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当前位置

: 首页小说故事 小说连载 穿越幻想 查看内容

九龙新曲 第一卷. 第一章. (1)

张大庆 2025-11-13 10:02 134
                             作品简介

  古有悲壮之史,遗憾的是,有的还有延续,如九龙的故事,但终有了灿烂之曲……
  在这里是说九龙的故事吗?当然是,只是说九龙的故事吗?当然也不是,也说了知青的故事,还说了国家大事。国家和整个人类世界会一切永远都好吗?或许会永远都好,或许也会有悲惨的事情会发生,甚至于或许会出现人类灭亡的惨剧……

                   九龙新曲(长篇科幻小说)

                             总目录

                            第一卷. 昆仑爪
                         第二卷. 西山主
                         第三卷. 奇门六合
                         第四卷. 生死演义
                         第五卷. 九龙新恨
                         第六卷. 拯救未来

                                    前言

       朋友,你的家乡美吗?我的家乡可是非常的美,一个不大不小的山村,坐落在大山中,其实这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一条河横穿中间,房屋都建在两侧的山坡上。
  你说怎么潇洒吧,可上山打猎,虎、豹、熊、狼、野猪等等,什么都有,山鸡、野兔就更不用说了,野果、山菜、蘑菇、草药,漫山遍野,下河洗澡、网鱼、捉蟹、捞虾、挖贝等等,好玩及了。当然,这大都是过去能做的事情了,现在已经不方便打猎了,但好玩的事情仍然有很多。
  其实,这里并不是我的出生地,是我下乡的地方,但早已成为我真正的家乡,因为我至今仍然在这里。
  这里有很多的故事、有很多的传奇,说出任何一件事,都会让你目瞪口呆!
  但我只想告诉你,主要是讲同我一起下乡来到这里的另一个知青的故事。看到题目了吗?《知青奇曲》,对,不是知青一般的故事,而是特别异常的故事,如跟古史有关,更密切的是跟九条龙有关。
  读者朋友,知道《九龙壁》吧?在北京故宫等好几个地方都建有,为什么?因为九龙的故事确实让人唏嘘、扼腕、难忘!
  关于九龙,不妨回顾一下,在大禹治水年间,也是开天辟地之时,万物俱生,地球上各种怪物也是横行,不但有水患,各种妖魔也在兴风作浪,大禹不但治水,也不得不斩妖除魔!
  当时在现在的四川岷江,有九条龙兄弟,亦有忧天下之心,故准备投靠大禹,帮助做事,就在岷江里急切地等待着,等大禹来时好归顺。
  在这一日,大禹终于来了,九条龙都高兴地一跃而起,岂知大禹误会了,以为又是妖孽作乱,立即下重手惩治!
  九龙惊愕!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解释也不听,因为大禹误以为是骗术,九龙只好暂且逃散!但在九龙中,老大暴龙脾气最暴,当时竟活活地气死了!
  此后万年,九龙之命运仍然多舛,却很少有人提及,只知道《九龙壁》中各个英姿伟岸、令人敬畏的简单故事,却不知道此九龙甚至于还有悲惨的其它故事!
  在这里只是讲知青和九龙的故事吗?还是非也,还要讲国家大事,还要讲世界上的大事,还要讲国家和世界的命运。国家和整个世界会一切永远都好吗?或许会永远都好,或许也会有悲惨的事情会发生,甚至于或许会出现人类灭亡的惨剧……
  看一看吧,读者朋友,不但不会让您们失望,还会让您们眼界大开,还可能会颠覆您们以前对世界的一些认识……

