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当前位置

: 首页小说故事 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 查看内容

中考春秋(第18章)

俞勒大叔 2025-5-26 16:06 1872
  1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想躲也躲不掉!
  近几天,县教体局正式通知下来了,说是省厅已经开始行动,现在已经到了其他的市抽查,估计两个星期左右就要来到我们市,要各学校做好充分的准备,市里和县里在省厅来之前进行一次提前检查。具体怎么准备,以《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实施细则》为准,按着要求,一条一条地准备。
  于是中心校再次紧急召开中小学校长会议,各校长回来又召开学校各级负责人会议。然后是班主任会议,然后是总务处召开各功能处室负责人会议,然后是政教处、团支部召开各班班干部会议,然后是叶光召开各科教研组长会议。
  最后是全体老师会。
  陈校长在会上发言,一撮毛根根倒竖,面容如铁,声色俱厉:“......这次督导,事关重大,直接关系到我们学校的考核成绩。关键时刻,大家都要瞪起眼来......”
  老师们悚然而惊!
  陈校长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大家哪敢懈怠,自然都瞪起眼来,就连一些天生眯缝眼的老师也把眼睛瞪得溜圆,恐怕被人说了不是!
  于是,一连五六天,老师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余,抓紧一切时间造资料,中午回家吃饭的少了,晚自习第三节课后留在办公室的多了。校长室、副校长室的灯光更是经常亮到深夜。有的学生夜里起来上厕所,一抬头,见到教学楼上很多办公室还是灯火通明,不免诧异地嘟囔一声:“老师们要提前过年咋的?”
  这次造资料不同于往常自己检查,因为是“素质教育督导”,所以,一切资料都要体现“素质教育”这四个字,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造得和真的似的,不能让来检查的看出一点假来。技术含量之高可知!因此,很多手头有的资料必须重新造。比如说班主任工作手册吧,原来的作废,重新用新的,把上面所有不符合“素质教育”的东西都去掉。另外,德育工作计划、后进生转化记录、学生操行评语等等,都要进一步完善,杜绝一切让人看来只重视分数和成绩的东西,要体现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理想教育等等带有素质教育痕迹的东西。更要命的是,备课、周集体备课、作业批改评语、听课记录等等,也要从头至尾梳理检查,实在不行,就重新来过!
  初四东办公室,当老师们造得头昏脑胀大发牢骚的时候,王道古又开炮了:“你们这些同志的思想不端正啊!你们要知道,我们的工作就是造出来的!不造就没有工作,不造就没有成绩!哈哈!所以,一定要乐在其中才对!”他这话自然是惹来一阵骂。
  初四西办公室,付爱玲造资料造得心烦意乱,低头写一会儿,就气得把本子往办公桌上摔打一次,一边恨恨道:“造这个东西有啥用啊?我就想不通了,为什么每次来检查都要造这些烂东西!我不造了!”不过好在这回没有哭给大家看。
  班主任们是最命苦的。除了造资料和上课之外,还要领着学生布置教室环境。团支部要求重新出一期高水平的黑板报;政教处下发了新的中学生守则、校规、校训、班级标语,要求贴到班里;总务处让领卫生用具;图书室要求搬一部分图书回来放在班里,并让每个同学都造半年的借阅记录.....
  整个校园是真正的鸡飞狗跳,人喊马嘶。上至校长室,下到每间功能处室,无一幸免,统统不得安宁。但见你出来我进去,你进去我出来。下发任务的,问下一步怎么办的,检查资料是否过关的......个个行色匆匆。很多人上厕所都是跑着去!教学楼的走廊上,老师们也都是脚不沾地,迎面碰上,招个手了事!
  县教体局来检查的前一天,中学停课全面打扫卫生。各年级组、各班都分配了劳动任务,任课老师也分配到各班级去带着学生干,谁先干完谁才可以上课。用陈校长的话说:“打扫卫生的事情很重要!驴粪蛋子外面光嘛!先让来检查的眼前一亮再说!”
  为了让大柳树中学这个“驴粪蛋子”真正实现“外面光”,各班主任自然要把工作做到实处。比如牛树茂同志,给学生们布置任务就十分细致:“一组,打扫教室地面卫生,打扫完毕后把桌子排得整整齐齐的。二组,擦玻璃,到办公室里拿报纸,务必把每块玻璃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三组,找根木棍或者竹竿,绑上个新笤帚扫屋顶,所有的蜘蛛网、污点都要弄干净。四组,负责教室外面的走廊卫生和墙裙,还有西面的几块窗子也要擦干净。五组,拿着大扫帚打扫卫生区,树叶、纸片、塑料袋都要清理,不得放过任何死角......”
