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新曲.(长篇科幻小说)
第六卷.第三章.神仙会
一.解误
1.玉京大殿神仙会
六合七子见天尊
再话说大禹神,由于治水有功有法,成神后仍被封为治水的神,工作仍是兢兢业业。但当年九龙的事一直是心病,最近闻听九龙又重生团聚了,大为高兴!后又听说与玉鼎真人发生了矛盾,连始祖都来气出面了,并把他们重新置死,大惑不解。他不相信九龙是妖孽,认为可能是再次被冤枉了,就要找始祖问问。可听说始祖病倒了,不好前去,后又听说始祖的病见好了,再也等不得,这天就气冲冲地去找始祖!
话说始祖,这天感觉好多了,贴身道童来报,各路神仙又有不少前来朝拜和探望的。
按老规矩,天下神仙原是要每天按时来朝拜的,不是每个神仙每天都按时去,而是谁要去,须按这个时间去。始祖说太麻烦,不光麻烦别人,自己也麻烦,早就不让大家来拜了。尽管如此,每天仍有不少神仙来拜,何况如今始祖病了,来拜的更多。
始祖病了,惊动天下,对每天有神仙来朝拜和探望的,一般都没见。今天始祖感觉较好,认为老不见也不好,就摆驾大殿,见一见来朝拜和探望的人。
始祖刚见过各路神仙,还没等唠喀,殿官报下元三品水官大禹神求见。
始祖一震,心想,不光是来探望的吧?
果然,大禹神拜后不客气地说:"昔年,是我对不起九龙,但始祖圣明,难道也容不下他们?"
始祖听后颇为不悦,说:"难道禹王让老朽替你还债?"
大禹神还要说什么,不料殿官报玉皇大帝前来,也就没法继续说下去了。
刚见过玉皇大帝,又报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先后前来,始祖不好托大,从宝座起身,让人在宝案前多摆了几把椅子,可迎进没等落座,又报鸿钧圣祖驾到。
始祖赶紧领众人出迎跪接,没等就座,又报如来佛祖前来。始祖心想,今天这是怎么了,赶紧迎进。
大家请圣祖在首位坐了,请如来佛祖在左首挨着坐。
如来佛祖不肯,说:"你们都是老前辈,自己不敢靠上坐。"
始祖只好自己坐了,让如来佛祖挨着坐,如来佛祖还是不肯。
始祖说:"你是客人,还是坐吧,让玉帝在下首陪你坐。"
如来佛祖说:"玉帝是众神之帝,统御一切,哪能在下首陪我?"
玉帝过来强行让如来佛祖坐下,自己在下首也坐下,如来佛祖只好坐了。
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在圣祖右首挨着坐下,大禹神坐在下首。
道德天尊是圣祖大弟子,元始天尊是老二,灵宝天尊是老三,但元始天尊是主人,挨着圣祖左首坐无可非议,可灵宝天尊不客气,抢先挨着圣祖右首坐了,道德天尊也没计较。灵宝天尊掌管上清,创建截教,徒弟最多,人脉最广,所以又称通天教主,平时托大得很,不过本文暂不讨论这个,只一笔带过。
可还没等唠喀,又报刘云龙他们六合门的人求见。
始祖又一震!心想真是厉害,不都死了吗?又活过来了?赶紧看了看圣祖。
圣祖明白,说:"该来的肯定会来的,你们办你们的事儿,我看看热闹。"
始祖准见,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云龙领大家一行七人进了大殿,因为早先主要是他跟始祖打的交道,这回还让他牵头。可一看,上面坐着一溜的大神仙,貌相尊严,有的认识,有的似曾见过,有的不认识,不知道这个头怎么磕。
然而云龙领大家跪下,口中说:"给始祖请安,给各位上神请安。"心想,这么说应不会错吧?
始祖说:"都起来吧,你们还真厉害,又都活过来了?"
云龙起身后说:"托始祖的福,我们又活过来了。"
始祖讪笑道:"还托我的福?不是我给你们弄死的吗?你们在咒我吧?"
云龙说:"岂敢,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天下之人莫不沐始祖之恩,何况另有隐情."
始祖说:"胡说八道。"同时看了看圣祖等人。
大家只都笑了笑,没说什么。
始祖问:"什么隐情?我倒想听听。"
云龙说:"可否先给始祖引见一个人?"
始祖问:"谁呀?"
云龙请祖长老上前,说:"就是这位。"
始祖一看,像是宿儿,只是气质和原先的打扮有些不同,就说:"怎么像宿儿?"
谷宿真人说:"就是宿儿。"
始祖不解,问:"你怎么跟他们搅在了一起?莫非你已认了他们?"
