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小说故事 历史军旅 查看内容

水库与井

王复生 2023-8-4 09:42 1488
    这个水库,貌不惊人,竟然是“水库之祖”。

    有个井,泥坑石造,却称为“文化井”。

    它们都修建在莒南县,又同时应天应用而建。

    1944年天大旱,无极汪干得底朝天。

    这无极汪,即水深无极的意思;座落在良店村西南端,方圆有一里多路。千百年来滋养着周围四五个村的日常用水。可是老天从去年秋季到今年将要麦收,却滴雨没有。这无极汪怎能熬得过老天呢!更不用说,整日赤日炎炎,草木干枯,田野荒芜的悲状了。

    今年抗战到了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党中央号召根据地解放区人民大搞生产运动,保证物资自给自足和对部队的需求支援。如果不能战胜干旱,怎能完成生产自给和部队抗战的需要。

    石泉湖村住于良店村东十多里的虎山的前怀,山上的流水经过石泉湖村。村后山脚下,有一石泉,一年四季流水不断,也汇入这条小河;不但加大了流量,还使小河长年流水不干涸。

    原先,村民便在村后挖了一个大水池,将上游的水存在这里;当前适逢干旱,村长李义丰和大家商量决定,修一条大水坝,将上游的水彻底拦截下来,解决当前的旱情。当时,人们还不知道人工拦截成的大型水池叫做水库,也没想到这一壮举便成了全国出名的第一个人造水库。

    当时全国正处于战乱状态,大部分敌占区掌权的国民党反动派或土豪劣绅,只知道诈取掠夺百姓,不管生产和百姓生存。只有在解放区共产党的领导下,注重发展生产。因此,这项有远见的首创工程,一举闻名天下,一直到解放后,也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

    这时,八路军首长陈沂带领一部分官兵和工作队驻在扁山一带负责支前征兵等工作。当前抗旱大生产也是他们的职责;于是很支持石泉湖村修筑拦水坝的行动,决定带领八路军战士,也投入到修水坝的劳动中去。

    修水坝的工程开始了,劳动工具是最原始的铁锨、镢头、铁镐、抬筐、小架子筐。独轮小木车可算是当时农村最先进的工具了,但是笨重,不适合爬坡行走。人们只能用抬筐抬,或扁担挑。

    这个石泉湖是佃户村,家家穷得净光;没有富裕大户捐资捐物,所以干活甘尽义务,没有报酬。村民仍都遵循老一辈民间邻舍互帮互助的传统。

    此时正值三四月天气,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筑坝的人们干得热火朝天。

    青年民兵们是干活的主力,当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他们生不逢时,肚子里净吃进去些野菜树叶之类的食物,但个个精神焕发。上身赤臂光膀,肌肉显露;阳光下的汗水闪闪发光;下身穿着齐一色的白土布裤衩;赤着双脚,习惯于山路崎岖、怪石突兀中行走。这也是年代环境造成的时髦,如果有人在这里穿衣着鞋,那就被人耻笑了。

    条件好的还戴个苇笠,就显得很特殊了;更有富裕者,弄块白土布披在肩上,叫做披肩,干起活来,披肩随风飞舞,这样的青年,介绍个媳妇可就容易得多了!

    陈沂是八路军文化部门的领导,他也来到工地,看到这些生龙活虎的民兵,高兴地大发诗兴,写出这样一首诗:

    沂蒙民兵

    䅟子煎饼喂得大骨粗皮,

    高粱糊粥喝得浑身酱紫。

    骨头是蒙山石铸成,

    血液里沂水长流不息。

    只因为生长在这块土地,

    粉身碎骨也热爱这里。

    死了也和那䅟子秸一样,

    ——晒干了节节发青。

    倒下去也像高粱桔似的,

    ——拔出来也要抓一把泥。

    农救会这些老庄户也来修坝,他们从小在土坷垃堆里滚爬出来,什么脏、苦、累、险活都能干。个个满脸岁月刻上的皱纹纵横交错,和胡子眉毛交织成不分纹理的面孔,缝隙间隐藏着模糊不清的五官,隐约还能辨认出是张人脸。他们赤脚光膀,腰缠裤衩,头戴破苇笠,周边已破碎,花白的头发从尖顶露出来。

