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散文随笔 随笔小札 查看内容

庄稼开花

东栏一株雪 2024-9-29 08:54 2193
4395702_1427270758323_400x.jpg

    世上有多少种花我不知道,大千世界爱花的人也不计其数,他们养花、惜花、赏花、食花等等,倾尽自己的爱和时光。公园里、路边种植的那些花,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取悦于人,人们常常驻足于此为之心动:“好美的花呀!”而有些花,它们花开寂寞,从不张扬,甚至有的人都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过它们长什么样子。可它们的果实却可以令你果腹,养育你成长,那就是庄稼开的花。

    一花一世界。花,作为植物的一种特殊的繁殖器官,以花时不同、千姿百态的形状于世间,不仅缤纷了自然界,也让人间烟火气中多了璀璨。我喜欢花,每一朵花都是有生命的,我敬畏每一个生命。相对于对那些普通花们的喜欢程度,我对庄稼花的喜欢,可以用“敬仰”两个字表我心意。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对于万物的感悟和喜好,自是有他独立的见解,正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尽管离开故乡四十多年,但骨子里一直自诩我仍是一个庄稼人的后代。我喜欢在旧时光寻暖,我常想起故乡的田野里的那些高粱、玉米、小麦、荞麦、谷子、大豆等农作物,尤其是它们开的花,是留在记忆中盛开的最美的花。我始终觉得庄稼开的花,每一朵花开都是有温度的,它们各具独特的美,世上没有哪一种花可与它们相媲美。

    “雨生百谷”,在故乡有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时节故乡的田野,总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耕牛唱着它那一声声“哞哞”的咏叹调,庄稼人的一声长鞭响彻田野。天上一群鸟儿飞过,落在树枝上欢叫。仿佛在说:“农名伯伯辛苦啦,听听我们的歌声解解乏吧。”泥土泛着芳香,庄稼人手扶着的那把犁,犁出了一年的希望。种子,是庄稼人的命根子。精挑细选过后的种子个个饱满,播撒种子的女人们的手尽管粗糙,但不失爱的温度。她们小心翼翼地从篮子里抓起一把种子,然后轻轻地撒在犁过的地沟里,双脚也不会得闲,左一脚、又一脚地把地沟两边翻起的泥土掩埋住刚刚撒下的种子,再踩实。扶犁的男人汗流浃背,撒种子的女人的脸,被阳光晒得满脸通红,本就黝黑的皮肤此时多了一份光泽。女人直直腰,手搭凉棚望一眼长长的农田,一条条长长的沟垄,就是庄稼人的希望。他们把希望播撒在农田里,他们期盼着丰收年。

    就这样,大豆、玉米、高粱、荞麦、谷子等春播农作物,被庄稼人播种在了农田里。播下希望的种子,接下来,就是岁月的等待。时光不负天、地、人,阳光、风和雨也不敢偷懒。一棵棵野草生命力极强,总是与种子们在抢时间赛道,这是庄稼人极不情愿看到的。一棵棵打碗花倒是俏皮可爱的,粉白色的花宛若喇叭花,张着大嘴吹起了集结号:“大豆叔叔、玉米姐姐、高粱哥哥、荞麦姑娘、谷子爷爷,你们快快长呀,早点开花结果啊。”

    农田里的农作物个个不甘示弱,努力地生长着。盼着早早成熟,然后坐上庄稼人的马车、牛车进村,迎接它们的将是一场热烈的场面。笑开颜的老人,原先是蹲在墙根打盹,听车把式一声声长鞭响、一声声“驾、驾”声,从远处传来,立马精神十足地站起来向村口处张望。当看到装满粮食的马车或是牛车从村口驶进村子,捋着胡子笑了。尽管满脸皱纹,脸上的笑却堆出一朵朵花来。

    “二娃,满满一车红高粱啊。”老人原先也是种田能手,老了,对粮食的那份感情不曾减一分。

    “是啊,三爷爷,今年收成好呀。”车把手乐呵呵地与三爷爷搭腔。他也已不年轻,对粮食的那份感情早已融入他的笑里。

    孩子们也是欢愉的。他们拍着小手,追赶着拉着一捆捆麦穗进村的马车喊着:“噢,快有大白面馒头吃啦。”马碲声声是那么的悦耳,就连马儿也是欢喜的。

    在庄稼人的时光等待里,在打碗花的“嘀嘀嗒嗒”号角声里,有一种农作物已悄悄地吐穗扬花了,它默默地先给农作物们的花事暖了场。而那些几乎与它的扬花期同期播种的农作物们,有点急了。巴望着早点发芽、开花,好与之比美。再急也是徒劳,人家冬小麦可是等不了你们的。