  布置完毕,学生们“轰”地开始行动。英语老师裘桂花、物理老师何恒勇、生物老师姜艳红也来了,牛树茂请他们帮忙盯着学生不要偷懒。
  主任石怀玉则是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亲自指导和检查,发现不行的地方立刻要求返工。
  上午第四节课,初四又一次召开班主任会议,要求布置家近的学生回家推小推车,拉地排车,拿铁锨,下午初四要集中清理操场里的杂草。班主任们咧着嘴回班里布置,学生们一听就炸了:“为什么要让初四干,初一到初三为什么不干?”但抗议无效。
  下午,全体初四学生和老师在操场里展开除草大会战。区域早已划定,每个班的任务都不轻。
  牛树茂给学生们分了工,男生们负责用锨把草起出来,女生们负责往外运。这些学生们平时不大运动,更没有干过多少活,再加操场里的都是些根扎得很深的野草,往外起要用很大的力气,结果不到一个小时,就个个汗流浃背了。尤其高帅、马海鑫等几个大胖子,累得都一屁股坐地上了。而有的借口上厕所或是喝水走了,很长时间不回来。牛树茂令各组长查人数,不料有的组长也跑了,只得让班干部去查......下午三点多钟才干了不到一半。学生们都喊着:“累死了,累死了!”纷纷跑到牛树茂跟前央求歇会儿。女生们更是不堪,拉着牛树茂的胳膊撒娇:“好老师了,好老师了,就歇一会儿!”于是便歇了十几分钟。一下午,牛树茂东奔西走,又要亲自上阵干活,还要监督学生们和给他们鼓劲,直喊得嗓子直冒烟。
  其他几个班主任也都是如此这般。
  历尽千辛万般苦,好容易达到了学校提出的目标,把操场整成了光秃秃的一片。看看时间,第四节课还刚刚上!于是各班主任们大发慈悲:“愿意回教室的回教室,不愿意回去的就在外面玩玩!”欢呼声中,大部分初四学生冲向各个运动场地,全然没有了刚才的疲累。看得班主任们瞠目结舌,连连摇头:“叫他们干活没力气,一说玩就有劲了!这帮小子!”
  当天晚上,学生、老师无不腰酸背疼,睡觉也没睡安稳。还有不少学生因为干活的时候脱了毛衣,让风一吹出现了感冒的症状,鼻子变成了产量巨大的“面条机”,便又纷纷到医务室买药。
  2
  第二天早晨八点多钟,校门大开。
  两列共16个女学生分站在校门两侧,斜肩搭背披着红绸子,在寒风中恭候县教体局领导的到来。这些女生里面,初四的居多,四年级一班的岳静、高梅梅、崔亚楠就在其中。
  昨晚政教处主任、团支部书记高柳给各班主任是这样说的:“把班里个子最高,长的最漂亮的女生贡献出来,明天早晨在校门口担任迎宾!”班主任们一听都哭笑不得,但面对检查的大事,谁也不好反对。
  老师们从教学楼上看到这一幕都不免指指点点:“这又不是酒店,弄这些女生站在那干啥?卖弄风骚吗?”
  王道古更是炮声隆隆:“非弄些女生,男生不行吗?还要漂亮的!真不知道脑子怎么想的!知道的是学校,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特殊服务场所呢!”
  ......
  一直到了将近九点,领导们才姗姗而来。
  中心校校长金太贵早已来了,看到大车小辆浩浩荡荡开进校门,急忙领着陈校长、叶光副校长以及中学校委会的一干成员迎上去。点头哈腰、嘘寒问暖一番,大家一起到了校长室。你谦我让分宾主落座之后,办公室主任孙如玉等人急忙递烟让茶。大家年年打交道,很多都很熟悉,凑到一起不免东拉西扯了一番。有的更是放下县局领导架子,和中学的小负责人们亲切交谈。然后,陈校长宣读了一遍由孙如玉同志熬了几宿精心炮制的《素质教育自查报告》。县局领导们针对报告,提出了中肯的整改意见,特别提出:本次省里来督导,虽然是抽查,但是抽查到本校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本校是全县为数不多的实现寄宿制、进行封闭式管理的乡镇中学,可谓名声在外。
  教育局王副局长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这次督导,不是走形式,不是蜻蜓点水要保证万无一失!一旦查出问题,我县的教育名声就会受损。相信,教体局也不会放过相关的负责人,事后一定会做出相应的处理......”