    也有个别优越户,像李成枢老汉、紫黝的肩上披着一件短蓑衣,这件蓑衣春夏秋不离身,又挡雨又挡晒又风凉,别人没有,他很自豪。

    另一番装束要数前街胡歪脖子了,他留着一头长长的乱发不舍得剃去,说为了防晒;他披着一件他父亲结婚时的破棉袄,至今己有上百年,当做蓑衣;这破棉袄不分里外、上下、反正,破棉花絮两手捧不到一堆,有些地方还用麻绳系在一起。他说自己结婚时的袄还要留给儿子结婚用,到时候换上个外表。

    还有二秃子就没有别人富有了。他上身光着膀子,下身穿着一件破裤衩,补丁罗补丁,最后家中实在没有碎布再补了,他老婆只好将各种花布凑合补上去……最后还是四面透风,干起活来他不愿弯腰,让人看见多丢人,况且还有八路军和妇女们。

    那秃子头在阳光下闪闪发老,他老婆疼爱他,只好用一副驴眼罩剪下一半,扣在他头上,为了防晒也起大作用,大家都说他像清朝二品官。他板了板脸说道:“哼,不是俺自吹!谁不知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那可是坐过泰州府的大官,据说他戴的官帽就是这个样子……”

    旁边有个青年听不服,顺手从旁边拔了棵狗尾巴草偷偷地插在他的帽尖上,大家拍手齐笑道:“狗官来了!狗官来了!”

    陈沂看见这群淳朴可爱的农民,各种抗日工作积极支援,他们是八路军抗战胜利的坚强后盾,不由得由心肃然起敬,于是又写了一首诗歌颂他们:

    农救会

    不懂什么是“共荣圈”,

    却明白刺刀压在脖子上,

    决不是什么“亲善”。

    “扫荡”能扫成一片“三光”,

    扫不尽抗日烈火遍地燃。

    过去被人称为一盘散沙,

    今天为了抗日,

    却能攥成一只拳。

    探敌情,护伤员;

    运弹药,除汉奸。

    ——为了抗日,

    样样工作都能干。

    八路军战士多数是从农村来的,从小干过各种农活,不管挑抬扛背都不打怵。

    当然,也有从城市入伍的青年学生,他们从小细皮嫩肉,看似像白面书生,但干起活来,并不像人们想像得那样娇生惯养。原来他们都是从延安来的,在陕甘宁边区开荒种地、发展生产、自给自足,都早已经过锻炼,干这点小活,他们并不放在眼里。

    识字班们在家中可闲不住了,他们也要去筑水坝,为抗日作出自己的贡献。第二天,工地上果然来了很多识字班。

    你们看,崔二叔的二女儿才十六,却能挑起担子,健步如飞。

    苏环秀却能和别人抬起一百多斤的抬筐,私毫不觉得累。

    这可疼坏了苏环秀的妈妈,她说俺女儿自小没干这么重的活,肩膀连挑水都没干,怎能承受这么大的折磨。

    于是便劝说女儿不要去受苦受累了,但女儿丝毫不听劝阻,执意扛起扁担上了工地。

    这天她妈妈要到工地看看女儿是怎样干活的。于是便到工地旁边一棵大树后偷看她女儿是怎样能抬动一百多斤的担子的。

    工地上人鼎沸腾,热火朝天。她细心用眼拨开人群,才发现自己的女儿和一位八路军战士小董合作抬土。只见这位小战士年轻力壮,还像个吃奶的娃娃似的细稚白嫩,但个子很高。他抡起铁锨,很快把土装满,弯腰拾起扁担,让女儿在前面抬,小战土在后面;还没起身,他便把筐的绳索迅速拉向自己一边,整个抬筐的重量几乎全部压在小战士身上。起身抬起,女儿在前面走毫不费力,几乎没有重量。小战士在后面走,一百多斤的重量压得他气喘吁吁……

    开始爬陡坡了,女儿走在前面,抬筐自然更往后面滑动,重量越发重重地压在小战土身之。女儿只是充当一个支柱罢了。

    妈妈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一面往家走,一面脑子里浮现女儿洋洋得意、小战士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样子;她不疼爱女儿,反而疼爱小战士。

    中午回家吃饭时,妈妈追问女儿:

    “你和谁合伙抬土?”

    “和一位八路军兵哥!”

    “人家当兵的多有劲,你能和人家并肩抬土吗?”

