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散文随笔 感悟生活 查看内容

鹰之斗

刘国林 2017-11-6 16:01 2449
 
  驯雕记
  
  三爷是捕雕的高手,也是驯雕的高手。经他驯养的大雕,个个都是捕捉猎物的行家。什么狍子了、狐狸了,山兔了,野鸡了,只要让它们抓到影子,就甭想跑掉。最厉害的大雕,甚至能捕捉到超过大雕本身几十斤重的孤也猪,真是不可思议!
  
  三爷驯养大雕的后院是严格保密的。除他本人出入外,任何人不许越雷池半步。就是他最疼爱的孙儿们,也得不到看他驯养大雕的机会。为这个,我抓耳挠腮地绕着三爷家的后院转悠了好几圈儿,还是没找到进后院的途经。可我没回心,暗想,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就不信三爷没有放松警惕的时候!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我找到了进三爷家后院的途经——在后院的墙角旁,有一个略比水桶粗的洞,那是砌墙时防后院下雨积水而特意留下的。而平常无雨时,正是他家大黄狗出入的好通道。大黄狗能出入自由,我差啥?这样想着,我学着大黄狗钻洞的样子,先伏下身,再把头伸进洞口,再往里探身......天哪,亏得我瘦小,若是又胖又憨的大哥钻进来的话,非卡在洞里不可!洞里的泥土弄脏了我的四肢和衣裤我也没当回事,爬进后院便侦察兵似地观察起来。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老雕,关在比它的身体大不了多少的铁笼子里。它孤独地转着身子,一刻都不安宁。偶然抬起眼睛,瞄一眼渐渐靠近了的我。更多时候则是垂头丧气,发疯一样地在在笼子里转圈儿。此时的老雕早已失去那展翅凌云的傲气,不得不把它那狼狈不堪的摸儿样一览无余地暴露在我的面前。后来我又去看过它几次,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一样的笼子,一样不安地转着圈儿。但是,我分明看到了它的衰老和迟钝,也仿佛看到了它落入三爷手中的场景:
  
  一天傍晚,老雕在高空中翱翔了半晌,刚落到巢边时,突然一张大网从天而降,把它连同它的巢穴罩得严严实实,它便成了三爷的俘虏。当晚,三爷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熬雕的准备——把它关进早已准备好的铁笼子里。
  
  第二天,当第一缕晨光照进三爷小屋后院的时候,老雕已经隐隐觉出腹中的飢饿。三爷将新鲜的野鸡肉捧到它的眼前时,老雕突然张开翅膀,凶猛地向三爷扑去。三爷机敏地躲过,再次诱惑它,老雕仍旧对新鲜的鸡肉置之不理。
  
  两天两夜过去了,老雕依旧与三爷对歭着。然而,它眼中的高傲却一点点地慢慢流逝......又一个夜幕降临了。老雕终于拢紧身上的羽毛,将身体畏畏缩缩地移向笼门。三爷清楚地看见老雕眼里的霸气耗尽,闪过一絲乞怜。三爷顿时喜上眉梢,连忙打开笼门,将老雕抱入怀中,先扶摸它的头部,又梳理它翅膀上凌乱的羽毛,再轻揉它的腹部。老雕顺从得很,没有挣扎,也没有啄三爷的手。当三爷将鲜嫩的野鸡肉托上掌心时,老雕竟接二连三地将一块块碎肉狼吞虎咽地吞食下去,样子狼狈的很。三爷笑了,得意地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还算是知道好歹!”说着,又端来一小盆鲜嫩的野鸡肉,让老雕吃的心满意足后,才把它重新放进铁笼子里。
  
  太阳升起又落下。当月亮再次挂上树梢的时候,我又偷偷地钻进三爷家的后院,看老雕是不是真的被三爷馴服了。皎洁的月光里,我窥见老雕那绿莹莹的目光里,似乎有一种不服气的感觉。因为,从它那低低的呼噜呼噜的候咙声,能听出有一种怒吼般的声音要爆发;从它那抖动的身躯里,能有一种勉强压住的怒火在燃烧。此时,我确切地感到老雕仍没有完全屈服。它在等待,等待有一天能有机会脱离三爷的控制而回归天空。瞧到这一切,我并不担心,而是轻声对老雕说:“朋友,你想错了。我三爷常说,再狡猾的雕也斗不过好猎手。当他不能确定你是否已经完全屈服的时候,他是不会给你任河逃脱的机会的!”说到这里,我做了个再见的手势。又顺着狗洞爬了出来。
  
  半个月后,在三爷的精心调教下,老雕彻底地被三爷训服了,让它上东,它真的不放去西了。而且还有主动赎罪的表现——每次随三爷出猎,它都会比别的雕抓回多一倍的猎物,让同村的猎手们羡慕不已,翘起大拇指夸奖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三哥馴雕的诀窍,俺一辈子也学不到手。得,咱没有那弯弯的肚儿,也甭想吞那镰刀头啦!”每当听到同行们的夸奖,我瞧见三爷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那花白的胡须在一片赞杨声中也一颤一颤地抖动。
  
  本来,伦为三爷工具的老雕,在猎手们的一片贊杨声中还可以一直生活在辖区的,如果不是三爷家的那只大公鸡出现的话......
  
  那是伏天里最燃热的一个午后,三爷随同村的猎友,去村边的河流旁馴化新捕的大雕时,把他心爱的老雕留在了家里。我知道,除了狩猎外,三爷是绝对不会让他的老雕去面对任河的潜在危险的。我见有机可乘,便一直目送三爷和他的猎手消失在村边的小河旁后,便急不可待地从狗洞钻进三爷家的后院,想和三爷的老雕来个零距离接触。
  
  正当我钻进三爷家的后院时,随着一阵咯咯的叫声。只见三爷家的大公鸡大摇大摆地跳到老雕的笼顶上,边叫边伸士般地在老雕的笼子顶上踱着方步,样子悠闲得很。转了一个圈子后,大公鸡竟不顾老雕的抗议,昂首挺胸地振翅欢叫,还不停地用爪子挠铁笼子顶上铺盖的毡布。刹那间,笼子顶上的毡布横七竖八地裂开了一道道的口子。笼子里的老雕忍无可忍,一下子爆怒起来,不停地往上蹿,想透过笼顶上的缝隙啄大公鸡的爪子,甚至想把这个讨厌的家伙拉进笼子里啄死,再一口一口地吃掉。老雕那充满杀气的狂叫和暴怒的蹿跳,果然把他头顶上那耀武杨威的大公鸡给震住了。连忙停止脚步,收拢翅膀,低下头来左顾右盼地往笼子里瞧。当它确信自己安然无恙时,竟然又绅士般地在笼子顶上踱起方步,还时不时地抖动翅膀,呼唤院子里的那些母鸡,都来看稀罕。
  
  笼子里的老雕更加生气了,再次发出威胁的尖叫。公鸡不怕老雕的狂啸了,它知道老雕是不会冲出牢笼而治自己于死地的。它没有逃跑,而是在笼子顶上跳起了迪斯科:老雕啄它的左爪,它便抬起左爪,右爪落地;老雕啄它的右爪,他抬起右爪,左爪落地。还时不时地亮翅。那轻盈的舞步,那矫健的舞姿,那抑扬顿挫的咯咯声,惹得母鸡们也咕咕地叫着前来观看。不,那不是观看,而是给它们心中的“白马王子”助威呢。大公鸡见自己的这番举动,能让自己的“王妃”们如此这般地欢心,显得更得意了,迪斯科跳得更欢了,把老雕三番五次的警告当成了耳旁风,臭美得没完没了。
  
  笼子里的老雕已无技可施,怒火中烧地拍打着翅膀向笼顶撞去,它要撕了这个不知死活而臭美的家伙。可是,笼子剧烈震动一下后,便传来一声钝响——三爷为了困住他的老雕,将铁笼子焊得很牢,撞上笼顶的老雕又被弹了回来,重重地被弹了回来,激起满地的飞毛。
  
  震荡再一次把大公鸡吓了一跳,它惊慌失错地飞起,飞到墙头上咯咯地叫着,瞪大了眼睛往笼子里瞧。待它看懂了老雕就那么点儿伎俩后,又悠闲地回落到笼子的顶上。几番折腾后,不管老雕如何用力冲撞,它都纹絲不动地站在笼顶,时不时地歪头欣赏着老雕的表演。
  
  终于,老雕累的精疲力尽,再也无法拍动强健的翅膀冲击笼顶了。大公鸡似乎也终于玩腻了,拍拍翅膀叫了两声,便大摇大摆地跳下笼子。就在它抖翅的一刹那,只见它那漂亮的尾巴高高翘起,露出圆圆的腚眼儿。还没等我看清是怎么回事时,只见它那圆圆的腚眼里突然喷出一股稀屎,不偏不倚,全喷在老雕的头上。顿时,老雕尖叫着,不停地抖动翅膀,不停地甩动那弯弯尖嘴,想甩掉头上的稀屎,想睁开被稀屎糊住的眼睛,却怎么也抹不掉。甩不掉那令它窒息的赃物。一时间,笼子被撞得摇摇晃晃,老雕愤怒的尖叫声如同撕心裂肺一般,吓得我赶忙用双手捂住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当我再吃次睁开眼睛瞧老雕时,它已静静地躺在笼子里,遍体鳞伤,羽毛脱落大半。那钩子般的尖嘴已伸出笼子,头挤在笼壁的缝隙里,把眼珠子挤得鼓鼓的,似乎想看清笼外的一切……它就是这样撞死的。看到这里,我怎么也想不通三爷家的大公鸡怎么敢欺负它的天敌老雕呢?那老雕怎么又会能自杀呢?突然,我猛然想起自己看《二人转》时的台词:“龙游浅水受虾气,虎落平原受犬欺,落配的凤凰不如鸡”的唱词,似乎才悟出点儿道理来。
  
  晚饭后,我仍惦记着那撞死在笼中的老雕,心想,三爷一定会被他那心肝的宝贝的死去,痛得抓心挠肝的。果然,一进屋便见三爷正紧闭着双眼蹲在屋脚默默地流泪呢。我进屋他也头不抬,眼不睁,任凭泪水顺着他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往下淌,又顺着他那花白的胡须不停地往下滴……
  
  这是五十年前令我难忘的一幕。如今,三爷已作古四十年了,我已是花甲之年了。五十年了,这一幕时不时地在我脑海里闪现,促使我时不时地琢磨着总想把这一幕场景记录下来留给后人,让他们去思,去想……
  
  鹰之斗
  
  在北大荒的自然王国里,老鹰当是禽类和小动物的霸主了。一般说来,弱小的动物在它的面前只能俯首待毙,成为它口中餐、腹中食了。然而,弱小动物也是不甘心失败和灭亡的。它们为了生存,本能地和老鹰抗衡、争斗。老鹰也不是常胜将军,败在猎物下的记录也是屡见不鲜的。笔者耳闻目睹了老鹰和它的猎物们大战的场面,觉得实在耐人寻味儿。
  
