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当前位置

: 首页散文随笔 杂文论文 查看内容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曹建明 2012-7-3 12:43 5403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从地上冒出来的吗?不是;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大社会实践中来。”
  那么,他老人家的这个关于“人的正确思想”的思想,正确不正确呢?他老人家的这个教导,我们该不该遵从呢?
  我想,他老人家的这个思想,不是很正确;所以,他老人家的这个教导,我们不应该遵从。
  有一个典故,说的是:有一群人,在沙漠旅行,口干舌燥,没有水喝。虽然几次看到前面有水,可几次都被证实,那些都不过是海市蜃楼。于是,“聪明”的人们便绝了望,再也不相信前面会有水,只有一个大家都认为脑袋不怎么灵光的人,却一如既往地在心里充满着希望:只要看到前面有水,他就要兴奋地往那里赶,而不管那里是不是海市蜃楼。结果,只有这个脑袋不怎么灵光的人,最后喝到了水,走出了沙漠;其他的所谓“聪明”的人们,因为心中没有希望,腿上就没有力量,就都渴死在沙漠里了。
  还有一个寓言,说的是:面对同一只老虎,小孩子说:“一只花猫,好大的花猫。”妈妈说:“那是老虎,要吃人的。”生物学家说:“食物链的一环,最高阶段。”动物保护者说:“濒危物种,一级保护动物。”画家说:“刚毅孤傲,风骨之美。”
  在典故中,同一种产生思想的社会实践,却产生了两种思想:一种错误的、导致人们渴死在沙漠里的思想;一种正确的、使人们活着走出沙漠的思想。那么,为什么同一种社会实践,可以产生两种思想呢?那是因为,同一种社会实践,是由具有不同头脑的两种人参加的;是由于有了两种不同的头脑,才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想。
  而在寓言中,同样是由于各人的头脑不同,所以,在面对同一个社会实践(客观对象)时,各人的思想也不相同。
  其实,人的思想,是人的大脑与社会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的大脑对社会实践的反应。而社会实践是客观的、既定的,人的大脑却是主观的、随机的,所以,思想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人的大脑,取决于人的大脑对社会实践如何反应:大脑的反应正确,思想就正确;大脑的反应错误,思想就错误。
  那么,大脑又如何反应正确?又如何反应错误呢?
  这就要看大脑的组成结构及其作用机理了。
  大凡中国人,只要他有一定的政治素质,他就知道:“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当然,他也知道,在如今的中国知识界,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普世价值”。
  人是靠大脑思考的,那么,大脑就是人的思想的基础。何以又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或者“普世价值”来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呢?
  在这里,我们发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不是我们思想的“基础”,而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前面多出了一个“指导”,后面多出了一个“理论”。
  一个“指导”和一个“理论”,说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基础”是一种形而上,是虚的;而人的大脑这个“基础”才是一种形而下,是实的。
  这就是说,人们的思想,其实要有两个“基础”:一个实的,一个虚的。就象电脑有“硬件”(实的),也有“软件”(虚的)一样,人的大脑也要有“硬件”和“软件”。
  那么,何谓大脑的“硬件”和“软件”呢?爹妈生下的血肉之脑,就是“硬件”;而爹妈、老师、其他尊长的教养、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得来的生活经验,就是“软件”。“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头脑中的“软件”;“普世价值”,就是中国知识界大佬们头脑中的“软件”。
  人的头脑中的“软件”,其实也是一种思想。只不过这种思想是过去式的、先天性的;而不是进行式的、当时性的。她不是我们现在的思想,而是我们现在的思维模式,是我们现在的思想基础之一。这种思想象电脑软件可以额外编制而装入电脑一样,可以在我们现在的大脑之外额外编制而装入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大脑装入这种思想(即“软件”)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有“硬件”,有“软件”,那么,社会实践作用于人的大脑,就近似于人的指头作用于电脑键盘。人的指头作用于电脑键盘,电脑就会通过相应的软件程序作出相对的反应,从而得出一种计算结果;社会实践这种“指头”作用于人的大脑,人的大脑也会象电脑一样,通过相应的“软件”程序作出反应,从而产生一种思想。那么,要想人的思想正确,就必须人的大脑中固有的“硬件”强悍,“软件”正确。
  我们的大脑“硬件”是爹妈给的,无法更换。那么,我们能确定我们大脑中的“软件”是正确的吗?什么样的大脑“软件”又才是正确的呢?