                                 第一卷.昆仑爪

                                第一章. 奇丑双怪

                                    一 . 大怪

                                  喜寻世间稀奇事
                                  大山深处逅古村

      有个知青叫刘云龙,于公元一九六八年十月,与我等很多知青,下乡到了长白山区龙山大队。
  他是个猎奇迷,刚来就打听当地山区有没有稀奇古怪的事儿?
  知青下乡本身也是个新鲜事,特别是对刘云龙,乡亲们也很感兴趣,不但因为他特别爱问这儿、问那儿,还因为他奇丑无比,乡亲们从未见过这么丑陋和性格古怪的人,也好奇地整天围着他问这儿、问那儿?唠这儿、唠那儿。
  过几天开始下地干活了,刘云龙当然还是逮着了机会就问,还别说,离奇的事还真有!
  如有人告诉他,在早年,有人看见在天鼓山上有一种叫野鸡脖子的蛇和野鸡在打架,就说那里是龙凤之地,一姓郭的人家还真把祖坟挪山上去了,现在那家还在挨着的高山上住着、守着!
  据阴阳先生说,肯定是龙凤地,现在虽然没有皇帝了,但也得出有名上将!
  如有人说,他有个亲戚在张家堡子住,这边都盖五间房,中间开门是一间厨房,两边各两间住人。但人在外间住,最里头那间一般不住人,而是放粮食什么的,所以最里间的炕洞特意弄得不太热。
  有一天,他亲戚突然发现里间炕洞里住着一对大长虫!他亲戚不敢动,长虫也不伤他们,就这样相安无事很多年。
  这边有个习惯,每年春天都扒一回炕,取炕洞土当肥料,每回扒炕,他亲戚都先祷告,请长仙先出去一下,等修完炕再回来,果然,每次一对大长虫都出去,事后再回来。
  可有一天,突然情天打雷,一个雷比一个雷响,火光直劈长虫住的炕洞!等雷停了,发现房子有象刀劈样的一道缝,直达长虫住的炕洞的地方,一对长虫已经被劈得稀巴烂!他亲戚用铁锹装了好几土篮子扔掉了!
  据阴阳先生说,那是长虫在外边做坏事了,受到了惩罚!
  关于蛇的离奇事还真有不少!
  如有人讲,在前几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六队在北山坡栽地瓜,大伙议论说,北山青石板这么好,打眼放炮可就是不响,多少年了,怪不怪?这山里可能有成气候的什么东西?
  在这里盖房子、砌院墙、砌什么圈,包括修梯田什么的,都用青石板,就象城里用砖。
  六队有个车老板姓林,特虎,大家都叫他林大虎,当时就虎扯扯地说:“我就不信那个邪,什么成气候的,下午我就来打眼放炮!”
  结果在中午,从北山下来密密麻麻的大长虫和小长虫,爬过公路,穿过河套,奔西山去了!
  据阴阳先生说,一物降一物嘛,所以长虫吓得搬家了,可林大虎反倒吓得三天没有下来炕!
  还有人讲,在大偏岭有一座峰,叫鹰嘴崖,那一年大伙看见峰顶忽然盘旋着几百只鹰,"嗷嗷"地叫着向下俯冲,把天都遮暗了!
  有人好奇,就爬上了峰顶看,原来有一条好大的长虫,正跟俯冲下来的群鹰斗!鹰毛满天飞,遍地是鹰的尸体,大长虫也遍体鳞伤!三天后鹰却不见了,又有人爬上去看究竟,却只见遍地鹰的尸首,而大长虫也不见了,只有一具长长的尸骨!
  据阴阳先生说,是群鹰战胜了大长虫,把长虫吃掉了,那地方也是龙凤地,但出的是女英豪!
  也有别的古怪事!
  说很多年以前,八队有个霍老头突然死了,可过几天又活了,家里人吓得不行!霍老头说,你们别害怕,我确实活过来了,那边还真有奈何桥、无常鬼、阎王爷!他们说抓错了,就把我送回来了,并告诉我还能活二十年。果然,刚到二十年那天,霍老头无病无灾却突然地死了!
  据阴阳先生说,老霍头便宜了,他本不能再活二十年,是阎王爷因抓错了过意不去,才让他多活到二十年的!
  五队有个酒鬼,都叫他鬼三,爱喝酒,爱耍钱,在那年年三十,喝完酒找耍钱的找不着,就奔了临村找耍钱的。半道偶然看见一伙生人在耍钱,他可不管那个,就跟人家玩了起来,结果赢了不少,可回家一看全是纸灰,才知道是碰到鬼了,因惊吓大病而死!
  据阴阳先生说,他赢了鬼的钱,鬼不干了,拽他继续玩,把他拽走了!
  青年点旁边有个黄大叔,他家也有离奇事,黄大叔每年秋后都进深山里挖人参,他家确实有不少用人参泡的酒,刘云龙也喝着了。
  那年黄大叔进山碰到了一颗大人参,花儿开得艳艳的,就兴奋地大喊一声"棒槌"!赶紧用红绳系上,准备开挖。不料却突然蹦出一只斑斓的大老虎!他"妈呀"一声吓昏过去了,等醒过来时,老虎和人参都不见了!
  黄大叔说,同他一起挖人参的伙伴们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还有遇到大长虫的,遇到虎的叫虎参,遇到长虫的叫龙参,它们在守护着人参,只是我们没有缘分、没有福气得到它!
  据阴阳先生说,福祸只由缘定,他们当然是没有缘分得到大人参,否则在挖人参时,老虎或蛇就不会出现了,人参就是他们的了!
  刘云龙虽然是个猎奇迷,但也不轻易相信这些,只是愿意动脑筋琢磨这些稀奇古怪的事儿,因为是唯物主义者嘛,然而,他又觉得这些事情毕竟太诡异了!
