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语
《罗刹海市》的佛教原型
2023-9-4 11:32“罗刹”原本是印度神话中的恶魔,最早见于《梨俱吠陀》,在征服南亚次大陆的雅利安人眼里,主要指印度土著民族,后来逐渐成为恶人的代名词,并最终成为恶鬼的总名。佛教诞生后,自然也接受了这个概念,于是在很多佛 ...
一日禅:掌握命运
2023-9-4 11:29当你感到绝望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振作起来的理由,这样才能有信心面对困难。当你咬咬牙迈过一个坎,你会发现自己成长了很多。命运就像我们的手掌纹一样,无论多曲折,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佛教传说中的罗刹女国(完整版)
2023-9-4 11:24编者按:佛教文献中的罗刹国故事自汉魏时期就传入中国,经过四百年的发展,不同版本的罗刹国故事相继传入中国,大同小异中亦可见历史演变的痕迹。到7世纪初,玄奘西行取经,亲自到达南印度东南沿海一带考察,与传说 ...
极简生活越简单越快乐
2023-8-5 15:56极简生活是什么?它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超负荷的过度忙碌而呼唤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从主观入手,化繁为简,以寻求最简单的快乐。 随着极简生活这一概念的风靡,不少人也开始践行极简生活。比如,做一次 ...
修行人应如何消除三障
2023-8-5 15:55忏法上说,要灭除三障,当生七种心。哪七种心呢?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空。 惭愧,即要对自己罪业深重,无有出期,生可惭可愧可羞可耻之心。 ...
积福不易惜福之人福常在
2023-8-5 15:54开篇故事 我们这一生所遇到的人,所拥有的财物,都是我们的福报,应该倍加珍惜。惜福之人福常在,只有惜福的人,才会有福。 有位穷困的老僧,自知无福,希望透过培福让来生得到好果报。可是他没有物品可以 ...
三伏天应如何正确养生
2023-8-5 15:53三伏天来了!今年三伏天有40天之久: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10天) 俗话说,“冬养三九,夏养三伏”,伏天做好养生工作,可为一年的 ...
简单,真好!
2022-6-29 17:36佛说: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任何的执着,都有烦恼,唯有简单,方能自在。 人生苦短,盛衰荣辱转瞬即逝,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我们都不是岁月的长青树,付不起失去光阴的代价,与其被太多想得却 ...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2022-5-12 21:45聚散的过程其实是让我们成长的一种力量。(摄影:@海朝) 文/圣严法师 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离死别 ...
一行禅师:知己无知乃知之始
2022-5-12 21:43我将会是一朵花,或者是一片树叶。我将存在于这些形色中,并向你打招呼。(摄影:@海朝) 文/一行禅师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诸法,这里的意思是事物。人是法,树是法,云是法,阳光是法。我 ...
曙提法师:能节饮食更佳
2022-5-12 21:42能节饮食更佳。(图片来:同觉寺)吃素是福。(来源:同觉寺) 文/曙提法师 说到吃饭,有人为饱腹而食,有人为美味而食,修行人则是为维系色身、借假修真而食。 人在年轻时,食量普遍较大,但随着年龄增长 ...
净慧老和尚:禅在当下
2022-5-12 21:40净慧老和尚:禅在当下(来源:邢台大开元寺) 人生处在迷与悟的交叉路口,怎样把握这一念之间迷与悟的判断与选择,这是佛陀说法的一大事因缘。 人生处在迷与悟的交叉路口,怎样把握这一念之间迷与悟的判断与选 ...
佛教故事:谁才是聪明人?
2020-9-2 18:19编者按:要怎样分辨愚痴与聪明?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自知愚痴的人,其实是聪明人。愚痴却自以为聪明的人,才是真正的愚痴。 有一次,两位小偷与一群信徒,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听闻佛陀说法。其中 ...
真学佛 第一就要改脾气
2020-9-2 18:17谁都想改掉坏脾气,可哪有那么容易啊!学佛多年的人,也难免会忍不住挑家人的毛病。看完下面5点,相信你的脾气改起来会容易些。 01 嗔恨,会火烧功德林 学佛后,第一要改掉生气的脾气,因为它一起来,就火 ...
本性禅师:能做善事 就是最大的福德
2020-9-2 18:16编者按:近日,两名医学生在湖南常德火车站跪地救男子无效反遭恶评一事登上热搜,好事者的指责,让众人恼怒。面对网上一些非理性的质疑,去世男子的家属及时发声,他们感谢两位女孩,并且表示:“如果这都要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