    “他……我愿意和他抬……”苏环秀支吾着说。

    “他多大岁了?”

    “比我小一岁。”

    “那你不能叫哥哥,只能叫弟弟。”

    “他高大魁梧,懂得很多知识和道理,还会像哥哥一样关心照顾我,我愿意叫他哥哥……”

    “……”妈妈似乎看出点意思,不再多问了。

    有一次,二人抬土正在上坡,突然沉重的抬筐滑向后面,全部压在小战士身上,有一块大石头掉了下来,正砸在小战士的右脚上;一会儿脚面肿了起来。部队卫生员过来都了看,说没有伤着筋骨,过几天自然会好的;暂时不要干活,多休息儿天吧!

    这小战士哪能在家中闲得住,每天照样到工地;即使不能干,也在树荫下凑热闹。这苏环秀好像”心有灵犀”似的,不约而同地也来到工地,和他坐在一起,陪伴关心照顾小八路。小八路心中也无限高兴、感激。

    苏环秀看着小董红肿的脚很是心痛难受,忍不住将双手捂在上面,觉得还是不能表达心中的不忍,又抱起他的脚,将红肿的地方放在口里呵护了几口热气……

    突然,一只蚊子咬在小苏的脖子上,小八路一手把它打下来,又用手给她揉擦搔痒。

    “不行,还很痒!”

    小八路又继续给她搔痒……

    小苏含情地看了一眼小八路,无限的冲动搔扰着她的心

    “用你的胡须在在上面摩擦给我搔痒!”

    “我哪有胡须……”

    “那就用牙!”

    “……”

    “快一点,还迟疑什么!”

    小八路似乎明白她的意思,抬头看见周围没有人,把嘴贴在她的脖子上,真诚地亲了几口……并将牙贴在皮上,上下摩擦起来……

    小苏不由得倒在他的身上……

    小河上游不远处有片静水,小苏说:“我们去摸鱼,给你养伤!”

    二人来到这里,河水很浅,只没到脚脖子深。水清透明,一眼见底。鱼儿见有人来,慌忙四散逃窜,钻到水草底下藏起来。

    苏环秀伸出一只腿,让小战士给她挽起裤筒,又伸出另一只腿,同样挽起来,故意把白嫩的腿显示在小战士面前。小战士也挽起裤筒,二人一同下到水里。

    一条鱼钻到水草底下,小苏忙用脚踩在上面,小八路过来双手将白皙的脚丫和鱼一同捧起,遂将鱼逮住。

    小苏惬意地笑道:“就用这种方法捉,不用别的法……”

    又一条鱼钻到水草下面,苏环秀忙用脚踩上去,小八路又弯腰连脚带鱼一同捧出来。不过这次小苏的腿上溅上泥了,小八路撩起清清的河水,一面给她冲洗着,一面摸着她细嫩的皮肉,洗了一遍又一遍……苏环秀的心中很麻醉,不由自主地脱口说:“你真好……”

    又一条鱼钻到水草下面,小苏忙一脚踩了上去……只听她“啊”的一声,急忙抬起脚来,却见一只大螃蟹,双钳紧紧夹在她的脚丫上,痛得她直叫喊痛。另一只脚却站不稳,又“扑腾”一声,一腚坐到水里去……

    小战士连忙将她扶起来,可是裤子已经弄湿了,小战士又急忙将她抱上岸来,小苏哭着说:“这怎么回家呢!”

    小战士想了想说:“我穿着两条裤子,到芦苇丛里脱下一条来放在那里,你再进去,脱下湿裤子,换上我的裤子!”

    “你真有办法!”

    一会小战士从芦苇丛里出来了。小苏又走进去,马上喊话说:“进来吧!”

    “好快呀!”小战士心里想,于是便钻到芦苇丛里。

    原来她还没换完裤子,正光着屁股穿裤子。

    小苏马上改口责怪说:“谁让你进来的!太没有礼貌了。闭上眼睛别看俺!”小战士只好转过身去。

    小苏装做生气的样子,喃喃嘟囔道:“还不到你看的时候,到以后让你看个够……”她贸然说出这样一句话,不知对方能明白自己的意思吧!不由得脸上泛起了红晕……

    接着,两个人高兴地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她将煎好的鱼用煎饼包好,准备送给他吃。

    她一面走一面琢磨着:找到他后,把他叫出来,亲自将鱼送到他嘴里,他一定会香喷喷地嚼着,比吃到自己嘴里还开心……

    他们一共五个人住在老乡的东屋里。

    不觉来到他的往处,见屋里却空无一人。

    她吃惊地四周张望了一阵子,又打听房东告诉她:

    “部队昨晚早早地开走了!去了哪谁也不知道!”