  尽管如此,他对告诉他的人说,天鼓山挪坟的事可能,但是不是龙凤地就难说了。
  雷劈蛇的事常有,不见得是老天爷故意劈的。
  北山的蛇搬家可能是偶然碰巧,与林大虎没有关系。
  鹰嘴崖鹰与蛇激战很正常,它们本来就是一对冤家。
  他虽然在表面上这么说,心里还是有疑惑的?特别是对死了又活过来的霍老头和鬼三的事儿,还有黄大叔说的事儿,就感觉更有点玄乎了,本来是不可能的事儿,却真有其人其事,说得有鼻子有眼儿!
  所以,他觉得有必要找时间再去认真地核实一下。然而,很快就没有充足的时间了,因为大队突然通知他到龙山小学去代课。
  另外,还有一件事让刘云龙感到疑惑?放不下,就是进山那件事。
  在刚来时,大队说知青来三天后再干活,他们就商量乘机进深山里看看,很多知青都没有进过深山。
  大队知道了不让去,说进深山里可不是闹着玩的,怕出事。
  他们本来想请个老乡做向导,这下不行了,所以在那天天没亮,就偷偷地出发了。
  只去了九个人,点长高云宵和围绕他转的那帮人没有去,说扯那蛋干啥,东划拉,西划拉,弄了一大堆榛子、核桃等野果,在青年点围着造。
  所谓龙山,指的不是一个山头,而指的是一个地区。
  在这里,从长白山深山里流出来一条河,蜿蜿蜒蜒的,雨季发大水时,奔腾的河水像翻腾的龙一样,所以叫龙山,山因河而得名。细分还有北山、南山、西山,却没有叫东山的地方,东面是天鼓山、仙人台等很多高峰。深山是指从南山东面或西面山沟进去,到天鼓山和仙人台,以及进一步的山里。
  刘云龙当然也去了,在天亮时,他们从南山西面进去后,已经到了天鼓山的脚下,但只能望望,根本上不去。
  在中午,到了仙人台的脚下,也是上不去。
  他们继续往里走,但山沟里已不是普通山沟的样子了,而是越来越茂密的阴森森的原始森林!
  在九个人里面有两个女知青,在这时候有些害怕了,提出来要回去!
  已近黄昏,密林里更暗,风声、树叶的沙沙声,还有各种动物的怪叫声,确实吓人!带得不多的干粮因饥饿早就吃完了,早已经是人人饥肠碌碌,人困马乏!
  在九个人中,属刘云龙岁数最小,却属他最精神,他指着前面的一处山峰说:"我们净在山沟里转了,还没有爬过山峰,爬上这座峰,在高处看一看群山什么模样,就往回走。"
  大家勉强同意了,可爬了一半就后悔了,因为都精疲力尽了,天也快黑下来了,风也越来越大,恐怖更甚!
  刘云龙爬在最前面,给大家鼓劲,喊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能前功尽弃!"
  真不善,在他的鼓动下,大家坚持着,终于爬上了峰顶,大声欢呼!
  这是一座什么峰?他们不知道,海拔虽不是最高,但也可以一览群山了。只见更高的山峰一座又一座,虽然天已经黑下来,但月亮已经升起来,而且很明亮,完全能看清楚群山的模样。可往高处看,往远处看,除了山峰还是山峰,脚下却是茂密神秘的森林!
  "那儿有人家!"突然有人大喊!
  大家望去,果见在前方稍远处两个小山峰的夹处,有微弱的灯光,虽然树影婆娑,仍然能隐隐约约地看到有房子!
  齐晓光来精神了,说:"下去看看!"
  女同学金素华说:"拉倒吧,走不动了。"
  另一个女同学罗乃英说:"从距离上来看,走上一小时也到不了,还是往回走吧。"
  刘云龙说:"就是走上两个小时也值,到贫下中农家喝点水,吃点饭,睡一觉,等明天精力充沛后再往回走,要现在就回去,得多少时间才能回到青年点?能走得动吗?"
  大家一听齐说对,就一溜烟地跑下山去!
  到了跟前一看,人家还真不少,足有十多家,也算是个小村落了。但房子怪怪的,全是草房,就像童话世界里的房子,跟他们已经看到的大队贫下中农家的房子不一样!
  刘云龙挑了一个最大的房子上前敲门。
  一会儿,出来一个大姑娘,哎呀这个漂亮,大家都惊呆了!深山农家怎会有这样的美人?就是城里也没有呀?关键是那气质、打扮,根本就不像农家子女?
  大姑娘看到他们先是一愣!然后问:"你们有什么事吗?"
  刘云龙赶紧说:“对不起,打搅了,我们是刚来的知青,出于好奇,到深山里转转,结果迷路了,又累、又渴、又饿,想到贫下中农家喝点水,歇一歇,最好能吃点东西,休息一晚上,明天一早就走。"
  正说话间,出来一个白胡子老头,好像听见了说话,回应说:"原来是知青啊,欢迎、欢迎,快请进来!"
  大家一看这个老头,嚯,就像年画里的老寿星!虽然个子不算太高,但胖胖的,关键是那张脸,红扑扑的全是肉,一双笑眼,大鼻子,特别是嘴很特殊,挺老大,还翻翻着,还三瓣嘴,就像一个挺大的兔子嘴!只是额头没有老寿星那样的大额头,大家看得都愣住了!
  这老头倒很自然,像见过世面的样子,眯缝着眼儿,满脸堆笑,见大家有些发愣,并不理会,再一次地往屋里请。
  大家回过神来,进到屋里一看,挺阔气的人家,摆设虽与普通农家差不多,但又不一样,特别是人和整个人家的气氛,大不一样。不过谁也没有太深的在意,以为是地隔虽然不远,但毕竟是深山里另外的村落,风俗可能有所不同。
  这家是个大户人家,足有十来口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都长得不凡,穿的戴的竟像古代人,见来了外人,就都嘻嘻哈哈地出去了,屋里只剩下那个老头。

