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散文随笔 挚爱亲情 查看内容

兄妹之间

马草 2022-11-22 10:35 7596
  我十二岁的儿子,今年读初中一年级。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加上我们两口子,都溺爱他。他从小至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养尊处优的环境里,养成了怕苦怕累,不想奋斗、慵懒的生活作风。就是读书做家庭作业,也叫苦连天,老是想拖拉不做。我觉得,再不能这样容宠他了,这样会害了他一辈子的。于是,在一个星期天,我把儿子叫到身边,严肃地跟他谈了一次话,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看看,年轻轻的他——故事中的主人公,在恶劣的环境里,是怎样坚忍不拔地筹划着自己的人生。

  我要说的故事主人公叫李树元。李树元在1982年出生在农村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时,家里虽不富裕,但老实本分的父母亲,至少能让李树元兄妹衣食无忧。李树元幼小的心灵没有压力和负担,他的快乐与幸福,整日挂在脸上。但是,随着家庭的不幸,他的不幸就来临了。

  1994年8月底的一天,灾难降临。李树元向来慈祥、善良的父亲,在连续两天的焦躁不安、情绪不稳后,突发精神病。他砸家具,打家人,闹得这个家鸡飞狗上屋,人心惶惶。经医治,有好转,成间歇性精神病,情绪稍有刺激,又要发作。一天早上,李树元起床后发现父亲不见了。家人四处寻找,临近中午,他们终于在村外很远的一棵树下找到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怀里抱着一个包,原来,神智并不清醒的父亲,捡到了一个遗弃女婴。

  找回父亲,却多出一个孩子,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是,父亲似乎很喜欢,抱在怀里不肯放下。全家人只好咬牙抚养。不久,李树元也喜欢上了这个可怜的小妹妹,并给她取名叫李真真。接下来,他的命运,就与这个小妹妹联系在一起。

  父亲患的是间歇性精神病,不服药,就要发作。可家里经济拮据,常常断药,因此隔一段时间,他的父亲就会犯病。犯病时,他挥舞着棍子,看到家里人,谁都打。但只要小真真跑到他身边,他就会停止暴力,弯腰把她抱起来。

  父亲犯病后的拳头、家庭的沉重的负担,令李树元母亲再也无法忍受。母亲蒸好了足够让一家人吃一个星期的馒头后,流着泪,一声不吭地逃离了这个苦难的家庭。

  可李树元的苦难却更深重了。李树元必须面对又一个残酷的现实:母亲走后,家里的支柱彻底垮了,他必须接替母亲这个角色。对李树元来说,不幸还是接踵而至:爸爸的病,妹妹的抚养,自己的读书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怎么承受得起呀?

  那时候李树元还只有12岁,一边读书,一边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照看时常发病的父亲,抚养捡到的妹妹……这期间,曾经动摇,也曾经想到逃避,但一种责任最终让他“只是默默地走,不愿放弃”。他在上初中的三年里,他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到星期天,他就出去打工,洗碗,扫地,捡垃圾卖……只要力所能及,能赚到一点钱,他什么事都干。

  1998年,李树元考上了当地一家省重点高中,学校远在20公里外的县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短暂高兴过后,李树元马上想到了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付学费的钱,从哪来?小妹妹谁来带? 他的肩上,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他第一个想到了离家数年的母亲,如果找回母亲,小妹就不用牵挂了。但找了一阵子,就是不见母亲的踪影。李树元心想把小妹送回到她亲生父母身边……在李树元这样默默地筹划着,决定放弃妹妹,带小真真走时,小妹突然向哥哥怀中扑来,哭喊着“哥,你别不要我……”

  在刹那间,李树元泪水夺眶而出。他发现,自己也觉得,兄妹间,已经彼此分不开了。带着妹妹重新回家的李树元,决定靠打工来挣学费,来抚养妹妹。进入县一中的李树元,在安定下来后,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从家里把小妹妹接到了身边。他又像上初中时一样,每天奔波在学校与住处之间。

  那时候,学习的功课非常忙,但李树元仍然是争分夺秒,学习不忘,趁空赚点小钱也不忘,他从摊贩里买回一些小物件,譬如圆珠笔、书籍资料、英语磁带,他什么都卖过。很多人瞧不起干这种事,但李树元并不在意,他必须得一边学习一边挣钱一边照顾小妹,还要定时给父亲送药回家。

  然而就连这样艰难的日子,还不够他熬。在李树元上高二时,父亲的精神病突然又犯了。父亲住院需要花钱,为了借钱,李树元从自己的亲友借起,接着又跑了自家周围的几个村子,凡是熟悉的,都借了个遍,两天跑下来,才借到几十元钱。