    顿时,她觉得头脑嗡地一声要炸开了!又好像掉进无底冰窟窿里浑身凉透了……留给她唯一也是永久的纪念物便是她还穿在身上的那条裤子。

    这个拦河坝在军民经过三个多月的共同奋斗下,终于在麦收前完工了。石泉湖村民自古便有在这里筑坝防洪抗旱的传统,这次筑坝也是在原坝地基位置上重新加高固修,至于从何年代留传不来的传统也无从追溯了,他们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与大型水库相比,规模和用途虽然微不足道,但人们没有忘记它的功劳和地位。

    现在在政府的支持下,重新整修,使它面貌焕然一新。连同附近的卧佛寺、虎山、望海楼山,成为天下难得的综合奇观和旅游区,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石泉湖水库,历史悠久,是山东省最早人工修建的水库,也是解放前在解放区共产党领导下,最早修建的水利工程,说它是“水库之祖”是有由来的。

    有个井也是在同年同时修建的,它修建在根据地良店村西二里路的石门亭村。这里一片平川,土地肥沃。八路军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共产党文化机构长期驻在这块平川之地。每天要消费大量用水和粮菜,如今天下大旱,附近没有地方可以寻求水源,人畜用水也成了大困难。

    石泉湖修水库是因为他们有天然的优越条件,而这里唯一的办法便是挖掘地下水源。

    驻在石门亭村里的文化教育宣传部门的负责人杨希文、刘导生、孙陶林等人商量认为,当前大生产运动中的重要任务是抗旱保丰收,部队战士在前线战斗任务很吃紧,我们一定要配合前线作好后勤工作;石泉湖已为抗旱修了水库,我们石门亭村打井抗旱是唯一的办法,我们文化战线上的人驻在这里,就应当把这个任务担当起来。

    于是便和八大剧团、文联、作家协会、音乐舞蹈团、教育、报社等部门联合开会部暑了任务,并具体分工,马上行动;并由著名学者陶钝和马树元主持负责这项工作。

    可是具体行动却有很多困难,这帮文化战线上的人多数是知识分子、学生,女生较多;很多是从城市来的,从小四肢没沾过泥巴,没拿过石块;但是他们很有勇气和决心、乐趣去干这特殊的革命工作。

    地址选在村西南角一个低洼地长水草的地方,估计这里地下有水源。

    最艰巨的任务是先挖土坑,再用石头砌起来,不但要有技术,并且整天浑身沾满泥巴,天天浸泡在泥水中,危险也很大。

    这个任务由115师战土剧团、山纵鲁艺宣传大队、山纵五旅国防剧社、自卫军抗战剧团里男同志担当。

    刚开始5米以上,离地面近,便可直接用铁锨将土扔上岸来,越往下挖越深,扔土越吃力;当挖到接近水源时,便是泥浆,继续挖下去,只能从水中捞泥了。用铁锨已经撂不到岸上来,这时必须用工具盛泥浆,上面有人提上来。

    那个时代没有铁桶之类的工具,只好用百姓家的陶罐;当挖到8米深的时候,青年学生们站在岸上往下一看,好像万丈深渊,吓得头晕眼花,还要将盛满泥浆的陶罐用力提上来,个个畏缩在后面不敢靠前,大家喊了个“一、二”齐心用力往上拉绳索,只听“嘭”地一声陶罐被井壁碰碎了,100多斤重的泥浆“哗”地摔在地下,井下的人们吓得直喊妈,不必说每个人被泥浆涂满了身,如果掉在脑袋上可有笑话看了。

    再改用竹篮子和条筐吧,这倒很安全,只是提上来后泥浆快漏净了;地下挖井的人们被溅成泥人,他们干脆不穿衣裤,只穿一条裤衩,在泥浆里滚爬得了!

    有人又出了主意,将缴获来的鬼子衣服垫在条筐里;这可不漏泥浆了;又有人干脆不用条筐了,直接用鬼子的褂子,四角系上绳子,又轻便,又安全,用来盛泥浆,太方便了。

    将缴获来的鬼子头盔,给井下的人戴在头上,太安全了!