                          二.小怪

                      古村原来竟虚无
                   惊奇又遇镜中人

  老头长衣大衫,这时仍然眯缝着眼,笑着说:"你们累了、饿了吧?快坐到炕上歇一歇,我马上让人做饭。"说完也出去了。
  一会儿,进来一半大小子,还有一个小姑娘,送来的不但是热水, 而且是热汽腾腾、香喷喷的茶水,还有各种水果和干果。
  一会儿,又送来热汽腾腾的,能看出来是刚出锅的蒸地瓜、蒸玉米、蒸栗子。
  大家可乐坏了,想不到这家贫下中农真好,连说谢谢,随之就大吃了起来。
  这地瓜怎么这么甜?瓤儿还是红的?这玉米怎么这么香?还这么嫩?地里不是没有嫩玉米了吗?这栗子就更好了,个又大、味又甜,还起粆,不慢慢吃都噎人。大家都吃了个溜饱,还喝了茶水,吃了水果,人人的肚子都涨了起来!
  这时候,老头又来了,说:"晚上你们就在炕上睡,不要客气,女同学要不方便还有房间?"
  罗乃英说:"不碍事的,就一宿,一将就就过去了。"
  刘云龙说:"老人家,那您们家人怎么办呢?"
  老头说:"我不是说还有房间吗?你们就不用管了,放心吧。"
  这一宿大家休息得真好,起来后,虽说腰酸腿疼,但精神倍好,人家还管了早饭,九个人就回到了青年点。临走,刘云龙拿出五元钱给老头,说是饭钱和住宿钱,并一再感谢,可人家怎么也不要。
  九个人一夜未归,青年点没当回事,大队可有些毛了,第二天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后,有些纳闷?深山里怎么会有人家呢?
  知青下乡可不是小事,大队和公社重视着呢,九个人一夜未归还了得,公社第二天一早就知道了,晚上又听说回来了。人回来了就算完事,大队和公社想的是另一件事,就是深山里的住户,那是不允许的。是谁在那儿住?是不是黑户?大队说不知道,公社让去查。
  大队去查了,汇报给公社说,根本就没有人家,最后不了了之,认为是知青瞎说,目的是什么不清楚,也没有非弄明白的必要,这事就过去了。
  但这件事对刘云龙来说可没有过去,明明那里有十来户人家,还是个有特色的古村落呢,大队为什么没有查着呢?
  有去的同学说,躲起来了呗。
  他认为不可能,一夜之间人能走,房子走不了呀?就是扒了,也有痕迹呀?他觉得这里有蹊跷,他还要准备去一趟,查一查。然而,眼下是没有时间了,得先上学校报到。
  这天一早,他先去报到,心想,再另外找时间去调查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吧。
  他知道自己太丑,太不打人,就特意换上了半新的一套蓝学生装,还换上了皮鞋,他个子矮,还特意地把头发梳得向上蓬蓬着。
  学校座落在北山脚下,几排比农舍稍好一点的房子就是校舍,房前不大的空地就是操场。
  他来到操场,见一个男孩子正在操场旁一棵十多米高的树上掏鸟窝,下面的一群孩子唧唧喳喳。
  突然,掏鸟窝的孩子失足掉了下来!
  下面的孩子们惊呼着,本能地躲闪跑开!
  就在其将坠地的一瞬间,被另一个男孩子突然用手接住了!
  他赶紧跑上前去,对掉下来的孩子浑身检查了一番,关切地问:"怎么样?摔坏没?"
  掉下来的孩子面色惨白,惊魂未定,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没、没事,没、没事!"
  他又打量了救人的男孩子一番,这一看,不禁大吃一惊!
  这个孩子简直奇丑,黑瘦的不小的个子,黒粗的面孔,长长的凹型脸,突出着的额头,深陷却又鼓着的大眼睛,中间最洼处却突出着大大的翻着鼻孔的鼻子,大阔嘴,前努的大下巴,简直就是自己的翻版,只是尺寸小些!还有就是在五官细节上有差异,否则就如同自己的孪生兄弟,就像看镜子里的自己一样!
  他怔了一会儿,随即也赶紧活动、活动他的身子,关切地问:"怎么样?伤着没?"
  这孩子出奇地平静,仰面看了看他,不禁也是大吃一惊!心里想,这是谁呀?怎么这么丑?长得还和自己挺像?然而,嘴上却淡淡地说:"没事。"
  接着,孩子们都忽啦啦地跑回教室了。
  他若有所思,慢慢地向校办公室走去。
  他所思什么?这个龙山大队,也就是龙山村太奇怪了,下乡才来几天,碰到的怪事一宗接一宗?!

