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美文 佛教禅语 查看内容

文殊菩萨圣诞,福建佛学院院长本性法师分享什么是智慧

2024-5-14 09:22 3921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文殊菩萨,全称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又作“曼殊室利”,又作妙德、妙首、妙吉祥等,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

在《华严经》里,文殊是青年的导师,善财童子听了文殊的说法,发菩提心,立志学习大乘佛教的智慧和慈悲。文殊指导他求见善知识,进行参学,就是著名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戒、定、慧三学,是佛教修行法门中的三大纲领,亦可说是整个佛教修证法门的核心。

《佛学次第统编》中说:戒定慧三学,总称三无漏学。此三无漏学,为如来立教之大要。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一不可缺,而皆称为无漏学者。若依此而修学,必断见思烦恼,而证无漏圣果也。

由定生慧。

慧学,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能断除烦恼,显发本性,称为慧学。又作增上慧学。佛教强调“依定发慧,依慧证理断惑”。

智慧,在佛教修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智慧能观达真理、断惑证真、解脱自在。

佛教中,因“智慧”能洗涤众生烦恼之垢,将智慧称为“智慧水”。

智慧如同斩断烦恼、断绝生死的剑,被喻为“智慧剑”。

智慧如同能破愚痴之暗夜的明灯,被喻称“智慧灯”。

佛教所说的智慧如同大海一样深广,故称“智慧海”。

《遗教经》云:

若有智慧……常自省察……能得解脱……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闇大明灯也,一切病苦之良药也。

《法句经》云:

无禅非智。

《大智度论》曰:

实智能从一心禅定生。

又说:

光明有二种,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

《往生论注》说:

佛光明是智慧相也。

佛光能破无明,故佛又号智慧光。

《大乘义章》曰:

慧者据行方便观达名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

《六祖坛经》云: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慧,梵文音“般若”,指洞悉真理的智慧,以其境界甚深如海,非世俗小智所能比拟,因此译为“般若”。《大智度论》云:

般若为诸佛之母。

般若智慧,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三世诸佛都是因为证得无漏智慧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菩萨为达彼岸,必修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亦即修六波罗蜜。其中般若波罗蜜(智慧波罗蜜),是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大品般若经》云:

是深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与诸佛一切智,能示世间相,以是故诸佛常以佛眼视是深般若波罗蜜。又以般若波罗蜜能生禅那波罗蜜乃至檀那波罗蜜,能生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能生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能生佛十力乃至一切种智。如是般若波罗蜜能生须陀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诸佛。须菩提!所有诸佛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得、当得,皆因深般若波罗蜜因缘故得。

据《大品般若》《大宝积经》《大智度论》等经典,般若有二种、三种、五种分类。

二种般若,即:

(一)共般若与不共般若。共般若,即为声闻、缘觉、菩萨共通而说之般若;不共般若,则仅为菩萨所说之般若。

(二)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所观照一切对境之真实绝对者;观照般若,即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之智慧。

(三)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世间般若,即世俗的、相对的般若;出世间般若,即超世俗的、绝对的般若。

又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则称三般若。方便般若系以推理判断,了解诸法差别之相对智;文字般若系包含实相、观照般若之般若诸经典。又实相、观照、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般若智慧之对象的一切客观诸法)、眷属般若(随伴般若以助六波罗蜜之诸种修行),则称五种般若。

《菩萨璎珞本业经》说,菩萨阶段可分六种智慧,即闻、思、修三慧与无相慧(已证悟空无自性)、照寂慧(以中道之慧观照见中道之理)、寂照慧(寂照不二,定慧平等)。以上六者依次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六位配合。

修习佛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开不同于凡夫肉眼的智慧眼。如:

《佛说无量寿经》曰:

慧眼见真,能度彼岸。

《思益经》曰:

慧眼为见何法?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

《大智度论》云:

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

了知诸法平等、性空的智慧,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

佛教中,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观”,即以慧眼如实观照精神和物质诸法、观照世间一切万法的法无常、苦、无我。

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称为“止观”。止即定学,观即慧学,止观,即是定慧,亦即禅定与般若。

“止”梵文奢摩他,又译为“止寂”、“禅定”等,指通过坐禅入定、扫除妄念、专一心境,达到寂静的境界;

“观”梵文毗婆舍那,又译为“智慧”等,是在“止”的基础上发生的智慧,观照、了知。

《解深密经》云:

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

又说:

世尊!此奢摩他、毘钵舍那,以何为果?