  因为大脑的“软件”是针对社会实践而发生作用的,所以她必须适应社会实践。只有能够充分适应社会实践,大脑的“软件”才能够产生正确思想;也只有能够充分适应社会实践,大脑的“软件”才算正确。所以,要弄清楚什么样的大脑“软件”是正确的,就必须先弄清楚社会实践是怎么作用于人的大脑的,要先弄清楚人的大脑怎么才能充分适应社会实践。
  在前面的典故中,我们发现,社会实践是一种时间性的,程序性的作用。我们先是看到了海市蜃楼,并没有看到真正的水源。但是,真正的水源并不是不存在,而只是没有及时地显现在我们面前。而后来她显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的一些人又由于已经产生了错误的思想,而把她当成了海市蜃楼。这就是悲剧的所在——悲剧就在于海市蜃楼为“阳”,真正的水源为“阴”,而我们只看到了“阳”,却没有看到“阴”。
  在前面的寓言中,我们又发现,社会实践是一种空间性的,立体性的作用。我们的一些人由于角度不同,而看到了她的不同的侧面。那么,相对不同的人,她的不同的侧面就为“阳”,而另外一些侧面就为“阴”。虽然这个寓言中没有悲剧,但是,只要我们大家都坚持只见其“阳”,而不见其“阴”,相信悲剧就一定离大家不远。
  所以,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感知其“阳”,追索其“阴”,只有“阴”“阳”同视,才能产生正确的思想。我们的大脑“软件”,就一定要有“阴”“阳”同视的本事,才能算是正确的。
  那么,什么是“阴”“阳”呢?
  所谓“阴”“阳”,就是把我们的感觉,以及感觉的对象进行划分,我们相对很关注的感觉,或者我们对其感觉相对很多的对象,就为“阳”;我们相对不关注的感觉,或者我们对其感觉相对不多的对象,就为“阴”。
  比如说,因为我们的眼睛长在头部,对上方的感觉相对较多,对下方的感觉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就以上为“阳”,以下为“阴”;我们右臂的力量一般较左臂的力量大,右臂总是做主要工作,左臂总是做辅助工作,因而我们对右臂的关注相对比对左臂的关注大,所以,我们就以右为“阳”,以左为“阴”。
  “阴阳”这个概念,是我们华夏文化所特有的概念。她的被创造,从客观上说,是客观决定主观的结果,是客观规律决定了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了我们的主观发挥;从主观上说,她又是我们华夏祖先独有的智慧,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概念的创造,实际上就是我们的祖先要给我们的大脑装上一个“软件”,好让我们使用这个“软件”去应对社会实践。
  为什么“阴阳”概念的“阴”在前面,“阳”在后面呢?这绝不是为了音韵的和谐,不是为了读起来顺口,而是为了强调“阴”比“阳”更重要。因为“阳”是我们已经感觉到的,或者是我们已经很重视的,她不会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溜掉,不会让我们没有反应;而“阴”则是我们相对还没有感觉到的,或者是我们感觉到了但相对还是不很重视的,她很容易逃过我们的感觉,让我们没有反应,而她又是我们的社会实践中的一个方面,是客观事物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对她没有反应,那我们的思想就绝对不正确。
  所以,我们要想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就要以“阳”为坐标、为基础,而借助于“阳”,去体察于“阴”;就要见“阳”思“阴”,转“阴”为“阳”。这样才能让我们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使我们对社会实践,对客观事物有一个全面、准确的反应。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的“中国制造”,在西方人的表达中就是“制造在中国”,我们中国人的“年/月/日”,在西方人的表达就是“日/月/年”呢?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我们肯定是先看到制造,后看到中国,即制造为“阳”,中国为“阴”;肯定是先感觉到日,后感觉到年,即日为“阳”,年为“阴”。可是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偏偏把“阴”放在前面,把“阳”放在后面,实行重“阴”轻“阳”的语法,这就是为了从语法上强化我们见“阳”思“阴”,转“阴”为“阳”的思维习惯。
  当然,“阴阳”概念是一种相对性的概念,她的“阴”与“阳”是相对的,她这种大脑“软件”与社会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她所产生的思想,其正确性也是相对的。因为,只有当“阴”全部转变为“阳”,我们的思想才能够绝对正确。但是,“阴”可不可能全部转变为“阳”呢?不可能。就像我们发现了分子,却不知道分子下面还有原子,发现了原子,却不知道原子下面还有质子中子电子,发现了质子中子电子,却不知道它们的下面还有更小的微细粒子一样,我们永远只能是相对地转“阴”为“阳”,而不可能绝对地转“阴”为“阳”,所以,我们的思想永远地只能相对正确,而不可能绝对正确。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国体被“修理”的同时,大脑“软件”也在不断地被“修理”。
  现如今,在中华民族大脑“硬盘”上激烈搏杀的“软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普世价值”这两个来自西方的现代货,而她们这两个大脑“软件”又是不断地互“黑”,互不“兼容”。究其原因,虽然她们同样来自西方,都具有“个性”、“民主”的特质,但是,两个“个性”“民主”又有所不同。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个性”“民主”是羊与兔子的“个性”“民主”。羊与兔子的柔弱,迫使她们集群而活,所以她们就强调集体主义。可是,集体需要领导,而领导者不能和大家一样也是柔弱者,这就导致她们的个人崇拜。于是,理想中的集体主义,就变成了实际上的集权主义。这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大脑“软件”的国家往往是集权主义国家的原因。而“普世价值”的“个性”“民主”是虎与老鹰的“个性”“民主”。虎与老鹰都是天然的支配者,都是习惯于自由自在的动物,所以,“普世价值”就强调天然的秩序,强调自由主义,强调“天赋人权”。那么,到底哪个“软件”相对正确一些呢?或者哪个“软件”绝对正确?哪个“软件”绝对不正确呢?