    朴实温婉的小麦花细碎又内敛,不张扬也不娇艳,更没有任何花的芬芳,但它却每天定时花开。每天上午的9—11点和下午的15—18点左右,它毫无生息地开了。第一天一袭黄衣出场,小小的花并不那么耀眼,甚至有点渺小。渺小得就连平时爱拈花惹草的小蜜蜂对它都是不屑一顾的样子,小麦花可不在乎这些,自顾自地开着。到了第二天,又换上了一袭黄白相间的衣服出来,一颦一笑间到了第三天。当它第三天以一袭全白出现在你的视野的时候,它的静美是不容分说的。别看小麦花的花事短,两三天的花事而已,可是在庄稼人的眼里却是一场期盼已久的盛事。庄稼人总是不会错过小麦花的花事,喜欢亲近麦田的我,也不会缺席小麦花的那场盛事。

    记得有一年小麦花开时节,我每天都会问从地里干农活回来的母亲:“妈妈,小麦开花了吗?”

    当母亲告诉我,小麦已经开花的喜讯之时,母亲的话音还未落,我已冲出梢门奔向麦田,唯恐错过那一场盛事。阳光灿烂,远远望去麦田里摇动着一片白。再细看,有一个身影站在麦田远望,与随风起伏的麦浪组成一幅画。走近一看是三爷爷,三爷爷是画中人。我知道三爷爷耳背,大声喊:“三爷爷,你在干啥?”

    三爷爷回过头望着我微笑着说:“我呀,我在跟小麦花说话呀。”

    “三爷爷,它能听懂你说的话吗?”我百思不得其解地问三爷爷。

    三爷爷笑了。“丫头,只要是真心诚意地对它说,它一定会听得懂的。”

    三爷爷边说,边俯下身用他那长满老茧且粗糙的颤颤巍巍的大手,抚摸着他身旁的麦子。看着眼前的三爷爷背已驼,我的眼睛有点湿润。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多愁善感的人,但是那一刻我的理性还是占了上风,眼泪没有流下来。三爷爷是因为常年的农耕累了他一身病,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留下伤疾是难免的。只见三爷爷左手捋一下白胡子,右手轻轻地拈了一朵细碎的不能再碎的小麦花,然后放进嘴里咂摸了一下,露出了微笑。

    “三爷爷,小麦花可以吃呀?”我第一次见人吃小麦花,好奇地问。

    “很香、很甜嘞,你也尝尝。”三爷爷笑时,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也学着三爷爷的样子,拈了一朵小麦花放进嘴里,结果什么味道都没有。“三爷爷,我的小麦花咋不香、不甜呀?”

    三爷爷看到我认真的样子,笑呵呵地对我说:“丫头,你希望它是什么味道,它就是什么味道。”

    我似乎懂了,那是三爷爷希望的味道,也是三爷爷对丰收的期盼。三爷爷虽说只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但是我眼里的三爷爷是有大智慧的人,令我敬重。他对每一个农作物的深情,凝聚在他的眼神里、笑脸上。我也懂得,任何时候,不能没有希望。有了希望,生活便多份甜的元素。

    望着眼前在风中摇曳的小麦花,我仿佛闻到了母亲做的炒面(将白面炒熟,拌白糖干吃,或是放适当温开水搅拌成糊状)香,还有一锅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在向我招手,就连那热气都散发着麦香。我满心欢喜地期待着……

    心中有了期待,日子变得格外充实。一个人,心若是空的,便少了一分乐趣。只有当你的内心充盈,世界才会多几分色彩。小麦花的花事早已落幕,我嚼着炒面香期待着玉米花的花事到来。没过多久,玉米花耐不住性子要上场了。玉米花在农作物的花中,算是比较特别的一种,属雌雄异花同株型。玉米花的雄花在植株的顶端,为圆锥花序,一般先于雌花开。而雌花呢,位于植株中部的叶腋内,为肉穗花序。其花柱细长,也叫花丝。玉米上面的小须须,就是雌花的柱头,可以接受花粉。玉米花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靠风来传播花粉,故有风媒花之说。