  燕子戏鹰
  
  一天中午,我和家人正在吃午饭。突然,有人喊:“老鹰叼小鸡喽!”我忙放下碗筷,出门观瞧。可不,一只老鹰正缓慢地从西北方向飞来,它的爪下一团毛绒绒的东西在扑打挣扎,同时传来“咕——咕——”的尖叫声。人们一时失措,有的大喊大叫,有的敲击铜盆、铜锣恐吓老鹰,但都无济于事。老鹰好像久经沙场似的,对这种阵势已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了。这时,天空中聚满了燕子,足有二三百只,叽叽喳喳,把老鹰团团围住。有的啄老鹰的头,有的衔老鹰的膀儿,有的上下翻飞,阻止老鹰前行;有的左右横飞,干扰老鹰的视野。老鹰左突右冲,怎么也冲不出重围,突不破燕阵。人们也被这少见的场面惊呆了。好事者又纷纷敲击铜盆、铜锣来,为燕子呐喊助威。终于,老鹰经不住燕子的攻击,放开爪下的猎物,狼狈逃掉了。坠在地上的小鸡吓破了胆儿,扑打着翅膀,一溜烟地钻进鸡窝,再也不敢出来了。而空中的燕子们,仍在上下翻飞,叫得更欢了。那相互祝贺、欢庆胜利的场面实在感人。连老人们都说,燕子集会救小鸡,长这么大头一次看见。
  
  兔子蹬鹰
  
  兔子是老鹰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老鹰逮兔子,像玩儿似的,随心所欲。可那都是些没有见过世面的稚兔,才成为它爪下的牺牲品。若碰见狡猾的老野兔,就不那么轻而易举了。
  
  我伯父是老猪手,目睹过鹰兔大战的场面。那是只母野兔,领着四只小兔在山边草中嬉戏。突然,空中一个黑影箭一样地扎下来。母野兔耳朵尖,没等老鹰扎到地面,便领着小兔奔跑起来。老鹰在空中紧紧追赶。实在逃不脱了,母野兔就领着四只小兔索性停住了。坐以待毙吗?伯父想。老鹰俯冲下来,要啄母野兔的眼睛。只见母野兔在地上打个滚儿,背靠地,腹朝天,四爪紧缩,缩成一个毛绒团儿。就在老鹰伸出利爪的一刹那,奇迹出现了:母野兔猛地弹出两条长长的后肢,像弹棉球似的,把老鹰蹬出一米多远,蹬掉老鹰的一些羽毛。这招儿真够厉害的。老鹰吃了大亏,可它不甘心,又俯冲下来。这回母野兔没像上次那样仰卧,而是前爪平伸,后肢紧缩,伏在地上一动不动。老鹰扑下来的一瞬间,母野兔嗖地往前一蹿,又猛地扬起后肢,像马蹄子似的,后肢重重地踢在老鹰的头上。可能是用力过猛,母野兔的身子倒立起来。紧接着,一个漂亮的后滚翻,又恢复原态。动作是那么连贯轻松,又是那么老练。老鹰被蹬晕了,仰翻在地上,折腾了半天,才扇动起沉重的翅膀,摇摇摆摆地逃命去了。母野兔像凯旋的将军似的,摇摇大耳朵,抖抖身上的尘土,目送着老鹰归去,又领着四只小兔嬉戏起来。伯父打了一辈子猎,没见过这种场面,这回算开眼了。他不忍心让这只母野兔和它的子女再死在枪口下,背起猎枪,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我们问其根源,伯父才说了他的见闻。全家人听了,也颇感新奇,都说伯父这样做对。
  
  花蛇坠鹰
  
  五年前的一天,去乡下的弟弟拾回来一只好大的鹰,有十多斤重。全家皆大惊:你咋逮的?弟弟一笑:“它掉到我眼前的!”“别听他的,又瞎吹了!”弟媳撇他一眼,不愿听。“真的,你听我说。”弟弟一本正经地讲述起来。“我刚爬上一个山坡,老远就见一只鹰在道上扑腾。我加快脚步,跑到跟前一看,是老鹰和‘野鸡脖子’(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蛇)打架。我觉得稀奇,蛇怕老鹰,谁都知道。老鹰吃蛇,就像吃面条似的,哪有敢和它斗的?别看它只有尺八长,半个身子都立起来了,挺着尖脑袋,喷着红舌头,等着老鹰往前扑。老鹰并不急于捕它,而是用巨大的膀子来回扑打着,专扫‘野鸡脖子’的头。‘野鸡脖子’也不示弱,不管鹰怎样扑打它的头,就像根棍子似的,一扫一摇晃。老鹰不耐烦了,伸出爪抓住‘野鸡脖子’,就像甩鞭子似的,把它重重地甩在地上,翻白了,不动了。我想完了,‘野鸡脖子’也斗不过老鹰喽!就是在老鹰准备吃它时,‘野鸡脖子’突然扬起头,一打挺,把老鹰的爪子缠住了。原来它是装死!老鹰一惊,扇动着翅膀冲向天空。可只一会儿就重重地摔在我的眼前。我一瞅,‘野鸡脖子’还缠绕着老鹰不撒口呢,便拾根树枝条儿,猛抽几下,把它抽死了,老鹰被我拾回来了。谁能相信鹰能被蛇咬死?不可思议吧?”弟弟说完,感慨一番,全家人也似信非信。可摆在眼前的,毕竟是只被蛇咬死的老鹰!
  
  黑鱼拽鹰
  
  离我家三十里远有个黑鱼泡,远近闻名。老人传说,泡里的黑鱼成了精,能腾云驾雾,越到下雨天叫得越欢。黑鱼能成精?我却不信,下雨天听到一种像牛叫的声音,倒是真的。可谁知是不是黑鱼叫得呢?黑鱼泡里的鱼多得很,除了黑鱼,还有鲶鱼、鲫鱼和柳根子鱼。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我必带着钩竿在这里坐上一天半天的,每次都满载而归。十年前的一天,我正坐在泡子边垂钓,一只老鹰嗖地从我的头上掠过,把我吓了一跳。惊魂未定,只见老鹰直向泡子中间冲去。呀,泡子中间有个黑色的东西在掀浪,是大黑鱼吧?我正想着,老鹰已接近水面,伸出两只利爪,猛地往水中叨去。可能是叨住黑鱼了,要不它怎么光扑楞膀儿,飞不起来呢?也没看见鱼,只见泡子中间水花直翻。眨眼的功夫,老鹰的身子已坠入水里一半儿了,两只膀子使劲儿地扑打着水面,就是挣不出去。过了一会儿,老鹰的膀子梢也不见了,光见水面上翻浪花。又过了一会儿,水面上的浪花也没有了,只有几根羽毛飘着。我看傻了,顾不得钓鱼了,直勾勾地瞧着泡子中间那片水面。刚才还是水翻浪卷的,现在却风平浪静了,静得像没发生什么事情一样。我想,老鹰一定是让黑鱼的家族们会餐掉了。它们是有意挑逗老鹰上圈套儿,还是无意中想换口味呢?不管怎么说,黑鱼能尝到天上的野味儿,也够有福气的了。那次回去,我把亲眼见黑鱼拽鹰的经过向朋友们讲了,有的信,有的不信。唉,信不信由你们,反正我想告诉你,这是真的。
  
  回忆玩鹰时
  
  我在少年时代,曾经跟赵大叔捉鹰,驯鹰、放鹰达五年之久。可以说,玩鹰既要有耐性,也得以心换心,若不然,鹰才不和你交朋友呢。
  
  鹰的眼睛呈金黄色,羽毛呈灰色,羽毛顺体生长,在皮肌的作用下,羽毛可松弛放开,可收紧裹体。一龄鹰羽毛后背呈灰色,花纹不明显。从胸部至尾部呈灰白色,花纹明显,多扇形和波浪式花纹。花纹按鹰体横着排列,形成连续扇形和波浪形。羽毛尖部呈浅灰黄色或波浪花斑,排列得整齐均匀。二龄鹰后背呈灰色,不见花纹,胸前至腿部羽毛以长棱形排列成花纹。三龄鹰后背羽毛呈深灰或青色,胸前羽毛呈乳白色。
  
  鹰是凶狠烈性的飞禽,以捕捉山鸡、鸟类、鼠类、蛇类及各种小动物为生。有的鹰不愿自己筑巢,专门抢占乌鸦的巢产卵孵鹰雏。也有的鹰自己筑巢,多选择峭壁上的洞穴产卵孵化。鹰很精明,在孵化过程中能辨认出雏鹰的卵,并及时拔离出窝。二十多天后孵出雏鹰,雌雄鹰轮流喂养。雏鹰未睁眼,不能自己吞食,听见声响后,张嘴等候鹰妈妈喂食。这时,鹰妈妈一口一口地将食物叨碎,嘴对嘴地挨个喂。等老毛长全时,便自己吃食了。鹰妈妈把猎物放在窝里,雏鹰围着自食。叨不开的食物,鹰妈妈辅助,用勾嘴叨开给雏鹰吃。鹰妈妈经常清理窝里的鹰粪便,叨出窝外,保持窝内清洁。雏鹰出飞后的一段时间里,仍由鹰妈妈猎物,放在山野偏静处,供雏鹰自食。
  
  雏鹰逐渐长大了,在鹰妈妈的带领下练直飞、旋飞,在练猎物技能。在飞行中一旦发现猎物,就象从空中抛下来一块石头一样,垂直地抱膀下降,迅即捕捉猎物。为捕到猎物,又会象射箭似地飞回高空盘旋飞翔。小鹰飞行的胆量越来越大,越飞越高,常常飞入人眼看不见的高空。
  
  鹰大都选择在森林中的高树干横枝上过夜。常落鹰的地方,树下有较多洁白色的粪便。捉鹰杆放在常有鹰粪的树上为宣。鹰不愿顺风向落歇,也不愿逆风落歇,而愿意侧风向和无风天落歇。先砍掉落鹰的横枝,借助其它树枝固定好捉鹰杆,尽量维持原貌,以防鹰看出破绽来。鹰落歇时,飞速减慢,双爪试探着落,等到爪触到落处后,才能最后落实。鹰在试落时,先触动销棍而翻车,弓弦在甩杆的作用下拉直,弓弦的环套立刻系住鹰爪,将鹰倒挂起来。鹰不情愿,想挣扎,但因为疼痛而不敢飞动,只能束手就擒。这时,捉鹰人就能判断出捉住的鹰日后能否成大器,系住大爪这属笨鹰。如发现捉住的鹰是伶俐鹰,捉鹰人顿时欣喜若狂;如发现捉住的鹰是笨鹰,捉鹰人顿时垂头丧气,马上就把它放飞的。当然,捉鹰的方法不仅限于捉鹰杆,还可以到鹰窝里捉雏鹰或取卵孵化雏鹰。但是后两种方法捉到的鹰很难成器,鹰的猎物技能人工训练是不能代替的。
  
  下山后的鹰只能喂食肉,不能喂脂肪较多的肉类。每天喂一次就可以了,将肉除去脂肪厚用温水洗净,放在食碗里结合唤鹰喂食,不得随意加量。在放鹰前,退膘减体重是驯服鹰的重要手段。先观察鹰的粪便,有绿色的时其内膘大,无绿色时则内膘小。有内膘的鹰喂食时掺入些细细的禽毛,让鹰吞下去。毛类物质鹰消化不了,次日早晨便从鹰嘴里甩出来。细观察,毛团里含有油脂。多次喂毛。鹰就能减膘退体重。
  