云龙说:"有两个谷宿真人,始祖原见过的那个是假冒的,这一位才是真的。"
始祖大惊!
谷宿真人和云龙就把是怎么回事,说了一遍。
始祖将信将疑,说:"你们怎么能证明是真的?"
云龙说:"请始祖再请看这一位。"说着把吴新昆推上了前。
2.玉鼎真人返真身
六合英豪回昆仑
始祖问:"这是谁呀?"
云龙说:"请始祖看看他的本像。"
始祖凝神识一看,大吃一惊!说:"他怎么是鼎儿?"
云龙说:"晚辈功力浅,也不明就里,当初始祖一巴掌很可能是想把玉鼎真人前辈打去重新投胎,却机缘巧合地撞上了这个人,晚辈发现了这个人,不知如何处理好,只好带来由始祖处理。晚辈们的意思是,玉鼎真人前辈虽做得过分,但情有可原,毕竟是被人利用了,惩罚太重,所以请始祖收回成命,还玉鼎真人前辈的本来面目吧。"
始祖说:"你们还真有肚量,可鼎儿肉身已不在了,还本来面目有些难度。"
云龙说:"这好办。"就低声对小林1说了几句。
小林1随离开,三分钟不到,带回来一个活生生的玉鼎真人!
始祖又是一震!想不到这帮人功力已这等了得,但心里还是高兴的,说:"好吧,就按你们的意思办。"
说完挥掌拍向吴新昆,口中念念有词,立见一道青烟从其身中飞出,慢慢化作人形,不是玉鼎真人是谁?只是此时可视可见,不像平时的魂灵是看不着的!
始祖接着抓住魂灵,就要掷向玉鼎真人,不料玉鼎真人却大叫"慢着!"
小林1刚才去的那个时刻,正是当初在大殿上玉鼎真人与云龙理论的时刻,还没被始祖拍走,突来一道闪光,玉鼎真人不见了,等他到了这里,听大家说的,如坠五里云,但也好像明白一点,大叫:"师尊不要听妖人刘云龙胡说!"
始祖没跟他说什么,继续把魂灵掷向他,只听"轰"的一声,玉鼎真人的身体开始"嗞嗞"地冒青烟,一会儿,恢复了平静!
再看玉鼎真人,像大梦初醒,愣愣中逐渐凝思起来!
云龙乘机把谷宿真人和北极魔的事儿,以及有关的事儿,又对玉鼎真人说了一遍。
始祖问:"鼎儿,前事你可曾记得?"
玉鼎真人说:"回师尊的话,徒儿记得。"
始祖问:"刘云龙他们是何等样人?"
玉鼎真人长叹一声,说:"惭愧,徒儿去重新脱生却意外地撞上了一个知青,不想那里正是龙山村,我在那里生活了多年,对刘云龙他们的为人已一清二楚,他们是大大的好人,可恨我被那个孽徒糊弄了!"
始祖猜到了这个结果,当然不是只指人魂合一的效果,更是指刘云龙他们的善恶,就说:"如此,还不向人家道歉?"
玉鼎真人走到六合门人的面前,一抱拳,说:"老朽糊涂,还请各位原谅。"并拘了一躬。
六合门的人赶紧还礼,说事已过去,请前辈不要记挂。
云龙手一扬,一颗丹珠飞回玉鼎真人的体内!
玉鼎真人一震!立刻百倍精神,向刘云龙一笑,又拘一躬。
云龙赶紧回礼,并说:"令人尊敬的大神仙就是令人尊敬的大神仙,这点小事本无所谓,前辈还高风亮节屈人礼下,真是晚辈们学习的楷模!"
始祖哈哈大笑,心中阴霾一扫,感觉浑身轻松不少,病好像完全好了,连忙说:"今天老朽高兴得很,纠结的心病终于去除了,鼎儿你也不要怪当初为师心狠!"
玉鼎真人说:"岂敢,那是徒儿罪有应得!"
始祖又说:"鼎儿,既然如此,你是否可以重新认了宿儿他们?"
玉鼎真人说:"那感情好,只是徒儿惶恐.一是因为谷宿真人被陷害,我这做师父的竟浑然不知,还助纣为虐,惭愧得很。二是菩成道人被陷害扫除师门后,自己发愤图强,功学已自成一体,功力已大大地超过我这所谓的长辈,我要认了他们,岂不是占了大大的便宜?"
谷宿真人一听,赶紧领六合门的人跪倒,给玉鼎真人磕头,说:"重新认了我们,使我们能归宗,才是大大的福分,师尊可不要这么说,那可是要折杀晚辈们了!"
始祖说:"都不要客气了,头也磕了,也不用再举行什么隆重的仪式了,我说了算,认祖归宗就算完事!"
