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缱绻心灵,随岁月流淌……
作者:杨民超
无意之中,读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那句:“存在就是合理”的名言之后,几乎对所有自己看不惯或读不懂的事情,颇找到一个完美的托词,对任何事物的出现也有一种解脱感。
一直认为,世间所有事物的出现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依据,生活中有许多事也是如此,该来的事情挡不住,不该来的人拽不来。从中也让我想起:生命中无论一个人多么伟大,他都要经历生老病死这一关,最后悄悄地离开这个浮躁的世界。
要说对生命看的最透彻的人,还是释迦牟尼,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佛祖大彻大悟之后,开启了佛教,其四大皆空的佛教理念,在以后的历史长河里,不知拯救了多少迷途知返人的心灵?
既然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都是最伟大的奇迹,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辩证地看待这世间的万事万物,虽然我们在真善美中,每天眼中还会看到生活中许多丑陋的东西存在,但上苍会公平地赋予每个个体平等的生命体验机会,纵然有些体验是你的内心所无法拒绝的,可一旦成为一个生命体,你就再也无法逃避它赋予给你的使命:活着,你就要不断地体验一切艰难困苦,包括生老病死,没错,活着就是要去感触和体验生命之中的不能承受之重!但我们能做到像泰戈尔老人说的那样: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吗?
于是,我们每天都体验着生活的美好和无奈,也体验着欢乐和痛苦。我们可以接受春暖花开的绚丽璀璨,就不能拒绝寒冬塑雪的刺骨;我们想体验秋天的果实累累,就无法拒绝大汗淋漓的辛勤耕耘;我们想体验优美旋律的诗和遐想远方,就不能抗拒眼前的苟且和画地为牢;我们可以体验人性的温存与善良,就不能拒绝她可能出现的偏执和任性。
爱一个人或喜欢一件东西,有时候是没有理由的。
茫茫人海,每个人行走天地间,谁也无法甄别哪一个人才是你今生生命中的贵人?要知道,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不要轻易错过那个贵人,一旦错过可能就是沧海桑田,隔世再见……
虽然每个人生命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过好每天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让日子捻一指清风入怀,摘一片绿叶细语,拾一抹情思触动心灵。生老病死是我们无法阻挡的,但每天快乐的心情我们是可以掌控的。
每天让心灵安静、丰富、绢素……甜美的潮水就会漫过堤坝直抵灵魂深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