  观察鹰的粪便里仍有绿色时,可采取第二种方法:喂“轴”。“轴”是用青麻皮和谷草叶制作的。先将青麻皮或谷草叶单股拧成长绳,筷头粗细,再从绳的两端向里各缠绕三环,拧个劲儿用弯针从两边引出头,用一手拽出绳头,另一手顺环上劲儿拉紧。在换过来拽绳子头,顺环拧上劲儿,拉紧另一头。然后,将拽出的绳头从根上检齐。“轴”两头细,中间略粗,喂“轴”时,将其装进鸡肠子里,让鹰将“轴”吞下去。次日早晨观察甩出来的轴,油脂比毛团要多得多。喂的“轴”千万不能再鹰嗦囊里散了,真要散开了,鹰消化不了,团不成团,甩不出来,时间长了鹰会患肠梗阻死掉了。
  
  初期防止鹰外逃,不宜增加体重。当鹰放得恋山时,在逐渐增加食量,恢复下山时的体重。鹰的体重增加太多,就会不玩活了,蹲在树上唤不下来,甚至会飘走,若真的飘了,头天里,它怕在野外过夜太冷,常常在太阳下山前飞回来,这时还可以唤下来。他若习惯了在野外过宿,是不可能寻到它的,就是寻到了,也唤不下来,因为它以变成野鹰了。
  
  训练猎鹰还要有适当的设施和必要的装备。设施有:室外落鹰杆、室内落鹰架。必要的设备有:上绳绊、拴五尺绳、上鹰牌、上响铃、上白飘尾、串连尾铃。白天把鹰拴在室外落鹰杆上休息、晚上把鹰放在鹰架上休息。上鹰绊的绳也挺讲究,一别打着鹰眼,二在鹰捕捉猎物时不缠绕树木为好。鹰的飘尾是白色的,从白公鸡尾中选最长最白的一根做鹰飘尾,以便放鹰时看飘尾就知道鹰的去向了。鹰尾巴张开像扇子,上牌子时先用细线绳在鹰尾末端松散式穿连起来,保护鹰尾的整体作用,防止单根折断,致使翎尾不受损伤。
  
  架鹰时,先戴上毛朝里的狗皮套袖子,不管外出办事、干活或者串亲戚,我都架着鹰。刚下山的鹰头一两天不上拳,就是提着走也得提,提累了它就会上拳休息。和鹰逐渐混熟了,他飞累了就回来蹲在拳上。驾鹰有技巧,如平水,稳如木,功夫才算练成。驾鹰活动时身动而臂不动也是功夫。鹰很灵敏,它怕站不稳,越动抓的越紧,有时鹰抓会把手上的皮抓破流血的。驾稳而不转动,驾爪也便放松,不往肉里抓。长时间驾鹰在外边走,鹰就会感到有安全感、信任感了。
  
  刚开始,唤鹰在喂食时才能唤动。每次喂食只要能唤一到两次,唤的次数多了,而不给它肉吃,就呼唤不灵了。想让鹰捕捉什么动物或飞禽,就选择什么让它捕捉,行话叫“唤皮”,我放鹰多次选择山鸡做换皮,最好选择羽毛完整无缺的山鸡,先选公山鸡,然后再选母山鸡,捕猎期根据情况变化而更换。如果鹰只捕捉公山鸡而不捕捉母山鸡时,便将唤皮更换为母山鸡,这样做两三次,它就会见公捉公、见母捉母了。越准确越干脆越好,用一个口令始终不变,鹰就心领神会了。也有遇到不经意而逃飞的时候,落在树上而唤不下来。这时不要怕,因为它还饿着肚子呢,总是要下来吃食的。不过要查清是什么事情使它惊异,把惊异物处理好在唤叫。有时还唤不下来,便从鹰站落方向背后唤叫,便可以唤下来了。
  
  下雪初期,是放鹰捕捉山鸡的黄金季节。先选好山鸡藏身地站好,将鹰高高举起。当山鸡飞起时,鹰立即箭似地直奔山鸡扑去。只听扑啦啦一阵声响,只见鹰一只爪抓住山鸡的头,将其脖子弯回来,另一只爪抓住山鸡的后背,一抖翅,抓起沉甸甸的山鸡向架鹰人报功来了。
  
  鹰没抓住山鸡时,会落到树上叽叽地叫。这时,驾鹰人会及时帮忙寻找失踪的山鸡。仔细地在山沟边、草堆边、雪洞处寻觅,便会发现山鸡的藏身之处。也许是山鸡吓破胆了,慌不择路,哪怕有片大树叶能挡住头和眼睛,它也顾头不顾腚地往里钻,自认为是藏住了身子,说时迟,那时快,一个箭步扑上去,用双手紧紧地掐住山鸡的膀根子往出拽,象拔萝卜似地把山鸡拔出来了。
  
  鹰抓山兔也是行家里手。它用一只爪抓住山兔眼部,另一只爪抓住山兔后背,抓的山兔浑身哆嗦,束手就擒。小鹰没有抓山兔的经验,而用双爪抓山兔的尾部,让山兔捞着到处跑。这很危险,会把小鹰拖死的。在紧要关头,得赶紧迎头堵截,帮助小鹰逮住山兔。
  
  鹰也有不捕捉山鸡和山兔的时候。尤其是老山鸡和老山兔竟敢和鹰斗智斗勇。它们遇见鹰扑上来时,赶忙卧在地,腿爪朝上,鹰就没有机会抓住它的头部,捕捉一次它便用腿爪蹬一次,并发出刺耳的叫声。当鹰抓住它的头时,也不畏惧,瞅准机会,猛蹬鹰的下嗦囊,蹬得鹰哀鸣地叫着,光扇动翅膀却飞不起来。此时的山鸡或山兔早已在鹰哀鸣中逃之夭夭了。
  
  看来,鹰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正应了一句话:打一辈子雁,却让雁啄瞎眼了。细想,也有道理。若一味地弱肉强食地发展下去,世上哪还会有弱小的生灵?哪还会有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神雕
  
  我家住在达山深处,这里丛林密布,群峰林立,经常有野兽出没。野兽的天敌是一种叫做雕的猛禽,素有“空中霸王”之称。据说成年的雕能抓起上百斤重的狍子,拖到上千米高的空中。因此,家乡人都有驯养雕的习俗,让它帮助捕获猎物。
  
  三爷是逮雕的高手。他做的逮雕夹子特管用,只要雕一落入夹子上,正准备啄食诱饵时,双爪早已被缠着棉布的夹子夹住,没有一个能逃脱的。三爷逮雕还有一个规矩,就是每次只逮一只,决不贪心。据说这规矩还是三爷的爷爷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教训后定下的,算来应是我的祖太爷了。
  
  那是在清朝光绪年间,我的祖太爷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常年在山里逮雕卖。一天晚上,他来到四方台的峰巅下好夹子,就到背风处把头缩进破棉袄里耐心等待,不知不觉迷迷糊糊睡着了。朦胧中,祖太爷猛然听到有乐器和马蹄声响,睁眼一看是过官哩。只见仪仗排列开道,吹鼓手吹打着古乐,一顶四人小轿两边,几名侍卫身挎腰刀骑着高头大马护送。祖太爷躲避不及,干脆装做熟睡不知的样子,微闭双眼听天由命。官队来到他面前时,一名侍卫向轿子拱手作揖道:“禀告山神爷,这里有个壮年汉子在冷风中熟睡。”山神爷掀开轿帘看了祖太爷一眼,无可奈何地叹口气说:“也真难为他了,将那个不中用的老瞎马给他一匹,宽慰一下他的心吧!”接着只听咔地一声响,祖太爷知道自己下的夹子有声响,急忙揉揉眼观瞧,见周围昏黑一片。原来是自己做了一个梦。他用火镰打着松明子,晃着亮光来到下夹子的地方。见一只雕被牢牢地夹住爪子,正拼命挣扎呢。祖太爷心里一阵高兴,捆绑好雕的双爪和翅膀,又用黑布蒙住它的头,把它装进蔴袋里,又来到四方台峰巅下好夹子,转身来到背风处。
  
  祖太爷刚闭上眼,昏昏沉沉地看见山神爷的一拨人马又过来了,到他跟前还是那个侍卫向轿内禀告。只见山神爷掀开轿帘满脸不悦,生气地说:“这人真是贪心,照这样我的那些老瞎马还不够送给他哩,把他的夹子烧掉!”祖太爷听到这里猛地一惊,正要分辨缘由时,只听嘭地一声响,祖太爷看见他下夹子的地方冒出了火光。就那次,祖太爷回家病了一场,直到把那天晚上逮的雕所卖的钱全部花光,他的病才见好转。从此,祖太爷给儿孙们立下规矩,说雕是山神爷的马,逮雕全凭山神爷的恩赐,每次只能逮一只,决不能贪心。
  
  光阴似箭,转眼百余年过去了。一天晚上,三爷正准备去四方台逮雕,突然看见前边的路上有一只雕扑打着翅膀连飞带跳地挣扎,地上留下滩滩血迹。仔细一瞧,原来它的双腿被夹子夹断了。三爷紧走几步赶过去,很容易逮住了它,抱回家给它上药包扎,精心地喂养着。夜里怕它的伤口受冻,三爷还把它放进自己的被窝给它取暖。直到它完全康复,可没人买受了腿伤的雕,三爷便把它留在身边,打猎时带上它也算有个帮手。
  
  我九岁那年的一个冬天,大雪封山,三爷外出打猎已经三天了,一直没有回来,三奶急得哭了。看到三奶那恐慌的神情,骨瘦如柴的我尽管不足五十斤,但我暗暗决定瞒着三奶偷偷进山寻找三爷的下落。
  
  我穿上三爷给我新缝制的狼皮袄,便悄悄出发了。冬日的山林银装素裹,静得出奇,除了远近此起彼伏的鸟鸣外,没有其它的声音。我沿着猎人们留下的足迹,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密林深处行进,边走边不停地喊:“三爷,你在哪里?”就这样,一直喊到太阳照在头顶上,仍没见到三爷的踪影。这时,我才注意到雪地里类似于梅花状的踪迹越来越多,心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儿,头皮也一炸一炸地发麻。我抬头四处张望,果然发现前边灌木丛中有两只灰色的狼正探头探脑地向我张望。我来不及多想,扭头就跑,边跑边回头看。这一看不要紧,冷汗顿时从头上滚落下来,那两只狼正像箭一样向我射来。我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和两只狼赛跑的结果是等于自寻死路。于是,我迅速向一棵桦树爬去。凭着我练就的爬树本领,未等两只狼追到跟前,我便像猴一般地爬到树顶。
  
