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是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给我们中国人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喜庆。对于我们十四亿中国人来说,一年忙到尾,应该在春节时刻团聚一次,好好放松一下,全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吃完团圆饭,就发发大红包作为压岁钱,以此融洽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每年春节前的除夕夜尤为重要,家人不但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中,还得吃上一顿团圆饭,喝上一杯喜庆的酒,以此慰藉自己一年来的辛苦,把烦恼都抛至脑后,或丢弃一边,也可完全忘去,轻轻松松地和家人拉拉家常话,叙叙旧,给自己完完全全作一次彻底的放下和休息,等待来年,再次轻装上阵,争取来年再创辉煌。
我从小就出生在农村,对农村的过年场景特别清楚,那时候,我们还是个农村娃子,每年的除夕夜,让我们特别兴奋,母亲把团圆饭都风风火火端上了桌,什么红烧鸡、炖鱼头、肉圆汤、糖醋排骨等等,各种美味都呈现在桌上,让全家人馋得口水直流,恨不能把美味都尝个遍,我们匆匆吃完团圆饭,拿起准备好的烟花爆竹,几个孩子凑到一块,冲到大院中间或在家门口,点燃了各种各样的烟花,在黑乎乎的夜空,当烟花吐着五颜六色的火花,冲向天空的时候,顿时,照亮了整个夜空,让一朵朵火花响彻云霄。此时,我们这帮孩子都热闹起来,有大声呼喊的、有拍手鼓掌的、有兴奋跳跃的等等,孩子们以各种方式,释放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饭桌上,大人们还在喝酒聊天,他们在聊聊一年的收入,聊聊工作上的趣事和生活中的惬意。总之,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以奋发向上的心情,离别昨日的困境,展望来年的进步和收获。当我们这些孩子放完了烟花,也闹够了的时候,母亲就把放在桌上的碗筷都清理干净,大声叫喊着我们的乳名,并告诉我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听到大人在呼喊,便拔腿就往家跑,争先恐后地坐在电视机旁,专心致志地收看着春晚节目。
说起春晚,对于我们六O、七O后的孩子们,记忆尤为特别,那时,我们就是一群十几岁的孩子,特别喜欢看电视,因为那时候,农村还很贫困,孩子们的娱乐设施很少,也只有电视能把孩子的心收住,在孩子们眼中,这电视很奇怪,怎么在这么小的屏幕里,会有活动的人物呀?无数的疑问存在心里,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走进电视,让自己也在电视中展露一下面孔,当好奇的我拆开电视机后盖后,也没发现什么,只是些焊接的线路图,没有什么特别,可电视中的人怎么就跑出来了呢?至今,我也没找到答案。
每年,除夕之夜看春晚,是个热闹和喜庆的场景,我们这些孩子,眼神专注在电视上,不放过每一个笑点,当相声小品抖出了包袱,引得我们全家捧腹大笑,笑得我们前俯后仰,笑得我们捂住嘴巴。当新年的钟声进入倒计时,我们都欢呼雀跃起来,我们又长大了一岁,我们又进入了新的一年,这时候,母亲已把煮好的饺子端上了桌,把大人孩子的碗也分好,并高声叫喊我们:“孩子们,该吃饺子喽!新年来喽!”我们一哄而上,四个小时,守候在电视机旁,早已把晚饭消化干净,已开始感觉到饥饿了,我们端起饺子,三下五去二,就解决了一碗水饺。吃完饺子,我们又生龙活虎,争抢着洗脸洗脚,等洗刷完毕,我们都纷纷上了床,把旧衣服脱了个干净,这时,母亲把每个孩子的新衣服,都整齐地摆放在床头,等着大年初一清晨。我们钻进被窝,两眼直勾勾看着床头的新衣服,生怕夜间被别人拿走,都想着穿上新衣后,自己该有多么漂亮呀!实在撑不住了,困乏了,眼皮便合上了眼,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天空刚刚有些亮光,月亮还没消失,我们几个孩子都不约而同睁开了双眼,争着抢着把一套新衣穿在了身上,还左看看,右瞧瞧,觉得自己就是个小公主或大王子。仿佛自己特别惹人喜爱,穿着全新的衣服和鞋子,我们便从大伯大妈家开始拜年,一直拜完所有的大伯大叔家。在我们农村,在我们村里,都是这么拜年的。等拜完年,我们转了一圈后,此时,父母才告诉我们:“孩子们,你们先拜大伯大叔家的年,这是对自家人拜年,不需要留下吃饭的。但我们去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姨夫姨妈家拜年,就必须送礼拜年了,还得在亲戚家吃饭,吃完午饭,又可以转到另一个亲戚家,继续送礼拜年,还必须吃晚饭。如果路程近,可以回家,如果路程远,还必须住在亲戚家,这才是真正的礼尚往来,真正的走亲访友。”