    井上的青年学生们又想了个主意,找来三根长木棒,竖起来扎成三角架,中间掛上滑轮,将泥浆滑上来,这样功率又快又省力。

    大家越干越有劲头,欢声笑语不断。井上的青年学生一面喊着劳动号子,一面齐心往上拉绳索,烈日下累得浑身汗淌,有时也下到井底下,洗个泥水澡,带着满身泥浆爬上来,也算是一生中难得的有趣经历。井上烈日当头,井下却有凉水清爽,井下的人干会儿活,再在凉水中清洗一会,这也算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最好奖赏,不由得也高兴地唱起歌来:“咱们工人有力量……”

    旁边有个干活的人是歌舞团的编导,听到这边热闹非凡,好奇地走来参观,一见到这个场面,不由得惊喊道:“这群书呆子可真了不起!”

    这群青年学生可不愿意别人称他们是书呆子,马上回敬道:“你才是书呆子呢!那年你留学回家,见到你老婆称呼大娘!”

    又有人接着说:“那年你老婆生孩子,你这个书呆子闯进产房,要替你老婆生……”

    “哈哈哈……”

    这位编导看到这群小伙子如此贬低捉弄自己,弯腰抓起一把泥巴打他们,不料脚下一滑,一只脚掉到没膝盖的泥浆里了;他用力一拔,结果只拔出脚来,皮鞋却仍陷在泥浆里。

    这可如何是好!他只好挽了挽袖子,伸手到泥浆里去摸鞋,结果弄得满身是泥,还没捞出来。

    旁边的学生只好用铁锨给清理出来,他哭笑不得。原来这双皮鞋还是他爷爷当年闯南洋用了半年的积蓄,才置下这双正宗英国爵士皮鞋,全家视为珍宝,传袭至今给了他,整天擦得锃亮。

    他也只好顺着梯子,下到井下清洗身子和皮鞋;井下的人们一面帮他清洗泥浆,一面向他提出回报条件:

    “你在法国留学,见过西方人会跳裸体舞。今天我们都在井下裸体劳动,你也给我们编排中国式的裸体劳动舞吧!哈哈……”

    越往下挖,渗出的水越多越快,水在逼迫大家快挖,不然水便渗满了池子。

    大家只好加快速度——快速挖泥,再快速提水,二者不可停歇,岸上拉滑轮绳的小伙子可忙坏了,手上磨起血泡都不知道。

    时间逼迫大家不能放松,已经挖了10多米了,本想休息喘口气,可是水马上渗出半米深。时间不待人,时间在逼人!

    天将黑下来,如果收了工不连续作业的话,一夜之间要渗出一人多深的水,第二天先要提完水再挖可就麻烦了!

    大家齐了心,一齐决定;不能停工,晚饭也不吃了,今晚也不睡觉了;分成三班轮换干,每班再分成两组,有挖泥的,有提水的。苦战一夜晚,争取再挖两米深……

    大家豁上了,没等天明,便完成了15米深的任务。大家爬上井台岸,满身泥浆还没顾及洗,便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其他人帮他们清洗完身子,换上衣服,背回了家,饭也顾不得吃,倒头躺在床上便昏睡了过去。

    抗战剧团的同志们负责开采石料,他们中间有当过民兵,是制作火药、地雷的能手。先要抡锤打钎,再用炸药爆破,又吃苦,又危险。

    石料场在南面距这里四五里路的古路沟村,虽然路不崎岖遥远,但没有车推、牲口驮拉等搬运工具,大家只能赤手往家搬运。

    这个任务由姊妹剧团的女同志和妇救会的人和其它剧团的女演员们去完成。

    这些女同志多数是从城市学校或富豪家庭奔向延安,走向革命队伍的;抱定不怕牺牲,克服困难,终生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扛石头很艰苦,但他们决不叫苦,咬紧牙关去完成任务。一共出动了二三百口人,每人若能完成运回三四块石头,便能够用的。