  王副局长一番话,说得陈校长为首的一班中学负责人心中打鼓,后脊梁冒汗。大家你眼看我眼,都意识到,准备工作还是任重道远的。
  接下来,县局检查团成员分头到各年级听了一节课,各学科教研员又到办公室里和本学科老师进行了座谈,交流了一下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语文教研员,是个五十多岁的姓金的老头子,甚至出版了几部教育专著,在省级、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了很多语文教学方面的论文。他召集语文老师们开会,特别提到,语文就是要多读、多写。每年如果让学生们阅读几百万字的课外书籍,写上七八万字的日记和作文,语文不用学就能出成绩。最后,他拿出了自己耗费了无数个夜晚精心制定的《语文教学方法细则五十条》,交给了老师们,要求按照上面的要求严格去做,下一步他再下来检查就按这个来。言语之间,颇有些得意的意思。
  语文老师们自然是连连点头。
  金老头讲完了,很是虚心地请老师们谈谈对于现在语文教学的意见,他参考参考。结果,王平安一把没拉住,牛树茂开口了:“金主任,我没什么意见。我只是想向您汇报一下初四学生的作息情况,可以吗?”他刚才翻看了一下《五十条》,看完了第一个感觉是这个金老头是个一心扑在语文教研上的人,他所制定的这些细则完全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第二个感觉是,想笑。
  听到牛树茂的话,金老头一下没有反应过来,还慈祥地点头道:“可以!”
  于是,牛树茂拿出中学的冬季作息时间表,面无表情地给金老头念道:“起床:5点50。早读:6点10分。早饭:6点55。上午第一节:7点20......上午第五节:11点15......下午第一节:13点30......下午第四节:16点25......晚自习第一节:18点20......晚自习第三节:20点05。熄灯:21点30。另外,我们初四周六下午、星晴天都上课。暑假从中考后10天开始上,寒假要上到腊月二十七。春节后大年初四就要上。”念完了,牛树茂十分认真地问金老头:“请问金主任,在这样的作息时间下,我们怎么去贯彻这个五十条?”
  金主任的额头已经见汗,有些吃力地道:“我看下午第四节和晚上不是一共有四节自习吗?”
  “可能您还不太了解情况。晚自习三节课都有任课老师上,下午第四节是学生们唯一的自由时间,要做作业。”牛树茂道。
  语文老师们都等着看金老头怎么说。
  不料出乎大家的意料,金老头竟然苦笑道:“哎,这个老师说的对啊!我这个东西,是有些理想化了!那,这个五十条,大家就留着随便看看吧。能用上的就用上,不能用的就算了!以后也不按这个检查了。回去我再考虑考虑怎么办。”说实话,他的心里很是沮丧。这《五十条》可是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啊。为了这《五十条》,自己翻看了多少语文教育论文,查了多少资料啊,冥思苦想了多少个夜晚啊。这下好,让这个年青老师一下子给否了!可是,对这个年青老师,他又恨不起来。谁让自己不了解下面的实际情况啊!
  语文老师们一听这话,心里都是“豁”地一松,一个将要背上的大包袱没有了!王平安也是有些意外,本来他以为,县局领导都是架子很大的,提出的事情不容置疑。没料到,这个金主任竟然能够坦承错误。看来,是个好人。
  太阳照到了教学楼正中的时候,县局检查团的任务也终于完成了,该查的查了,该啰嗦的啰嗦了,好像没别的事儿了,现在当然是要走了。检查团成员纷纷上车,司机也发动了马达,几辆车的排气筒“腾腾”往外冒着烟气,看那架势,下一个瞬间就会飞也似地冲出校门去。
  可是,最关键的事情还没有做,怎么能走?
  看门人老王奉校长之命就是不开校门。
  中心校校长金太贵、中学校长陈希亮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王副局长面前,一人拉住他的一只胖手不撒,连连说道,已经在酒店定下房间报了菜了,请县局领导务必赏光。
  王副局长面露为难之色:“这样不好吧?我们在别的乡镇可是没有留下过的。”
  金太贵忙笑道:“在别的乡镇不留,在我们这儿必须留。就是吃顿便饭,有什么不好的?咱们不喝酒不就行了!”
  “那好!咱就不喝酒!”看看热情难却,更主要的是人家不开校门,你也走不了啊。王副局长被迫顺水推舟,冲着几辆车一挥手:“大家下车吧,人家地主不让走,我们吃了饭再走吧!”