                             三. 任教

                              三代寓教寄其志
                           师生相印结同心

  校长也姓刘,叫刘井伦,四十多岁,虽然从外表上看,也是普通农村人的样子,但从着装的细节和有着满脸城府的堆笑看,此人并不简单。
  刘校长刚一见到他虽也是一怔,但很快就紧紧地握住他的双手,爽朗地大声笑着说:"欢迎你呀刘老师!"又解释道,"我们了解了一下知青的情况,唯有你可以胜任当老师,我们的一位老师走了,所以急着把你请来。"
  他当然也礼貌地寒喧了一番,表示尽量把工作做好。
  随后,刘校长领他到了班上,向学生们介绍,这是新来的班主任。
  其实,他的爷爷、奶奶和父母都是老师,想不到自己下乡竟也当了老师。
  他曾有远大的理想,但这一下乡倍受打击!
  他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很看不惯有些老师的做法,心想,这回当老师了,可不能重复那些坏老师的做法,要帮孩子们树立和实现远大的理想。
  刘校长走后,他开始讲课,这个学校只有六个班,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他负责的是五年级班。
  他进一步做自我介绍,在黑板上写上:刘云龙,男,二十二岁,共青团员,汉族,未婚,高中毕业,下乡知青。
  他见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看,就又写到:优点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看各种书籍,喜欢体育活动,兴趣广泛,喜交朋友,缺点是个人卫生差,汗脚特臭,像貌丑陋。
  同学们一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
  他也让每个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说先互相认识一下,并与每个人握手。
  没想到,从树上掉下来的那个孩子就在这个班,叫王小顺,救人的孩子也在这个班,叫郭小林。
  他接着说,先不讲课本上的东西,讲一讲他当学生的体会。
  他说,当学生最上火的事是,不管怎样努力,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这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将找时间专门跟大家讨论。当学生最憋气的事是,小同学被大同学欺负,女同学被男同学欺负。当学生最无奈的事是,经常被老师误会,稍一申辩,往往会遭到老师更严厉地斥责。怎样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呢?以后都要专门找时间讨论。
  他又讲了怎样才能当好老师的想法,他说,与学生比,老师是强者,学生是弱者,有的老师好像不懂得这一点,所以有的老师很厉害、很横。而有的学生学习生活很痛苦,却没有人发现、没有人知道,学生无法解脱,越发痛苦。所以,好老师必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在干什么,主动地去跟学生交朋友,好老师不是学生的教父、教母,而是兄长、大姐姐。
  同学们听得热血沸腾,心儿砰砰地跳,感觉遇到了好老师,有的同学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他又讲了很多,都是从学生的视角所关心的问题。
  他还说,这回当老师了,一定要搞好卫生,做好表率,脚臭的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彻底解决。长得丑就没有办法了,大家瞅惯了就好了。
  同学们又开心地大笑起来!
  在第一天接下来的几节课,刘云龙仍然未讲课本,先搞了个摸底考试,又开了个座谈会。
  他让学生们踊跃发言,谈谈自己的爱好和优、缺点,他说自己是老师都首先谈了,你们怕什么?
  他还让同学们谈谈,谁语文最好?谁数学最好?谁音乐最好?谁图画最好?谁体育最好?谁最爱打架?谁最懒?谁卫生最差?谁脚最臭?等等.
  同学们都畅所欲言,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他还说,个人爱好这一点很重要,将来你们走上社会做什么无法预测,但无外乎当工人、当农民、当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也当老师,等等。你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兴趣,才有可能做好,如果没有兴趣,就会很别扭,被迫去做,肯定做不好。所以,现在就要设立自己的目标,按自己的爱好、兴趣、长处去发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课本上的东西是基础课,每个人都必须学好,因为无论将来干什么,都用得上这些基础知识。
  最后,他把这个班重新划分为六个小队,全班共四十二人,每个小队七个人,重新选出了小队长。并说小队长不是固定的,每个月重新选举一次,胜任的留任,不胜任的让别人干干试试。又说,头一个月由老师兼任中队长,让大家看看中队长应当怎么干,过一个月后,由小队长轮流做中队长一个月,大家都来锻炼锻炼。
  还重点说,在学习上怎样才能学习好呢?光是听好课、做好作业不行。第一,要自己先预习好,最好能做到,老师还没有讲,自己先会了。第二,要认真听老师讲课,验证预习的对否。第三,做好作业、搞好复习、巩固学会的东西。第四点最为重要,就是要锻炼思考能力、设计能力、逻辑能力、辨析能力,等等。如过一段时间以后,平时考试老师不再出题,由值班中队长设计出题和组织考试。第五,要多看有益的课外读物,来开阔视野,并积极接触社会。并说,当然这么多事要慢慢地来做,具体的还要专门来讨论。
  过了几个月,这个班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这是后话。他还按专长、爱好、兴趣,设立了语文学习小组、数学钻研小组、音乐爱好小组、图画爱好小组、体育活动小组,等等。
  这个班很快就按他的管理思路走上了正轨,他与每个学生都成了好朋友。
  他又抽出时间家访,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更准确、更切实的每个学生的培养计划,并为学生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
  然而,每当稍有闲暇,他就会陷入沉思.一是着急抽时间去调查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儿,二是觉得在郭小林身上也似有一个谜,有他没有看透的东西?
  他调查那些稀奇古怪的事还没有说完,怎么又说到郭小林身上了?对这一点,请读者别见怪,因为他也是本书中极重要的人物,现在再来说说调查的事儿。
  农村学校的作息时间是有别于城里的,在农忙时,只上半天课,不农忙时,才上一天课,好让孩子们回家帮干活。现在虽然是晚秋,也是上半天课,他还是有一定时间去调查那些事的,但也不是说时间有的是。试想,学校和学生,还有青年点,能没有其它的事吗?他只能抽时间去调查,后来,他终于抽时间调查了一番。
  张家堡子他去了,雷劈的房子早修好了,那家亲戚说,雷劈蛇的事是真的!
  六队的北山坡他去了,青石板确实好,满山都是打眼灌火药留下的洞儿。乡亲们说,确实从来不响炮,真挺怪的!还有就是,原来在山上常碰见长虫,打那以后,从没有再见过长虫,而西山的长虫却多得很!
  鹰嘴崖他也去了,而且上去了,可什么都没有看到,这么多年了,还能有当年的痕迹那才怪呢。
  天鼓山上不去,太陡,有没有挪的坟没有看着,但乡亲们说,就是郭小林他家!他纳闷,当年郭家人是怎么上去的?也让郭小林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他可不能直接去问郭家人这事,因为郭小林是他的学生,老师要有老师的模样。
  黄大叔说的事他也去查了,去问了黄大叔挖参的朋友,都说有那事!
  鬼三他家还有人,还在临村住,他也去问了,当然这个问是要讲策略的,总之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连霍家他都去了,当然也不能直接地去问,而是以走访贫下中农的形式去的,唠来唠去,就拐到死去的霍老头身上了,霍家人说的与传说的一模一样!
  深山古村没有去,不是不想去,而是去后当天回不来,是要耽误上课的。
  调查的结果虽然基本证实了传言,但还不能令他完全信服,他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思想教育,已基本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了。他虽然喜欢打听稀奇古怪的事儿,但对这类事情,往往又以批判的心态来对待。
  试问,如果说这些事是真的,不就是说,世上有鬼神的事也是真的吗?但反过来说,如果不是真的,那这些真人真事又怎么解释呢?
  他似乎陷入了茫然,不仅如此,在调查的过程中,他又听到了更令人吃惊的事儿!

