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水浒传》作者真的是厌女症患者吗
2016-11-7 11:34扈三娘不同于阎婆惜也不同于潘金莲,她没有吃过苦,没有经过生活的揉搓,这很可能是她栽的第一个跟头,可这一跟头栽下去,就两眼发黑,再也爬不起来。 作者:闫红(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若要在中国古代作 ...
网络文学与当代现实生活
2016-11-7 11:33读者在选择这些作品时,选择的是一种情调和趣味,粉丝读者群是通过趣味“扎堆的”,通过阅读中的互动,共同探讨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获得不同层面的精神生活体验。 (图源于网络) 网络文学是直面读者的文 ...
鲁迅是被读者捧起来的--孙郁答读者八问
2016-11-7 11:32说到避难,鲁迅不是军人啊,你要求一个文人到战场上去打仗吗?可能吗?避难那是正常的一种选择。我们要求他怎么样怎么样,我觉得不是特别合理。 10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接受北青天天副 ...
国内思想周报 | 野夫收徒行跪礼,中国看客围观“闺蜜门”
2016-11-7 11:32作家野夫撰文《我就是江湖——关于收徒跪拜兼答天下》,他认为私相授受的民间私学,行跪拜礼表达对学问的尊重是个人自由,两厢情愿,碍不着天下人的权利。 野夫收徒行跪拜礼引争议 上周,作家野夫收徒、弟 ...
朝鲜文人对话清代江南士子:谁更思念明朝?
2016-10-30 16:41嘉庆年间,一位朝鲜文人漂流过海到了中国江南,他与江南士人进行了哪些交流?身着大明衣冠的朝鲜文人对清朝治下的江南士人有何看法? 明清时期,朝鲜人通过官方派出的燕行使节团来到中国,是他们来华的主要合 ...
何为网络女性主义:从独生女一代的“花木兰式困境”说起
2016-10-30 16:40缘于某种时代的偶然性,一大批独生女从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开始,即被塑造为精神和谋生技能双重意义上的女扮男装的花木兰。不幸的是,最终婚姻又构成评判她们人生终极标准。 在众多以花木兰替父从军故事为题材 ...
广场舞:20世纪集体主义的归来
2016-10-30 16:39底层民众无法和精英阶层在公共媒体平台上平等地分享话语权,广场舞是当代中国底层民众自发的文化选择,一种告别个体娱乐、重返集体主义的文化与表达形式。 2013年,我在温哥华访学,冬天,常喜欢去一个社区图 ...
对话梅维恒 文学史需要不断地重写
2016-10-30 16:38文学史的写作本身就存在很多争议和暧昧的空间。除了“这是不是一本足够好的文学史”,像“文学史究竟是可能的吗”这样的讨论也从未停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很难有一本“完美”的中国文学史。 《哥伦比亚中国 ...
撺掇潘金莲的王婆,黑道中的草根
2016-10-30 16:38的确,以王婆对人性的了解与把握,如若生得其时其地,干哪行,都是人中翘楚。但她不怕下地狱的歹毒,换得的,只是最多不过二十余两银子。 作者:闫红(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王婆第一次出场,是在潘金莲口 ...
胡蝶的命运与贾平凹的心事
2016-10-30 16:32《极花》,写的是一种乡野之花,也可说是贾平凹一个心结之果。伴随着作者心结的释放,少有简单的快感,更多的是窒息与虐心之痛。读者不得不去思忖这个女孩在被拐卖后,是如何在一个小山村里完成自我蜕化的。 ...
阎连科:少年的一切都是最真挚的文学
2016-10-26 23:13对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来说,对一个有写作经验的成年人来说,无论你是青年作家,还是中年作家,对少年经验的回归和想象,都是你写作是否成熟的一块标记,一块试金之石。 人们都说文学与少年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 ...
别再黑中国游客了,80年代出国旅游的日本人也不受待见
2016-10-26 23:12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y0021yzp8abauto=1abc.swf 在他看来,日本游客的形象是变好了,但根本的原因除了多年来日本人知道了世界的常识之外,长年的不景气使得只有少部分有富余的人才能出 ...
清末上海对江浙地方读书人的文化辐射
2016-10-26 23:11文化不是凭空悬置之物,它的影响力度与回应一方自身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清末由“上海”辐射的各种文化因子在与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物相结合时会表现出非线性、非一致的多歧纷呈状态。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
教育不是教鱼爬树,是让天赋发挥
2016-10-20 21:20如果把美育当教育的核心,把绘画、音乐、工艺、说故事的才能当成人的最重要天赋,是值得好好学习的课程,整个价值观就逆转了。在讲究创造力与叙述能力的现代社会,这些是多么重要的特质。 作者:杨渡(腾讯· ...
16张插图,揭示中西方文化差异
2016-10-20 21:191、在餐厅。1990年,有位13岁的小姑娘从北京移居到了柏林,多年后她的主题作品“当东方遇见西方“从生活方式到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描绘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她的作品还在德国外交部展出。这位才华横溢的插花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