  车里的人又纷纷下来。
  金校长和王副局长并肩走在前头,中学的大小领导陪着检查团走在后头,一行数十人走出校门,说说笑笑“杀”向不远处的大酒店。
  陈校长故意落在后面,向孙如玉招了招手。
  孙如玉急忙小跑过来,问道:“陈校长,啥事啊?”
  “你去财务室,叫着老窦和老黄,到超市里买点东西。就每个人一桶油,加上一箱起凤金丝鸭蛋吧。等会儿偷偷找找那几个司机,让他们把车直接开到超市门口,把东西放到车的后备箱里。哎,别忘了给司机买啊。小鬼也不好得罪的。另外,给王副局长再买箱‘黄河龙1948’。”
  交代完这些,陈校长这才放心地追赶前面的队伍去了。
  孙如玉立刻联系财务室的两个老头。三人立刻出发到超市采购。
  半小时后,酒店101号房,热腾腾的菜肴摆满了一桌子。
  金太贵作为中心校校长是主陪,大手一挥:“拿酒!”
  “领导,拿什么酒?”侍立一旁的姑娘忙问。
  “拿两瓶红陶强恕堂吧。”金太贵毫不迟疑道。
  王副局长拦阻不迭,连连道:“不是说好了不喝酒了吗?啊?不要了,不要了!”
  金太贵亲热地按住王副局长左右摆动的手笑道:“王局,咱先不说客随主便的话,你们县局的领导辛辛苦苦工作了一上午,不喝点酒放松放松怎么行呢?再说了,无酒不成席啊!这菜这么好,没有酒吃起来也没味啊!放心,咱们不多喝,都随意,都随意!”
  陈校长等中学领导也在一边帮腔,纷纷劝说。
  “那好吧,咱们就少喝点,不能喝醉了!”王副局长从善如流,笑道,“我就知道,一坐下就由不得我了!哈哈!”
  宾主都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下午两点多钟,检查团成员个个酒足饭饱,和镇中心校领导、镇中学领导依依惜别之后,摇摇晃晃登车而去。本来按照日程想到镇上几所小学再检查的,也去不成了。不过,王副局长临走拍拍金校长的肩膀,“哈哈”笑着说:“小学那边我们就不去了!就算都过关了!回头让他们再准备准备就行了!没什么大问题的!”他的舌头已经开始打卷,说的这几句话也有点含糊不清,不过,因为毕竟是中国话,所以金校长他们还是听明白了,急忙点头称是。
  看着几辆轿车远去,脚步踉跄的金校长有些感慨地道:“王局长真是深藏不露啊!本来以为他不能喝,谁想到他的酒量这么大!”
  “是啊,是啊!”在一张桌上的众人也都出声附和。回想起吃饭的经过,大家对于王局长的酒量也很是钦佩。谁也没想到,王局长竟然自己就喝了两瓶白酒,在座的所有人他都挨个“厮杀”了一遍!如果不是“久经沙场”,又如何能够?
  此时,财务室里,老头子窦学深一边造账,一边笑对黄少白道:“什么检查团?我看就是‘解馋团’!哈哈哈!”
  老黄也笑了:“还是‘还乡团’,哈哈!”
  每年学校里都要迎接来自各级领导的各种检查至少十几次,两个老头子对于其中的某些程序已经很是熟练了。说说而已,谁也没放在心上,反正又不是花他们的钱!
  3
  第二天下午第二节课,全体老师会议再次在四楼会议室里举行。
  陈校长在主席台上居中而坐,副校长兼教导处主任叶光、总务主任王道胜、政教处主任兼团支部书记高柳、工会主席杨怀旺分列两旁,办公室主任孙如玉自己坐在南边一角,主持会议。
  主席台后面的墙上,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五位领袖的大幅头像,还有一面鲜红的国旗,形成了一幅十分庄严宏伟的背景,衬托得一班校领导格外高高在上,与众不同。
  挨个点名考勤后,孙如玉道:“首先,由叶副校长给大家宣读一下《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实施细则》,会后各年级组到副校长室领一份复印件传阅。”
  叶光清了清嗓子,扫视了一眼下面开口道:“老师们,我受陈校长委托,给大家选择性地宣读一下这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实施细则》,希望大家认真听,认真领会,以便为我们下一步的准备工作提供指导......《细则》共分为学校领导、老师队伍、教育教学管理、教育质量以及附加指标五个大部分......”
  叶光不太会用普通话,但他这次努力想用普通话,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普通话和方言交替出现,听起来十分古怪。很多老师们一边听,一边掩口而笑。与其说是听这个《细则》,倒不如说是“欣赏”叶光的表演。
  虽然是选择性地宣读,但叶光仍然是一口气不停地读了四十多分钟,读得口干舌燥,刚刚喝了口水,第三节下课的铃声就响了!