  两只狼眨眼间追到树下,尝试着向上扑了几次,但都失败了,只能龇着牙围着桦树转。我松了一口气,暗想,过一会儿它俩就会失去耐性走开的,到时我再下来也不迟。果然,转了一会儿,其中的一只狼便拖着长尾巴走了,另一只狼仍蹲在树下低吼着盯着我。正当我盼着这只狼也尽快离开时,猛然发现刚才走了的那只狼又折回来了,后面还跟着六七只狼。原来它是去搬兵的。我重新紧张起来,可转念一想,只要我抱住树干不动,再多的狼对我也会无可奈何的。正当我盘算这件事时,眼前的一幕令我惊呆了:只见刚才蹲在地上的那只狼快速跑到我所在的树跟前,将后面的两腿叉开,另一只狼紧跟着来到它的屁股后面,将头伸进狼的两腿间,让前狼骑在自己的脖子上,其余的狼也依次效仿,很快组成了一条一字型的狼梯,前狼借助于后狼身体的支撑,有规律地沿着树干向上移动,眼看着爬上来的狼嘴巴接近我的裤角,情况万分紧急!正当我吓得六神无主之际,忽听远处传来雕的尖叫声,紧接着就见一团黑色的东西闪电般地向狼梯袭来。只见那团黑雾连啄再抓,随着狼的嗥叫声,狼梯散架子了,一个接着一个摔了下来。那团黑雾迅速飞到附近的一棵树上停了下来。惊魂未定的我定晴一看,是三爷救治过的那只雕来救我来了,顿时来了精神,冲着雕喊道:“快啄群狼的眼睛,让它们变成瞎子就吃不到我了!”可群狼根本没把三爷的雕放在眼里,又故伎重演。我的眼睛一刻也不停地望着来救我的雕,生怕它遭到不测,那样我的小命也就玩完了。当狼梯重新竖起后,雕再次用同样的方式袭击了狼群,致使这样的画面反复重演了四五遍,群狼也被它抓挠得遍体鳞伤,雕并不恋战,仍旧飞到附近的树干上用锋利的啄悠闲地梳理着羽毛。以前曾听三爷讲过,雕的视角和听觉极为灵敏,能在千米高的高空中分辨出灌木丛中藏着的兽类品种,一旦锁定目标,便箭一般地凌空而下,眨眼间便会把猎物拖向空中,再凌空丢下。这是它的杀手锏,再凶猛的兽类,只要被从千米高空摔下来,也都会命丧黄泉了。
  
  群狼见用这种方式在雕的干扰下难以奏效,又对雕的进攻只有招架之功,无有还口之力,便暂时放弃了爬树,三三两两地围着树干转。转了一会儿便轮番啃咬起树干来,大有不治我于死地决不罢休的意思。我这才后悔进山时不该穿狼皮袄的,狼的嗅觉也极为灵敏,此时穿它的同类的皮不是向它们宣战吗?如果没有刻骨铭心的仇恨,群狼是不会死缠到底的。
  
  山林中的冬天似乎更显得昼短夜长,眨眼间太阳已经偏西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的双腿和双手已冻得麻木了,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全身没有一点儿力气,有好几次险些滑了下去。群狼和雕仍旧对峙着,都没有一点儿离去的意思,此时,我的体能已经消耗到了极限,再也没有力气抱住树干了,一下子从上面滑落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只雕像一道黑色的闪电,俯冲着扑向狼群,群狼中随即传出嗷嗷地惨叫声。趁着群狼惊慌失措之际,雕迅速用铁钩似的利爪准确地抓住我腰部的狼皮袄,既而猛收巨爪,瞬间便腾空而起,借着风力越飞越高。我低头望去,已没有狼的踪迹,只见连绵起伏的群山在脚下一一闪过。我惊恐万状,心想,万一雕不堪负重,我肯定会粉身碎骨的,若真是这样,我再也不见不到三爷三奶了……
  
  当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只见三爷三奶焦急地守在我的身旁。三奶边给我灌姜汤边告诉我,正当她心急如焚的四处寻找我时,突然看见三爷的雕拖着一个孩子从天而降,将孩子放到草垛上后,便抖抖翅膀又去接你三爷去了。我走近一看,那孩子正是你!于是,我便把那惊心动魄的狼口逃生的经过说了一遍,听得三爷眼泪叭叭地往下掉,把怀里的雕抱得更紧了,连声说:“神雕通人气的,神雕!我救了它的命,它才舍生忘死地救我孙子一命啊!”
  
  三爷的海东青
  
  三爷的海东青个头很大,身长将近一米,体重约四公斤。眼睛又黄又亮,闪着凶光。尖嘴向后弯曲,又短又扁。头后长着许多柳叶状的羽毛,当它发怒时,这些羽毛会矗立起来呈半圆形,构成一幅极其凶狠的外貌。
  
  三爷驯养海东青,可称得上行家里手。他不让任何人碰海东青,连对它吹哨也不行。海东青是他打猎的好帮手,好伙伴。三爷在家里也都随时带着它,甚至待客时都不离身。吃饭时,让海东青站在他的左腕上;睡觉时,让海东青歇在他头旁的木墩上;一有空儿,便抚摸着海东青头,梳理它的羽毛,唠唠叨叨地和它说话。三爷的手上和胳膊上总是戴着皮手套或毡臂套,海东青就停在他的手上,更多的时候停在他的胳膊上。海东青的腿系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三爷的手套或胳膊套上。海东青的头常包一块皮头巾,只有打猎时才能解开。
  
  调驯海东青很容易。将野性十足的海东青张网捕获后,得在特制的鹰架上给它加上“脚绊”,不让它睡觉。还把蔴线往它嘴里塞,逼迫他吞食,再把蔴线拉出来,刮出它的肠油。循环往复地往它的嘴里塞蔴线,再残忍地拉出来。几经“熬鹰”、“勒膘”的调驯后,海东青狂暴的野性训没了,对三爷俯首贴耳、言听计从了,便开始到山野里放鹰。先将一只老公鸡放出去,让海东青叼回来。这样适应性地驯练几天,又把山野鸡的膀子捆起来,不让它飞,只能在林子里跑,任海东青尽情地和山野鸡玩耍。山野鸡成了海东青练本事的靶子,或俯冲练嘴功,或追逐练爪功,或盘旋练翅功,玩的淋漓尽致,练得业就功成。三爷打心里往外高兴,开始带它进山捕山鸡、抓野兔了。三爷没白费心思,它的海东青每每放出后都不虚此行,捕捉野禽、山兔、狐狸的本事大着呢,成为三爷捕猎的得力帮手。三爷说,海东青一进入山林,顿时来了精神,眼睛机警地放出亮光,不停地左顾右盼,翅膀的羽毛也蓬松起来,浑身上下都叫劲儿,等待可望已久的搏击时刻。三爷见状,总会笑着拍它的头:“慌啥?有你用武的时候!”说着,解开它腿上的绳套,海东青一抖翅儿,便直插云天。在空中盘旋几个圈儿,便箭一样的俯冲下来,夹着呼啸的尖叫声,直扑猎物。三爷不慌不忙地跟着海东青的踪影走,准能见到它用尖爪抓着猎物左顾右盼地等着三爷的到来呢。这时,三爷拔出匕首,麻利地挖出猎物的心脏,奖赏海东青一顿美餐。海东青高兴了,边品尝美餐边点头叫着。三爷说:“这家伙机灵着哪,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它都能心领神会。就是不会说话,若能说话,那就成神鹰了!”
  
  初冬的一天,三爷打猎归来,和一头豹子遭遇了。三爷定了定神,举起猎枪便扣动扳机。糟了,是颗臭弹。豹子发现了三爷,吼了一声,张牙舞爪地朝三爷扑来。一向镇静自信的三爷此时慌了神,抖动着手总算退下弹壳,想装进新子弹。但是已经晚了,豹子已对准三爷的喉头袭来。三爷转过身,用右手腕本能地护住喉头,只听咔嚓一声,三爷的手腕被豹子咬断,鲜血喷洒在三爷的脸上。豹子的利爪抓过来了,一爪抓破三爷前胸的衣服,连血带肉地撕下一大块布片,随时都可能抓透三爷的前胸。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见一道黑色的影子闪电般袭来,嗖地扎在豹子的头上。一瞬间,豹子的右眼被啄出一个血洞,鲜血汩汩地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豹子吼了一声松开了抓在三爷前胸的利爪,开始往头上抓,想把海东青抓碎。海东青红眼了,两只抓钩般的尖爪深深地抓在豹子的头皮里。瞅准机会,一啄又把豹子的左眼叼了出来。与此同时,双爪一叫力,豹子的头皮被抓开了,露出了白森森的骨头。豹子痛得就地打滚,想把海东青压死,碾碎。海东青煽动着翅膀和豹子搏斗着,厮杀着,搅得雪沫子飞场。豹子成了瞎豹,东一爪西一爪狂舞着,头已被鲜血染成了大花脸。海东青的羽毛也被豹子抓得七零八落,面目皆非了。求生的本能化作巨大的力量,三爷猛地伸出左手,紧紧卡住豹子的喉咙,和豹子翻滚在一起。海东青趁势双爪揪住豹子的肛门,瞬间,豹子的肛门掏开了,白花花的肠子被抓出来了,扯皮条似的淌了一地。豹子渐渐地失去了力量,象个皮球似地瘪了下去。三爷也两眼一黑,昏死过去,他的血流的太多了。三爷醒来时,四周一片寂静。他和豹子躺在一起,身旁全是血,也分不清是三爷的血还是豹子的血。豹子早已死了,嘴张得大大的。淌出的肠子也早被海东青抓得一段一段的,支离破碎。海东青已是遍体鳞伤,头也被染成血葫芦。但它仍没忘记自己的职责,警惕地守护在三爷的身旁。
  
  天黑前,村里的赵大叔打猎归来,撞见了这一幕。他大吃一惊,慌忙给三爷包扎伤口,把三爷背回家。海东青已不能飞了,也是站在赵大叔的肩膀回到家的。第二天,家里人把死去的豹子弄回来时才发现,若不是海东青拼死相助主人,若不是海东青啄瞎了豹子的双眼,若不是海东青抓出豹子的肠子,三爷能不能活命可就难说了。
  
  三爷的身体恢复得很快,一个月后,除了臂肘落下个伤疤外,别的什么事也没有了。海东青也恢复了元气,翅膀的伤好了,新羽毛长出来了,往三爷的胳膊一站,依旧那样勇猛威武,潇洒漂亮。三爷的心开始痒痒了,又要带海东青去打猎。
  
