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小说故事 历史军旅 查看内容

办识字班

王复生 2023-8-7 16:48 1293
    从1941年3月到1945年9月,八路军115师、山东军区和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及其附属机关集中驻扎在莒南县。于是山东新闻、文化、教育等单位全体领导机构和随从人员及全国出名的新闻、文化、教育和文化艺术部门的精英人才也云集到莒南县;例如著名的文化宣传主要领导杨希文、刘导生、孙陶林、匡亚明、李澄之、陈沂、高克亭、王众音……著名的作家诗人陶钝、于冠西、冯毅之、刘知侠、峻青、王希坚、马少波、苗得雨等100多位名人也转战到莒南县良店村和附近村庄。

    1941年6月山东新闻文化教育单位转战到莒南县后,在莒南县岭泉村召开文化教育宣传联席会议,对文教宣传工作如何配合抗战作出了指示,在会上,文人们提出共同见解:我们驻在根据地,一定要帮助根据地群众提高文化水平,千方百计搞好文化大翻身。中共山东分局很赞同这个意见,要求大家根据现有条件,打破陈规旧俗,办好庄户学,因为莒南县是全国各项工作的试点,要马上总结经验,在全省和全国推广。

    于是,这些文化教育精英组成几个工作组,分赴到各区,乡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想方设法,不拘形式;在缺资金、缺教师的情况下,大力开办各种教育识字形式。

    于是,根据地各个乡村积极响应号召,办起了各种形式的识字学习组织,走到各村都能听到朗朗读书声和歌唱声。

    在距离良店村北面十多里地,有个筵宾村,办学识字很有成就,他们把这种学习形式叫做“识字班”。

    识字班,多么朴素的称呼,无非是识字学习的组织,开办时,村里不论男女老少都来参加;有妇救会的妇女小媳们,有民兵、儿童团的青少年,而最多的是农村未出嫁的小姑娘们,她们自古深受没有文化惨遭剥削的痛苦;现在妇女先提倡不裹脚,又号召学文化,所以她们积极走在头里。于是这些小姑娘成了识字班的主流,后来多数人退出这个舞台,完全由小姑娘独占这块阵地。以至后来“识字班”成了小姑娘的代名词,直到现在根据地仍然称呼未出嫁的小姑娘为“识字班”。

    通过一段时间的办学,筵宾村的识字班办得很有成就,深得根据地广大群众的称赞。于是文化教育界的领导名人到筵宾村考察参观,觉得这个村的识字形式很好,并总结了他们的经验,由著名作家刘知侠撰稿,在“大众日报”上报导,于是,根据地办识字班的学习形式,在莒南县筵宾村试点成功,从此,便在全省及全国推广“识字班”这种学习方法,筵宾村也成了全国的办识字班的先进典范。

    可是筵宾村起步办学的艰难和戏剧般的罗曼史又有谁知道呢!

    “办学校了!办学校了!”延宾村男女老少听说要办学识字,欢呼奔走相告,听说这是共产党专为穷人办的学校,不收钱可以上学,可是学校在哪里呢?

    没有教室、没有老师、没有桌凳……一切没有!没有一切!唯有一群翘首期盼上学的穷孩子。

    有人提议,还是让田秀才当老师吧!

    是呀,我们村里不是有个很有学问的田秀才吗?人们倒是把他从记忆和印象中几乎忘记了。他是晚清最后一批科考中的秀才,后来清朝灭亡,换了民国废除了科举,不能继读进考,从此在家隐姓埋名。他的举止言行,与百姓格格不入。当年祖上也有30亩地,极力供他读书,已卖掉了多半;幸好废除了科举,不然再求功名,已力不从心了,结果功不成名不就。

    剩下的几亩地到他手中勉强维持温饱,可这穷书生却是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好吃懒做的孔孟之徒,整日穿着打着补丁的长袍大褂,出口孔子曰,闭口孟子云,自命清高;地里的活他不干,每年雇几个长工,给他耕种收割,送到家中。后来穷困潦倒,没有能力再雇工了,只剩下半亩地也全部荒芜。为了活命,他决定将半亩地也卖掉,幸好有个贤惠勤劳的穷苦出身的农家媳妇,出多少价也坚决不卖,她说即便是挖草吃也有个长草的地方,再说百年之后,命归黄泉还有个葬身之地。

    这个妇女勤劳吃苦,这半亩地耕种收打,不管风吹雨打,挽着裤腿,赤着小脚,拼命流汗,管理这半亩地。如果遇到涝年,她的地在别人的地中间,排不出水来,便成了蛤蟆汪,颗粒不收。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她还要挖野菜摘树叶养活全家。实在支撑不住的时候,她还要偷偷去讨饭,如果田秀才知道,还要骂她丢了读书人的脸。

    听说村里要办学,并让田秀才当老师,田秀才可高兴了,自己识字今天可派上用场了。可是没有任何报酬,因为这是庄户学,上级不拨款,群众自己想办法,或甘尽义务;田秀才一下泄了气。这时他老婆出面作主了,说道:“没有报酬也干!你在家里闲着干什么?给兄弟爷们帮忙也应该!也不出大力,累不着……识了一肚子字,眼看要带到棺材里去了!”