  不少老师都想道:“既然回头要传阅,现在读这个干啥?纯粹是浪费时间!”但通过听《细则》的内容,大家也都明白,看来,前面的准备工作还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干的事情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每个人的头顿时都大了好几圈!
  有年青老师就“哭”着问:“这造资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有老前辈就说了实话:“检查不来,造假不停!只有不检查了,我们才会‘安息’!”年青老师一听,更加“悲痛”,直接趴在了桌子上。
  此时各年级各班都按照老师开会前的布置自己下课了,教学楼各楼层上很快就有了各种动静。四楼是初中一年级的“地盘”,动静格外大。小学生们刚从小学升上来几个月,童心未退,正好老师们都不在,打闹起来更是肆无忌惮。会议室门外,有“咕咚咕咚”跑的,有追逐尖叫的,更有几个小学生在走廊上展开了“肉搏”,无巧不巧地屁股撞在了会议室的外门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老师们“嗡嗡”地议论起来。
  孙如玉主任皱起了眉头,冲着下面喊了一句:“初一的班主任出去一下,让学生们老实点!”
  几个老教师立刻站起来走了出去,随着几声喊喝,外面归于了平静。
  “下面,请陈校长讲话。老师们请安静。”
  陈校长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喝了几口,又抬起头,从前到后看了看会议室里,等没人再说话了,这才沉声道:“咱都很喜欢说话是不?我希望,你们有话就当着我的面说,不要背后乱说!咱都是同事,有啥不能说的?不要认为我是个校长!校长算啥?校长就不是人了吗?校长也是个人啊!我也和你一样,吃喝拉撒睡!我也和你一样,有脾气有性格......”
  这话是怎么说的?全体老师一下子都精力集中起来。有经验的一听就知道,陈校长中午肯定喝酒了。这话里话外带着好大的酒味呢!
  陈校长声音越来越高:“有的老师,就喜欢背后乱说话。说这个,说那个。你不要认为你说的话我不知道!我告诉你,你只要说了,总有一天我就知道。这个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啊?你信不信?啊......”说到这里,他的眼睛瞪了起来,一股无形的煞气向整个会议室里散发。
  叶光扭头想看陈校长一下,最终忍住了。他知道,不能看,看了自己肯定倒霉。
  “我告诉你,我陈希亮当这个校长,对得起咱们镇上的人民,对得起家长们,对得起老师们,对得起学生们!你说我咋?你骂我咋?我对得起!”陈校长伸出手,指向老师们的队伍,几乎是喊着说道:“我喝酒咋?我愿意喝酒吗?可是,不喝行吗?我要是不喝,咱这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教工宿舍咋盖起来啊?哪来的钱盖啊?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啥事也办不了,教学还教不好,就知道在那里胡啰啰!大家说说,这样的人可恨不可恨?啊!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你这种人,就是害群之马,就是坏了一锅汤的那粒老鼠屎!我给你说,我就是喝酒,我就是花钱,你能咋着我?有本事,你去告我的!把我告倒了,你来当这个校长......”说到最后,陈校长几乎是在咆哮了!
  咆哮声在会议室里回荡,很多老师都感到莫名心虚。大家都缩起肩膀,低着头,不敢看陈校长那暴怒的脸。叶光读完《细则》以后,大家本以为陈校长会继续这个话题说说怎么应付检查的,谁料到莫名其妙地来了这么一出,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之至。不过,却也只能听着。
  陈校长发了一顿火,径直端个杯子走了。至于他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成了一个谜。
  陈校长走后,气氛顿时一松。继续开会。大小领导依次发言,个个都说了一大堆。孙如玉宣布“散会”的时候,已经快要吃晚饭了。老师们大都憋得不轻,不管男女都争先恐后下楼,大步流星奔向东墙边厕所,有的连茶杯都端着去了。
  4
  检查在即,时间紧迫。中学掀起了新一轮的“造假”热潮。
  又是一系列会议,开得老师、学生都心慌意乱。往往这里正上着课,大喇叭就响了:“各班主任请注意,各班主任请注意,现在立刻到教导处开会......”或者是:“各功能处室负责人请注意,各功能处室负责人请注意,现在立刻到副校长室开会......”正上着课的这就赶紧给学生布置下学习任务,赶往指定地点。如果大喇叭是课间响的,下一节有课的老师只好火速调课。
  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学生们准备出了语文课本,结果英语老师突然来了;正背诵着历史,政治老师却出现了。由于初四第二阶段是复习一至三年级课本,很多学生上课都是提前到其他班借书,一调课就措手不及,所以两个人、甚至三个人共看一本书的情况经常见到。弄得各科老师很是生气!