玉鼎真人说:"听师尊的。"
谷宿真人以下大喜!又赶紧给始祖磕头,一是谢始祖,二也是重新归宗应有的礼数。
始祖说:"既然已归宗,再给你们介绍一下其他的长辈。"就把在座的几位上神介绍了一下。
谷宿真人大喜,忙领众人又一一磕头,并说:"孩儿们真是有福份,今天既归了宗,又见着了圣祖和各位先祖,还有佛祖、玉帝等上仙,真是太幸运了!"
圣祖等上神也都笑起来,但都没说什么。
始祖说:"下面该核计一下怎么找那个北极魔算帐了,以解心头之恨!"。
谷宿真人说:"算帐肯定是要算帐的,但这个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要好好地商议商议。"
云龙却说:"都归宗了,我们也应拜拜众师祖,怎么不见黄龙真人我师祖?"
始祖一暗,叹了口气,说:"他是你们九龙之数,真是仗义,见你们都死了,拔剑自刎了,刚才禹王还埋怨我呢!"
云龙说:"那就让孩儿们以前术,再请回来一个黄龙真人师祖可好?"
始祖高兴地说:"好,好!"
云龙给小林1一个眼色,小林1心领神会,三分钟不到,又一个黄龙真人来到了面前!
众人大喜!把前事一说,黄龙真人恍然大悟!
谷宿真人领众人拜过十二金仙,因始祖有病,十二金仙一直没走,与各路神仙站在大殿两侧,借此,六合门的人也拜了拜其他各路神仙。
二.说禅
云龙请缨欲擒魔
菩成斗胆说道佛
云龙这时候说:"刚才说到找北极魔算帐,斗胆让孩儿先说吧,办法有两个。一是主动出击,去北极城他们的老巢,但效果肯定不会好,因为那是他们的老巢,进去都困难,既使进去了,找人也费劲,北极城里并不都是坏人,既使找着了,也不可能是一个人,他们应是一个组织,有很多人,又隔着文明代差,我们很可能会吃亏。二是守株待兔,北极魔们知道六合门恢复后,很可能会故伎重演,再次假冒我们大闹天廷,以图再掀恶浪,我们就将计就计,暗布天罗地网,给他们来个一网打尽!"
玉帝说:"那他们要是不来呢?"
云龙说:"不来更好,冤家宜解不宜结,从此两不相干,以前的事儿,我们也不跟他们计较,既使我们抓住了他们,孩儿的想法也是不跟他们计较,晓以大义,说明道理,从此和平共处。"
始祖看了看圣祖。
圣祖说:"善哉,善哉。"
始祖又看了看其他上神。
大家都点头,都说:"善哉,善哉。"
始祖大悦,说:"好,就按云龙说的办,采用第二个办法,看来你小子真有些幍略,还仁慈!"
又说:"具体的就由鼎儿和云宵殿商议商议,看怎么办?按礼讲,这是云宵殿的事儿,我们不应插手,但这事由我们引起,北极魔又非同小可,还是由我们来负主要责任,把这事办好。"
玉帝和玉鼎真人说:"遵法旨。"
云龙说:"请始祖恕孩儿狂妄,斗胆再说几句。北极魔可不是好对付的,这些年晚辈们已专门练就了对付他们的功夫,也有了交手的经验,还是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吧,请云宵殿和师祖们协助我们,不知可否?"
始祖大笑,说:"我就知道你会主动地请缨的,就按云龙的意见办,请云宵殿还有玉清境的人主动协助好。"
玉帝和广成子又说:"遵法旨。"
始祖又说:"说不定到时候还要请如来帮忙,都说佛法无边嘛。”
如来佛祖说:"不是帮忙,如需要,那是责无旁贷,可别说佛法无边,那都是人们瞎说的,哪有没有边的东西,任何东西都是有局限性的,就连宇宙都是有边的。"
始祖说:"谦虚,谦虚,想当年,孙猴子闹天宫,连道德天尊都没招了,玉帝不是无奈地大叫‘快请佛祖嘛’!"
玉帝听了满脸通红!
如来佛祖说:"可不要再折杀晚辈了。"
这个话题太敏感,接下来谁也没说什么。
菩成道人打破沉默说:"还有一件事,本来晚辈问我师尊就行,可今天机会难得,晚辈索性问一下,就是晚辈们创建了六合门,现在归宗了,是否还允许我们保留六合门?"
始祖看了看玉鼎真人。
玉鼎真人说:"这也不是我能做主的,不过可先说说我的意见。六合门的创建,一是在菩成被逐出师门以后,二是菩成的功学后已自成一体,已不是纯道学,我认为,还可以叫六合门。"
始祖问菩成:"为什么叫六合门呢?"
