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查看: 3038|回复: 0
收起左侧

[悠然我思] 生活在爱的风帆里

[复制链接]
TA的文集

0

金果

0

花瓣

231

草苗

青叶LV.1

Rank: 1

积分
17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12-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时候常常一个人在想,如果我这辈子不残疾的话会有这么幸福吗?我也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冒出来?但仔细一琢磨,也不那么奇怪了——因为我生活在松江和煦的阳光下、生活在爱的风帆里…… 
或许我在你们的眼里我有些“与众不同”——先天性脑瘫,导致我的双腿向内屈曲15度而不能自主独立行走;发音浑浊使我与别人交流起来显得是那么困难;行动不变造成了我生活无法全部自理……总之,在常人眼里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弱者!
以前对“残疾”这个词我很忌讳,总觉得自己失去了别人所拥有的一切,然而现在我要感谢上苍赐予了我这辈子的残疾,因为残疾使我感受到了爱的阳光。那阳光以“爱”的名义直射进了我已几乎绝望的心扉。我永远记得那年的夏天,在世纪的交汇点上,自由之神忽然毫不吝啬地向我敞开了双臂……手术,对于别人而言或许是无奈的选择,但对于我却是生命新阶段的开始!也在那个时候我知道了人定胜天的力量无所不能、无微不至,更感受到了家的博大与温暖!
家的概念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扩大,不断丰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松江人杰地灵,风景如画,然而松江人做事更有“醉翁之意不在形,在于心灵也”。
有人说付出与收获永远是成正比例的,而我似乎打破这个定律,在未付出之前已经得到了那么多的关怀。手术一周年之后,我勉勉强强能撑着拐杖行走,喜悦之情尚未退却,大家为了我的又一个梦想开始谋划——图书馆敞开了大门,热情接待似家人;《松江报》的编辑取得了联系,细心辅导如知己……年末,区电视台也来了,我激动不已把梦想诉说,于是,一部《脑瘫患儿的作家梦》的专题片在春节的前三天亮相荧屏!
从此,我便生活在爱的风帆里。真的,这种幸福是不能与外人道的!想想自己走过的每一小步都有千百双目光的鼓励与期待——使我能安心下来圆梦,残联不但给我解决了基本生活费,而且逢年过节总不忘上门来嘘寒问暖……试问:有谁能够这样踏实、舒心地生活?从吴书记到金书记,一句“有困难打电话给我!”把我和团委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无论是“座谈会”、还是“迎春联欢会”,团始终让我融入她那博大的怀抱,浓浓的友情、暖暖的氛围实在是让我有点受宠若惊………试问:有谁能够这样被呵护着落泪?持续康复,一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然而,村委会不久前成立了残疾人之家,有了助残员提供各种咨询与服务、康复器材配备齐全、环境也一流,而且社区医生与我签定了《社区康复服务约定书》,至少每月上门指导服务一次。试问:有谁能够享受这样似总统一般的待遇?
家给予了我太多太多的爱,幸福的滋味在心中翻腾,被爱久了,渐渐产生了一种回报的愿望。于是,拿起笔手写心灵——《坚强的人生》、《感谢生命》、《这只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快乐今生》、《梦圆在新世纪》……一篇篇散文如春雨后的竹笋般出现在一些报刊、杂志的端头!1997年我因参与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我爱我家”征文活动而应邀去参加了他们举行的联谊活动,当我在介绍自己说:“我是来自松江区的一名中学生”时,我感到特别自豪——因为在整个家乡只有我一个参加了这次征文活动且被邀请出席的;2001年我有幸去参加了“松江区肢残人协会”的成立仪式,在轮流发言时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所有人的发言中我的发言是唯一引起大家的掌声一片;前年我参加了《解放日报》举办的“城市精神大家谈”的讨论,结果一篇四五百字的小短文被刊登了出来,编辑还特意为我加上了一个《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标题——据了解这也是松江区唯一一位被入选上报的……
别人都是耕耘了才有收获,而我收获了才耕耘。生活在爱的风帆里,我就有了飞翔的翅膀,希望的光芒没有比今天更明朗!
打赏作者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给你一方草地,随你诗情画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