                                四. 探秘

                           暗访对话阴阳客
                        不想迷惑上自身

  为什么每个传言都有个结论?乡亲们说是阴阳先生说的,所以他也调查了阴阳先生的事儿。
  乡亲们说,现在管得紧了,阴阳先生都不敢出面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打听到一位最有名的阴阳先生,闹半天就在临村住,他决定再探一探这些传说,或者说是对这些玄奥之秘,就从走访这个阴阳先生进一步开始。
  在那时,阴阳先生确实都隐蔽起来了,要有人公开找,人家就说早不干了,由于有些乡亲还信,磕头作揖地请,有些阴阳先生也迫不得已偷偷摸摸地干。
  据说这个阴阳先生不但风水看得好,还能掐会算,能治病,甚至于无所不能,又据说这个人好奇怪,当年是突然冒出来的!
  说当年有个姑娘在山里采蘑菇,不幸摔伤回不了家了,被一个小伙子救了,两个人后来就成家了,在村里住了。可这小伙子的来历搞不清楚,生活也是怪怪的,所以传言就出来了,说那小伙子是狐狸精,还生下了很多后代,当然是人的模样!
  这天,刘云龙专门去邻村拜访这位阴阳先生。
  他家与普通人家一样,也是五间正房,但在院里两侧各后盖了三间偏房,儿女和儿孙们都住在一个院子里。一般人家孩子大了是要分支的,可这家人家确实有些怪,队里给了房场,可以给孩子们盖新房搬出去住,可孩子们都不走,全家人挤在一块住。
  刘云龙来到院门前,一看,院门是紧闭的,就喊了起来。
  一会儿,出来一个俊俏的小伙子,问干什么?
  他说:"我是知青,到贫下中农家走一走,学习学习。"
  小伙子礼貌地说:"对不起,您还是到别人家去看看吧。"意思就是不接待,不让进。
  他说:"向贫下中农学习、请教,接受再教育,是我们的任务,您还是让我进去吧。"
  小伙子犹豫了一下,说:"请等一等,我爷爷身体不太好,我去问问。"
  一会回来说:"我爷爷确实不舒服,不方便见客人,您还是请回吧。"
  他想了想说:"我还有个重要的事要跟您家说,不让我进去哪行?"他来干什么来了,所以想方设法的也要进去。
  小伙子一听,又回去问了,再回来时,就把院门打开了,就是让他进了。
  他进到正房东屋一看,这家人家还真不同于普通人家,从摆设就能看出来。
  屋子很宽阔,南面是炕,北面一溜的是有点古色古香的家具,有八仙桌、太师椅、大躺柜,等等。八仙桌上摆着古色古香的茶具,一个留着半白长须的老者坐在八仙桌东面的太师椅上,他被让到西面的太师椅上坐了。
  老者这时说:"听说你有重要的事要跟我说,什么事呀?"
  他说:"听说老人家是这一带最有名的阴阳先生,可以先请教几个问题吗?"
  老者一听,面露不悦,说:"那都是封建迷信,早不干了,你要是问这事,咱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他说:"请老人家不要误会,我是来帮您的,您既使不干了,但过去也还是干了您所说的封建迷信活动呀。知青您也知道,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敢说敢干,到哪儿都要破‘四旧,所以最近准备找您,要清算您搞封建迷信活动的罪行!"
  这段话虽然是临时编的,为的是避免谈不下去了,但青年点确实也有议论,他们已收拾了不少"黑五类",对阴阳先生也议论过要收拾!
  对刘云龙个人而言,虽然喜欢猎奇,但涉及到"四旧"的问题,他也是毫不含糊的。比如这个阴阳先生,如确实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他肯定也会挺身而出,不但批判,还会批斗。他虽然想跟他谈,但看他那大咧咧的样子,也来气,所以才故意这么说。
  还别说,这么一说,果然打开了话匣子。
  老者说:"要批斗我?一是我早已不干了,为什么还要批斗?二是什么叫封建迷信活动?你们根本就不懂!"
  他赶紧接上话茬说:"照吴先生这么说,您搞的那一套不是封建迷信活动?您刚开始不是说那是封建迷信吗?"
  乡亲们都管他叫吴先生。
  "当然不是!"老者礼直气壮地说,"我刚开始说的封建迷信是指你们说的,什么事物都有客观规律,风水学、阴阳学也是一样,只是你们还没有掌握其中的奥秘,不能粗暴地就说是封建迷信活动!"
  他说:"您不能光说结论性的东西,您要能说清楚其中的因果关系,我就服您。"
  老者说:"我知道知青里有你这一号,就爱打听稀奇古怪的事儿.咱就拿北山蛇搬家的事做例子,就是一物降一物嘛。为什么有的人怕蛇?有的人不但不怕,还专门捉蛇玩?那些咬人的毒蛇到了他们手里,不但不咬人,还老老实实的,都是这个道理。你们看不出什么奥妙,其实林大虎就是蛇的克星,别人放炮不响,他要放炮肯定响,所以蛇就吓跑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还有别的例子吗?"他追着问
  。
  老者说:"那不太多了,大象怕耗子,耗子怕猫,猫怕人,人怕老虎,虎怕蚊子,要说起来那不太多了,说也说不完!"
  他趁热打铁继续地追问:"那鬼三的事怎么解释?"
  老者说:"天、地、人粗分有三界,细分还有十界、二十界,中间是人,上边是神,下边是鬼,各有各的生活。不是说酒能乱性吗?鬼三酒后就糊涂了,所以跟鬼耍起了钱,赌场里赢了就想跑?哪那么容易,鬼继续拽他玩,他还能好吗?"
  他说:"老人家说的难道不是迷信?在大庭广众之下,您还敢说吗?"
  老者怒道:"有什么不敢说的,哪天你们批斗我,我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说!"
  他说:"照您这么说,什么成气候的,成精的什么的,也都有?"
  老者一惊!气得霍地站了起来,斩钉截铁地说:"有!粗分人为一界,细分人界还能分很多界,喘气的不光是人,多了去了!人可以成仙、成神,别的喘气的也可以成仙、成神,或者叫你们所说的成精!"
  他看老者来劲了,反而高兴起来,这叫激将有效,变成笑呵呵地问:"您老说的也不符合唯物观点呀?要想让我服,能不能再深入地讲一讲?"想进一步刺激他多讲一点。
  哪承想,老者彻底来劲了,嚷道:"讲什么讲?老夫就这样,爱批斗就批斗,老夫不怕,送客!"下逐客令了。
  刘云龙一看效果不好,就把话往回拉,想多唠一会儿,多了解点东西,就也站起来说:"老人家脾气还挺大的,不要误会,我不是来下通牒的,我只是代表我个人来的。虽然青年点有对看风水、阴阳这一行砸‘四旧的想法,但我个人不这么看,相反,我有自己的见解。如在城里走街串巷那些算命的,我认为大都是骗人的,那么相术真的是骗人的吗?不见得。我的观点是,相术本身可能也是门科学,但真正懂得的极少,有些人懂得一点,或者说根本就不懂,就去唬人,所以说那些人大都是骗人的,而相术本身可能并不骗人。风水学、阴阳学可能也是同理,真正懂得的也极少,骗人的也很多。我之所以对稀奇古怪的事感兴趣,其实是对这些奇异学说感兴趣,这是我来到您家的初衷,所以我没有恶意,您也不要生气,还是坐下来,消消气,咱们慢慢地说。"
  老者没想到他又来这一套,虽然坐下了,气消了一些,但仍然是气哼哼地说:"我不管你来干什么来了,咱们没什么好谈的了,你赶快走吧!"
  他仍然想争取一下,说:"那您老人家对我刚才那一番话有什么评价?"
  老者没有马上回答,待气又稍平息了一些,说:“我本不想再跟你费话了,但你刚才那一番话,还算你小子有点见识,现在骗人的确实太多了,就是为了骗钱嘛,真正懂得的不是极少,而是极、极、极少。我不管你来干什么来了,要想学,我不能教你,要想了解什么,我也不能再告诉你什么了。我只能再告诉你一点,我已经给你留情面了,我不是怕你们知青,我是看你跟一般人不一样,你走吧!"
  他突然有些糊涂了?不知老者指的是什么?就问:"老人家不乐意跟我谈了,我当然要走,不过您给我说糊涂了,我怎么跟一般人不一样了?"
  老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天机不可泄漏,你快走吧!"有赶的意思。
  他这个性格能走吗?对别的稀奇事都感兴趣,都要刨根问底,现在轮到自己了,不弄明白根本不能走,就说:"您老人家不给我说明白,我不能走!"
  老者看他的样子,对刚才在气头上说出的话有些后悔,在又被逼了几次最后说:"我只能告诉你,你不是正常脱生的!"
  他这一下更糊涂了,继续反复问。
  老者一看这小子实在难缠,又有点急了,说:"老夫我一是看你说话还有点礼貌,二是看你的身世有点说道,所以给你留情面了,要换个人,我早让你难堪了,别胡搅蛮缠了,赶快走吧!"
  话说到这份上了,只能走了,他虽然没有完全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此次来收获已经不小了。随说:"既然老人家不留客,我也只好走了,不管怎样,谢谢老人家的一席话,说不定哪天我还要来请教。"说完离开了。
  书中暗表,这个老者确实不是普通人,以后会有交待。他确看出了刘云龙的不一般,但到底怎么个不一般?他还没有这能耐完全看明白,所以就无法说清楚,刘云龙即使再逼,也是没有用的。
  刘云龙回去后思绪万千,本来是去调查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儿,如今,反倒把自己弄迷糊了?!
  按唯物观点,那些破事不能信,但事实摆在那里,而且一、二、三,这就让人迷惑了?现在又多了个自己的问题!?
  "不是一般人",那是什么人?"不是正常脱生的",那就是非正常脱生的?这是什么意思?他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最后索性不想了,认为革命思想不能受这些歪门邪道地干扰。兴趣是兴趣,不能反过来成为自己的主流思想,也不能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此后,他虽然还爱打听稀奇古怪的事儿,但在思想上,还是坚守着唯物主义的观点。