    王俊芹个子很高,身体粗壮,在剧团里搬运道具、搭建戏台、远程跋涉、吃苦耐劳少不了她。

    她带头扛起一块大石头约有100多斤,刚走了几步,压得肩膀刺肉痛,实在支撑不住,只好扔掉了;又想继续扛,但却放不到肩上去了,别人帮她抬到肩上,坚持走了10多步,只好扔掉了;换了一块小一点的石块,她喘了一会气,用手巾包着石头,蹲着往肩上扛,可怎么也起不了身,气得她只好两手抱在怀里往家走,走几步扔在地上歇一会,再走几步再扔……走不到半里路,急得她偷掉眼泪,还快擦干净,怕人看见。

    小朱身材敏捷结实,跳起舞来身轻如燕。只见她灵敏地将一块大石头弯腰拾起,“嗖”一下子两手顶到肩膀上去,接着便健步如飞似地奔走。可是肩膀承受不了钻肉的痛,只好将石头扔掉。她喘了口气再想将石头顶到肩膀上去,可再也没有力气了。又一用力,手被划破了。她不逞能了,只好抱起一块小石块往肩上放,可是肩膀吃了刚才的亏,小石块也承受不了,痛得她只好两手将石头抱在怀里走……

    女孩小闫知道自己无能,便脱下一件褂子包在石头上,抱在怀里走,但越走越沉,半路上只好再换一块小石头。

    剧团的几个男孩看见后哈哈大笑讽刺道:“这些婆娘拿出抱姓娃的姿势抱石头,看来都是天生抱孩子的料子,这是看家本事……”

    把小闫气得两眼瞪圆,想回骂几句,不料一分心,石头从怀里掉了出来,不偏不歪,正砸在自己的脚趾上,痛得她坐在地上抱着脚流泪,男孩们更是幸灾乐祸地偷笑。

    多数女孩不再逞能,只好量力而行,各抱一块小石头,姗姗地回来了。

    下午收工,工地上堆了一堆石头,技术员过来看了看,连说石头太小,不能用来砌井。

    第二天,她们改变了方法,两人一组,带着绳子、扁担或木棍,专抬大石块;如果两人很吃累,可以四个人一组,轮流替换抬。

    很多女孩不会抬,抬起来歪歪斜斜地走路,前后二人步伐不协调统一,好像各人在扭各自的秧歌,只好走几步一停歇……

    第一天成绩斐然,第二天成绩下降了,抬来的石头只有第一天的三分之一。原来第一天大家一鼓作气,肩膀都压肿了;第二天起床后,手摸都痛,别说抬石头;肩膀上不敢放扁担,大家不能抬了。

    一连几天,石头运不来,于是文联、作协的诗人、作家也参加搬运石头。这些文人,很少干过这种粗活,有些年龄较大,效率并不高于姊妹们。

    这肩膀子休息几天,消肿了再抬,再肿再消,几次反复,习惯适应了,便有抗压能力。于是,抬石块才加快了速度。

    后来,这些文人老了,也很幸福地回忆这段奇缘,她们风趣地说:“我们的肩膀也是在战争年代有缘份用石头夯出来、砌出来的!”

    这些女兵后来转战全国各地,或是火线抢救伤员、或是挑运弹药、翻山越岭、补给粮草给养,或是支农挑送农作物,都能习以为常万般适应了。

    用石块砌井是技术活,那个时代没有吊车,大石块只好用绳子拴牢,然后几个人在岸上往下滑;井下有人安放,这样速度很慢。有一位老农民过来建议说:“把石块掀到井下即可,这是粗活,不像你们读书写字那样呆板……”

    旁边的歌舞编导这时乘机说风凉话:“这位大爷说得多好呀!我说你们是书呆子你们不服气!书呆子永远是书呆子……”

    于是井下的人全部爬上岸来,一齐动手把石头掀到井下,用完以后,再掀一部分下去。

    这一天,八路军在江苏赣榆战斗中,消灭敌伪400多人,漏网的二百多名鬼子,向西北方向逃窜,妄图直奔汤头村据点,

    鬼子慌不择路,落荒而逃;跑了一天一夜,第二天,狼狈溃逃到古路沟村,想在此喘息吃饭。

    鬼子的行踪被临近鱼台村尹圣堂发现,他马上召集孙风昌、孙风臻、尹世明、尹世德、尹世功、李景梅、李长忠八名民兵,决定鬼子送上门来,不能让他们跑掉,趁鬼子没有防备,打他个措手不及。