  这时已是隆冬的季节,树叶落尽了稀疏的林子能看出好远。刚进林子,就发现一头龇嘴獠牙的野猪从榛子丛中窜出来。它也许发现了三爷,想夺路逃跑。但它那庞大的身躯将树枝碰得噼啪作响,早已惊动了海东青。它抖动了一下翅膀,准备扑上去。可是三爷没让它扑,林子太密,怕刮坏了海东青的翅膀。好不容易,野猪钻出了林子,眼前是片开阔地。机不可失,三爷把海东青撒出去了。三爷要亲眼见识见识海东青是怎样抓住野猪的。这头野猪少说也有四五百斤,太诱人了。这时,海东青已俯冲下来了,尖爪一下子抓住了野猪的脖子,野猪发出刺耳的尖叫,返身折回树林。三爷大吃一惊,说了声“不好!”,便冲进林子。三爷心里明白,野猎逃进树林,那就不是海东青抓野猪,而是自身难保了。当三爷钻进树林时,野猪和海东青都不见了。三爷顺着野猪滴下的鲜血,追了一程,三爷愣住了。他张大嘴巴,盯着一棵老柞树,半晌说不出话来。啊!老柞树上搭着海东青的一只爪子,鲜红鲜红的血一滴一滴地滴着。三爷知道海东青凶多吉少了。他没命地往前追,穿出树林,眼前已是榛子丛了。三爷在榛子丛中发现奄奄一息的野猪,脖子已被海东青抓烂了,身后躺出一条弯弯曲曲的猪肠子。三爷落泪了,他不顾一切地朝海东青扑过去。海东青轻轻地抖着翅膀,呜咽地叫着,断爪仍滴着鲜血,痛得它不停地哆嗦。多可爱的宝贝呀,它想阻止野猪狂奔,便用一只爪子紧紧地抓住柞树,另一只爪子紧紧地抓住野猪不放。结果忙中出错,折断了自己的一只爪子。三爷给海东青包扎好伤口,也顾不得野猪了,急匆匆地往回奔。他要把海东青的那只爪子找回来,给它的宝贝接骨疗伤。真亏得三爷及时把海东青的爪子找回来,也亏得老中医高明的医术,海东青的爪子接上了,完好如初。连接骨的老中医都说,再超过半天,它的爪子就接不上了。三爷自己都不敢相信,那五十里的山路,他只用了两个钟头就赶了回来,说不上他是怎么走的。
  
  海东青快老了,仍然跟着三爷朝夕相伴。三爷倒不忍心了,他要把海东青放回山里,好成个家,留个后才行。一天早上,三爷唠唠叨叨地跟海东青说了许多话,恋恋不舍地把它放飞了。海东青在天空中盘旋了几圈儿,又一头扎到三爷的肩上。海东青不想走,它也舍不得离开三爷。三爷不停地抚摸着海东青的头,安慰了好一阵子,又把海东青放飞天空。这回海东青真的飞走了,三爷仰着脖子朝空中望着,一直望到看不见海东青的踪影。三爷的眼里慢慢地流下了两行泪水,叭嗒、叭嗒地往下掉。
  
  转眼一年过去了。一天,三爷正在屋里擦他的猎枪,隐约听到院里有声音。三爷一愣:“我的海东青!海东青回来了!”三爷乐了,乐的泪流满面。他不光高兴海东青知道回家看看,更高兴海东青这一生有伴了!三爷忙不迭地把刚打回来的野兔分给它俩吃,仍不住的唠叨:“长胖了,壮实多了!你这个伴也挺好,快点儿生儿育女吧,这回我放心了!”
  
  那天夜里,三爷又恋恋不舍地把海东青和它的伙伴送回山林。打那以后,他的海东青年年都回来看他几次。一晃。三爷去世五年了。也怪,自打三爷去世,他的海东青再也没回来过。人们都说,三爷的海东青通人性,知道三爷不在了,也不回来了。
  
  侄子的雀鹰
  
  侄子家住在牡丹江边,周边全是一望无尽的草甸子。从小时候起,侄子常到甸子里转悠,不是提些鱼来,就是兜回些野鸭蛋。赶上运气好,还能套住些野鸡沙笨鸡什么的,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些零花钱买点学习用品自给自足。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侄子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为家分忧,左邻右舍都夸他懂事。
  
  一天下午,侄子正在甸子里的水泡子里摸鱼,突然隐约听到几声凄苦的鸟叫。以前,他在草甸子里听过数不清的鸟鸣,什么画眉了,斑鸠了,白头翁了,他都能分得清。像今天这种鸟的叫声,他还是头一次听到。不管怎样,也得去看看究竟。侄子把抓到的鱼穿在鱼串上,又把鱼串插在水泡子的稀泥里,三步并作两步地循着鸟的叫声跑去。
  
  没跑多远,侄子就发现在一个草墩子下趴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身子哆哆嗦嗦地抽搐着。侄子小心翼翼地凑上前仔细观瞧,原来是草甸子上空常常盘旋的那种叫雀鹰的大鸟。不过它还没长成大鸟:脑袋光秃秃的,黄嘴丫子还没退尽,身上的羽毛刚刚勉强将身子盖住,膀子下正往出滴血,把身子都染红了。他半张着嘴,有气无力地叫着,叫声挺凄惨……侄子正要蹲下身子去抱小雀鹰,不料那小雀鹰以为要伤害它,惊叫着拼命地张开翅膀向往起飞,可它却没飞出多远,有一次栽到地上。侄子赶忙追了过去,小雀鹰干乍撒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了,眼里满是惊恐,叫声也显得一声比一声低,看来它是束手就擒了。
  
  侄子凑到小雀鹰的近前,慢慢地蹲下,小雀鹰却趴在那里浑身抖个不停,侄子轻轻地抱起小雀鹰,这才发现它的左膀根子处有一道深深的伤口,还在往外渗血。原来,它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劫难,才死里逃生的。侄子心里清楚,要不赶快给它包扎止血,小雀鹰很快就会死去的。
  
  侄子像包婴儿般地用外衣将它包好,一手抱着小雀鹰,一手拎着鱼串儿,拿出在学校跑马拉松的速度,一路飞奔。跑到家后,他马上找些旧布条,先为小雀鹰上些止血的草药,然后包扎好它的伤口。血是止住了,可小雀鹰还是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侄子想,它是不是饿了?就试着拿出玉米粒、菜叶喂它,可小雀鹰根本就不看一眼。傍晚,邻居赵大虎来串门,碰巧看到侄子面对不吃不喝的小雀鹰发呆,便告诉他:“雀鹰是吃肉的,你得给它找肉吃才行!”
  
  侄子听了才恍然大悟,忙拎着筛子和水桶来到田埂边,发现老鼠洞便用筛子扣上,再拎来一桶水灌进老鼠洞。不多时,便见老鼠洞咕嘟咕嘟地冒气泡,接着就往出翻水花,还没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见洞里钻出两只湿漉漉的老鼠想逃跑。可它们的洞口被筛子罩着,根本逃不出去,只好吱吱地叫着在筛子里来回蹿。这时,侄子早已准备好了磨得尖尖的粗铁丝,像串糖葫芦似的把两只老鼠穿在一起,只见它们在铁丝上四爪乱蹬地吱吱叫,却怎么也挣不脱。
  
  回到家,侄子用剁猪食菜的旧菜刀把两只老鼠剥了皮,又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到小雀鹰的面前,看着它吃不吃。一开始,小雀鹰还心存戒备,可它却抗不住老鼠肉的诱惑,终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只一会的工夫,两只老鼠肉被它吃个精光。
  
  一个星期过去了,小雀鹰的伤口也完全愈合了。又养了差不多一个月,侄子感到它已经完全康复了,就打算放了它,让它重新回到大自然去。可当侄子解开它的绳子放飞后,只见小雀鹰在天上盘旋了一圈儿又飞了回来,落在院子里,一点儿也没有走的意思。侄子只好走出屋,小雀鹰见了侄子便欢快的叫着,兴奋地围着他转来转去。
  
  “我还忙上学呢,哪有时间天天给你捉老鼠呀!”侄子摸着小雀鹰日渐丰满的羽毛。无奈地摇头苦笑。不过,困难并没有把侄子难住,他发现小雀鹰不但喜欢吃老鼠,还喜欢吃鱼,这下子可把侄子乐坏了,因为草甸子里有水就有鱼,捉鱼方便得很。一有时间,侄子就跑到甸子里的水泡子那儿捉鱼去,哪回都捉半盆子鱼放到小雀鹰的眼前让它尽情地享用。
  
  小雀鹰就这样在侄子家住了下来,并且越来越聪明,越来越通人性。饿了的时候,它就会发出一长两短的叫声,酷似人吹口哨。侄子便学会了它的叫声,每次给它喂鱼吃时就这样唤它。后来,侄子又学会了小雀鹰的多种叫声,用吹口哨和它对话,你一句它一句的相互交流着,颇有情趣。就这样,侄子和小雀鹰成了让同学们羡慕的小伙伴儿,每次有同学光临,小雀鹰都会飞到侄子的肩膀上,嘴里发出欢快的叫声,和侄子一起欢迎他的同学到来。
  
  晚上,侄子让小雀鹰和自己住在一个房间里。有时侄子做作业被数学题难住了,急得抓耳挠腮的样子让小雀鹰发现了,便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好奇地看着他,好像知道主人的心思一般。时间一长,侄子和小雀鹰有了特殊的感情,似乎谁也离不开谁了。
  
  一年的暑假里,侄子到我家跟我学钓野鸭的高招儿,在河套里蹲了一个晚上,终于钓了三只野鸭。当他第二天背着野鸭刚一进院,小雀鹰就飞到他的肩上兴奋地乱叫,还用尖尖的嘴轻轻地啄他的头,痒的他咯咯地笑。大嫂见了也乐得合不拢嘴,告诉儿子:“你走的这一天一宿,小雀鹰总是叫个不停,饿了叫,吃饱了还是叫,像是在找你。”果然,侄子回来后,小雀鹰就安静多了。
  
  日复一日,小雀鹰渐渐长大了,样子越来越威风。一天,侄子带着它去赶集。在集市上,几个小青年见侄子的肩上站着只雀鹰,顿时围上来看稀罕。其中一个小青年说:“多少钱,我买。”“多少钱也不卖!”侄子没搭理他,转身要走。“怎么个意思?你不卖?别给脸不要脸,一只破鹰算个啥?”说着,上前一把拽住侄子,一边推搡着,一边骂骂咧咧想动武。突然,小雀鹰从侄子的肩上扑楞一下子飞起来,照准那家伙的后脖梗子就是一口,接着刷地飞上半空,转身又向他俯冲下来……那几个家伙见侄子的小雀鹰如此厉害,早吓得四处逃散了。
  
  前年夏天,侄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决定在家务农。一天,侄子划着小船在牡丹江上捕鱼,肩上站着雀鹰。中午时分,侄子打算再捕一网就回家。可就在这个时候雀鹰突然一跃而起,飞到半空中,在他头顶上盘旋着,便盘旋便不停地叫,像是提醒什么。侄子很惊讶,疑惑地望着雀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时,雀鹰似乎更急了,一路叫着朝江心飞去,随后又快度飞回,如此往返好几个来回。顺着雀鹰飞行的方向,侄子这才发现江中时隐时现地漂着一个红色的影子,刹那间侄子明白了,是有人落水!他赶紧朝那个人影奋力划去,连拉带拽地把人救了上来。落水者是个年轻的姑娘,拖上船的时候已经昏迷不醒。侄子抱起姑娘,让他脚朝上头朝下趴在船帮上控她灌进肚子里的水。
  