                            五. 家访

                       1.班上蹊跷丑八怪
                       高山家访解狐云

  刘云龙虽然才高中毕业,可他读的书太多了,涉猎的东西也很杂,思想和嗅觉特别灵敏,特别是对有些特异的事情,很感兴趣,他除了抽时间调查了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儿,还一直在思考着郭小林的事儿。
  按物理学,那天王小顺从树上掉下来,郭小林接住他,俩人都没有受伤是不可能的,对王小顺的体重加上加速度,同龄的郭小林应当是承接不住的,而事实是承接住了!难道是巧合?不可能,这违反自然规律。所以,可能只有一种解释,就是郭小林巧妙地化解了王小顺强大地下落力量,可郭小林有这个能力吗?
  他一直在暗暗地观察着郭小林,可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
  郭小林门门功课都不错,就是长得丑了点,同学们都叫他丑八怪,他也不在意。刘云龙在学校时的外号也叫丑八怪,自己暗自苦笑。在其它方面,也看不出他与普通孩子有什么两样,只是他的气质有些不同。
  他也曾试探过,郭小林在班上不是跑得最快的,不是跳得最高的,不是跳得最远的,不是最有劲的,只是个子稍高一些,这一点倒跟自己有区别.难道是深藏不露?做为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想,有机会一定要再试探一下他。
  整个龙山地区还有一件事让人觉得有趣,就是孩子都叫小什么、小什么,他也顺便调查了。乡亲们说,这就是习惯,孩子在小时候都叫小名,上学后也就沿用了,久而久之,人们就都习惯给孩子这么起名了,长大后,自己乐意改再改吧。
  进入十一月份以后,长白山区已是天寒地冻,大队真够可以的,竟让学校五年和六年级的学生去牛、羊、猪圈除粪,并挑运到地里。没有办法,在星期日,他只好带着学生去三小队的牛圈除粪。
  学生们去早了,牛还没有赶出来,队长立刻安排人赶牛。
  男孩子总是淘气,用棍儿捅牛鼻子、牛屁股。
  有一头大牤牛急了,冲着一个叫孙小伟的男同学顶了过去!
  孙小伟吓得在后退时跌倒了!
  牤牛低下头,挺着角,喷着粗气,冲了过去!
  大家都惊呆了,眼看一场惨剧就要发生了!
  突然,郭小林冲了过去,用双手摁住了牛角,竟使牛动弹不得!
  刘云龙赶紧把孙小伟拽了起来!
  郭小林看没有什么危险了,才松开手。
  大牤牛悻悻地看了郭小林几眼,没有了脾气,不情愿地被饲养员牵走了。
  他这一回好象彻底明白了,也不用再试探了,郭小林肯定是个练家子,而且不是武术班那些花架子,他的家庭肯定也不简单,正好没去他家家访,哪天一定去,或者叫拜访。
  但拜访的目的是什么呢?除了家访的目的,就是觉得这里面有蹊跷事儿,就是想弄明白。当然,隐隐中有两个事情想弄明白,一是郭小林的事儿,二是郭家挪坟的事儿.但他不敢抱有奢望,因为这个嘴怎么张呢?
  很快就到寒假了,刘云龙最后决定去家访,可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想先去吴先生家一趟,最后犹犹豫豫地还是去了。
  真不善,人家这次没阻他进屋,在谈到郭家时,吴先生告诫他,千万别去!
  他问为什么?
  吴先生说,那可不是一般的人家,弄不好是要有杀身之祸的!
  他不禁十分震惊!但也是半信半疑?
  他事后想想又释然了,根本就不信能有杀身之祸?正是有了此一层,更增加了非去不可的欲望,就对郭小林说了。
  小林表现得仍很平静,但似乎有隐约的疑虑,这对精明的人来讲,还是能觉察到的,到底是为什么?不得而知,他曾多次特意走近小林,可小林一直表现得不冷不热.
  为什么最后一个家访小林的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家住得实在是太高了,全大队属他家住得高,差不多到了南山半山腰,上去很困难。
  在约好的第二天一早,小林来接老师。
  他为了登山方便,特意没穿棉袄、棉裤,换了一双棉农田鞋,但戴了棉帽子、棉手套,穿了棉大衣。
  小林还是平常穿着,薄薄的布棉帽子,薄薄的棉袄、棉裤,棉农田鞋,薄薄的尼龙手套。
  刘云龙向山上望了望,问能看到小林的家吗?
  小林说看不到,得到山上。
  于是老师在前,小林在后,开始登山。
  已是来年一月份,天气已经干巴巴的冷,早已是冰天雪地,他看得出来,山路已经清理过,积雪已很少,这肯定是被郭家特意清理过了。刘云龙一口气登上去二百多米,已累得气喘吁吁,这二百多米坡还是比较缓的,越往上越陡!
  小林问用不用歇一会儿?
  老师说不用,仍然勉强健步登上去,然而又过一会儿,就开始趔趔趄趄了,后来,又开始连着滑狗爬扑,每次都是由小林扶起来。最后,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他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但仍迫不及待地向前面和左右望去,原来从南山的西面山脚处上山,现在已转到南面了。
  只见附近青色的山石一节、一节地向上挺拔着,远处高耸的山峰一座比一座高,青松苍劲,白雪披装,狂风怒号,好不令人心旷神怡!而脚下却是较平坦的坡地,足有两个蓝球场那么大。靠山崖根,有一排错落得不错的房舍,这肯定就是小林的家,真是好地方啊!
  在这时候,小林的父母已经从屋里迎了出来,小林也扶着老师走了过去。
  "欢迎你呀,刘老师!"小林父母分别伸出双手与刘云龙握手,热情地打招呼。
  "叔叔、婶婶您们好!"他也热情地打招呼,并被让到屋里。

