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当前位置

: 首页小说故事 百味人生 查看内容

陈年旧事—【系列纪实故事】(一)

张大庆 2025-9-19 09:46 2096
             陈年旧事—【系列纪实故事】

                        目录

               第一辑. 旧事序曲

                   一.喜听评书
                   二.看卖把式
                   三.转玩象棋
                   四.军棋往事
                   五.结识郭老

                第二辑. 象棋轶事

                   一.偶下墨棋
                   二.棋技精进
                   三.识梯子棋
                   四.当年棋事
                   五.挖掘旧事

               第三辑. 张作霖轶事

               一.张作霖野史由来
               二.张作霖家族差异
               三.张作霖排行差异
               四.张作霖学武缘由
               五.张作霖赌博轶事
               六.张作霖发迹起步
               七.张作霖死后家境         
               八.张作霖何许人也
               九.张学良何许人也

               第一辑. 旧事序曲

                 一.喜听评书

    一般来讲,凡事大都有“序曲”,为什么要说“张作霖野史”等”陈年旧事”?也就是因为有“序曲”所引申的原因,那就先说说这是什么样的“序曲”吧。
    首先问问读者朋友们,你喜欢听书讲古吗?反正我特别喜欢听。
    我小时候的经历主要是在上世纪60年代,在那时候,我才10岁刚出头,业余时间干什么呢?社会上有趣的活动很少,只好在家里听听评书。
    我家是山东根,早年,长辈闯关东来到了东北,我是在鞍山市生并长大的,幸亏当地有个说评书的好手,叫杨田荣,在收音机里,天天都有他说的评书,每天晚上就听他的评书。当然,在别的时间段也有,但对我来讲,就没有机会听了。
    还当然,不只是我一个人爱听,大部分市民都爱听,在播评书的时间段里,很多人都窝在家里听呢。
    那时候的评书主要是讲革命故事,如“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红岩”、“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当然也有古代的故事,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杨家将”、“回龙传”、“三侠剑”,等等,好听得很,非常吸引人!
    可听完评书干什么呢?学生作业早就做完了,睡觉也早,在收音机里虽然还有别的节目,但家里有很多人,他们爱听别的节目,我不爱听,有时候,就闹心地出家门瞎溜达,终于有一天,竟然在街区小广场旁边,发现另有天地!

                 二.看卖把式

    刚开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见有一群人,围了一个大圈,里面有嘈杂声,肯定有什么呆好卖,我就钻进人群里去看。
    好家伙,原来是有几个人在卖把式,一会儿,拳脚表演,一会儿,刀枪演练,一会儿,用铁链围上胸部,用气功把铁链挣断,一会儿,又吞下去一个铁球,用气功把铁球鼓向空中!
    我看得都吓傻了!而很多观众是呼号着鼓掌!
    在表演的中间,卖把式的人会有几次把演练停下来,抱拳在场内走几圈,说谢谢大家叫好,更希望大家能赏点钱,并边说边鞠躬。
    真有赏钱的,大部分是把钢镚和纸分币往圈里边扔,也少有角币,但还真有赏一元、二元的,卖把式的遇到这种情况,更是猛鞠躬!
    每次收完钱后,卖把式的表演继续进行。
    我是小破孩,兜里没有钱,虽然不好意思,也只能怀疚地继续看。
    第一次看见是发现,然后就有瘾了,以后,每天听完评书都去看,但有时候能看着卖武把操的,有时候看不着。
    卖把式的当然是专业搞这个的,但却是流动的,不可能老在一个地方表演嘛。还好,虽然有流动走的,又有新来的,所以,我总是能经常地看到。
    其实,这就是过去所说的卖艺的,不光是卖武把操,也有专门卖艺说书的。
    他们一般在街中心的边缘找一块空地,先敲锣,观众围上来后,他们在地上划个圈,就开始说卖什么艺了,然后开始表演。
    卖什么艺的都有,还有先卖艺、后卖药的,我最爱看的是说书。
    他们说的书,可不只是杨田荣所说的革命类型的故事,虽然也有,但主要都是比“三国演义”等古书更武侠类的故事,而且有连续性,留下扣子,然后天天来说,我当然是天天去听。
    那时候,已经开始有些“除四旧”了,武侠类书籍很难买到和看到,对于我这个刚刚涉世的小破孩来说,很吸引人,感到新鲜,所以特别地爱听。
    最多的时候,街里常有好几伙卖艺的,我常常会主要选择听书。
    什么“大五义”、“小八义",还有精灵古怪的故事,听得我是如醉如痴!
    我也不能老是白听呀,有时,也费劲特意攒点零钱,扔点赏钱,也算心里能平衡些。
    可惜好景不长,还没有完全到“文革”时期,“除四旧”运动就趋紧了,卖艺的就逐渐地踪影全无了!
    我很扫兴,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只是在家里听杨田荣的革命故事。
    “文革”开始后,连杨田荣的评书也听不着了,好在我也成为了红卫兵,开始了闹革命,一天到晚忙得很,听书的瘾也就逐渐地淡漠了。