  按照分工,办公室主任孙如玉负责造学校发展规划目标,近三年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周期性自我评价报告等。这些个东西大多数没有。就是个别有的,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等于没有,只好重新造。
  一连四五天喝茶熬夜到一两点,孙如玉的眼睛通红。白天还要支撑着给初三上英语课,结果有一天上完厕所出来,没走几步,竟然天旋地转,仰面朝天“扑通”栽到了地上。幸亏他倒下的地方是平地,所以只是后脑勺破了一点皮,出了点血。正在上体育课的郭泰和金涛急忙跑过来,把他扶起。孙如玉坐在地上定了半天神,才清醒过来。低头一看,吓了一身冷汗:他摔倒的地方十几厘米外就是路牙石!这要是摔到那上面还得了?
  陈校长得知后吓了一大跳,催着他去医院检查,也没检查出病,看来就是一时累的。于是在校卫生室输了几磅水,顺便睡了一大觉。据孙如玉主任后来讲述说,当时脑子里一晕,腿一下子就不听指挥了。等醒过来,感觉就像睡了一觉。他有些感慨地说:“也许死了就是那个滋味吧!”
  工会主席杨怀旺本来是超脱事外的,尽管大家都忙得六神不得安,却是谁也不去支使他。老杨感觉自己被隔离了,一家人都忙得那个熊样,自己一天到晚喝茶看报算什么事?于是在办公室里怎么也坐不住了,继主动要求教初四后,第二次主动请缨。他言辞恳切地对叶光说:“给我找点事干!”
  这回,叶光也不请示陈校长了,翻看了一下《细则》,给老杨安排了个比较轻松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活,叫做“因地制宜建立多种模式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又解释了一下其中的含义。老杨一听很高兴,立刻着手准备。不到几天,竟有了成果。
  应老杨之邀,叶光一天下午跑去一看,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地方就在四楼最西拐角处的一间空教室里,右临图书室。门上挂着一个木牌子,上写“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走进去,靠南的几排桌子旁,几个小学生正在用煤气罐练习炒菜,已经炒了好几个,都在碟子里放着,香味扑鼻。其中一个是炒鸡蛋,叶光拿起筷子尝了尝,行,味道还算可以,就是盐放得有点多。另两个菜看去黑漆漆的,叶光没敢尝。北面靠墙的桌子上,则是放着一些理发用具,对面墙上挂了块大玻璃,一个小学生正拿着推子和梳子给另一个小学生理发,不过限于技术,发型理得如同狗啃,引得叶光一阵好笑。他郑重向老杨建议,可以让学生先练习推“电灯泡”(光头)。老杨“哈哈”一笑,当即采纳。那个理成狗啃头的学生闻听此言,立刻吓得站起来跑了,喊也喊不住。西墙边上几个女生正拿着剪子在加工彩色纸,一边就放着完成的十几个作品。叶光低头一看,虽然不是多么精巧,但起码能看出图案的样式。讲桌上还有几个小本子,是造的各年级烹饪、理发、剪纸小组的分组名单,还有活动记录。
  叶光连连点头,向陈校长做了汇报。陈校长又专门跑到老杨的办公室,给予了充分肯定。老杨“哈哈”大笑,连道:“没什么,没什么!”看他那样子,简直就像个小孩。
  窦学深和黄少白两个老头子也没闲着,除了每天按时检查卫生,给班主任们扣分外,这几天带着七八个小学生,把学校里的大树、小树从根部往上一米半的部位都用石灰粉刷了一遍,然后又用涂料刷路牙石。还别说,这样一刷,看去果然整齐和美观了不少。
  四楼楼梯西边是微机室,微机室西边是图书室。
  图书管理员辛淑英四十七岁,一直在毕业班教英语,大前年来了图书室,接替了退休的老管理员田茂文。本来她还是想留在一线的,但健康状况却不允许了。从过了四十四岁起,她感觉身体就像崩溃了似的,每天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痒,很多病也轮着长,这个病还没好,那个病就又开始了。中药、西药四季不断。其实,她之所以能来图书室,也是很侥幸的。往常,如果不是有一定的关系,这样的好岗位是怎么也轮不到她这样一个一般教师的。就说上任管理员田茂文吧,别看糟老头子一个,但也是中心校某领导的丈母爷啊。
  平时,辛淑英是比较清闲的,不用备课上课,也不用批作业管学生。而老师们除了查找教学参考书,很少有人会来借阅其他书籍。一个是没时间,没心情。另外就是这里面的图书大多都很陈旧,不感兴趣。而学生们限于老师的命令,来的也很少。就是来,也是翻翻就走。初四学生更是绝迹。没有特殊情况,只要身体允许,辛淑英每天的事情就是一边在微机上听歌,一边给丈夫和女儿等人打毛衣,一年下来,总得打个十件、八件的。好在没有哪个校领导脑子不正常到她这里来查岗。其实,就算是查到了又如何?相信也没人会说什么的。谁没有个老了的时候?为教育奋斗了一辈子,人家打打毛衣又怎么了?
