,也从来是欧洲油画的题材。和西洋画分庭抗礼的中国画虽然自成一派、精深无比,但是始终不是西方艺术评价体系中的主流。而伊斯兰文化下的细密画,便愈发显得式微。这是种无奈。
  细密画的第一个特点,便是颜色使用物质本色。西洋画的用色非常“结实”,因为多使用调制的颜料,所以多为不透明的覆盖色。但是相比之下,细密画的用色因为使用矿物质颜料,所以不透明的天然矿物质色粉和透明的天然植物色及金箔银箔等,让画面色彩呈现出物质本色。这也是一种东方的艺术追求,画家接受自然馈赠,呈现自然本真,不做太多的人为改变,讲求“天人合一”。






  细密画中的颜色使用矿物质磨粉,画面色彩呈现物质本色。东方风情。



  细密画作品,大面积青色均使用矿物本色,非常优美。
  在颜色使用上,细密画色彩浓郁。但是并非是各种颜色的撞色混搭,而是按照明度和浓度分类整合,呈现一种和谐的完善之美。而且格外喜欢浓郁的红色相,整个画面非常饱满有冲击力,而粉色相的使用也增加了画面朴质优雅之感。



  细密画中红色背景色彩浓郁。



  细密画中粉色使用优雅质朴。
  细密画的第二个特点,便是作品的空间感非常明确。画作中有明显的边框性,“画面边界”自身成为了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把画面空间设想为“一片虚空”或“画无边界”的绘画思路完全不同。这也是细密画和留白的中国画面体现出的无尽延伸性完全不同的一点。



  细密画,明确的边框,区别于中国山水画。
  细密画的第三个特点,便是抽象与具象结合,作品表现的内容十分接地气又不乏形式上的美感。画中的人物具体,但是又并非具体到人物标签细节,既看不到各自为政的具象的生动性,也看不到简单概念的无生命的抽象形,是完美的画面整体。



  细密画,人物具体形象和抽象性的完美结合。
  2/3
  欧洲之画:
  最不准确的伟大之作。



  丢勒版画《犀牛》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作为当年还没有犀牛这个物种的欧洲大陆,在1515年,一只印度犀牛从远东被运到葡萄牙里斯本,葡萄牙国王想让教皇赏玩,不过犀牛漂洋过海舟车劳顿,在去意大利的海上就死掉了。所以,很多欧洲人民都没能一睹犀牛的真实模样。不过在这之前,已经有一些描绘犀牛的诗歌和素描。因此在1915年,丢勒的这幅《犀牛》版画诞生了。
  尽管画中犀牛的构造并不正确,但丢勒的版画却风靡了整个欧洲,并在接下来的三个世纪被大量拷贝。在十八世纪晚期以前,这幅画依然被认为是表达着犀牛的真正模样。最终,作品被后来一些更真实的素描与绘画所取代,尤其是有关犀牛克拉拉的绘图。有人曾这样说:“再没有动物图画像《丢勒的犀牛》般对于艺术影响深厚。”
  为什么丢勒的这幅简简单单的作品会风靡欧洲?
  因为丢勒,绝对算是个基本功扎实又非常具有想象力的画家。13岁的时候,他就能精准画出自己的自画像。而之后,他产生了《启示录》这部非常伟大的版画作品,起源于古罗马旧基督教的幻想故事。能把幻想故事都画出来的男人,真的非常富有想象力。



  丢勒《启示录》
  除此之外,丢勒是个能把自己画成耶稣模样的画家,这种想象力,不画想象中的犀牛可惜了。



  丢勒《自画像》
  3/3
  中国之画:
  永远的遗珠和遗憾。
  


  

  《女史箴图》
  即使你并不懂艺术,似乎《女史箴图》这个名字你也是熟悉的。它和《清明上河图》与《韩熙载夜宴图》一样,算得上是中国画中的《蒙娜丽莎》。
  《女史箴图》的原作为东晋时期大名鼎鼎的画家顾恺之先生所作,不过年代久远,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且在这过程中作品的损耗,现存《女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
  "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画面主要描写古代宫廷仕女的节仪行为,宣扬封建社会的女性道德。作者顾恺之对贵族妇女的生活比较熟悉,所以画面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古代贵族妇女生活的一些真实的侧面。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绵,色彩典丽、秀润。









  《女史箴图》局部图
  故宫博物院藏有宋代摹本,水平稍逊,而更加精品的唐代摹本,并藏于大英博物馆。
  整件作品艺术性极高,每一丝线条和用色中都透出浓郁的东方风韵,我们不再赘述。小玉更想聊的,是这幅珍品在大英馆的一些境遇。
  对于大英博物馆是否是一个掠夺世界各地珍宝的赃物馆这点,整个文化界其实一直持一种中立意见,那便是对这一点采取不讨论的姿态。所以我们仅仅客观聊聊这幅画的遭遇。
  《女史箴图》入藏大英博物馆是在20世纪10年代,在那时候欧美的博物馆里几乎没有来自中国的美术学者或书画收藏顾问,所以,在作品身上发生了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大英博物馆对于《女史箴图》的装裱采用“日式折屏手法”,按照西方的形式来对这个作品进行了改造。他们认为就是像油画一样应该是挂在墙上的,所以把这个《女史箴图》一段一段就截下来了。



  大英博物馆被割裂后展示的《女史箴图》局部,一种破坏性的保护方式。
  因此,这幅《女史箴图》自入藏大英博物馆至今约百年,已经能够看到明显的开裂与掉粉的“病症”。海内外艺术史学者与文物保护人士对此举也基本持否定态度,对文物受到的伤害无不表示遗憾。
  但是,这一切其实都源于对中国画保存和修复的不了解。因此,2013年夏天,大英博物馆召开研讨会,邀请世界各地学者和专家讨论如何修复《女史箴图》。结论是,不能重新装裱,只能在原画的基础上进行加固。一位叫做邱锦仙的上海修画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由于不当的保存画作方式,同时还在画上加了一种像薄膜的酸性物质来进行保护。多年之后,《女史箴图》的画面变得干且脆,用邱锦仙的话描述,“都不像是绢画了”,并出现了明显的开裂和掉粉。于是邱用她所掌握的古老的中国修画工艺,开始对这幅千年的古画进行了全色和修复。



  在给中国古画进行全色的邱锦仙。



  修复前的《女史箴图》



  修复后的《女史箴图》
  无论怎么说,只要人类的文明成果还在,我们就都值得庆幸。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