善男子!善清净戒、清净心,善清净慧,以为其果。复次,善男子!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钵舍那所得之果。

意思是:大小乘、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

《十善业道经》云: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烦恼);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杂阿含》云:

何等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所谓名色。何等法应知应断?所谓无明及有爱。何等法应知应证?所谓明、解脱。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止观。

《中阿含》说:

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止观为车……成就止观以为车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

《成实论》说:

止能遮结,观能断灭。止如捉草,观如镰刈;止如扫地,观如除粪……又世间众生,皆堕二边,若苦若乐;止能舍乐,观能离苦……止能断贪,观除无明。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说: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籍。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维摩诘经》僧肇注曰:

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

《摩诃止观》言:

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

观见的法界实相内容是什么呢?

“诸佛大慈无上尊,恒以空慧照三界,众生盲冥不觉知,永没生死大苦海”,佛法的智慧是缘起性空,“空”的智慧,是法界的真理。

据《无碍解道》说,观就是观无常、苦、空、无我。以四念处为所观,即从身体、感受、心、法四个方面,培育持续稳固的觉知力,证得五蕴身心及外境,皆是不断变化(无常)、始终处于不满足的状态(苦)、无法自主(无我),从而去除贪瞋痴等恶不善法,成就如实了知诸法实相的最上智。

据《大念处经》,修观得四念住,即:

身念住:观身相不净,同时观身的无常、苦、空、非我等共相,以对治净颠倒;

受念住:观其欣求乐受中反生苦恼的原因,并观苦、空等相,以对治乐颠倒;

心念住:观能求的心生灭无常,并观其共相,以对治常颠倒;

法念住:观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没有自性,并观其共相,以对治我颠倒。

明代高僧蕅益智旭大师在《教观纲宗》中亦说:

总相念者,观身不净,受、心、法亦皆不净;观受是苦,余三亦皆苦;观心无常,余三亦皆无常;观法无我,余三亦皆无我。

即观身、受、心、法,皆是不净、苦、无常、无我。

《杂阿含经》中以一个巧妙的猿猴喻,说明观身、受、心、法四念处的重要性:

一个猎人把黏胶涂抹在猿猴经常出现的草地上,聪明的猴子远远地避开,愚痴的猴子却不知道远离避开,结果全身被黏住,轻易地被猎人捕获。

愚痴的比丘也是如此,离开自己的境界,远离四念处,而游荡于外境时,就会导致痛苦。愚痴的凡夫比丘走进村落乞食,若不善加守护自身、不收摄根门,眼睛看到美色,耳朵听到妙音,鼻子嗅到芳香,舌头尝到美味,身体碰到柔触,就会生起染着之心。

所以,比丘必须修习四念处,守护自身、收摄根门,正如依靠父母的保护(本性境界)而住,不游荡到它处。

《大品般若经》云:

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揵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

《杂阿含》云: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日种姓尊说。周匝谛思维,正念善观察。

《华严经》云: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众行如芭蕉,心如工幻师,示现种种事,善分别五阴,其心无所著。

《五阴譬喻经》中,也将智慧所观察的色受想行识五阴,比喻如水泡、沫聚、阳炎、芭蕉,幻化不实,非真、非常,为苦、为空。

南传佛教名著《清净道论》中也说:

应见无常、苦、无我、有为及杀戮者为五蕴……

应视色如泡沫聚,因为不能捏成之故。

视受如水泡,因有暂时之乐的缘故。

视想如阳焰,因为幻像之故。

视行如芭蕉之干,因无真实心髓之故。

视识如幻,因为欺诈之故。

再特别详细的说:内部的色,虽极优美,亦当视为不净。视受为苦,因为不离三苦之故。视想与行为无我,因为它们不能受制之故。视识为无常,因为是生灭之法的缘故。

圆瑛法师在《楞严经讲义》里,引用《大品般若经》,指出般若智慧观察的一切法,为“十种如幻”,即:

1、一切业如幻:一切业障,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2、一切法如焰:一切法像阳焰。阳焰是远看地上好像冒烟似的,近看什么也没有。

3、一切身如水月:一切身形好像水中月影。

4、妙色如空花:看一切妙色如同空花。

5、妙音如谷响:一切妙音就如同山谷的回音。

6、诸佛国土如乾达婆城:如海市蜃楼一般。

7、佛事如梦:看所有的佛事像梦中似的。

8、佛身如影:看佛身也如同像影子。

9、报身如像:报身,如同影像。

10、法身如化:法身也是幻化。

一切皆不可取,不可舍,一切空故。

圆瑛大师还引用古德所著《楞严经宝镜疏》,阐释“达妄本空”云:

良以众生,自迷如来藏性,而有妄色妄心;依此色心,而成五阴,故有世间凡、圣差别也。若以众生知见,执此五阴为实有者,即世间法。若以二乘知见,执此五阴为空寂者,即出世法。若在诸佛菩萨,善得中道,了色即空,达空即色,即为出世上上法;乃第一义谛,不思议境界也。设若离此五阴之法,则五乘圣教亦无安立之处也。以故,迷之则凡,悟之则圣,皆不出此。凡修定者,苟能于是,用金刚观智,荡涤空有情计,扫除断常知见,了一真之本具,达诸妄以本空,则其五阴妄想之心,当体清净,即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矣!

