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的时候,学校后面有一片空旷的草地,几棵古老的树勉强遮住阳光,是课间休息时比操场更觉得好玩的地方。下课铃声一响,一群娃娃便直冲出教室,占领草地上比较优越的位置,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的,玩着一些如老鹰捉小鸡或者是跳皮筋一类的游戏。
学校背后有一条长长的河,站在堤上看下去,河里的水泛着绿色的光。深绿色的青苔悠然的飘在水中,顺着河水,若然起伏。捞起来,捏在手上,滑滑的,还带着一股水的腥味。河边浅水的地方有许多的石头,轻轻的走到水里,把石头搬开,便能看见一只只可爱的螃蟹紧缩着身体,笨笨的呆在水底。小心的伸出小手,猛的按住它的壳,小家伙徒劳的挣扎两下,张扬的扬起爪子,在空中一阵挥舞。
我是非常热衷于螃蟹的,几乎是放晚学,就叫上几个年纪相仿的同学,沿着河边一路走回家。收获倒是不少,抓来的螃蟹舍不得丢,又怕家长发现,于是就放在书包的里层里。晚上的时候妈妈发现床边爬了许多的螃蟹横着来回串,免不了一顿责怪。
碰到有露天电影的日子,我是不会记得要抓螃蟹的。
通常是在放电影的前几天,就能听到一些关于要放露天电影的传闻。于是非常急切的等着那一天,并努力的打听着关于要播放什么影片的消息。终于等到某天放学前,班主任在讲台上宣布:“今天晚上学校后草地上有电影啦,同学们带好板凳,家长陪同……”
教室里响起一片欢呼,飞快的收拾好课桌上的东西,背着书包一路小跑回家。
早早的吃完晚饭,太阳还懒懒的挂在天边,和一帮小伙伴约好,成群结队的站在老树边。聚精会神的看着大人们忙忙碌碌的在地上深深的挖出两个洞,两根粗大的木头埋在地上。吆喝着将一张大大的布紧紧的扯上来,固定在两根木头中间。我们摇着小脑袋,喊着“歪啦歪啦,再上去一点”,也不管大人们有没有听到。太阳下山前,白色的幕也就搭好了。夕阳的余光斜斜的照在屏幕上,反射着晕红的颜色。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露天电影院。
我们兴奋的围着老树,玩一种转圈的游戏,一边念着“天转地转我不转”一边伸开手臂在原地三百六十度的转着,谁转的时间最长,谁就是赢家。
不远处放着几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奇怪的如小车轮一样的东西,至今我都叫不出来它的名字。大人聚精会神的转动着,一遍遍的检查。我们小孩子围在旁边站着,是不敢乱说乱动的。知道那些好看的影子是从这个小车轮里面传出来的,于是就觉得它非常神圣。况且,万一碰坏了,惹的就不是一般的小祸了。
一切似乎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天色渐渐的暗下来。夏日里天黑的晚,盼着天黑的那段时间,更觉得尤其漫长。喇叭里会放一些当时比较流行的音乐,依稀记得有邓丽君或者是童安格的歌曲。学校跟家隔的比较近,于是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赶快回家,带上个小板凳跑到空旷的草地张,占个前面的地。
慢慢的草地上坐满了黑压压的一片,一般都是附近的居民,也有从几里外的地放赶过来的大人和孩子。来的晚一点的,就坐到屏幕的另一边去了。不一会,草地上就热闹了起来。一些小贩推着小车,装着花花绿绿的零食,扯开嗓子叫卖。于是就一窝蜂的跑上去,大人们通常在这个时候是不会太限制买了些什么或者是不是要花许多的钱。买上一些瓜子话梅一类的,嬉笑着一起分享。
天完全黑下来了,喇叭里传来不知道是谁的声音,喊着“安静安静!”,于是就真的聚精会神的看着屏幕。一束强烈的光从后面射过来,电影就真的开始了。
小时候喜欢看的是动画片,但电影里是不会放的。一般都是一些武打片或者是枪战一类的。只知道看画面,情节是弄不明白的。起初还能安静的看着,吃完手中的东西,最多看完两三节,就不安分起来。不约而同的站起来,在人群中穿梭着,在不同的角度呆上一小会,体验不同的快乐。
最高兴的,就是中间换带子的时候。屏幕上会有一段时间的空白,偷偷的挤进人群,将小手高高的迎着光举起来,幕上,就能清晰的看见放大了的手掌。很多个大大小小的脑袋都望了过来,赶紧将手缩回来。心里却美滋滋的,特有成就感,仿佛自己也秀了一回。
夏日里的晚上是特别晴朗的,天上繁星点点,地上很是热闹。男人们一边看一边讨论着电影里的情节,抽着老式的香烟。女人们偶尔叫着自己小孩的名字,空闲时拉着家常。年纪大一点的,轻轻的摇着手中的芭蕉扇,冷不丁的用扇子轻拍一下从身边跑过的孩子的屁股,开心的笑着。
谁家的哥哥姐姐,趁着放电影的工夫,偷偷来到河边。远离人群,窃窃私语。我们调皮的躲在一边,努力的想听着说了些什么,越是听不清就越是好奇,慢慢的走近。忽然被发现,男孩起来大喝一声,我们从自认为隐蔽的地方现出身来,大声的笑,女孩儿羞怯的躲在男孩身后,我们把小手在脸上喊着“羞羞羞”,便一哄而散了。
两个片子放完,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多。还没等电影结束,大人们就开始寻找着自己的孩子,各自拿着板凳,成群的往家里走。我一般都是坚持不到最后的,在第二个片子放到一半时,就躺在爸爸宽厚的肩膀上,找个舒服的姿势,听着电影里的对白,恍然进入梦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