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兰草地 返回首页

琴韵秋水的个人空间 https://www.lancaodi.com/?25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由屈原是什么人想到的……   

已有 1106 次阅读2013-4-24 19:42 |系统分类:杂文| 屈原

    日前,适逢出差,闲来无事,便捏着电视机的遥控器不停的换台。突然,主持人侃侃而谈的一个端午节前向中小学生提出的问卷栏目吸引了我。

    记者:“屈原是做什么的?”
    一小学生举手后回答:“我知道,屈原是歌手。”
    记者:“为什么说屈原是歌手?”
    小学生郑重其事地回答:“因为他唱了一首很有名的歌,叫《离骚》。”
    记者无奈地摇头,又问:“还有谁知道屈原是什么人吗?”
    另一小学生举手回答:“我知道,屈原是厨师。”
    记者:“嗯?说来听听。”
    小学生睁着天真的双眸回答:“因为屈原发明了一种非常好吃的食品,粽子。”
    记者大惊:“还有谁知道屈原是做什么的吗?”
    又一位小学生站起来便答:“我知道,屈原是个医生。”
    记者更加无奈的表情:“说说他怎么是个医生?”
    小学生一副你连这个也不知道的表情:“好多关于屈原的书都说了:“屈原任三闾大夫。大夫,就是医生啊。也就是说,屈原在三闾做过医生。”

    看到这里,电视机里主持人的话我便一句也没有能听进去,从心底涌出的是一阵阵发自内心的悲哀,这难道仅仅是单纯的孩子的责任吗?这难道仅仅是一个笑话吗?这难道仅仅是一场哄堂大笑之后的幽默吗?

    中国,一个拥有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曾几何时,对孩子的教育竟然出现了如此令人恐惧的现象,屈原,他到底是什么人呢?他是歌手?他是厨师?还是医生?

    还是孩提时代,每到端午节前夕,我那慈爱的外婆总要边包粽子边说:“粽子好吃,可它是老百姓为了纪念一个人而做出来的,你看啊,这用苇叶包起来煮熟的东西叫粽子,煮熟以后呢都要泡在水里,你看它的米在水里不会漏出来,它的香甜的味道也不会在水里边泡没了,你吃的时候,和刚煮出来的味道是一样的。”我记得曾经问过的话:“粽子还有什么讲究吗?不就是过节做的好吃的东西吗?”外婆摇摇头,细心的包着粽子:“这把粽子泡在水里,一来是好保存不容易坏;二来呢,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一个爱国的忠良跳入江水里死了,他家乡的乡亲们怕他的尸体被大鱼吃掉,就把米包在苇叶里投在他投水的江里,让饿了的鱼儿来吃粽子,用这样的方法保护他的尸体。后来,大家把他投水死的时候就叫端午节,而这种用苇叶包着的食品就叫粽子了。”那时是一九六七年,我农村的外婆并不知道什么是离骚,也不知道三闾大夫是什么意思,但她知道粽子和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个爱国的忠良才有的节日和食品。

    到了小学时代,回到城里读书的我,跟着父母住在工厂的宿舍区,同一排有个邻居老奶奶是山东人,每到端午节的早上,都要煮一盆的鸡蛋和蒸上染了各种颜色的花式馒头,有鱼、有羊、有狗、有蝴蝶还有形态逼真的美女,也总会送几个鸡蛋和几个面蒸的花馒头给我家,因为喜欢这些漂亮的馒头,也不理解怎么大家都是包粽子,这个老奶奶却是煮鸡蛋和蒸漂亮的馒头,就和院子里几个同学去问老奶奶,她告诉我:“各地端午节风俗是不同的,但都是为了纪念古时候楚国的一个忠臣,他叫屈原,写了不少的诗,奶奶蒸的这个漂亮姑娘呢,就是屈原诗里的《山鬼》,她是一个多情的女山鬼,在山中采灵芝及约会她的恋人,屈原的《山鬼》实际是他祭祀山鬼的一首祭歌。而这些小鱼小狗的呢,是代表当时老百姓送给山鬼的祭品。这煮的鸡蛋呢,和你们吃的粽子就是一个意思了,是要投进江里的,鸡蛋有皮,投进水里不会被水冲化,江里的鱼儿吃了鸡蛋就不会吃屈原了。可惜啊,自古忠良无下场。”从山东老奶奶这里,我知道了端午节的粽子和鸡蛋都是祭典屈原的风俗。

    到了初中,视线渐渐转向父亲的书柜,从这满满的书柜里,那一册册的线装书,那一行行竖排的文字,告诉我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我知道了屈原、李白,知道了蒲松龄、曹雪芹,知道了王羲之、郑板桥,知道了屈原所写的《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等23篇振动中国历史的传世佳作,知道了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知道了李白是中国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盛唐时代思想文化哺育出来的时代骄子,他的思想和诗歌具有典型的盛唐时代特征。知道了他写过900多首诗篇,而《将进酒》和《蜀道难》都是传颂千年的名篇。知道了蒲松龄笔下在神怪故事里里,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和他的志异小说《聊斋志异》;知道了曹雪芹笔下那一段红楼绮梦,一纸辛酸血泪的《红楼梦》。知道了一代书圣法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及他的生平和思想;知道了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和他的难得糊涂。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果按电视台端午节问卷的答案类推,这屈原因离骚、粽子和三闾大夫之古代官位而成了歌手、厨师、医生,那么,这斗酒诗百篇的一代诗仙李白,岂不要被后人们冠以酒徒?酿酒师之称呼?这蒲松龄整天与神鬼打交道,合该属于街头摆着卦摊的算命先生?这曹雪芹便是造了一座红楼让人来做各种梦的建筑师了。而王羲之则该是一个洗毛笔的人,因为他整天在临沂市兰山区的池水中洗毛笔;而那郑板桥呢?如果不是个坏人,怎么能成了扬州八怪呢?这怪自然而然就不可能是一个好人了。

    难道,这便是中国的文化的另一个层面?难道,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不应该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名人有一点点的了解吗?我不由的想到我那外婆,一位生长在偏远乡村的女性,她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端午节和粽子的由来呢?不由的想到那位山东老奶奶,她目不识丁,又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让他知道屈原的名字和他投江而死的爱国情怀?我想,这便是书本之外中国千百年来的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历史了……

    周恩来总理少年时立志“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才有了他那超凡的气度、才华和人格,他集中华民族的种种智慧和美德气质于一身,他大仁大义、大智大勇,宏博精深于一身,他以超凡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然今之所闻,着实令我吃惊之余忧思无限,做为孩子,他的眼睛是求知的,他的世界是全新的;做为家长,当是他第一位老师,父母能给孩子的,难道仅仅是衣食住行?衣食住行的同时,这些小小的知识是不是也能适当的告诉孩子?做为学校,应该将什么样的知识理念培养孩子?

    我以为,我们让孩子知道的,绝不能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之外的生活点滴中,同样拥有中国千百年的文化和千百年的历史,少一些如此的事例发生吧,这,绝不仅仅是一个茶余饭后的笑谈。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