据《月灯三昧经》载,由修行般若空慧,而获得十种利益:

(一)菩萨照了万法俱寂,故虽行布施,然无能施之想,亦不执着于所施之物,及不见受施之人。

(二)菩萨虽坚持净戒而无所毁缺,然以空慧照之,则不见有能持、能犯之相。

(三)菩萨安住于忍力,虽度化众生,然以空慧照之,则不生众生得度之想。

(四)菩萨于诸梵行虽勇猛精进,然以空慧照之,则不见有身心精进之相。

(五)菩萨虽处于禅定中,然以空慧照之,则于一切诸禅功德,不生味著之心。

(六)菩萨能以空慧照了诸法本性空寂,亦知佛、魔体元不异,故魔虽现相,然无所怖畏。

(七)菩萨于世间、出世间之一切诸法,无不通达明了,故于他人之言论,皆能辨其邪正是非而不为所惑。

(八)菩萨照了诸法,洞彻生死之渊源,不为轮转所溺。

(九)菩萨虽观一切性空,然常以广大悲愍之心,誓拔一切众生之苦,令其得解脱。

(十)菩萨能了知声闻、缘觉二乘之法,沉滞于空寂而非究竟,故唯求大乘无上之道,以得解脱。

此外,《三藏法数》据《楞伽经》,将智分为三种:

一、世间智。谓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于一切法种种分别执著有无,而不能出离世间,是名世间智。

二、出世间智。谓声闻缘觉之智也,声闻缘觉,以一切智,修四谛行,而能出离世间,是名出世间智。然犹堕自共之相,以为有生死可厌,有涅槃可求。(一切智者,谓一切诸法,皆能了达也。四谛者,苦集灭道也。)

三、出世间上上智。谓佛菩萨之智也,由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寂静之相,不生不灭,得如来地,超出声闻缘觉之智,是名出世间上上智。

《大智度论》中亦将智分为三种,曰:

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

一切智,即知一切法之总相者,总相即空相也。

道种智,即知一切法种种差别之道法者。

一切种智,即通达一切法总相、别相,能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

《大乘起信论》云:

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华严经疏》亦举出俗智、真智、中道智三智:

真智,即观照真谛空理之智,相当于一切智;

俗智,即观照俗谛诸法差别之智,相当于道种智;

中道智,不偏真俗二边,双遮双照,相当于一切种智。

《宗镜录》引用《宝藏论》等经典,将智分为外智、内智、真智三种:

外智,善能分别明了六根六尘之境、博览古今、通晓俗事之智。

内智,善能灭除无明烦恼、心意寂静之智。

真智,善能通达净秽同体无别、万物本自寂静之智。

《成唯识论》中介绍了转识成智、成就佛果的四智:

一、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真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是名大圆镜智。

二、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解脱,是名平等性智。

三、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第,复知众生根性乐欲,以无碍辩才,说诸妙法,令其开悟,获大安乐,是名妙观察智。

四、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为欲利乐诸众生故,普于十方世界,示现种种神通变化,引诸众生,令入圣道,成本愿力所应作事,是名成所作智。

南传佛教名著《清净道论》从第14章开始到第23章,用了9章的篇幅,详细论述慧学。

《清净道论》指出,慧以戒、定为根基,是修行者需要亲证的最高阶段。修定是为了成就观慧,慧是目的,因为只有观慧能照破无明,熄灭贪嗔痴,得到解脱自在。

慧的特点是通达诸法的自性,也就是通达诸法的本质,即一切有为法都有共

同的特相:无常、空、无我等。“慧”的作用是摧破覆蔽诸法自性的痴暗,痴暗遮盖了诸法的自性,因此愚痴和无明被比喻成黑暗。慧以无痴为现状。如实知见“无常”、“苦”、“无我”三相,得“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彻底断除烦恼,摆脱生死轮回,证得清净涅槃。