  原来,姑娘是后村的,采蘑菇的时候想洗把脸,不想脚下一滑落入水中,虽然她稍识水性,但还是卷入激流中。三天后,姑娘的父母亲自带着女儿来大哥家感谢侄子的救命之恩。侄子告诉姑娘的父母,其实这都是雀鹰的功劳,并如实地将那天救姑娘的过程说了一遍,听的姑娘的父母连连称赞雀鹰通人性。听到这里姑娘更加感动了,蹲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雀鹰的羽毛,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打那以后,姑娘常来大哥家,帮大嫂忙这忙那地干些家务活儿。侄子从地里干活回来,两人就有说有笑地一起喂雀鹰吃侄子捉的小鱼。说来也怪,雀鹰见侄子对姑娘好,似乎也对姑娘产生了感情。那天下着小雨,雀鹰照样自己遛弯儿,不知怎么搞的,回来时全身弄得满是泥水。姑娘提了一桶清水,小心翼翼地给它洗澡。雀鹰顺从地任姑娘洗刷它的羽毛,兴奋地朝姑娘叫着,还亲密地轻轻啄姑娘的手,逗得姑娘咯咯直笑。每次当姑娘离开大哥家的时候,雀鹰都会站在姑娘的肩上送她一程……
  
  一天傍晚,姑娘的父母又来大哥家。一起吃饭的时候,让侄子意外的是姑娘的父母再次说了许多感激的话,说完从身上掏出一迭钱,送给大嫂说:“你儿子救了我姑娘,我不只知道该怎么感谢,我看你们生活不富裕,这一万块钱算是我们全家的一点心意,你收下吧。”大嫂愣了一下,看了看姑娘,见姑娘正皱眉向她暗使眼色,便明白姑娘的意思,说什么也不肯接,饭桌上气氛尴尬起来。
  
  果然,从那以后姑娘再也没露面。大哥忙请邻居打听姑娘的消息,结果让全家人大吃一惊:姑娘家的父母嫌大哥家太穷,不允许女儿再和侄子往来。听到这个消息,侄子心情坏极了,整天无精打采的。不可思议的是,雀鹰似乎也变得烦躁起来,不正经吃东西。第二天,侄子惊慌地发现雀鹰不见了!他焦急地找了两天,也没发现雀鹰的踪影。也许它飞回老家了吧?不可能再回了!在联想到自己和姑娘那没有结局的恋情,侄子更加伤心了。
  
  第六天的早晨,侄子还没起炕,就听见有人敲门。他开门一看,来人竟是自己的心上人,雀鹰正悠闲地站在她的肩膀上朝自己叫呢!原来,雀鹰去找姑娘了,侄子顿时惊喜万分。见到侄子,姑娘禁不住落泪:“我父母不同意咱俩的事,太无情了!就连雀鹰都懂得咱俩的心,这些天我想死你了!”说着,眼泪一对一双地往下掉,侄子的眼睛也湿润了,一把将姑娘搂在怀里,喃喃地说:“好饭别怕晚,岭长架不住多拉一会儿!”后来,侄子和姑娘真的铁了心,姑娘的父母也就无奈地默许了。
  
  转过年的春天,侄子和姑娘终于牵手踏上红地毯。那天新婚不久的侄子领着媳妇,来到草甸子挖驴蹄子菜,把雀鹰也带去了。挖着,挖着,突然听到头上传来熟悉地雀鹰叫声。两人抬头看去,只见一只雀鹰正在上空盘旋着。这时,侄子发现身边的雀鹰也显得不安分起来,对同类的召呼特敏感,很快,它就一跃而起,接着,两只雀鹰便一同飞绕着,欢叫着,好久也不离开。侄子看到眼前的这一幕,突然会心地笑了。他告诉妻子:“咱们的雀鹰好像也开始谈恋爱了!”果然,一天两天,那只雌雀鹰都飞来找侄子的雀鹰相聚一番才恋恋不舍地离去。而侄子的雀鹰也总是送它一程后才飞回侄子的肩头,却仍回头回脑地朝天空张望。不过,雌雀鹰却始终不敢接近侄子。可能出于戒心,雌雀鹰不再与侄子的雀鹰相会了。一连几天,侄子的雀鹰都不正经吃食,整天显得烦躁不安。侄子明白了,雀鹰再通人性,但它终究要回到故乡的,它不可能要人喂养一辈子。如今,该是它去找自己归宿的时候了。
  
  第二天,侄子带着他的雀鹰又来到草甸子,寻找那只雌雀鹰。可是,一直走到傍晚,也没发现那只雌雀鹰。侄子并没有灰心,第二天,侄子一来到草甸子就听到肩上的雀鹰欢快地叫着,回头时它却飞上了天空。原来,那只雌雀鹰也早早地飞来了,正等着它呢!只见两只雀鹰一边欢快地叫着,一边上下盘旋着,还彼此拍打着翅膀。侄子一边转身而去,一边挥手高喊:“我的伙伴儿,你也终于找到自己的伴儿了。去吧,天空才是你真的家!”侄子的雀鹰似乎听懂了他的话,一边绕着他的头顶飞,一边不停地叫着,足足在侄子的头顶盘旋了十多圈儿,才恋恋不舍地陪着雌雀鹰飞走了……
  
  大哥的猎鹰
  
  六十年代初,完达山区地广人稀,山上林木丰茂,鸟兽出没。家乡人有狩猎的传统,很多家都驯养了猎鹰。大哥家也养了一只猎鹰,黑蓝色的羽毛闪着金属般的光泽,双翅长而有力,目光炯炯,叫声很脆。最奇的是它的双爪黑里透红,平添几分杀气。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猎鹰百里挑一,可遇不可求。我很喜欢大哥的猎鹰,每当学校放暑假,我都会到大哥家小住十天半月的。慢慢的,我跟大哥的猎鹰混熟了。猎鹰有一种特有的灵性,对人的善意和恶意敏感。大哥的猎鹰对陌生人很凶,对我却很友好,好像我俩天生就有缘份。
  
  六四年的暑假到了,我又来到大哥家打松籽,为的是打松籽卖些钱,好在开学时买些书本用。大哥对我勤工俭学的做法很佩服,也很支持。他见我独自一人往深山老林里钻,怕我出现意外,就让我带上他的猎鹰,应急时能起到保护作用。我愉快地答应了。这样艰苦的跋涉也不会寂寞了。
  
  连续多日的朝夕相伴,我和大哥的猎鹰更亲密了。一天,我又带大哥的猎鹰上了山,快中午时,我正要倒在巨石上歇息一会儿,突然猎鹰发出警报,我一激灵,猛然见前面的灌木丛中一头野猪正向我走来。这头野猪个头实在太大了,足有千斤重。它那张着的大嘴和那长长的獠牙证明它是一头凶狠残暴的猛兽。我们天!长这么大我头一次零距离接触野猪,恐惧急剧升级。早就听大哥说过,采松籽最怕遇见野猪,它凶猛无比,遭到攻击后不但不会逃跑,反而敢于猛烈反攻。家乡里被戳伤致残的猎人不计其数,猎鹰一般见到它们都退避三舍。
  
  我若转身跑,野猪一定会拼命追我,根本不可能逃脱,便直挺挺地愣在原地吓傻了,两条腿也不停地哆嗦,想逃跑,它根本不听使唤,就像不是自己的腿似的。这时,猛听猎鹰尖叫一声向野猪俯冲过去,速度极快,眨眼间利爪就要抓到野猪的头。不料野猪早有防备,来个就地十八滚,迅速闪开了猎鹰的攻击,速度快得惊人。但大哥的猎鹰也不是吃素的,它这一扑也是实中有虚,见野猪反应如此之快,立即摆头直插天空,待野猪张开大嘴准备扑咬它时早已脱离对手。第一个回合几秒钟内结束,双方打了个平手,却把我吓得目瞪口呆,不知不觉已出了一身冷汗。
  
  生性好斗的野猪毫不畏惧,把屁股往地上一坐,转着圈儿地用它那尖嘴迎战猎鹰。猎鹰从南边来进攻,它就转到南边抵挡;猎鹰从北边进攻,它又把头转到北边迎战。猎鹰几次进攻均未奏效,一般来说,小的野生动物只要让猎鹰抓住它的头,就可以提起来把它摔死。但这头野猪实在太大了,而猎鹰的体重才六斤左右,双方不是一个级别,就算猎鹰能抓住它,但野猪肯定会激烈拼争的,弄不好它那大嘴会把猎鹰咬住的。若真的被它咬了,结果不言而喻。
  
  我心疼猎鹰,真想让它放弃算了。但此刻的猎鹰羽毛竖立,连声尖叫,已经完全进入战斗状态。它在一棵老柞树上稍息片刻后,再次扑向野猪。在所有猛禽中,猎鹰飞翔的速度是最快的,还没容我看清,它已在野猪头上狠狠地啄了一下,我知道,猪鹰是想啄野猪的眼睛,一但将野猪的眼睛啄瞎,它将如鱼得水,便大有用武之地了。等野猪转过头欲咬猎鹰时,它已腾空跃开,趁势又在它的背上抓击。双方短兵相接,激烈地厮杀起来,如此惊险的场面看得我目不暇接。
  
  猎鹰每次进攻都离野猪的大嘴很近,等于在死神嘴边飞舞。虽然接连得逞,自己也露出了明显的破绽,被野猪的一口咬住翅膀。我大吃一惊,多亏猎鹰的翅膀长,野猪只是咬住了它的羽毛梢,它迅速挣脱了野猪的大嘴,又飞起来。
  
  我急得又喊又叫,让猎鹰停止进攻。可以处于疯狂状态的野猪咬不到猎鹰,竟向我扑来想拿我刹气。正在我惊慌之际,猎鹰迅速扑过去,阻止了它的前行,我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此时的野猪已杀气冲天,愈战愈勇,它的尖嘴不停地吐着白沫子,再次咬住猎鹰的翅膀。而令我惊诧万分的是,猎鹰却毫不畏惧,在不长的时间里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被接连咬中翅膀。我呆望着那惊心动魄的鹰猪生死斗,却帮不上猎鹰的忙。
  
  猎鹰的羽毛沾满了野猪的唾液,粘糊糊的,它却若无其事地飞到附近的老柞树上。看着它没事,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极度兴奋的野猪不停地咬猎鹰的翅膀,必然会大量地喷出唾液,它反复咬猎鹰的翅膀,唾液已喷得差不多了,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的。猎鹰是在用高难度的动作故意诱骗野猪上钩的!
  
