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青城散人 于 2016-4-23 07:09 编辑
功夫出自少年时
现代人大都明白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学钢琴、学围棋要从五岁学起,…等等。 其实一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都是应该从娃娃抓起的,这是因为少年娃娃的大脑正处 于快速发育时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最强,记忆力最好。现代少年主要是从学校教 育和家庭教育两方面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基础的,其范围包括德智体三方面的诸多内 容,可总称为“功夫”或“素质”。但是应该怎样去“抓”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呢? 说起来这就话长了,这里仅着重谈谈容易被常人疏忽之处。学校教育是老师的事, 而且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统一的模式,这是家庭干预不了的。不可讳言今天的学校 教育存在着许多缺陷,例如只追求分数成绩与升学率,“填鸭”式的只让学生“吃 现成饭”的教学方法等等,普遍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动手”能力的有效措 施。正因为如此,在家庭教育中就应该着重去弥补这些缺陷,遗憾的是大多数家长 仅把家庭教育局限于督促孩子做作业的误区。
家长应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创新与动手能力呢?在这方面鄙人倒有一些切身体会。 我的大女儿小时候,在学习中每当向我提出某些问题时,我总是先不直截了当地告 诉他答案,而是有意识地从各方面去引导和提示她独立思考,实在不行才告诉她答 案。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她独立思考的习惯,很多问题自己就能解决了。学习成绩也 节节上升,名列全班的前茅。不过仅仅这样做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 要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养成自觉努力的精神。
常言道“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说的自觉努力的重要性。鄙人不才, 少年时深得家父在这方面的诸多严格教导,养成了自觉努力奋斗的精神,例如我上初 中时,在学习物理课当中,一般学生大都觉得难学,而我却特别努力去学好它。经过 独立思考,我发现教科书上一些辅助性实验内容很有助于理解和巩固物理概念,于是 我就千方百计地在家中亲手去做这些实验,我曾经用一个废墨水瓶和一张纸片做成了 大气压力的实验;用两张纸片做成了飞机机翼升力的实验;还用几张废包装纸壳和半 透明纸做成了针孔照相机,还自出心裁制成一套幻灯机放映给妹妹们看等等。所有这 些自觉行动大大提高了我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成绩,更可贵的是通过这些实验提 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到了高中一年级我就能制成矿石收音机,在大学时就能装成超外 差收音机了。及至参加工作后,我在科研任务中能够设计并亲手做成一些专用测试设 备和仪器,其中不乏创新之处,出色地完成科研任务。
但愿现代家长们在培养孩子们的创新和动手能力上多下功夫,为国家造就大量有 用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