《清净道论》中谈到,修习世间慧、出世间慧,可次第成就以下十六观智,即: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思维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1、名色分别智:即观察名、色(一切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如实知见:没有真实存在的人。色的特点是恼坏,会变坏,会来扰乱心。名是心与心所法(八种出世间心除外),功能是攀缘色、依缘于色。名、色相互依待而存,相互依缘而起,不离亦不相杂。世间的一切只是名、色的各种组合、聚集与变化。

2、缘摄受智:了悟到因果法则,清楚观见到世界上没有所谓的“人、我、众生”,真正存在的只有因和果。这种了悟因果缘起法则的智慧就是第二观智。

3、思维智:观察到身心现象的生灭,判断一切身心现象是无常。既然是无常,是苦,所以就是无我,这时候达到了第三观智,叫遍知智,或思维智。

4、生灭随观智:正观现前名法、色法的生起、变易、灭尽,当下经验生与灭,而不只是思维的审察。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在快速生灭着,没有一刹那的停留。知诸法的现起不是真实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

5、坏灭随观智:观察到身心现象的快速现起、衰灭、破坏。

6、怖畏现起智:对于一切现象、一切有情的正在坏去,消失,生起大怖畏。

7、过患随观智:对一切身心现象都感到悲哀,没有什么可以贪爱执著的。一切处所都充满危险,没有避难处,没有救护所,没有可归处。

8、厌离随观智:感到三有世间实在是令人生厌,起厌离心,想要解脱,出离此三界。

9、欲解脱智:对一切不断消失的身心现象感觉到厌倦,唯愿解脱出离。

10、审察随观智:再次以审察随观把握无常、苦、无我的三相:一切都是无常的、暂时的、坏灭的、逼恼的、苦的,是灾患的、可厌的、可恶的、丑陋的、有为的、有漏的,无主宰,不自在,无皈依处,为成就解脱的方便而如是审察。

11、行舍智:是舍离诸行,确知一切行都是空,于诸行法不执着它们中有我或我所,我空、我所空。此时心既不痛苦也不快乐,非常平静安祥,观察一切身心现象的迅速的生灭,对一切身心现象都中和平等,无贪爱、无憎恶、无执着。

12、随顺智:随顺于前面的观智,又随顺于后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13、种性智:超越凡夫种姓入于圣者种姓,是在凡夫与圣者的交界,再进一步就从凡夫进入到圣人的境界。

14、道智:当他越过这一个界线的时候,他感觉到好像一下子落入某一种身心状况,这时候就是“道智”,这是第十四层智慧。经上说,道智是以涅槃为目标。

15、果智:以涅槃为目标的道智后,紧接着下一念生起来,停留在涅槃上的这叫作果智。

16、省察智:达到果智之后,修行者回顾自己修行的过程,是否已经灭除了烦恼,是否已经达到苦的止息,了知这些情况就是第十六观智。

修习观慧可以让我们得五清净,即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

1、见清净就是成就名色分别智:即观察名、色(一切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如实知见:没有真实存在的人。这种智慧能令修行者从执着有“人、我、众生”的错误见解当中得以解脱,也就是达到“见清净”。

2、度疑清净是度脱对于三世的疑惑。通过进一步观察名、色的因缘,确认唯有名色的业果,而没有作者、受者,就可以超越三世因果的疑惑。名、色都依于因缘而生起,是因果的连续。

3、道非道智见清净,是先思维名法、色法的三相:无常、苦、无我,以这三相思维一切名法、色法,明了五蕴的无常、苦、无我。持续精进修习,会现起很多美妙的境界,这些都属于十种观的杂染。执着这十种观的杂染,就是“非道”,放下、超越就是“道”。

4、行道智见清净,是以八种观智在行道上远离一切,进而以随顺智,随顺于菩提分法。

5、智见清净是以涅槃为所缘的道智,涅槃即清净,所以称为智见清净。在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的四道智为智见清净。

《清净道论》中还介绍了修慧成就的四点功德:

1、摧破种种烦恼。圣道摧破烦恼是超越世间的。于圣道刹那摧破结等种种烦恼,如光热的日轮照破黑暗,摧破长时的随缠以及一切带来不利的烦恼之网。

2、尝受圣果之味。不安者安,涅槃为所缘,圣者以涅槃乐为果味,各圣道的圣者各尝圣果之乐。圣果之乐是清净、寂静、最上乐。

3、可能入于灭尽定。灭尽定是灭尽心及心所法。

4、成就应受供养等。是人天世间的应供养者、应奉者、应施者、应合掌恭敬者、是世间的无上福田。

(本性法师:福建佛学院院长、莆田广化寺与福州开元寺方丈)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