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走西口,一首悲壮的歌
第一次听到走西口这首歌,应该是电视剧《走西口》热播的时候。那时听,一种悲凉,一种不舍从心底蔓延,如若不看电视剧,对歌曲的理解可能仅停留在字面上吧。
后来学会了,常常会哼唱几声,“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我唱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消遣,一种随意,我也未曾更深入的去理解走西口这部电视剧,也未能认认真真地全部看完。
而今,读先生的《抱愧山西》,才猛然对这首歌曲充满了敬畏。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折射的就是一次历史性的大迁徙。山西人为谋求出路,出外谋生,他们的坚韧、顽强、聪明、大度、宽容等人性的优点,为他们后来的发达及山西的繁荣发展,显出了重要作用。
发达后的山西哥哥重返故土,妹妹高兴得泪花流。可又有多少哥哥们客死他乡,或在他乡艰难讨生活,有家不能回的山西哥哥们又让多少妹妹对着村口的小路,一辈子望眼欲穿,泪望肚里流!
当初分别时,“紧紧拉住哥哥的手,汪汪的泪水肚里流,只恨妹妹我不能跟着哥哥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她们可曾想到,这一离别,也许就是一生。
先生报愧山西,一来源于当初不知道山西曾经是19世纪及至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山西是最富有的省份;后来又看到山西人创造了巨大财富后,“一种庞大的文化如此轻慢一种与自己有关的庞大财富,以及它的庞大的创造群体”而衍生出来的抱愧心理,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先生高尚的人格。先生的抱愧,也许能引起如今仍鄙视这种文化的人的醒悟吧?
我读先生的后续,知道平遥民众采纳先生的提议,保护城内遗迹,山西学者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山西,应该对得起余秋雨》,山西人对先生自发性的保护,也让我深受感动。文字的力量不可估及,人格的魅力闪耀光芒。
读完这篇文章,此刻,我再一次哼唱起这首歌,不仅仅是悲凉与不舍,更有一种悲壮,甚至还有一点点豪迈的情绪。“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走西口的哥哥哟,不再让你们的妹妹泪花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