我们似乎听懂了父亲的教诲,都异口同声回答道:“我们知道了。”这时,父亲才满意地点头微笑了。等我们在村上拜完年,接下来,父亲和母亲要带我们去舅舅家拜年了。我母亲是一名知青,一九六四年从南京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时,下放在农村,她还是个刚刚初中毕业生,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这些年,由于农村的生活比城里贫困,在农村吃尽了苦头。如今,也有了我们这群儿女们,似乎日子越来越有味了。每年过春节,父母亲都会带上我们,乘坐去南京的大客车,去省城南京给外公外婆拜年。父母会带上家乡的茶叶和好烟,去孝敬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对我们几个外孙,特别疼爱。不但给我们一人一张大团结,作为压岁钱,还带我们上街,买来宝剑和汽车玩具。我们顿时乐开了花,在路上,我们欢天喜地蹦蹦跳跳,挥舞着宝剑,摇控着汽车玩具,一路喜笑颜开,手舞足蹈。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时外公刚刚退休下来,由于城里住房困难,小舅和外公外婆挤在两间小平房里,家里塞得严严实实,没有一处空地,每年去外婆家拜年,外公外婆就打地铺,把海绵垫在水泥地上,海绵上再铺一层棉被,我们睡在地铺上特别暖和。那时,房间虽挤,但能温暖人心,我们深感亲情的重要和份量。拜完外公外婆的年,我们第二天,又去拜舅舅、舅妈的年,同样,父亲带上家乡的茶叶和白酒,乘坐公交车路过三个车站就到舅舅家了。舅舅不但给我们压岁钱,还告诉我们,长大后一定要孝敬父母,你母亲从南京下放到农村,吃了不少苦,还把你们抚养成人,不容易呀!要善待你们的父母亲,我们姐弟几个认真听完舅舅的教诲,都毕恭毕敬记住了舅舅的教导。
转眼,我们已长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也已白发苍苍,现退休在家,他们依然住在老家,两人相依相伴,我们一到节假日,都会带上孩子们,带上父母爱吃的食品,一起去看望二老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尤其到了每年的春节,我们兄妹几个,都会在除夕夜,带上孩子路赶回老家。争取在吃团圆饭之前,都会陆续到家,让我们这一大家子,团团圆圆地吃上一顿年夜饭。
我们先到家的孩子,都坐上了餐桌,我们不断转发着微信,询问着姐弟都到哪里了?我们还在等待着迟来的兄弟姐妹,这顿年夜饭,注定是一顿团圆饭,注定是一场亲情的聚会。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早已让我们成了彼此牵肠挂肚的人,成了一个血缘的磁场,因为有这种亲情,在吸引着我们的归来,因为有这种血缘,在让我们向家的方向靠近,当儿女全到齐后,品尝着母亲的手艺,我们追寻着母亲的味道,一直看到了儿时的欢笑声、打闹声、哭泣声,仿佛我们早已忘却了世间的繁扰,放下了凡间的一切苦恼,都把自己最单纯、最纯真的一面,丢在了饭桌上,丢进了母亲的饭碗里。我们交谈着一年来的心得,回忆着往日的童真,还有展望着未来的发展。我们都笑了,笑出了声,笑出了泪。
此时,全国上下,所有的在外打工的游子们,都踏上了回家的征程,他们有的坐上了高铁、有的开着私家车、还有骑着摩托车的,都浩浩浩荡荡,心存挂念,向着日思夜想的家飞奔而去。因为,他们一直奔波在外,一直奋斗不息,就为了一个家的方向,就为了一个家的概念,无论如何,不管有钱没钱,都回家过年。
因为,就在除夕,将是一场亲情大会,将是一次血缘的交汇,那里是出发的始原地,那里有家庭的温馨,朋友,请抛却一切杂念,给自己一次短暂的停留,去感受春节的欢愉,回家去享受一次过年的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