  果然野猪有些晕头转向,猎鹰没有给它喘息的机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再次俯冲过去,野猪却反应迟钝,被猎鹰带钩的尖嘴把它的一只眼珠子啄了出来。几乎与此同时,猎鹰锋利的爪子又是一阵猛抓。野猪猛然遭受重创,便疯狂地坐在地上转圈儿,把屁股底下转出一个深坑。真是无巧不成书,野猪的屁股底下正有一条母蛇卧在泥土里孵蛋呢,它这么一折腾,把屁股底下的母蛇激怒了,嗖地一声蹿出来,照准野猪的胯下的生殖器就一口,咬住就不放松。瞬间,我见野猪的生殖器膨胀起来,胀得又红又肿。这下子野猪首尾难顾了。头上有猎鹰的进攻,屁股底下有母蛇助战,它再借一张大嘴也难应付了,只有招架这功,却没有还口之力,痛得在地上翻身打滚。这时,猎鹰瞅准机会猛地俯冲下过来,照准野猪的肛门就是一爪子,紧接着双爪一叫力,野猪的肠子被它拉出来,越拉越长。猎鹰边拉边啄,把野猪的肠子啄得千疮百孔。此时的野猪瞪着一只眼尖嗥,没嗥几声就蹬腿断气了。真是不可思议的胜利!猎鹰太伟大了!它智勇双全斗野猪的壮举,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猎鹰的翅膀上沾了很多野猪的唾液,为防不测,我忙把它带到附近的小溪边冲洗。边冲洗边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歇息。等彻底把野猪的唾液洗掉,我已累是精疲力尽,便把猎鹰抱在怀里,不断地给它擦羽毛。它像一个乖巧的孩子,闭着眼睛,任我摆布。
  
  经验欠缺的我此时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不该在这里停留,因为旁边就是野猪的窝,野猪不可能只有一头哇……
  
  不约十几分钟后,突然隐约觉得身后的楱子丛中传来异样的声响,我大骇,还没等转过身来,猎鹰也听到了,骤然从我怀里跃出,向我身边蹿去。我蓦地回头,只见一头母野猪呼啸而至,并且一口咬住了猎鹰。
  
  猎鹰虽然身陷母野猪的口中,但它仍在拼死抵抗,反过头对着母野猪的长脸又抓又咬。但它很快不动了,因为母野猪的大嘴很快吞掉了它半个身子。我容不得多想,举起手中的砍刀砍向母野猪的后腚。因为我知道,母野猪的后腚是它全身最薄弱的部位。母野猪想回头咬我,但它的嘴被猎鹰死死地卡住了,对我无从下口。我手中的砍刀深深地砍进了母野猪的后腚,我用力一拽,一条半尺长的口子被砍刀豁开了,鲜血和猪肠子同时涌出,越淌越多。母野猪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四蹄乱蹬,没多久就断气了。猎鹰在母野猪的大嘴里仍在拼死挣扎,但母野猪仍死死地咬着它的半个身子。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猎鹰救出来,但此时的猪鹰也停止了呼吸。它的眼睛没有闭上,依旧望着我,似乎满怀着对生命的眷恋。
  
  我抱着死去的猎鹰失声痛哭,真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盼望猎鹰能突然醒来,依旧能在天上飞翔,然而它却再没有醒来。那天,我不知道怎么回的家。大哥听完我的哭诉也感慨万千:“我的猎鹰为了救你才葬身母野猪口的,它死得值!”
  
  我和大哥把猎鹰葬在屋前的白杨树下,它活着的时候常在白杨树上嬉戏。打那以后,每当学校放暑假我都要去一趟大哥家,站在大哥家的白杨树下久久沉思。我想,是大哥家的猎鹰教我懂得了勇敢,懂得了爱!
  
  姥爷的雀鹰
  
  前些年的一天,姥爷上了山。他沿着北坡沟里的椴树向上爬。当爬到一处陡坡时,眼前的场影让他惊呆了:一条一米多长的野鸡脖子蛇,身体扭曲,腹部朝上,血肉模地躺在岩石上。从血肉的新鲜程度和眼睛完好、没有塌陷来判断,很可能是头天傍晚死去的。蛇的胃内清晰可见一只已经消化、但尚未完全排泄的老鼠残骸,身体的上半段和尾部有非常明显的爪抓和啄伤。姥爷深知野鸡脖子蛇是北大荒山林中最具攻击性和毒性最强的蛇,能主动攻击它的,恐怕可能性最大的是雀鹰了。
  
  一切表明,这里曾发生过残酷的鹰蛇大战。但是,雀鹰将这条毒蛇制服后,为什么没享用这顿美餐呢?姥爷走到几十米外的坡下,才找到答案。他的眼前,一只奄奄一息的雀鹰躺在岩石上,一只腿出奇的粗肿。姥爷根据雀鹰受伤的部位推断,很可能那条毒蛇在岩石上享受太阳光的温暖时,恰巧雀鹰在它上方盘旋,发现它后便对其垂直进攻,用利爪踩住它的前胸,锋利的爪深深地扎进蛇的体内,尖嘴准确地叼住蛇的颈部,稍一用力,蛇颈就皮开肉绽了。
  
  雀鹰见毒蛇已无还击之力,掉转头三两下便撕开蛇的腹部。剧烈的疼痛使毒蛇做出最后一搏,抬头朝雀鹰的一只腿狠狠咬去。雀鹰本能地飞了起来,但飞了几下便跌落下来。果然,姥爷在给它做清创处理时,找到了蛇的毒牙。处理完雀鹰的伤口,姥爷怕它再遭不测,便把它带回家。
  
  当晚,姥爷吃完晚饭,正准备休息时,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雀鹰的尖叫声,连忙到院子里查看,只见一只山狸子已钻进雀鹰的笼子,正跟雀鹰打得不可开交。雀鹰浑身的羽毛都乍撒开来,不断地用利爪和尖啄攻击入侵者,那只山狸子竟然在雀鹰的攻击下负伤而逃。当天夜里,那只山狸子竟带着全家老小来复仇,雀鹰被打得败下阵来,被山狸子揪下许多羽毛,爪子和脖子也受了伤。要不是姥爷闻声出来相助,雀鹰也许就成为山狸子的口中食了。
  
  看着受伤的雀鹰,姥爷心疼不已。他小心地用药酒给雀鹰清洗伤口后,立即给它钉做个大笼子,还用尼龙网把笼子罩上。这回雀鹰的安全有保障了,往后它再也没遇到危险。半月后,雀鹰的伤好了。姥爷发现它跟自己很亲近,每次喂食前都主动地跟他打招呼,还跳到他手掌上吃食。一天,姥爷给雀鹰喂食时发现它不见了。原来,是姥爷忘记了关笼子门。谁知当天下午,雀鹰竟自己飞回来了。姥爷见状兴奋不已,跟姥姥说:“看来,雀鹰已恋上咱这个家了。”此后,姥爷索性白天就打开笼子门,让雀鹰自由活动。
  
  一天,姥爷看到报上有专门驯鸟学舌的磁带广告,便突发奇想,当即邮购了两盒。他打开收录机,天天对着雀鹰放,哪知却是“对雀弹琴”,无功而返。也不知过了多少天,姥爷正在午休,突然听到外边有人喊:“姥爷,您好!”“姥爷,您好!”姥爷赶紧爬起来去开院门。可他开门一看,门外没人。难道听错了?姥爷回到屋里还没等躺下,外面又在叫:“姥姥好!”“姥姥好!”姥爷再次开门,还是没人。他刚转身想进屋,身后又传来一句:“姥爷好!”这回姥爷听清楚了,说话的竟是那只雀鹰!姥爷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没听说过雀鹰能说话,他又惊又喜,思来想去,他认为,还是那两盒专门驯鸟学舌的磁带起了作用。
  
  会说话的雀鹰使老爷对它宠爱有加。从此,姥爷经常逗弄雀鹰,教它学更多的语句。雀鹰每学会一句话,就会得到一块美食的奖赏。天长日久,聪明的雀鹰竟学会了观颜察色、即景生情。一天,姥姥在修剪盆里的花枝,姥爷削了一个苹果递给姥姥说:“别太辛苦了,吃个苹果!”听了这话,站在一旁的雀鹰竟也学也起来:“别太辛苦了,吃个苹果!”还连说几遍,说得姥姥眉开眼笑,立即赏了它一块肉。
  
  姥爷的雀鹰会说话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在家乡传开了,县里的电视台还专门前来拍了一期节目。为了解开雀鹰说话之谜,姥爷专门去了趟省城请教动物学专家。专家答复说:“鸟类有一种特殊的记忆功能,其模仿能力超过其它动物。这只雀鹰的智商明显高于同类,因此其模仿能力更强,而且它与人类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是它开口说话的重要因素。”听了专家的介绍,姥爷对他的雀鹰更疼爱了,没事就跟它聊天、对话。在教它说话时,不再平铺直叙地直蹦单词了,而是带着各种各样的感情色彩,让语句抑扬顿挫,或开怀大笑,或窃窃私语,雀鹰也学得维妙维肖,简直学得能以假乱真,日积月累,还真有了效果。
  
  前年端午节过后的第二天,姥爷过生日,在家中设宴款待亲朋好友。那天,姥爷、姥姥光顾招待客人了,也没顾得上给雀鹰喂食。姥爷经过它身边时,雀鹰竟叫起来:“姥爷您好哇!”这个“哇”字拖得很长,带有明显的撒娇成份。姥爷过生日心情特好,连忙答应:“姥爷好!姥爷好!”说着,赏它一块兔肉。几个好奇的亲朋见状也来了兴致,逗它学说:“寿比南山。”聪明的雀鹰很快就学会了。在给大家表演时,它竟自作主张地加了一个字:“寿比南山啊——”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对它赞不绝口。可它听了却不以为然,连连说:“小意思!小意思”听了这话,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有它助兴,亲朋好友的酒兴更浓了。
  
  晚宴后,姥爷送别亲友,在大门口不时地重复着几句话:“谢谢光临”、“再见,慢走”。这几句话很快被雀鹰学会了,不停地陪着姥爷送客,每走一个人它都会说:“谢谢光临!”“再见,慢走!”听了这些话,姥爷更高兴了,索性把鸟笼提到门口,让雀鹰代他送客。
  
  不知什么时候起,雀鹰还学会了迎客。一天,姥爷的酒友来串门,适逢姥爷没在家。雀鹰眼尖,认出来人是姥爷的酒友,立即兴奋地叫起来:“李姥爷,您好!”当姥爷的酒友走到它身前时,它又叫:“李姥爷请坐!”“李姥爷先喝茶!”雀鹰的识人能力与语言应变能力让姥爷的酒友大开眼界,对雀鹰更加刮目相看了。当姥爷办事回来时,他的酒友便眉飞色舞地向他述说了刚才的经过,情不自禁地赞叹道:“你的雀鹰都成迎客大使了,太神奇了!”
  
  姥爷让大舅从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全国也有几只能说话的雀鹰被报道过,不过经过对比,还要数姥爷的雀鹰最厉害,它不光能学话,还带有感情色彩,更奇的是能自己造句,可谓是蝎子的巴巴——毒(独)一份!
  
  尽管姥爷的雀鹰聪明,还是常闹出笑话来。有一次,我的小弟来看姥爷,雀鹰一见到他便大叫:“你好哇,姥爷!”听到了这话,全家人都笑得喷出饭来。姥爷更是笑得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雀鹰见大家哄笑,还以为在夸它呢,更有精神了,又对着舅妈来了一句:“姥姥,你好老哇!”这曾是姥爷跟姥姥说的玩笑话,竟被雀鹰移花接木地用在舅母身上,弄得舅母不好意思了,脸上羞得通红,光低着头哧哧地笑,大家也都跟着笑,眼泪都笑出来了。
  
  去年春天,姥爷的雀鹰突然死了。姥爷感到奇怪:“我的雀鹰养得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死了呢?”便怨山神、怨土地地说是姥姥给弄死的。姥姥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分诉。还是舅舅把雀鹰带到市林业局,请专家解剖后才揭开谜底——原来是雀鹰常吃被农药污染的鸟肉,农药在体内的积累越来越多,才导致它中毒死亡的。
  
  一年来,姥爷想他的雀鹰都快想疯了,天天到大山里转,到曾经捡到雀鹰的地方“守岩待鹰”。可也别说,真就捡到过两只被野鸡脖子咬伤的雀鹰。姥爷如获至宝地把那两只雀鹰带到家,天天放磁带教它俩说话,可没一个成功的。时间长了,姥爷也失去了信心,自主自语道:“这雀鹰真不一样,智商有高有低,不是随便哪只都能教会说话的,真应了那句古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哇!”
  
