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古代中国的边民与边政:和亲公主的命运
2017-6-11 21:55清朝君主的终极理想应该是“同文”而非“合璧”。清朝的“同文之治”意在推广文治教化,消除各大族族间的隔阂。 “中国古史诸问题研究”小型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楠、李鸿宾 ...
七十年代中期的上海
2017-6-11 21:55南京路;上海,1976年。 南京路起源于1851年花园弄堂,1854年延伸到浙江路,俗称大马路,1862年再次向西伸至西藏路,1865年正式定名为南京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租界被废除,国府将南京路分别命 ...
传统武术是怎样被推上神坛的
2017-5-24 09:49《白鹿原》的改编、上映,为什么特别费劲?
2017-5-24 09:45《白鹿原》开篇第一句,就注定了这不会是个“干净”的影视剧。作为剧中第一女主角,也是唯一能在戏份上与众男性角色平起平坐的,是田小娥这个角色。 “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小说《白 ...
专访|牛津学者柯睿思:中国能引领第二次文艺复兴吗
2017-5-24 09:44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带来了科学与艺术的革命,至今人类文明的星河上闪耀着500年前的光芒。现在有人说那个无可复制的时代再次来临,当下即是第二次文艺复兴。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带来了科学与艺术的革命,至 ...
觞咏赋诗,以诗文自娱:清代女性结社生活很丰富
2017-5-24 09:43清代女性结社反映了清代女性文学的繁荣,女性结社的跨家族、跨地域特征显示了社团发展的社会化,也显示了女性在繁荣自身文学、扩展自我空间、追求德才并重方面所做的努力。 清代最显著的女性文学创作现象莫过 ...
韩国人为什么要抛弃了他们使用了两千年的汉字?
2017-5-16 09:34而其实不仅朝鲜半岛是这样,古代东亚各地区都曾经是这样。汉字曾经是东亚文化圈的通用文字,故这一地区常被称为“汉字文化圈”。 不认识韩文,初次到韩国的中国人,会对那些由横、竖、圈构成的文字感到一头雾 ...
峨眉派:在武侠小说家的想象中诞生
2017-5-16 09:33因《江湖奇侠传》影响太大,一时“为武侠小说所迷的少年,更憧憬于峨眉的剑侠,而想去峨眉练习剑术”。至少到1935年,武术界已有人自称是峨眉派了。 微风细雨酿春潮, 红杏枝头渐放娇。 不惜苔痕粘绣履 ...
民以食为天 镜头里的众生“吃相”
2017-5-16 09:32民以食为天。小编在这里为您搜集了一组关于人们“吃饭"的作品。以时间为轴,从上世纪初至2012年,不同的摄影师在不同的年代通过相机记录了人们的吃相,透过这些历史性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感受下岁月的痕迹吧! ...
宋代人究竟如何“说话”?
2017-5-16 09:31宋代都市生活繁华,市民文化也随之勃兴,相继出现过众多市井文娱活动,其中有一项“说话”伎艺——也就是说书、讲故事——尤其受到士庶民众的广泛欢迎。 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中曾经详 ...
探访客家文化艺术瑰宝傀儡戏
2017-5-12 19:255月10日,记者来到有“木偶之乡”的福建省上杭县,探访流传数百年的客家文化艺术瑰宝——傀儡戏。傀儡戏又称木偶戏,在明朝初年就已传入上杭,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成为富有地方特色、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客 ...
新华书店:无可取代的文化地标
2017-5-12 19:23互联网对于新华书店既是挑战,更是实现产业转型的机遇。 湖北襄阳,孩子们在新华书店九丘书馆翻阅书籍。 杨东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江苏南京,市民周末在新华书店里扎堆阅读。 方东旭摄 光明图片/视 ...
自然、知识与城市主义:从奥姆斯泰德到芒福德
2017-5-10 08:04在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双重意义上,奥姆斯泰德与芒福德分别是美国19和20世纪两位最为重要的城市主义者。对其时代而言,他们都带有超越其时代的先知性。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城市 在奠定其20世纪城市 ...
北京方言是如何成为普通话的?
2017-5-10 08:04聊到方言不得不说北京方言与普通话的故事。其实,在古代的中国,一直也有所谓的官话或雅言。今天我们就聊聊普通话的发展历程。 近日,汪涵准备砸重金保护方言的行为而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聊到方言不得不说 ...
藏族造纸技艺:藏在深闺人未识
2017-5-10 08:03提起西藏的特色产品,人们大多数会想到的是藏药、藏香、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等。但有另一种工艺品在市场上却很少见到,它因选料考究、制作工艺复杂,其制造技术正面临失传。它就是藏纸,一种可以传承千年、西藏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