    村长和农救会商量决定,天天教学不能饿着肚子,每天学生轮流凑20个高粱煎饼给他。田秀才很高兴,这总比出门讨饭强。

    没有教室,暂时在河边沙滩树林子里,下雨刮风就停课,学生自带板凳。选了吉日开学了,田秀才早早起来,穿上整洁的大长衫褂,清朝遗留辫子也梳得油光,早早来到上课地点。学生们便是另一番景象,多数是小姑娘,听说要上学,“哄”地一声一窝蜂似地跑来了,这些野孩子,赤着脚丫、蓬头散发……他们在家中都是辅助劳力,忙时在地里帮助播种收割,闲时拾柴挖草放牛羊、看孩子忙家务……

    今天来上学,没带也没有任何学习用具课本,只不过随身带着劳动用具——拾草的孩子带着草篮,放牛的孩子牵着牛来了,看孩子的领着背着小弟弟妹妹来了……大家把工具放在到一边,坐在沙地上,有的还自在地趴在沙地上,听老师讲课了。

    老师知道大家没有课本,也没有纸墨笔等用具。也罢!便拿出一本陈旧得黄黑的书,让大家跟随老师读,老师读一句,学生随读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学生们脸上堆满笑容,用力高声随读,浑身洋溢着第一次上学的幸福感。

    有的学生念腻了,退出场地放牛去了。有的急忙拾草,中午还急等用草做饭呢……人员随走随来,这里学校也变成孩子们休息地点和变换手法玩耍而已。

    起初几天,还能凑20个煎饼,随着孩子们逐渐减少,凑的煎饼也逐渐减少,15个,12个、8个、2个,后来几乎凑不起来了。

    可怜的老师,辛苦一天,还挣不上饭吃。不过多数学生还能坚持“到校”,可是家长不支持,连个煎饼也不舍得送给老师。

    还是孩子们有办法,有个叫探花的学生,烧了个大地瓜,包在脏兮兮的破褂子里,偷偷送给老师吃,其它学生也效仿,有的捎来生地瓜,有的摸来大鲫鱼,有的从野外摘来野果,老师概收不拒,还有个学生捉了个大青蛙,包在南瓜叶里烤得喷香,送给老师,老师一尝,鲜美可口,连称好吃好吃!只有这些孩子们养活着老师,并坚持每天来背“人之初”。

    聪明的老师,也想出点子,谁送的东西多,就教他写字,他用毛笔将“三字经”写在树叶上送给孩子,让他在地上照写。

    有个会唱歌唱戏的小女孩,每天领着她的弟弟来上学,不过她的任务以看孩子为主。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因为她学习最好,老师念过的“三字经”唯有她能马上背下来。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围在她身边,听她唱歌唱戏,她还会讲很多故事,有时讲得大家捧腹大笑;有时讲得大家痛苦流涕。她叫杜台秀,不过大家不叫她的名字,都习惯称她为“小戏子”。她的公开身份是后街徐其友老汉的童养媳,她每天带在身边看护的小弟弟便是她未来的丈夫。

    后来老师发现一个隐秘,同学们都愿意跟在小戏子身边,只要小戏子一到校,孩子们到校的就多;一旦小戏子不到校,孩子们到校就少。小戏子成为孩子们的中心了,不论小戏子到哪里去,后面便跟上一群放牛羊的、拾草挖菜的……

    秋天到了,北山坡上的一棵野柿子树,红彤彤的柿子掛满了枝头,今天大家背完了“人之初”,决定去摘柿子孝敬老师。有个叫槐花的女孩子率先爬上柿树枝头,先啃口尝了尝——呀,好甜呀!熟透了的柿子像烂泥似的,不用嚼,便像喝糖稀似地下了肚。地面上的同学馋坏了:“先别顾自己吃,赶快摘下来我们尝尝!”于是她摘了几个扔下来,结果掉在地上都摔成烂柿泥。还有一个掉在一个孩子头上,这孩子头成了柿泥蛋了。

    可是槐花怀里只能抱四、五个柿子,并且不能下树;于是她想了个法子,将两条裤腿用鞋带扎住下面的裤角口,解开腰带将柿子一骨脑儿像装布袋似地全部填到两条裤腿里,裤腿装满后再束紧腰带,急忙下了树。两条腿好像插在烂泥里似的无法迈步行走;大家一齐架着她,好容易回到“学校”。

    解开腰带退下裤子,两条腿好像沾满柿子的糖葫芦,大家欢笑着围在两条腿周围,抓起不成个的柿稀泥,尽情地享用,那手,那脸,个个成了柿泥人。

    有个聪明的孩子急忙跑去要把老师拉来共同享用,田秀才坐在那里口水早已顺着胡须流了下来,可是要和同学同坐在女孩的两条柿泥腿旁共享美味,似乎太不雅观,所以高贵地坐在那里拒绝孩子们的盛情邀请。