  尽管姥爷这样说,可他仍不死心,还常到他捡鹰的老地方去“守岩待鹰”,幻想着能再捡到一只会说话的雀鹰。姥姥常常嘲笑姥爷是痴人说梦,姥爷也不反驳,只是笑笑,照样日复一日地到大山里寻梦。
  
  捉鹰
  
  三爷是驯养山鹰的老把头。他驯养的山鹰个个都是捕捉猎物的行家里手,深受同行们的欢迎。然而山鹰都是在高山之巅坐窝生蛋,要捉到它们比登天还难,不死也得剥层皮。然而,三爷就愿冒这个险。他常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由此可见三爷的胆识和勇气了,
  
  家乡的四方台是远近闻名的陡峭的石砬子,四方台上常常歇些山鹰。三爷二十多年的捉鹰生涯中先后成功地攀登了家乡的棒棰峰、七星砬子和羊砬子等数十座险峻的山峰。然而,让三爷一直遗憾的是,虽然他征服过家乡的不少名山,但离家门口最近的四方台他却从没有征服过,有好几次他计划攀上这座山捉鹰,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计划搁浅。单纯从高度来说,四方台并不突出,但他的神奇在于孤风突立,山体几近垂直,可供盘援的地方少,所以攀岩难度特别大。过去二十年,已经有不少攀登四方台捉鹰人命丧山下。而四方台顶部平坦,风景优美,是山鹰栖息的好去处,也诱惑着那些心怀梦想的捉鹰人。
  
  三爷经过精心准备后,决定攀登四方台捉鹰。四方台由沙岩组成,长期风化,使山势十分陡峭。对攀岩捉鹰人来说,最考验个人能力,也最富有诱惑的刺激。由于陡峭的山体上很难找到手脚的支点,三爷前进一步都要费很大力气。攀登了一会儿,他抬头仰望一下此刻对他来说几乎是直插云霄的四方台,估计依照征服的速度,大概需要五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全达到山顶。中午时分、三爷顺利地攀到了山腰处,再抬头看山顶。只要在花三个小时,就能够完成此次的攀岩捉鹰之月的了。尽管困难重重,三爷仍然向顶部一步步接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眼看就要到达山顶了。这时,困难出现了,他的上方刚好有一块凸出来的岩石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
  
  三爷左右观察,发现距离他右手方向一米的地方有个可供攀岩的支点、能是他完成最后一步。不过,要到那个支点去,必须飞身荡过去。。三爷背上的背包里有好几斤重的吃喝东西,在飞荡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摆力,身体难免要失去平衡。思来想去,三爷决定把背包里的吃喝东西接下来抛到山顶。此刻他的位置距离山顶也就两米左右,完全能抛上去。突出的岩石挡住了视线,他看不清背包飞上去的轨迹。抛完背包,三爷谨慎地选好支点,双腿用力一蹬,向一米左右的山体飞过去。他有力的双手紧紧地抓到了看好的另一支点。
  
  剩下的两米多距离,三爷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成功地登顶了。极目远眺,他的视野里是整个四方台山区郁郁葱葱的风景,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三爷在心里赞叹。休息一个时后,三爷有些口渴。他想,也该吃晚饭了。然而,当三爷寻找他装吃喝东西的背包时,却没有找到。三爷猜测,也许是刚才向上抛背包时碰到了什么东西,被弹回到深谷里去了。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连三奶也没有告诉。他深知攀岩的危险,所以每次捉鹰时他都不告诉三奶要去哪里,他不想让三奶担心。在这个人迹罕至,四面都是寻崖峭壁的突兀山峰上,他怎么下山呢?
  
  四方台封顶的面积只有几百平方米,上面有一些灌木和小片树林,出了一些飞鸟昆虫和蛇等动物,再难见到活的生物了。三爷四下查看,看到的几乎都是刀削般的崖壁。三爷又累又渴,绝望地坐在四方台之巅。不知不觉,他竟然靠着一棵树沉沉地睡着了。醒来时,他发现周围一片漆黑。一阵冷风吹了过来,三爷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这时,他的肚子又咕咕地叫了起来,又冷又饿。他赶紧摸黑找来一些枝叶铺在地上,躺到上面后,再将剩下的枝叶盖在身上,这样好歹可以抵挡一下寒冷,让身上暖和一些。不知什么时候,他又在一阵难以遏制的疲惫饥饿中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早晨,三爷被一阵清脆的鸟鸣声惊醒。睁开眼睛,阳光暖洋洋地洒在他身上。这时,三爷感到一阵强烈的饿意。看到眼前的树林,听到清脆的鸟叫声,三爷心想:“这里说不定会有鸟窝,鸟窝里说不定会有鸟蛋哩!”想到这里,三爷站起身来在树林里四处寻找。果然找到了五个鸟窝,其中三个里面有鸟蛋,总数有13枚。饥饿不堪的三爷将鸟蛋敲开一个小洞,把嘴对着小洞吸了起来。他有滋有味地慢慢品,他此时觉得,鸟蛋的味道简直太美了,胜过天底下任何美味佳肴!很快,他就将鸟蛋吃掉了六个,剩下那些,也没干一下子全部吃光。因为三爷知道,被困在这绝顶之上何时能脱险还是一个未知数。
  
  三爷在山顶四处寻找可以碰出火花的岩石,以便能够生火求救。他发现了几块形状像斧子、棱角锋利的石头,便用他砍断了一些灌木,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树棚、以便晚上躲进去休息。炽热的阳光射在三爷的身上,他感到很热,于是把衣服脱下来,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希望有翱翔的山鹰发现他。躺着,躺着,他有些昏昏欲睡。迷迷糊糊中,三爷感到脸上有气流在扇动,便睁开眼睛,发现是几只体积巨大的山鹰在他面前搧动巨大的翅膀。三爷心里暗暗高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体重可达10公斤,翅膀展开有4米多宽。当其中一只山鹰完全靠近了他,只要一伸手就能够抓到时时,三爷的心砰砰地狂跳起来。就在那只全然没有防范的鹰低头张开黑利的尖嘴准备啄食他的时候,三爷突然飞快地伸出手,牢牢地抓住那只鹰的腿,其他几只鹰看见三爷突然复活了,便吓得尖叫着一哄而散。
  
  但三爷手里的鹰不甘心就这样被擒,奋力张开翅膀,企图逃离三爷的控制,便用尖嘴啄三爷的脸,而且利爪狂舞,将三爷的双手撕裂的鲜血淋漓。三爷见徒手难以制服它,扭身抓起身边的衣服将其头罩住,然后用藤条捆其翅膀和双腿,最后用细藤条把它那尖嘴牢牢地捆上了。此时的山鹰只能徒劳地挣扎,有再大的本事也无能为力了。三爷随手将山鹰丢尽简易的树棚里,包扎好被鹰抓破的伤口,心想:如果在抓获几只鹰,那么我的滑翔伞就有足够的浮力承载我的重量了。接下来的时间里,三爷一直躺在阳光下佯装睡觉,诱惑山鹰前来啄食他。他如法炮制又成功地捕捉到三只山鹰。
  
  三爷把四只山鹰的背上都绑根4米长的木棍,再把它伸展开的翅膀固定在木棍上。又用两根木棍分别把4只山鹰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行的方圆十六平凡米的“滑翔軕伞。”三爷真有办法,既能保证四只山鹰安全无恙地送至四方台的山脚,自己也有了下山的“滑翔伞”,岂不两全其美?一切准备停当,三爷伏下身子,钻进自制的“滑翔伞”下,往起拱了拱,还行,四只山鹰的翅膀的浮力足能送他安全着陆了。为保险起见,三爷把身上的衣服和裤子脱下来,也绑在“滑翔伞”上,还使劲地拉扯几下,确定不会散架后,他才放下心来。看着眼前的“滑翔伞”,三爷真想马上就操丛他离开四方台峰顶,但是他知道不能急,因为“滑翔伞”是利用气流操纵的,而现在却连一点风都没有。
  
  三爷耐心地等待着。一个小时后,终于起风了。几乎赤身裸体的三爷没有犹豫,赶紧逆风退到山顶一边,然后再顺着向跑动起来。由于风力的作用,他越跑越快。当他的双脚离开四方台山顶的时候,“滑翔伞”带着他飞向空中。这一切,连他背上的四只山鹰都被惊得嘎嘎尖叫,它们做梦也没想到竟能拖着个大活人从四方台之巅飘然而下!是担心?是激动?不得而知了。在重力的作用下,“滑翔伞”开始慢慢降落,有惊无险的十分钟过后,三爷终于安全地降落在山脚下。
  
  回首望着身后的四方台,三爷不由得感慨万千。他小心翼翼地给四只山鹰的翅膀松绑,待它们的翅膀复员后,三爷抱着四只山鹰哭了:“委屈你们了,我的四个宝贝,要不是为了生活,我哪能豁出老命捉鹰啊……”
  
  作者:刘国林,1950年生,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1975年以来,创作地域散文1000多篇,先后在《人民日报》、《青年文学》、《散文》、《儿童文学》、《延河》、《萌芽》、《少年文艺》、《北方文学》、《北大荒文学》、《青海湖》、《雪莲》、《四川文学》、《作品》、《青春》、《山西文学》、《厦门文学》、《黄河文学》等全国报刊发表散文作品近600篇。其中《草塘风情画》1984年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少儿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山河美》散文征文中获一等奖,著名老作家叶圣陶之子、中国少儿出版社社长叶至善先生亲自为《草塘风情画》写了读后感。《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分别对刘国林进行采访和报道。1986年,经叶至善先生的推荐,刘国林的散文《草塘风情画》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小学课本至今,题目改为《可爱的草塘》。
  
  2006年,刘国林的散文《捉蛇记》发表在《儿童文学》元月号上。经日中儿童文学交流协会会长中尾明先生的推荐,该作品被译成日文,发表在《彩虹图书室》2006年第2卷上,成为日本少儿的课外读物,为中日文化交流,为日本少年儿童了解作者的家乡七台河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2013年聘为《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草根文学网》驻站作家、《优酷网》作家刘国林作文大课堂主讲。2016年被聘为《上海文艺网》签约作家、中国老年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会员。2017年被世界汉语文学出版社与杂志社聘为副总编辑,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中国东北分会主席,《作家刘国林作文大课堂》被聘为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单位。2017年7月被聘为《今古传奇》签约作家。《中国作家文学》北方编辑部总编。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