    可是手中没有武器,只好全村集中了4棵锈迹斑斑的土枪,急忙装上火药,带上仅有的三颗手榴弹,在青纱帐的掩护下,很快摸到了古路沟村边。发现了村里疲惫不堪的鬼子,在烈日炙烤下,横七竖八像死猪一样躺在树荫下、屋檐底,毫无戒备地睡觉。

    大家摸到离鬼子最近的一垛草堆旁,对折鬼子密集的地方连放了几枪,又把仅有的三颗手榴弹投向鬼子。几个鬼子没来得及爬起,便倒下不动弹了。其他鬼子慌了手脚,连忙爬起来,摸起枪,无目标地还击,八位民兵趁机钻进了高粱地。

    鬼子发现只是土八路,也壮起胆来,架起机枪,对着民兵跑的方向疯狂扫射;打得民兵抬不起头来,孙风臻中了敌人的枪弹,不幸牺牲了。

    村外是茫茫一片高粱地,敌人害怕中了埋伏,不敢贸然追击。

    此时,八路军文化部门的同志们正在古路沟村后放炮开采石头;这时村里忽然枪声大作,他们得知这里的鬼子遭到八路军的袭击,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但是文化部门的同志不是作战部队,手中没有武器,无法参战支援。他们便将炸药制成几个炸药包,在村后放起来,以造声势,迷惑威慑敌人。

    鬼子听到村后“轰轰”炮声不断,可吓坏了,误认为八路军正规军从村后包围过来。

    这时,县大队肖队长带领县武工队主力赶来支援,从正面对敌人展开还击。

    鬼子认为双面受到夹击,不敢恋战,慌忙收起残兵败将,向正西方向逃窜。

    第二天早晨,天还朦朦亮,石桥村有个铁匠早起走了五里路到石门亭村这个新建的井里打水。因为天旱到处没有水,又听说这口井是八路军新打的,泉水清正甘醇,人们早就争先恐后地前来取水。他想早来,免得天亮人们拥挤。

    他正专心向井边走去,可是后面有个人紧紧尾随在他的身后,他全然不知。等他把两罐水提出来,一转身才发现身后有一个人站在那里,他仔细一打量,原来是个日本鬼子。

    骤然,他紧张得浑身热血要迸发出来,这紧张立刻转化为仇恨,仇恨马上转化为力量!不由得紧紧攥起拳头,浑身肌肉绷紧起来……

    原来昨天八路军和鬼子在古路沟作战的时候,这个鬼子受了伤,掉了队,迷了路;没跟上部队逃跑,在野外露宿了一夜,又渴又饿,很想找水喝。可是沟河都干涸了,忽然他发现铁匠挑着水罐去挑水,他估计这个人一定知道哪里有水,于是便尾随在铁匠后面来到井边。鬼子不会说中国话,用手比划着要喝水罐里的水。

    铁匠无比的仇恨怒火涌上心头,胡须像钢针似地直竖了起来!那鬼子刚要弯腰喝水,铁匠从他身后猛扑了过去,顺势将鬼子摔倒在地上;抬起他那打铁的硬拳头,照着鬼子的脑袋狠命砸去。

    这鬼子虽然受了点伤,但年轻力壮,猛翻身将身子鼓了起来,又一手揽住铁匠的腰,将铁匠反扭在身下,铁匠快速爬了起来,鬼子也脱身站了起来,没等他站稳,铁匠又从身后抱住他,想再次将他摔倒;可是这鬼子已有防备,两条腿像扎了根似地牢固不动……

    正在危急之时,周边提水的群众聚集而来。大家一齐动手,将鬼子制服在地,又找来绳子,将鬼子捆了个周身不透风。

    这口井昨天刚竣工,完全由八路军文化部门的人经过50多天的艰苦劳动修建而成。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诗人、文学艺术家、教授、教师、剧作家、音乐家等等和八大剧团的男女演员和青年学生;他们仅凭赤手空拳,从放炮开采石料、运送石料、挖土砌井样样都干,才完成这项工程,所以叫做“抗日文化井。”

    这口椭圆形大井,直经约有20米,深有15米,底部用石头铺底;井壁四周用方石块砌成梯形,安全牢固,结构紧密;井底有两个大水眼,永久喷水不断,长年不怕干旱;水源甘醇清洁,不但解决了周边几个村和部队的吃水用水难题,同时灌田浇园、也保证了周边蔬菜、瓜果、粮食的丰收。

