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雪薇姑娘 于 2014-4-28 21:41 编辑
谢狼(五)
美丽人生
边远的山区,土地贫瘠,饥饿肆意横行,孩子多,张寒草的日子尤其难过。
张寒草三十多岁,贤惠、心地善良。自从丈夫变心离异,张寒草挑起了一家人
的重担,大的不满15岁小的才3岁,这一个大的家庭。
人多劳力少,粮少肚皮大,都是能吃饭的年龄,常言说的好;“半大小子,吃塌老子”,况且是一个女人支撑这个家。在饥饿的岁月里,全家人的口粮、就凭一个女人挣的那点工分,根本就维持不了生活,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每年不出三月,家里就没有粮食下锅了,四月、五月靠野菜、榆钱过日子,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时的孩子的脸一个个比菜还绿,余下的日子,张寒草一家人靠借粮或裹着泪水盼着。
最让张寒草下泪的是,还数和丈夫刚离异之后的那一年,当时还没有出正月,
张寒草一家就没有了下锅的粮食。原来早在年前秋天分粮时,丈夫就把一部分口粮挪到了别的地方。冬天离婚到现在,张寒草和孩子们就勉强维持着日子,张寒草去村东头的李家想借点粮食,而李家的婆姨一脸怀疑道:“我说嫂子,这大正月的可能吗?去年冬天老村长(张寒草的丈夫是前任村长)还说,你家的存粮就是俩年不开门也是吃不完的.........
这时张寒草才明白,狠毒的丈夫,心被外人勾走了,就连父子亲情都不认了
,他为了掩盖自己抛妻弃子的丑恶嘴脸,不惜一切,恶意挑拨,他是铁了要把一家人把死路上逼。
在饥饿与诽谤中,张寒草和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度日如年。
最终的慌言,是孩子们一张张清瘦的脸和张寒草常常外出借粮食的身影。
憨厚、耿直的乡邻,在认定真善之后,、同情、关心、帮助、使张寒草一家绝处逢生。只恨地贫山穷,各家的日子也很艰苦,可他们还是尽自家所能帮助着张寒草,;昨日赵家一碗米;今天张家一碗面;不管谁家有剩余,遇着了总要给张寒草和她的孩子留一碗....可毕竟难以维持生活。张寒草借粮的脚步,只能向更远的外村延伸。好在四邻八村的都听说张寒草和孩子被抛弃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张寒草开口,总是尽力的去帮助。
张寒草感觉这一份份比山高,比海深的情意,怎奈无以为报。但她总是嘱托
孩子们,要记住好心人的恩德,以图日后报答。而那些借来的粮食,或多
或少,或粗或细,张寒草和孩子们嘴里嚼出的滋味是香甜无比的。一家被极度的贫穷困扰着,同时沐浴在浓厚的乡情和爱怜的怀抱中。一天,一向对张寒草很严格的新任村长找到了张寒草,一脸魁意。
“嫂子:您一人拉扯这么多孩子,受苦了!唉,可惜咱队里没有多余的粮食照顾你们。这样吧,以后你去外村借粮食,就把咱队的那头小毛驴牵着吧,它虽然才俩岁,在队里不能拉,也不能驮的,可以帮助你驮二、三十斤的还可以。你啥时间需要就去牵,我已经和放驴的李老头说好了。”张寒草感动的眼泪流了出来。
从此,无论风里雨里,冰天雪地,在崎岖的山道上,一个女人牵着一头小毛驴奔波的身影,就成了这一条山沟的风景。
又是一个青黄不接的季节,张寒草一家连续三天吃野菜了。这些天从地里收工回来,张寒草就村东问、村西问跑的借粮食。可邻近方圆十里的村社,能够有点剩余的人家,张寒草都已经借过了,山里人的日子苦,她已经是没有办法向他们在开口了。好不容易,附近十五里的一个村书记托人捎来话说,他那里生产队剩余下30多斤高粮种子,如果要就来拿。
张寒草一听高兴极了,第二天鸡刚叫了二遍,张寒草就牵着毛驴就出发了,她算计过,早起赶太阳出山就可以赶回来,还不误上工时间。
薄薄的晨雾笼罩着四野,一条小路依稀可见。远处传里了猫头鹰的啼叫,令人毛骨悚然,偶尔一只摸糊的黑影从身边飞过。小毛驴一会儿“哧、哧鼻子”一会儿子蹬蹬缰绳,显然是受了惊吓。张寒草似乎没有顾的这些,眼前浮现出的只是儿女们那一张张黄色的脸和即将借到的几十斤粮食。
天刚麻麻亮,张寒草就来到了邻村的大队门前。村书记十分惊奇,一个女人有如此的胆量和魄力,是他这个50多岁的男人从未见过的,他热情的为张寒草称粮食,上驮、让张寒草早点回家。临别时还嘱咐张寒草不要急的来还,缓一俩年都可以。
太阳在东山顶露出半边脸的时候,张寒草刚好走了一半的路程。穿过脚下这条小山沟,在翻过前面的那座山,就可以到家了。张寒草不由地加快了脚步。她刚刚走进沟底,准备爬坡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黑影挡住了小路,是一只狼......一只又高又大、凶猛的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