  但这几天,辛淑英忙起来了。按照《细则》精神,这图书室要充分利用。每个班都要有图书角,人手至少一本图书。另外,还要有足量的借阅记录,按照日期装订好备查。于是,催促着全校各年级各班挨个来搬图书,造至少一年的借阅记录,成了辛淑英当前最主要也最紧急的任务。另外,还要造老师借阅记录,图书档案也要进一步规整......这些事情虽然工作量不是多么大,但仍然把她累得腰酸背痛,夜不能寐。
  教导处里,各年级主任面对着墙上的课程表绞尽脑汁。
  因为中学现在用的课程表是自己定的,有些课根本没有,比如说劳技课;有些课又节数不够,比如说音体美课。尤其初四,除了五班艺体班,其他四个班就干脆去了音乐、美术课,而按照要求,这些必须加上。最起码在省厅来检查的那一天要按着上。更加头疼的是,作息时间全部打乱,每天上课的节数要改。这样一来,牵扯到的学科和老师的变动可就大了!很多老师跨年级上课,有的还跨学科上课,怎样避免“撞车”事件,就很咂脑子了。还要考虑语数英三大主科尽量不要安排在“垃圾时间”,比如说上午第五节什么的,那样的时间段学生又累又饿,保证不了学习质量。
  想科学合理地把这一切重新安排妥当,无疑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
  总务主任王道胜除了指挥后勤人员以外,抽空领着金枝、李敏两个美术老师,重新描画学校内外各处的宣传标语。金枝叫上几个初四的美术生帮着搬抬马杌子。经过几天努力,多数标语已经用白色涂料或者红漆描摹一新。
  校门口外面两侧的标语是用红漆描的,东边是:“百年大计,系于教育。”右边是:“事业兴衰,系于教育。”每个字有半人来高,远远就能看见,十分醒目。操场周围的几面墙上的字更大,都有一人多高,是用白色涂料涂的,分别写着:“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老师为本!教学以质量为本!课堂以学生为本!”有了这些字,到校园里一走,果然很有素质教育的气氛。
  金枝和李小敏两个女老师站在高处拿着大刷子一笔一划地描这么大的字,连续几天,累得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
  ......
  5
  县教体局不停地把各种各样的消息传过来:今天省厅到哪了,查了哪个学校,怎么查的,从哪里查出了什么问题,省领导怎么说的,那个学校怎么接待的等等,然后就要求根据这些消息,结合本校情况,推理分析,思考对策。
  十二月十五号,寒风凛冽,省厅终于来到了本县,陪同的有市教体局相关领导。好在没有直接到田家镇,而是先奔着县城南边的云涛镇去了。据说云涛镇也是因为搞了个什么“吟唱朗诵特色语文教学”而名声在外。
  得知这个消息,陈校长苦笑着对叶光道:“人怕出名猪怕壮啊!你说咱们费心劳力地搞这个寄宿制学校干啥来?要是不搞,说不定就抽查不到咱。我看,我们这儿悬乎,十有八九躲不过去!”
  当天晚上,两人在县城某大酒店宴请云涛镇中学的部分领导。这些校领导多日来备受煎熬,尤其今天面对省厅、市局,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神经绷得都快断掉了。好容易检查完毕,正想放松一下呢,就听说有“冤大头”请客,当然正中下怀。于是边吃边谈。陈、叶两位根本就没敢喝酒,只是仔细地记下打听来的情况,当晚八点多钟赶回学校,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有的负责人已经回家躺到了被窝里,也被叫了回来。
  夜晚的教学楼,又一次灯火通明。
  陈校长眉头紧皱着就没松开过,茶一杯杯地喝,烟一根根地抽,手拿《细则》,反复思索,不时叫来叶光等人说自己的看法:哪一条被查的可能性最大,该怎么准备。那闻名全镇的“一撮毛”此时无精打采趴在头顶,再不复全体老师会上的雄姿。
  第二天一早,县教体局王副局长亲自打电话给田家镇中心校校长金太贵:“省厅和市局确定明天到你们那里督导,做好一切可能的准备!保证万无一失!”