                   2.老师忽然有奇想
                    竟然要做武林人

  这也是典型的传统农舍的房子,但比一般农舍宽大,一进大门是厨房,两侧两个大锅台,正面靠墙摆着各种橱具,宽敞的地中间摆着一张落地的大饭桌。东屋是小林父母的卧室,里外两间,南面是火炕,靠着窗户,北面靠墙放一个老式的八仙桌,两边都摆着椅子,往东里间靠墙,放一个旧式大躺柜。
  刘云龙被让到东屋,被让到东边椅子上坐,他却在西边椅子上坐下了。
  郭父只好在东边椅子上坐了,郭母坐在炕沿上。
  小林给老师倒上一杯早已准备好的茶水,又给父母各准备一杯,然后也坐在了炕沿上。
  这时候的刘云龙喘息稍定,摘下棉帽子和手套,脱下大衣,都放在了炕头上,身上露出蓝色学生装,在椅子上重新坐好,并仔细打量了一下小林父母。
  郭父大个子,不胖不瘦,没戴帽子,留着短头,一张四十岁出头的男人大长脸,但特别刚毅英俊,特别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太阳穴鼓鼓着。上身穿套头灰秋衣,外罩大半袖短皮衣,毛朝内,没系扣。下穿灰色裤,里面估计也是秋裤,脚穿高腰黄农田鞋,不是棉的。
  郭母中等身材,令人惊讶的美貌异常,且似观音庄严宝像,眼神似深水,令人不敢直视,不似四十岁,长发挽在脑后,上罩蓝头巾,身上打扮与郭父差不多。
  他们似庄户人家,又不象庄户人家,似猎户人家,又不象猎户人家,有一股特殊的说不清楚的气息,竟令他感觉喘不过气来!
  还是郭父先开口说话:"听说刘老师把学生管理得很好,还挨家家访,真是太辛苦了!"
  他说:"我也是刚从学生变为老师的,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当好老师,但当了这么多年的学生,知道学生的心理,所以尝试着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想努力地把这个班带好。"
  又说:"家访的目的是想了解更多的东西,特别是学生和家庭还有什么具体的困难?"
  郭父说:"咱家没有什么困难。"
  他说:"就是上、下学来回爬山,太困难了。"
  郭母插话道:"不碍事的,孩子都习惯了。"
  郭父问:"小林学习怎么样?有什么缺点、毛病?老师尽管说。"
  他说:"小林各门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也没有什么缺点、毛病,请尽管放心。"
  可话峰一转,又说:"但小林又是一个我看不太懂的孩子,在他身上,还有我没有看清楚的东西?"
  话赶到这儿了,他准备一探究竟?!
  另外,他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感觉小林父母绝不是一般的人,很可能是传说中的侠客,自己何不拜师学艺呢!
  小林父母听后一惊!但郭父马上笑着说:"是吗?我们可没有觉得孩子有什么异样,老师可能有什么疑惑吧?"
  刘云龙直奔主题,就把小林两次救人的事说了。最后说:"按常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断定,小林一定是个少年武功高手,这是唯一的解释!"
  小林父母对视了一眼,郭父随即哈哈大笑道:"原来是指这两件事,好吧,既然老师有兴趣,我就告诉你,这孩子确实练过几天拳脚。"
  他一看问出点东西来,就紧追不放,说:"好象绝不仅是练过几天拳脚,在少年武术班学过几年花拳绣腿,达不到小林这种功夫。而且我也能断定,叔叔、婶婶气度不凡,您们一定是个武功大家,而不是一般的练武术之家!"
  郭父又是一阵爽朗大笑,说:"你还真厉害,实不相瞒,我们确实是家传的,练了一些简单的拳脚,但谈不上武术世家,更不是武功大家,仅此而已。"
  他仍不依不饶,说:"说老实话,对小林这两次救人,本该得到学校的奖励,可我没有声张,只是在班上表扬了一下,为的是避免引起广泛地注意。我想,这么做一定符合叔叔、婶婶的心意吧?"
  郭父道:"谢谢你,我们练武的人确实不想张扬,但老师不要把我们想得太高了,我们就是普通的武术爱好者。"
  他见小林父母坚持这么说,就话路一转,说:"我自幼对武术这一行非常喜爱,但苦于求学无门,今日得遇叔叔、婶婶一家,也是缘分,我想拜叔、婶为师学习武功,目的是为了强身壮体,没有什么不良的企图,不知叔、婶能否答应?"
  此刻,他脑子里也不是没有闪过吴先生的警告,但也正是吴先生的那个警告,他认为,反倒证明了郭家人的不一般!
  这可是小林全家没有想到的事情!
  郭父忙说:"这可不行,我们这两下子只是练练、玩玩,怎敢带徒弟!"
  刘云龙可是个极聪明的人,他突然觉得已经瞅准,这个家庭绝不简单,就干脆使出了超常的招数,"扑通"一声跪在了小林父母面前,非要拜师学艺不可!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紫盏
紫盏 2025-11-12 16:18
欣赏。
引用
苦茶
苦茶 2025-11-12 19:49
好文,拜读。
引用
色色三毛
色色三毛 2025-11-12 21:23
欣赏张大庆 的才华!
引用
张大庆
张大庆 2025-11-13 06:45
谢谢各位老师朋友。

查看全部评论(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