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18|回复: 2
收起左侧

[悠然我思] 云想衣裳花想容

[复制链接]
TA的文集

1万

爱心

20

威望

3953

草苗

金果王LV.14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6808

原创之星最佳新人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2-6-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只鸟儿站在枝头,翘首遥望着。屋檐上的雪融化成了水,滴答滴答地落在地上。有风吹来。风戏弄着谁的裙裾摇,放肆地讪笑着。我听到了阵阵的脚步声,从山的那边走来,急急的,玉佩叮当地响。春天到了,我似乎听到了百花盛开的声音。于是,忍不住报起花名来。

     宋时,洛阳以二月二日为花朝;东京也以二月二日为花朝,成都则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苏州则和东京一样,也以二月十二为花朝。花朝,既百花的生日。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梅花开在百花之先,其实不然,还有一花比梅开的早。有诗云:“复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不用我说,大家也知这是迎春花。迎春花为鹅黄色小花,耐寒,花时长。宋人赵师侠诗曰:“纤浓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 但因花之平凡而不被大家遗忘。

     梅花开在二月下旬,古人云:“水陆草木之花,香而可爱者甚众,梅独先天下而春,故首及之。”大概是因梅花的品格,让它居花谱中第一位。梅迎雪而开,自有一股傲气凌人的姿态。清末诗人樊樊山有一咏花朝的诗:“准备芳辰荐寿杯,南山佳气入楼台,鹊如漆吏荒唐语,花为三郎烂漫开;甚欲挽留佳日住,都曾经历苦寒来;晚霞幽草皆颜色,天意分明莫浪猜。”第五、第六句很有意思。词中咏花期的当属清代画家肩词人改七香的一阕菩萨蛮“小寒如水莺如织,苔香软沙棠屣,幡影小红阑,****似去年。春人开笑口,低祝花同寿,花语记分明,百花同日生。”梅花是我的最爱,也是画家的最爱,被誉为“泰山一枝梅”的当代画家于庆海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创作的“百梅图”,淋漓尽致地再现了梅花的千蕊万花的雅致和梅花傲骨的品格。

     梅以它的冷艳压倒群花,而桃花也以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博得普遍的喜爱。每逢阳春三月,桃花便满山遍野地烂漫起来。崔户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成为咏桃的名句;还有陶渊明的《桃花园记》等。唐明皇御苑中,有千叶桃花,每逢桃花盛开时,与扬贵妃天天宴饮树下,他说:“不独萱草忘忧,此花亦能消恨。”他又亲自折了一枝,插在贵妃的宝冠上,端详着笑道:“此花尤能助娇态也。”真可谓是人娇花艳,花娇人美。

     “山茶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这是曾巩咏山茶花句,将山茶开花的时间说的很明了。当然,这是指室外的山茶,室内的山茶花不等春来就开了。山茶花叶厚,花朵大,鲜艳欲滴,花期长。喜欢清代词人董舜民咏山茶花的词——好时光:“一捻指痕轻染,千片汗,色微销。咋醒沉香亭上梦,芳魂带叶飘。照耀临池处,恍上马,迎多娇。疑向三郎语,时作舞纤腰。”陆放翁也爱山茶,一再赋诗咏叹,如“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凭栏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又云:“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花中能耐久的,确以山茶为最,一花开半月,还是鲜艳如故。

     宋代欧阳修牡丹记,说洛阳以谷雨为牡丹花期。书中也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谚语。所以,每到谷雨节(今年的谷雨是四月二十日),牡丹也烂烂漫漫地开放了。唐明皇与扬贵妃在沉香亭前赏牡丹,命李白调辞三章,其一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当时有中书舍李正封咏山茶花:“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明皇听了对他的妃子说:“你只要在妆台镜前,喝一紫金盏酒,那正好切合正封的诗句了。”

     “春雨,春雨,染出春花无数。蔷薇开殿春风,满架花光艳浓。浓艳,浓艳,疏密浅深相间。”这是清代词人叶申芗咏蔷薇转应曲,所谓“蔷薇开殿春风”,就是蔷薇是开在春末的最后的花了。花瓣有单有复,以单瓣的野玫瑰为最香,古代用它做出蔷薇露,洒在衣上,其香经年不退。明代张新有诗咏黄蔷薇云:“并占东风一种香,为赚脂粉学姚黄,饶他姊妹多相妒,总是输君浅淡妆。”