    我依然记得儿时去玉米地里采野菜,在玉米地里捉迷藏的游戏。还有学着电影里,以摇晃玉米秸杆为送情报的一种方式的情景。那个时候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后来了解了玉米花授粉的特性,才知道我和小伙伴的一次次无意之举,竟然帮玉米花完成了风为媒的花粉传播。我喜欢看雄花随风飘落的样子,不小心落在头上,黑发上就会粘上淡黄色的雄花粉。我还喜欢用力地摇晃着玉米秸杆,看着它们纷纷落在白色的玉米须上,雄雌花就以这样的方式相会,两情相悦互相融入和接纳对方,它们恋爱了,最后结出一个个玉米。白白胖胖的,一排排整整齐齐地相拥,宛如一颗颗雪白的牙齿。我记得儿时有一种玉米,故乡人称它为“白马牙”玉米,应该就是它了。那个时候的玉米品种纯正,没有经过杂交,也不是转基因品种。果穗硕大不说,还籽粒饱满、圆润,洁白如骏马的牙齿,“白马牙”玉米就是因此得名的。很是怀念那个老玉米的味道,现在难寻了。我还喜欢用小手去摩挲雌花的柱头,丝丝滑滑,兴致来了,干脆给它们编一个麻花辫也是有的。再后来,也忘记去寻那个被我编了麻花辫的玉米,结出玉米了没有。多少年后再忆起此事,总觉得是对那株玉米的亏欠。

    田野里农作物的花事一个接一个,怎么会少了高粱呢。它与玉米争先恐后地开花,不服输的劲头十足。高粱每个穗开花是以自上而下的顺序而开花的,而且因为品种不同,每日开花的时间也有别。据说大多数是集中在夜里开花,这就给高粱花披上了一层神秘感。一花一世界,高粱花就是最好的佐证。试想一下,昨日的高粱地还静悄悄的,当第二天的阳光照射在故乡的田野,你走近高粱地,忽然发现眼前是盛开的黄色的细碎的高粱花在向你招手,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高粱花的花事,迷住了高悬在天空的月亮和满天星星的眼睛,它们应该没有听到高粱花花开时的声音。高粱花是低调的,满穗的高粱花尽量压低花开的声音,像是在窃窃私语。其实低调的高粱花,是在积蓄着力量等待授粉。不久后高粱穗个个像是害羞涨红了脸,红扑扑的脸蛋映红了田野。等到“高粮晒红米”,田野又是一派繁忙景象再现,丰收的喜悦挂在庄稼人的脸上。

    儿时喜欢看田野农作物的花开,盼着它们花开后结果,然后加工成可以果腹的粮食。也正是有了对它们的那份期盼,令我的童年变得有趣,至少我的精神世界不是荒芜。长大后,过上了好日子,可每每想起母亲从地里干活回来时,顶着一头小麦花、玉米花和高粱花那个疲惫不堪的样子,就会扎心的痛。当年母亲为我们的家辛劳耕作于农田的情景,是一代又一代庄稼人的真实写照。如今,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进步,机械化农耕逐步取代人工,大大地减少了人工耕作带来的辛劳。新一代的庄稼人是幸运的,而曾经落在母亲头顶上的那些庄稼的花,则变成开在我心里的永不凋零。

    感恩庄稼花,如果没有庄稼开的花,就没有人间果腹之食。庄稼开的花,怎不叫我敬仰。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乔个休
乔个休 2024-9-24 12:14
拜读,问好作者!
引用
雪珂
雪珂 2024-9-24 12:37
欣赏。
引用
施云南
施云南 2024-9-24 13:59
问好楼主
引用
思无涯
思无涯 2024-9-24 17:53
欣赏朋友的才华!
引用
幻月冰清
幻月冰清 2024-9-24 21:12
拜读,欣赏!
引用
秋水伊人
秋水伊人 2024-9-24 21:24
欣赏。
引用
萍畅红
萍畅红 2024-9-24 22:46
欣赏朋友的才华!
引用
封与风
封与风 2024-9-25 08:08
拜读!
引用
乐小肆
乐小肆 2024-9-25 13:24
好才华
引用
环陂子
环陂子 2024-9-25 13:47
支持并问好
引用
鲁金若
鲁金若 2024-9-25 17:54
欣赏。
引用
紫盏
紫盏 2024-9-25 18:53
慢慢欣赏!
引用
美原
美原 2024-9-25 19:05
支持朋友,欣赏!
引用
李雪健
李雪健 2024-9-25 21:37
支持朋友,欣赏学习!
引用
安陌
安陌 2024-9-25 22:36
好文笔,欣赏学习。
引用
紫盏
紫盏 2024-9-26 07:33
欣赏朋友的才华!
引用
鹤壁淇水
鹤壁淇水 2024-9-26 10:52
欣赏佳作!
引用
一竖居士
一竖居士 2024-9-26 12:49
好才华
引用
白乌鸦
白乌鸦 2024-9-26 13:01
支持朋友,欣赏!

查看全部评论(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