    很多村民也迫不及待地前来汲水,先尝为快。部队首长和县区乡领导非常高兴,大加赞扬这些秀才为大生产自给自足做出了贡献。

    今天,在石门亭村井旁开庆功会,各级领导和建井全体人员和老百姓都来参加。为此,各文工团还要表演文艺节目,还要举行民间传统的“六畜”祭奠仪式,意思是宰杀六种牲畜祭奠上天先祖,保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黎民幸福。

    村民们已经准备了五种牲畜,还缺一种牲畜,正在为难。可巧今早在井旁活捉了一个鬼子,这是天公作美,送上门来的礼品权做一牲畜,以酬上天吧!

    这是文化界在抗战时期的一个突出事迹,因而值得立碑永久纪念。

    解放后,中央文化界领导人陶钝重回莒南造访这口井,并和莒南县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立碑,陶钝亲自题名为“抗日文化井”并题碑志如下:

    文化井记

    文化井是一九四五年山东省文化协会响应党的生产自给的号召选在莒南县石门亭村为了种菜打的井。我与马树元主持,文工团的同志来劳动,下井挖泥,推车送石,女同志不宜,但姚明和陈湘两演员奋勇参加,起了鼓动作用。挖至一丈三尺,两石缝间喷出清泉,群情欢跃。这井砌成椭园形,石底石帮,千年不坏,因文化界劳动成果,故名。共产党领导,谁说秀才造反不成呢?至今泉水溢满。立石志之,以待观者。

    公历一九八五年打井四十周年陶钝题志

    莒南县人民政府将石门亭“抗日文化井”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纪念保护,碑文简介如下:

    时代:抗日战争时期

    1945年山东省文化协会响应党的生产自给的号召,在石门亭村为了种菜打的井。此井砌成椭圆形、石底,石帮,因是文化界劳动成果,故命“抗日文化井”

    临沂市水利局将“抗日文化井”列为“重点保护水利工程设施遗迹”并立碑纪念保护,碑文简介如下:

    抗日文化井,位于莒南县岭泉镇石门亭村,1945年,山东省文化学会响应党的生产自给的号召,在莒南县石门亭村建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20米的大口井,用作取水、种菜。该井石底、石帮,结构牢固。因是文化界劳动成果,故名“抗日文化井。”

    井的故事似乎讲完,可是后人仍在不断续写。

    进入新的时代后,每年都有从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造访这口看似不起眼但又闻名天下的文化井。

    2012年有从遥远的南方来拜访的一位青年,他从怀里掏出一件被泥土染成土黄色的衬褂,他说这是他爷爷当年在这里打井穿的衣物,上面溅上的泥水斑迹还清晰可见。爷爷告诉他,这上面历历在目的泥水痕迹是永远的见证和纪念。临终时嘱咐后人不要洗净,当做传家宝代代传留下下去。

    2015年来了一群女孩,他们是同学,现在分布在全国各地求学或工作。她们参观完后,每人用矿泉水瓶装了一瓶这井里的水要带回去。其中一个女孩说:“我奶奶曾在这里参加过打井,她常乐哈哈自豪地讲当年在这里打井和抗日宣传演出的故事。我带回去这瓶水,每个清明节扫墓时,我要在奶奶墓前洒上这井水,让奶奶尝尝这是当年她亲手打的井水,她在九泉之下,该多么高兴欣慰……”

    其他女孩说:“我们要把这井水带到全国各地,让我们的家人和亲朋好友都品尝这文化井其中的味道……”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浪中行吟
浪中行吟 2023-8-4 14:09
创作愉快,问好作者!
引用
雨点沙
雨点沙 2023-8-4 17:55
赏读
引用
安陌
安陌 2023-8-4 20:04
欣赏小说!赞一个
引用
冰羽
冰羽 2023-8-5 07:21
问好朋友,送上祝福。
引用
石也
石也 2023-8-5 07:53
欣赏新作!
引用
杨千紫
杨千紫 2023-8-5 07:53
喜欢,问好朋友!
引用
风雨百合
风雨百合 2023-8-5 08:25
拜读,期待作者更多的作品!
引用
紫盏
紫盏 2023-8-5 09:29
问好楼主
引用
封与风
封与风 2023-8-5 10:02
好文笔,送上问候。

查看全部评论(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