  陈校长的话不幸言中。
  金太贵接电话后,当即把中心校和中小学、幼儿园的负责人叫到办公室,询问各单位准备的具体情况后,严肃地提出要求:“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这次督导,必须保证顺利过关。谁办不到,可以现在就说。我马上换人!”
  各单位一把手当然是信心百倍地表态,然后赶回各自单位。
  最后的“决战”来临了!
  上午,全校自习。老师们没课的继续查缺补漏造资料,有课的则拿着资料到教室去造。下午第一二节课,全校再次大扫除。这次的标准比较县局来检查更高了一个档次,目标:一尘不染。
  差不多打扫完了的时候,叶光副校长带领着各年级主任到各年级各班挨个检查卫生,细致程度前所未有。门把手,推拉窗的凹槽,门框上方,头顶的风扇和灯柜,黑板的周边,都要伸手摸一摸,要是摸完了手指头上有污迹,那就是不合格。另外,校服不干净的,必须洗干净;头发过长的,马上去外面理发。班主任负责检查。
  学生们偷偷嘀咕:“这是要干啥啊?”
  打扫卫生完毕,更重要的事情开始。
  第三节课,牛树茂走进四一班教室,笑眯眯道:“同学们,有好事了!”
  “什么好事?”
  “马上就知道了!哈哈!现在,拿起纸笔,开始记录明天的作息时间表和新课程表。”
  “啊!”下面发出惊呼。
  “作息时间表:上午,7:00—7:30,晨读。”牛树茂的第一句话就令同学们惊喜交集。
  “老师,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太好了,太好了!那我明天早晨就可以睡个懒觉了!哈哈!”不少同学高兴地嚷道。
  牛树茂忍住笑,拍拍桌子道:“但是,”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有经验的同学一听这个词就知道不好。果然,牛树茂接着道,“我们还是六点开始晨读,谁到不了还是老规矩:站在外头凉快!”
  “哎!”叹气声十分整齐。
  “继续!早餐,7:30--7:50。第一节,8:00—8:45......第四节,11:00--11:45。午餐,12:00—12:30。午休,12:50—13:50。第五节,14:00—14:45......熄灯,20:00。”
  大家记完了,但没人再欢呼了。
  牛树茂笑道:“中午都成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了,晚上八点就睡觉,你们不高兴?”
  “不高兴!”同学们赌气道。
  “哈哈!不高兴就对了,看来吃一堑,长一智了!这样,咱们这个作息时间表执行到什么时候,就决定于明天省里的检查团什么时候走。只要他们一走,我们就立刻外甥打灯笼—照旧。明白了吗?”
  “明白!”一片垂头丧气。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就是演戏吗?
  “明白就好!下面,开始记新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一样,它的生命只有一天,或者是半天!开始!星期一,上午,语文,英语,化学,体育;下午,历史,劳技,物理......星期六,上午,数学,英语,音乐,微机。”
  看着这个生命空前短暂的课程表,大家也不知道心里什么滋味,劳技不说,音乐和美术自从上了初四就再没有上过,真想再上一节啊!可是,已经不可能了!
  一时间,大家不免想了很多,无人说话,一片寂静。
  牛树茂最善于调节课堂气氛,他“哈哈”笑道:“怎么都不说话了?啊?怎么都郎当着个脸?啊?现在,我命令,每个同学立刻扭过头去,对着同桌温柔地微笑一下!”
  不仅是“微笑”,而且是“温柔地”,这个词本身就可笑。大部分同学听到老板的命令后都不由自主地扭过头,看了同桌一眼。一看不要紧,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班里顿时成了笑的海洋。
  大头任文魁也不自觉地扭头去看同桌高梅梅,胖脸上习惯性地带着笑容,果然很“温柔”。
  高梅梅也随着笑了一下,立刻反应过来,猛捣了任文魁一拳,恼火道:“你看我干啥?”
  任文魁感觉自己冤枉极了,忍痛分辩道:“是班主任让看的!”
  周围的男女同学无不捧腹。
  看看同学们的情绪恢复了正常,牛树茂两手按着讲桌道:“下面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
.portal{background: #f8f8f8; padding: 10px; border-radius: 5px;line-height: 24px;}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