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散文随笔 杂文论文 查看内容

男人喜欢“薛宝钗”

绿缘红 2012-6-2 19:58 4504

 
    一位知名编剧曾经对我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很有道理。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其中的人物命运是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和观众的关键,怎样塑造和区别不同的人物命运,好的艺术家都是在着力描写人物的性格上下工夫花力气的。
    名著《红楼梦》里有一大堆女人,其中给男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是林黛玉,另一个就是薛宝钗。二人因为都爱着贾宝玉而成为情敌。作家曹雪芹除了赋予她们娇艳的姿容之外,却赋予了她们不同的性格。一次看完电视剧,男人们在一起闲聊,问及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薛、林二人之中任选一位做你的妻子,你选哪一位?”没有人多想,异口同声都娶薛宝钗。为什么不选玲珑娇美,才貌双全的林黛玉呢?人们不是有眼无珠,也不是不喜欢林的才貌,而是受不了她乖戾的脾气、刻薄的言语、狭窄的心胸、无名的眼泪。薛宝钗论才貌与林黛玉比翼颉颃,不分伯仲,但在性格上却显得宽容大度、谦和忍让、温婉贤淑。一个家庭刚刚建立之初,男女双方在生活习惯,脾气禀性方面都需要相互磨合,所以,安定团结、和睦相处就显得极为重要。显然,薛宝钗在男人们的眼中是个能够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而乖戾刻薄,满眼泪痕的林黛玉,只能让人在怜香惜玉中“望美兴叹”。
    就拿《红楼梦》第29回中的情节来说吧。黛玉对宝玉有了爱慕之情,但她不自信,总是拿话试探对方,一天从清虚观回来,两人话赶话说恼了,气的宝玉要砸“灵通宝玉”。黛玉不仅不劝反倒说:“有他砸的,不如来砸我。”事情越闹越大,袭人劝宝玉:“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该和林姑娘拌嘴。”这本是向着黛玉,她却好话没好听,反倒惹起性子来,顺手抓过一把剪子把穗子剪了好几段。袭人见劝出了事端,只说:“何苦来,这是我多嘴的不是了。”黛玉的这种脾性贯穿在《红楼梦》的始末,最终造成一出不可挽回悲剧。
    其实,才女未尝不是令人羡慕的对象,但在这个父系氏族的社会中,男人要拥有自己的尊严,最怕的就是女人恃才傲物,侍才藐夫。古语云:“卓女才高,不免白头之叹。文姬命薄,亦传悲愤之辞。婕妤之纨扇秋风,道韫之雪堂柳絮。”大多是有才无命,其实我以为并非女子有了才情就带来了厄运,从根源上来看,但凡女人有了才,就有“不作凡人妻”、“不作庸人妇”的理想,非才貌双全、****倜傥不交,非德艺兼备、门庭显赫不嫁,稍有不如意,就产生“彩凤随鸦”的怨恨,勉强生活在一起,三天耍脾气,两天使性子,不是敲碟打碗,就是睹物伤情,家庭怎得安生。
    自古以来,那些有才又有命的人随风飘逝,不为人记起,倒是那些有才无命之人被广为传诵。李清照嫁得如意郎君赵明诚,堪称珠联璧合,极得唱酬之乐,但因夫君早逝,又逢金兵入侵,可怜才女落得个“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颠沛流离之时,想起丈夫和自己的命运,深感“凄凄惨惨戚戚。”所以就有了苏东坡“自古佳人多薄命”的说法。
    薛宝钗不以才情争誉,广结善缘,受到上上下下乃至今人的爱戴无不得意于她“婉娩听从”、“温良恭检”、“忍让宽容”的性格。古语云:“人有善意,天亦从之。”性格好的女人,命运怎能不好呢?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性格虽然有天生因素,但后天修养占了绝大部分,女子无才不一定是德,倒是多了几分愚昧和愚忠。女子有才,不一定是祸,古今中外世界上的女皇帝、女首相也不乏其人。
    命运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在自己的脚下。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