     四、五月间杜鹃啼血时,此花边烂烂漫漫地开放起来,映得满山都红,因之得此名——映山红。春季开放的为春鹃,夏季开放的为夏鹃。有红、紫、黄、白、浅红等。古人诗中咏杜鹃花的,多牵连到鸟中的杜鹃,甚至说是杜鹃啼血染成红色。唐代李白在宣城见杜鹃花云:“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农历)忆三巴。”扬巽斋杜鹃花云:“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杜鹃以花鸟并名。

     当春逝去,花事阑珊,庭院中万树成荫,几乎连一朵花也没有了,只有那火红的石榴花来点缀风光,正如元代诗人马祖常所谓“只待绿荫芳树下,蕊珠如火一时开”了。石榴花开在六月,鲜红色,也有黄白浅红诸色。据记载,石榴有两个神话。其一,闽县东山有石榴花洞,唐代永泰年间,有樵夫蓝超遇白鹿一头,一路追赶,渡水进入石门,先窄后宽,有鸡犬人家,一老翁对他说:“我是秦人,您能不能留在这里?”蓝回答说且回去诀别了家人再来,老翁给了他一朵石榴花,兴辞而出,好似梦境一样。后来再去,竟不知所在。其二,唐代崔宝年间,有处士崔元徽,春夜遇见女伴十余人,一穿绿衣的自称姓扬,又指一穿红衣的是石家阿措。当时又有封家十八姨来,诸女伴进酒歌唱;十八姨举动轻佻,举杯时泼翻了酒,污阿措衣,阿措作色而起,原来她就是安石榴,而十八姨就是风神。俗话说花有灵性,我想有一定的道理。极喜欢清代陈其年江城子的词:“茜裙提出锦箱中。向花丛,斗娇容。裙影花光,都到十分浓。记得夜凉低压鬓,偏爱把,绿云笼。如今朱实画檐东。乱熏风,缀晴空。极望累累高下绽房栊。欲摘又怜多子甚,相对笑,瓠犀红。”以女子的红裙与石榴花相比,自是美妙。

     莲花的别名最多,芙蓉、芙蕖、水芝、水华、藕花、水芸、水旦、泽芝、玉环,而最普通的是荷花。莲花的种类也特别多,有并头莲、四面莲、一品莲、千叶莲,重台莲等等。宋代周濂溪的《爱莲说》,赋予莲出淤泥而不染,后人在推定一年十二个月的花神,就推濂溪先生为六月莲花之神。凡美的花,谁都愿它留在枝头,不忍摘,而莲却可采。古今来的诗人词客,多加以咏叹。徐倬七言:“溪女盈盈朝浣纱,单衫玉腕荡舟斜。含情含怨折荷华。折荷华,遗所思,望不来,吹参差。”吴锡麟虞美人:“寻莲觅藕风波里,本是同根蒂,因缘只赖一丝牵,但愿郎心如藕惬如莲。带头绾个成双结,莫与闲鸥说,将家来往水云乡,为道买邻难得遇鸳鸯。”孙汝兰百尺楼:“郎去采莲花,侬去收莲子。莲子同心共一房,侬可如莲子?侬去采莲子,郎去收莲子。莲子同房各一心,郎莫如莲子!”这几首词都雅致欲流,行墨间似乎带着莲花香。关于白莲花有个故事,唐代元和中,苏昌远居吴下,遇一女郎,素衣红脸,他把一个玉环赠与她。有一天见槛前白莲花开,花蕊中有一物,却就是他的玉环,于是忙将这白莲花折断了。这一段故事,把白莲花当作了花妖。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说到这里,倒是把杏花给忘了,而忘记的又何止杏花。春悄悄地到了人间,顿觉周身有了生气,有了灵性。 喜花爱花怜花却不如花,李白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我也在春梦里“想容”。或者为梅、或者为莲,艳艳丽丽地开在枝头,哪怕只有一春呢!
                     

相关文章

给你一方草地,随你诗情画意!
TA的文集

2万

爱心

3037

威望

7万

草苗

金果王LV.19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37394

兰草NJ优秀版主原创之星热心会员活跃会员最佳新人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6-7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花丛中最爱梅!
认真读帖、积极回帖也是一种美德!
TA的文集

2万

爱心

5974

威望

6万

草苗

责任编辑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9673

热心会员活跃会员最佳新人原创之星绿蝶青龙驻站作家龙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2-6-7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真的不错,欣赏了。
如果有意疏远,那么请尽早离开!如果无意冷落,那么请热情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