  就在这极度困难的时候,一位姓郑的阿姨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李树元在校时,曾经帮助县南关的郑阿姨卖油漆,有点熟悉,加上这位阿姨也曾有过艰难的生活经历,当她了解到李树元家中的情况后,及时给李树元送来了他父亲看病所需要的钱。

  父亲住进医院需要照顾,家中人要活下去,有饭吃,他有很多农活要做,而他人在读书,这么多活儿怎么办?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二个年头,两头实在无法兼顾,李树元只得挥泪告别了难舍的校园。

  回到家里,李树元做农活,照顾父亲,闲暇时教妹妹识字,农闲时出门打工。

  在外打工的日子,李树元更加懂得了知识的重要。一年后,小真真6岁,稍稍能照顾自己了;父亲的病情也逐步得到控制。李树元在老师的帮助下,又进入了久别的校园。

  诚如他自己说的,他不悲观,不自卑,绝不放弃追求美好, 把悲苦而没有希望的生活,硬是走出希望。2003年,李树元考入省财经学院经济管理系。

  李树元一直以自己的努力追求,来鼓励妹妹。原先,他一直想考入北大,到北京去读书。李树元跟妹妹许诺,考上北大后,就带她去北京生活。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为了照顾这个家庭,过多地分心,甚至停学一年多,所以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当时一度感到很失落。倒是妹妹不但没有失望,而且很开心,能跟着哥哥,一道去省城。

  考进财经学院之后,李树元再次面临实际困难:5000元学费怎么筹?上大学后怎么照顾妹妹?利用上大学前的假期里,他一天打几份工,没日没夜地干,筹得了几千元的钱,可仍然不够学费。他万般无奈,只好去卖血。

  开学报到后,因没钱去租房,实在没办法,只能让七岁的妹妹,在学生宿舍,暂时待着,晚上,只好与自己睡在狭窄的鹁鸽笼上。

  李树元呢,一到学校放下行李,就开始在市区转悠起来,很快我就发现销售一种电话卡可以赚钱。生活所迫已锻炼了他灵活的生意头脑。大学生活期间,李树元从卖方便面、零食,到给当地电视台拉广告,给电子经销商做销售代理,这些经历让他更进一步了解了社会。

  李树元的生活极其简单,在学校基本不吃荤菜,有时甚至就买一份米饭,把方便面调料当菜吃。有稍好一点的菜,也留给妹妹吃。

  2004年的暑假,李树元没有回家,他要利用假期挣够下学年的学费。 他把妹妹暂时寄住在一个老师家,后来又转到女同学的宿舍住了一段时间。

  慢慢地,他带妹求学的事迹在学校逐渐传开。系里和学院领导得知他的真实情况后,发起了捐款活动。但当系领导将捐款3190元交给李树元时,他却无论如何都不肯收下。最后学校将这笔捐款直接代交了他的学费。

  当社会各界知道李树元的情况后,不少人提供财力、物力的帮助,但被他谢绝了:“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出来的人们,他们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帮助的。”

  学院领导也被李树元的事迹感动了,破例单独给他安排了一间寝室,方便他照顾妹妹。在学院的帮助下,李树元还在学院附近的石门小学,为妹妹办好了插读手续。

  妹妹也终于有了上学的学校。一早,她背着书包去上学;中午,在校吃中餐;回到学院寝室后,哥哥还给她补习功课,教她说普通话。小真真变得越来越懂事了,她学会了做饭,有时候哥哥出去推销东西回不来,她就一个人做完饭后等着哥哥回来吃。

  每次看到哥哥不高兴,小真真都会记在心里。她听哥哥的话,尽力帮哥哥做事。哥哥销售电话卡时,去女生宿舍不方便,她会帮着一个一个宿舍去叫卖。路上看到空瓶子,她也会捡回来。2004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这天是李树元的生日。李树元的手机响了,他一接听电话才知道,原来是妹妹拨打电信业务为自己点播了一首生日祝福歌。这么多年来,他从没跟人说起过自己的生日,但年幼的妹妹却记住了他的生日,李树元的眼眶湿润了。这天晚上,小真真放学回来,还为他送上了一只自己折的千纸鹤。小真真说:“哥哥,这是学校里的姐姐教我的,好难折,我还是折成了,我没钱,不能买什么东西送给你,就送这个了……”

  “这个时候,我是最幸福的!”李树元眼睛再次湿润了。

  是的,李树元的生活,正从没希望中走向了希望。考入大学后,一有空余时间,就去打工挣钱,但每年春节还是回家,他不放心有病的父亲在家。使他感到欣慰的是,看到久病的父亲病情大有好转;2004年底,母亲也感到了愧疚,回到了久别的家中。李树元的信心更足了,他相信,上天不会辜负一个勤奋、努力上进的人。他不会忘记永不放弃对美好的追求,来汇报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回报美好的社会。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