菩成道人说:"晚辈在昆仑时,主职六合功学,被逐出师门后,虽主张博采众长,创建了所谓自己的东西,但根基还是在道学,虽不是纯道学,还是以道学为主。另外,六合门的推出,也有机缘巧合在里面,当初,菩原天师他们多次对我们大打出手,天下各大修真派别都来了,问我们是什么门派?我们没法说,就随便说是六合门。"
始祖说:"虽然你们归了宗,但树大是要分枝的,还叫六合门吧,我看很好."
圣祖和灵宝天尊与道德天尊点点头,十二金仙也点点头。
谷宿真人和菩成道人说:"谢谢圣祖和各位始祖,还有各位师祖。"
始祖又说:"宿儿,你也不能只管成儿这一脉,你还有好多徒弟,被那个北极魔都带坏了,回去后要好好地管教管教,特别是那个菩原。"
谷宿真人说:"是,始祖。"
始祖看了一眼大禹,感慨地说:"看来世上的事误会颇多,老朽也是对不住你们,还有大禹,当年也是对不住你们九龙。你们九龙看来真是心胸宽广,是不是也不要记恨当年之事了?大禹可是颇怀内疚,极力为你们张目,刚才还差点和我翻脸呢。"
云龙赶紧说:"请始祖千万不要自责,那可要折杀晚辈们了,我们因祸得福,还认祖归宗了呢,高兴还来不及呢。至于跟大禹王当年之事,已过去近万年,我们早已释怀,请禹王也不要自责了,刚才为我们张目,我们很是感谢!"
大禹神苦着脸说:"唉,还是因我对不住你们,才惹出这么多事来。"
始祖笑着说:"误会消,乌云散,很好,很好!"
然而,始祖又话题一转,对菩成说:"既然你刚才谈到了博采众长,那我问你,你说道、儒、释,还有各杂家,到底谁最好?"
菩成道人说:“晚辈惶恐,哪敢妄评!”
灵宝天尊说:"说说无妨。"
佛祖笑起来,也说:"说说吧,没事的,我也正想听听各方面的议论和评说,不管说什么,绝不怪你。"
菩成道人说:"既然如此,晚辈就斗胆地说一说,但只是我个人的感悟,并不是世间的普遍看法。"
菩成道人遂顿了顿,一脸庄重,重新整理了一下思绪,一本正经地说:"道学是万学之宗,出现最早,是从巫学演变而来的,因而有几十万年的历史。道学主要是对天敬畏和崇拜的产物,所以主张天道,天即是道,道即道,告诉人们的,是顺从天道的大道理,也就是做人的大道理,道理的道即从此来。"
道德天尊说:"你给我们讲历史上课呢?难道我们还不知道?"
菩成道人说:“道德天尊始祖这么说,正说明晚辈可能理会对了.晚辈先学习,再吸收消化,再感悟,怎么也得先汇报一下心得呀,看起来理会的还可能没有偏差。”
元始天尊笑了,说:"继续说。"
菩成道人说:"道学从巫学演变而来,但也有个发展的过程,起初并不适合普通老百姓学习,只适合修炼者学习,直到道德天尊始祖把她系统化后,普通老百姓才开始学习,所以,世间把道德天尊始祖视作道教的始祖。"
道德天尊说:"照你这么说,我是被视作始祖的,其实并不是始祖?"
菩成道人说:"始祖不要生气,道学已存在几十万年了,严格地来说,就连黄帝也不是真正的始祖,从崇拜的感情来说,只是人们愿意将黄帝和道德天尊始祖称作始祖。"
元始天尊说:"有道理,那你们也称我为始祖,我又是什么始祖呢?"
菩成道人说:"人们视元始天尊始祖是开天辟地的始祖。
元始天尊说:"我是开天辟地的始祖,那我师尊是什么人?什么神?我师尊的师尊是什么人?是什么神?人类是我造的?还是我师尊造的?还是女娲娘娘造的?"
菩成道人哭丧着脸说:"晚辈本不敢说,是各位先祖非要我说的,本想斗胆只说说些许感悟,没成想题目越弄越大,晚辈不敢说了!"
圣祖自称鸿鈞道人,人们又称为鸿鈞老祖,其实圣祖还有师尊,就是创始原灵。
传说原灵太祖才是最早的真正的宇宙开垦者。太祖有四个弟子,大弟子鸿鈞老祖,二弟子混鲲祖师,三弟子女娲娘娘,四弟子陆压道君。人们虽把道德天尊称为道教始祖,那是因为他把道教的理论系统地升华了,其实,那么多上神,都是道教的始祖。但要详细和准确地谈起这个话题,菩成道人确是有些胆颤的,因为这个话题太大、太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