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当前位置

: 首页散文随笔 杂文论文 查看内容

愧疚,要适度

尕贰 2012-9-27 12:14 3264
  我们常说:但求问心无愧。当因自己的过失造成他人或是集体,甚至国家利益损失时,我们常常责怪自己,这就是愧疚。而所谓“但求无愧于心不”更多是一种追求。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错是不可完全避免的,那这愧疚便也难以轻易甩掉,甚至伴随一生。
  不同的错误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愧疚;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错误所产生的内疚心里同样不一样。这就好比风景与人的感官知觉关系一样,任意一方的变革都可能会引起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方的变化。产生愧疚心里后,不同的人的反应也不一样。有人将愧疚化为动力,更积极了;有人将愧疚视若无物,无所变化;还有人将愧疚变为心里奋斗的枷锁,视为不努力、不拼搏的借口,常自哀伤,颓废了,堕落了。第一类人往往成了有所作为的人。如某些出身贫寒的人因为对父母的愧疚而更加具有奋勇向前的动力,从而令自己在事业上成就一番功业。第二类人便成了知错未改的典型。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也有愧疚。但那愧疚就如浮云一般,虚幻得可以忽视。于是乎,他们可以在同样的地方跌两次,可以在不同时候以同样方式伤害同一个人或者不同的人。这类人往往无所成就。一个不懂得利用自己的愧疚的人,算不得聪明。第三类人最让人扼腕叹息。会愧疚证明其有廉耻之心,具有铸就人生辉煌,并且在犯错之后仍可回头。但凡事皆讲究“适度”二字,少了不好,但这过了,那也会坏事。这第三类人就是典型的过度愧疚了。他们自私吗?不,他们很为别人着想。他们不自私吗?也不,他们太在意自己的感受了。他们是矛盾的综合体,意识到了,却难以改掉。一些自杀的人便是他们的极致代表。
  人,活着是为什么?简而言之,即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在奋斗。为了自己好理解,那么为了他人而努力仅仅是直接替他人谋求各种幸福吗?很显然不是。让他人幸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方式,或说道路就是让自己幸福。人群是一条琏子,而人是每个圆环。人最需要做的便是让自己保持完整,这样才能使琏上其他圆环实现其存在的价值,也即找到自己的幸福。在此基础上,才能谈为其他圆环谋求直接的幸福。而那些愧疚过度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为自己考虑是件多么重要的事。他们常常让愧疚占了心,于是经常无干劲。常以为用力做事了,便是为自己谋利了,便自然地生出一种抵抗心理。这样的心理产生后,他们便会使自己的状态下滑,以至于最后深陷矛盾的苦海。一方面,他们愿意为他们所愧疚的对象做许多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因为自身糟糕的状态而影响他们的处事能力,为他人做事感到力不从心。于是,越愧疚,心里越脆弱;心里越脆弱,能力越差;能力越差,愧疚又越大。如此恶性循环一旦形成,人便极易走到前程的毁灭。自杀的,自残的,自虐的,甚至祸害别人的,都出来了。
  愧疚是好事,但千万别过了头,不然便可能会毁了你。
  一个过度愧疚的人不仅可能会使自身走上不归路,还可能给身边人造成极大困扰。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而,每个人的身边都有朋友、家人关心。一个愧疚的人因为自身处置不当,致使自己变得颓废而堕落,这无疑会让自己身边的人心常常被忧虑、担心充满着,甚至使自己的家庭深陷困境。如此一来,便成了伤人伤己的存在。并且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还可能会更加愧疚,以至走上绝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生命的离去,带走了自己和他人的希望,不可谓不悲。
  问心无愧既已无法实现,不如好好看待自己的愧疚。有愧疚是好事,但如若不重视或是过度重视,却也不妙。凡事皆以适度为好,愧疚也不例外。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