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就是喜欢穿牛仔裤——喜欢它耐穿耐磨的质感,能扛住户外活动的折腾;喜欢它笔挺显线条的版型,日常穿着也自在利落;更念着它陪我走过的那些日子,藏着工作、生活里的细碎回忆。
说起牛仔裤,总绕不开它的起源。西部牛仔起源于18至19世纪美国西部拓荒时期,是南北战争后(1860年代至1880年代)为满足东部肉类需求兴起的职业群体,成员多为农场青年、前士兵和黑人等。牛仔文化经文学与电影渲染,成为个人英雄主义与开拓精神的象征,其高筒皮靴、宽檐帽、牛仔服等服饰,也从实用工装演变为全球流行的时尚风格,以粗犷剪裁和功能性深受户外爱好者青睐。不过我始终清楚,欣赏这种文化符号不代表崇拜,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信仰与英雄,我喜欢的,终究是牛仔裤本身贴合我生活的样子。
我本身就爱户外活动,骑自行车、钓鱼、溜冰、爬山都是常做的事,牛仔裤的耐穿、耐磨、保暖,恰好完美契合我的需求,也让我对它格外钟情。
第一次买牛仔服是参加工作后,当时我在铁路货厂,日常要在运动的货车间上下,分解列车再编成驶向同一目的地的新列。磕磕碰碰是常事,衣服总被刮破撕裂,这时我才想起牛仔服。它不仅适配工作场景,当作休闲装也很合适,价格又适中,性价比极高。买回来后确实越穿越喜欢,只是牛仔上衣有点硬,穿久了不太舒服,倒是牛仔裤特别经济实用,穿到膝盖处洗得发白才舍得扔。从那以后,再买牛仔服饰我基本只选裤子,且大多是春秋款——夏天穿常规牛仔裤实在太厚太闷,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夏装款。
直到一次单位组织去武汉体检,改变了这个情况。我们的领导是武汉本地人,体检结束后尽地主之谊请大家吃饭,酒足饭饱后说他表妹刚开了家男装店,希望大家去转转“抬抬庄”。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同事们几乎都买了东西,我也在店里看中了一条薄款牛仔裤,只要60元,当即高兴地买了下来。这是我的第一条夏装牛仔裤,穿起来透气又舒服,彻底解决了夏天穿牛仔裤的难题。
我买的牛仔裤大多是靛蓝色,只有一次例外——老婆给我买过一套黑色加厚冬装牛仔服。其实我不太喜欢黑色,但不得不说这套衣服确实保暖,她买都买了,我也就开开心心收下了。
回想起来,不同人生阶段对“穿衣服”的感受完全不同。小时候在农村,家里条件不好,根本没的选衣服——只有过年才能穿新衣服,平时都是捡哥哥穿旧的,不过那时候小,也没觉得有什么。到了青春期,开始有了审美意识,看到别人穿新衣服会羡慕,偶尔也会鼓起勇气跟妈妈说想要某款衣服,运气好的时候妈妈也会满足我。结婚后,买衣服的事就全交给老婆了,她挑的款式都很潮流,我特别满意。但她总给自己买便宜的,给我买却很舍得,我心里过意不去,让她也买些好的,她却没听。其实我也想给她买件贵的,可工资全由她管,最后也只能作罢。现在才明白,女人当了家,心里就很少装自己了,满心都是这个家,这份付出总让我格外感动。
看着现在人们的穿着,再对比过去,真能感受到中国这些年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大家能有衣服穿就不错了,衣柜里永远只有黑、蓝、白三种颜色,根本谈不上“美”;改革开放后,受港澳台和西方文化影响,服饰才慢慢变得丰富多样,越来越美观。我后来在火车站候车厅工作,每天看着南来北往的旅客和本地人的穿着,这种变化看得更真切。尤其是最近几年,不少年轻女性的穿着更大胆时髦——有穿半胸超短裙的,还有各种设计新颖的款式,让人目不暇接,越看越觉得赏心悦目。我总觉得,这正是祖国发展强大、人们安居乐业后,才有能力追求更好物质生活的体现,背后离不开国家制度的优势和政府的作为。当然现在还有些让群众担心的事,但正因为有不足,才需要继续发展。只要始终朝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前进,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其实穿衣也是门学问,更是礼仪的一部分。礼仪主要包含礼貌、礼节、仪式和仪表四个核心方面,共同构成了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而服饰礼仪就是通过规范穿着,传递对他人的尊重与自身的修养。穿着整洁得体,是对交往对象的重视;若穿着随意,则可能传递出不尊重的信号。比如正式场合要根据身份选衣服:职场要穿干练的职业装,体现专业度;参加宴会则要搭配礼服,符合场合氛围。
不同场景对服饰的要求也不同:
1. 职场礼仪:需符合职业特征,像西装、衬衫都是常见选择,核心是体现专业形象。
2. 社交礼仪:关键是服饰与场合协调,不能太随意,也不能过于夸张。
3. 传统礼仪:古代对服饰的要求更严格,比如明代嘉礼服饰制度,会通过服饰区分等级——皇帝的服饰设计彰显皇权至高无上,皇后和东宫的服饰也有各自的规范。
说到礼仪,我倒有个想法:建议教育部在中小学增设几节礼仪课程,让中国传统礼仪能发扬光大。今天在手机上看日本首相交接仪式,看到女首相进入礼堂时,向议长和前首相鞠躬的姿态,真的很感慨——有礼貌的举动不仅让人心情愉快,看着舒服,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与品质。比如可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爱干净、爱整洁的习惯,教他们尊重老师和长辈;在18岁成人礼前,举办专题讲座,讲讲不同场合的服饰搭配要求和待人接物的礼节。毕竟有礼有节的人,永远会让人欣赏和称赞。
不过现在还有种观念,觉得“爱打扮”是女人的专利——“男才女貌”“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好像爱美只属于女性。可男人又何尝不爱打扮呢?古代有四大美男,不知道是女人评出来的,还是男人们酒后也想追求“美”,希望除了才能,还能靠穿着得到女性的称赞,想想还挺有意思的。我自己就明明白白喜欢穿牛仔裤,也爱买新衣服、尝试新款式,更注重穿着干净整洁。平时看到穿着得体的女性,也会觉得眼前一亮——女人穿得漂亮,不也是件让人养眼的事吗?毕竟女人如花,就该好好绽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