  曾经,“马克思列宁主义”推翻了中国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证明了她们的“正确”。可是,一场“文革”,搞得她们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虽然侥幸保全了政权,可话语权是怎么也保全不住了,从而导致了“普世价值”的发达。
  可是,“普世价值”就是“正确”的吗?现如今,人人都在问“这个社会怎么了”?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一句“集权主义是祸根”就能够回答得了的,象“两极分化”,“道德沦丧”,显然不是“集权主义”惹的祸。因为,“集权主义”靠的是弱势者的拥护,而弱势者是最痛恨这两样的,只有信奉“普世价值”的强势者们,才对这两样满不在乎。而且,“普世价值”在中国,根本就是走了样。“普世价值”是强势者的逻辑。强势者对强势者,只有尊重,没有崇拜;只有赞赏,没有吹捧。可是中国的“普世价值”者,对中国的强者,不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可以踩在脚下,吐一万口唾沫。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强者”,而且他们还捧着来自西方的“圭臬”,他就是“强者”中的“强者”。他是“强者”他怕谁?而对于来自西方的“三眼蛙”,他都没有看清楚是公还是母,就认定为“二郎神”下凡,赶紧五体投地,顶礼膜拜。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虽然他们穿上了“普世价值”的马甲,但他们内心还是中国人的惶恐与虚弱,在中国人面前他们可以“普世价值”,在西方人面前,他们怎么都“普世价值”不起来,所以,他们就成了邯郸学步,别人的步法没学会,自己的步法倒忘了,就只好象狗一样爬行,还要象狗一样摇尾和犬吠。
  其实,“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好,“普世价值”也好,都是站在一个固定的角度,从一个固定的立场上看问题,都是只见其“阳”,不见其“阴”。所以,她们在某一个方面是正确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就未必能够正确了,更不要说完全正确,绝对正确。
  既然中国的“阴阳”不是绝对正确,西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普世价值”也不是绝对正确,在我们的选项中,就没有一个大脑“软件”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笔者赞同列宁的一句话:“只有用人类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宝藏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时,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虽然这里面包含着特别的价值观,但是,她应该也对其他的人群适用。因为她其实也符合“普世价值”的自然主义原则:这是一种崇尚自然,模仿自然的举动。在自然界的生物发展中,有两种遗传方式,一种是无性繁殖的遗传,一种是有性繁殖的遗传。其中无性繁殖是低级的,有性繁殖是高级的。高级的有性繁殖,就是通过不同遗传基因的“兼容”,使后代具有多种应对环境的基因。后代遇到什么样的环境,相应的基因就为显性,而另外的基因就为隐性。这就扩大了后代适应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的生存能力。如果我们能在大脑“软件”上实现不同“软件”的“兼容”,从而使我们遇到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就用相应的合适的大脑“软件”去应对,那我们的思想不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正确吗?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从地上冒出来的吗?不是;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自己大脑“软件”在社会实践中的不断的自我修正中来,只能从自己的大脑“软件”和其他的大脑“软件”的不断“兼容”中来。
  但是,客观世界的惯性规律,决定了我们的大脑“软件”是有其自我保持的惯性的,决定了她是不会轻易地因为社会实践而自我修正的,也决定了她是很不容易与其他的大脑“软件”“兼容”的。
  任何事物,一旦在内外条件的作用下产生,就同时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持的能力,这种自我保持的能力,我们就将其称为惯性。
  任何事物一旦失去了其惯性,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失去了其自身的存在,所以,惯性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一切事物之所以能够存在的根本依据。
  而人的大脑“软件”,一旦在人的大脑中确立,她也就具有其客观性,也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具有其惯性。她的惯性,就决定了她要自我保持,决定了她会抗拒外来力量对自身的改变,更别谈她自己主动地自我改变了。所以,她是不会轻易地因为社会实践而修改自身的,也是很不容易与其他的大脑“软件”“兼容”的。
  但是,如果不主动地时刻检讨自己、修改自身,如果不与其他的大脑“软件”“兼容”,那么,自己就不可能永保正确,自己就可能在新的社会实践中碰钉子,栽跟头。所以,大脑“软件”必须自己和自己作斗争,必须主动地克服自己的惯性,去改变自己,重塑自己。
  这就是事情的难点:为了保持自己,却要改变自己。
 已同步至 蓝草地的微博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