    有个叫秋艳的女孩看出门道,从腿裆中间找出一个没挤破的囫囵柿子,急忙讨好似地跑去送给老师吃,见老师吃得津津有味,心想:看来这个柿子没有屁臊味,于是便顽皮地对老师讨价说:“老师,你一定多教我几个字!”“可以!可以!那当然……”

    其它同学也效仿讨好老师,可是没有囫囵柿子,每人只好抓起一把柿泥,跑到老师跟前,争先恐后不住点地往老师嘴里填……老师张着大口应接不暇,大家只好将柿泥无目标地投向老师,并异口同声地要求着:“多教我个字……”结果田秀才的嘴唇、胡须、鼻子、脸上全部涂上了柿泥。

    有个女孩唯恐老师忘记了她,还邀功似地说:“我已抓了三把柿泥送给老师!”还有个小不点没有靠上前去,气得她将一朵野菊花偷偷地插到老师的辫子上。

    盛宴结束了,大家互相取笑着,每个人的手、脸、头,浑身上下成了一个个柿泥人。再看看老师,也同样被大家用柿泥糊得五官不分,只露出两只眼晴。

    同学们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要给老师刮洗干净,老师却说:“不要刮!不要刮!等我回家刮掉给老伴吃!”

    第二天老师生病不能来上课了,因为吃多了柿子,伤了肠胃。坏事了,眼看学校要垮台,可是孩子们还是天天坚持来上课。

    原因是他们的好朋友小戏子天天带着她的弟弟坚持到这里和大家上课。小戏子的“人之初“早已背得很熟,于是她来领着大家念书,并且还能一面读一面写一面讲解,读写完了,再唱歌讲故事,下课后,她和大家一起去劳劫、放牛羊或拾草挖菜。大家觉得比田老师在场还高兴。

    原来这个小戏子不是本地人,她原是北京东边廊坊市里一个戏班子里的小学徒,戏班里的学徒在旧社会都是班主从各地买来的穷人家的孩子。这些穷孩子从小没上学不识字,但是没有文化是不能唱戏的,班主也不可能专供其上学,这些学徒必须在演戏的实践中边演出边学习。

    例如要演一个剧目,先由班主或领班讲解本剧的故事剧情;然后将角色分给每个演员,并讲解演员所扮角色的年龄、性格、性别、身份、职业,再将唱词分到各人,领班将各人的唱词领唱几遍,然后要求演员必须认识唱词的每个字,并将唱词分毫不差地、咬字清晰地学唱下来。可见在排练的过程中,每个演员不知要将自己的唱词习唱多少遍,由比以来,不但自己的唱词都认识,甚它演员的唱词也能熟练地记下来。

    这小学徒从五岁进了戏班,她非常聪慧好学,刚来只是打杂,天天跟随在剧场每个演员之间,听他们唱、念、背,如此耳闻目睹,长此以来,每个演员的唱词她也会唱,并且唱词的字她都认识。领班看她有出息,唱腔又好,也有意让她在旦角中演唱青、花、老、彩各种角色。

    当时地方小剧团以杂剧为主,廊坊紧靠北京天津,这个小剧团,兼取京剧、昆曲、梆子的特点,使得杜台秀兼纳各家长处,适当穿插各种唱腔和表演,有时还配合地方小调和民歌,使她从小表现了出类拔萃的艺术才华。

    七•七事变后,鬼子很快占领了北京,又攻占了天津,沿途烧杀淫掠,廊坊小剧团被炸得不复存在,演员们亡的亡,伤的伤,逃的逃。杜台秀的家就在河北农村,她只好逃回老家,可是家中母亲哥姐都被鬼子杀害,家已不复存在,于是她只好领着被炸成残疾的父亲要饭逃生。幸好她有会唱戏一技之长,沿途卖唱勉强和父亲活下来。

    后来父女二人流浪到山东滨海根据地,觉得这里在共产党领导下是个好地方,每天便在筵宾村周边讨饭。筵宾村有个徐其友老汉,觉得这父女可怜,便收留他们住在自己家里,这样每天讨饭回来,也有个落脚点。

    徐其友家中有个4岁的小儿子,很愿听杜台秀唱戏,每晚总要缠着杜台秀唱戏给他听。这小孩很喜欢这位姐姐,天天围在她身边不愿离开。杜台秀有时讨点好吃的东西,也带回家给小孩吃,并经常帮助这家干家务活和农活。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逍遥漠仙
逍遥漠仙 2023-8-5 16:59
好文笔
引用
紫盏
紫盏 2023-8-5 21:15
拜读,祝好
引用
思无涯
思无涯 2023-8-5 23:59
欣赏支持!
引用
子萧
子萧 2023-8-6 08:33
欣赏佳作,问好!
引用
雪飞雪舞
雪飞雪舞 2023-8-6 10:42
支持并问好
引用
文清
文清 2023-8-6 18:38
拜读,欣赏!
引用
紫紫草
紫紫草 2023-8-6 19:45
好文笔
引用
冰煌雪舞
冰煌雪舞 2023-8-6 20:50
问好朋友,欣赏了。
引用
优福
优福 2023-8-6 21:23
欣赏佳作!
引用
云台影域
云台影域 2023-8-6 21:57
来过,拜读

查看全部评论(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