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乡野风情

  •      第十七章:又是一个多事的秋天   一   这个秋天陆家舍发生了许多事。   先是当年为了躲债离家出走的春涛支书从外面回来了,他这一走就是二十年。一转眼,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春涛回来时少了一条 ...

    浏览全文阅读 [5345]点评
  •      第十六章:住在乡下的“城里人”   一   与村里其它老人明显不同的是赵国强,他们老两口算得上是住在乡下的城里人。   他不仅每月能拿到三千多元的退休工资,他们还有五亩多的承包地,国强是那个 ...

    浏览全文阅读 [16549]点评
  •   第十五章:江西的姨娘回来了   一   那年秋天,招弟的那个在江西的姨娘突然和表弟一起回来了。听说85岁的姨父刚刚在那边去世,临终时曾嘱咐他们,死后要将骨灰送回江苏老家安葬,他们这回赶回来就是为了完 ...

    浏览全文阅读 [23156]点评
  •   第十四章:邰家窑汉成遇故嫂   一   一转眼就到了麦收季节,还种着田的人家又开始忙碌起来了。汉成的腿已基本好利索了,他没田,就想上一趟邰家窑。他已经好几个月不上邰家窑了。以前菱香还在时,他们每个 ...

    浏览全文阅读 [4717]点评
  •      第十三章:林书记退休前落马   一   赵国强老两口从浙江回来后不久,又去了一趟楚阳。这次是去帮赵俊料理他岳父的丧事,那个风光了一辈子朱局长已经快八十岁了,平时身体还算不错,想不到因为一次突 ...

    浏览全文阅读 [6115]点评
  •   第十二章:清明时节  一  清明是农村中的一个大节日。虽然跟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一样,不过是个鬼节,但乡下人对这个节特别重视,除了春节就是这个节最大,在外面的人,不管远近大都要赶回来。反而在每年的 ...

    浏览全文阅读 [3657]点评
  •      第十一章:三嗲嗲的凄凉晚景   一   “嗲嗲”是里下河地区的方言。这里都习惯将爷爷叫“嗲嗲”,将外公叫“婆嗲嗲”,以此类推还有“姑嗲嗲”、“姨嗲嗲”、“表嗲嗲”……总之只要是爷爷辈都尊称为 ...

    浏览全文阅读 [6292]点评
  •   一   一转眼又到了旧历年底。   李文送走了妈妈以后就被单位派出了国,他的那家公司在非洲有一个项目部,要不是因为他母亲临危,今年夏天就应该轮到他去了,那边生活条件极差,外派员工是二年一换。因此, ...

    浏览全文阅读 [4761]点评
  •   一   农历九月的一个晚上,外面没来由地刮了一天的北风,到了晚上还不像有要停的意思,气温明显地降了下来,以前听人说,农历的八月会起“芦花汛”,九月里会刮一场“重阳暴”,不过这些年地球变暖了,八九月 ...

    浏览全文阅读 [6572]点评
  • 一   进手术室之前,那份印着密密麻麻小字的手术协议是菱香自己签的字,她没看上面的内容,她也看不懂,虽然小时候受到几年启蒙教育,学到的东西大都已经还给了老师,她知道那上面说的无非是生死由命,风险自担, ...

    浏览全文阅读 [5096]点评
  • 一   二零零一年夏天,招弟的孙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苏州大学。孙子叫顾彤,那年十九岁,为此,招弟也觉得很有成就感。孙子开学后,招弟感到她的十八年的“保姆”生涯已经功德圆满了。时年66岁的她应该考虑“退休 ...

    浏览全文阅读 [4048]点评
  • 第六章:赵国强也有烦心事 一   招弟从上海回来时,68岁的赵国强已经退休多年。  与村里的同龄人相比,赵国强的一生算得上是顺风顺水,只有在最困难的那几年,汉成在江西扛木头还能混饱肚子,他 ...

    浏览全文阅读 [6181]点评
  • 第五章:唐招弟的第二段婚姻 一   事情过后,日子又恢复了平静,婆媳俩哭得沙哑的喉咙也渐渐地能低声说话了。不管发生了多大的事,未亡人的日子总还要往下过,好好地活下去,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此 ...

    浏览全文阅读 [4121]点评
  • 第四章:唐招弟的坎坷人生路(一) 1   招弟的丈夫叫顾宝才,小名叫根子,后面有两个妹妹,他是家里老大,又是独子,是农村中典型的“惯宝儿”。宝才家三代贫农,父亲因为排行老 ...

    浏览全文阅读 [5507]点评
  • 第三章:李汉成的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二) 1   那一年,四十三岁的汉成当上了外公,上一年出嫁的大女儿生了个胖小子。她的公婆和汉成老两口都喜不自禁,在那个高压推行一胎化的年代里,头胎生男生 ...

    浏览全文阅读 [5471]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