                三.转玩象棋

    在那时候,我已经上了初中二年级,我们学校的红卫兵分为两个造反派,我所在的派别力量很强大,占据了当地附近很多社会资源。
    如有一个很大的国营大厂,叫鞍钢机修总厂,在附近建有一个职工宿舍楼,配套的还有一个工程维修队、一个俱乐部、一个职工食堂、一个图书馆、一个浴池、一个打篮球的运动场所、一个卫生所、一个锅炉房,还有职工另外的住宅区。
    这个地方也算是中心街区旁的热闹区域了,我们这一派的红卫兵就征用了俱乐部,设了一个广播站,宣传革命形势、革命理论和通告革命行动及事件,而我是这个广播站的负责人。
    当然,这个站也有对革命组织和革命行动联络的作用,还当然,这个厂大多数造反派的人,跟我们是一个派别的,因此,我跟这里的工人们很熟,跟附近的居民也很熟。
    可我们毕竟是学生,而且才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轰轰烈烈地闹了一阵革命以后,学校就基本停止了一切活动,因为学校只是初级中学嘛,进入了半瘫痪状态,学生已经不用到校了,变成了在家里玩。
    但我们班里,有些同学挺有意思,不在家里玩,而是在教室里玩,玩什么呢?玩中国象棋。
    好家伙,在每天一早,棋盘就摆上开始厮杀,也有外班级的同学来参加,甚至于到晚上了都不回家,还在班里厮杀!
    他们为什么那么有瘾?原来在我们班里,有一个姓胡的男同学玩得很好,因为他爷爷在伪满时期曾拿过省冠军,他是跟他爷爷学的。在那姓胡的同学所住的住宅区,还有一个象棋玩得好的,解放后曾经拿过当地的区冠军,当然,就跟那个胡爷爷较上劲了。他们都有自己的徒弟,就是崇拜者,两伙人就经常厮杀,在班里玩的就是这两伙人。
    我在那时候还不会玩,但对这两伙人的较劲有兴趣,通过观摩后,慢慢地也会玩了,而且是后来居上。
    这可不是吹,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学习能力确实比一般人强。

                四.军棋往事

    如我在上小学时,中午是回家吃饭的,有一次有事情没有回去,竟然看见同学们都在玩军棋,我不会玩,可几天后就学会了,并很快地后来居上。
    有一天,班主任也想玩,同学们就说,跟我玩吧,我玩得最好。
    在那时候,班主任正跟我闹矛盾呢,说好哇,他在师范学校时也是玩得最好的,收拾收拾我,结果被我赢了一盘,当然玩的是暗棋。
    这下班主任来劲了!说明天中午继续干!让一个姓单的男同学,明天给他买两个火勺当中午饭,非收拾我不可!
    可在第二天中午我赢了二盘,在第三天和第四天中午,我又各赢了二盘,共赢了七盘,老师气得把棋都摔了!
    为什么我不给老师留情面?为什么老师说要收拾我?为什么他输后气得把棋都摔了?这还有另外的原因,如果不稍微说一说,读者们会纳闷?
    我在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是班中队长,在三年级及以前,是一个姓丁的女班主任,到四年高年级时,就换了姓闵的男班主任了,就是跟我下军棋的班主任。
    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闵老师的短处是,人样子长得太差,秉性反而高傲,他刚来时,我们见面一看,嚯,真吓人!
    个稍高,但太瘦了,好像一把都能掐过来,关键是那张脸,不但黑,还疙瘩溜秋的,看上去不仅牙碜,那长相简直可怕极了!
    如眼睛鼓鼓着,鼻子塌塌着,嘴还挺大,由于瘦,一张大长脸像刀削一样的整整齐齐,就像一个稍有点肉的死人脑瓜骨。他还爱穿肥大的黑衣服,又是短的那种,好家伙,风一吹,衣服随风摇摆,露着长长的细脖子,还有长长的细脚脖子,真像一个死人幌子!
    不怪说人不可貌相,这个老师可了不得,人长得丑似应该自卑、不自信,可他不是这样,在任何人面前都是挺着胸膛,说话“嘎嘎”的,而且对别的老师都瞧不起。
    但教学确实有一套,语文、数学、音乐、图画等学科样样精通,我们这个班原来是同年级六个班中学习最差的,却在几个月后变成了最好的。
    对我也会使用,把我调教得成了半拉老师,后来,闵老师除了授课,对班里的其它事情,基本什么都不管了,而由我来管。
    如一早,学生须提前40分钟到校,由我组织自习,我每天都用小黑板拟五道考试题,有数字题,也有字题,在前20分钟划定自习范围,在后20分钟,学生必须清理掉桌面上的各种东西,只留一张纸,还有笔,小黑板一翻过来就开始考试,判卷由我负责。
    如在校内和校外的各种活动,也大都由我组织,有了问题也是由我来处理,就是老师家访的事儿,也都是由我代替老师进行。
    后来,我也学会管理升级了,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小队长,如判作业、判自习考试试卷、判每天必须写的日记、检查个人纪律和卫生,以及搞各种活动的情况处理,等等。
    应当说,我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对成年后的所作所为,有一定的有益影响。
    但通过一件事,我身落千丈,遭到闵老师残酷地报复!
    班里还有一个姓张的副中队长是女生,由于能力差的原因,管事很少,是闵老师后提拔的,意图为何?其实谁都能看出来。还有一个姓王的学习委员,也是女生,俩人是同桌。
    学校当时是全天课,每天下午都有一节是自习课,也由我来组织,老师一般不到场。
    老师有一个不锈钢的教鞭,也给了我,在自习课上,我不但拿着教鞭在教室里走动指挥,平时也是拿着教鞭指挥。
    但有时老师也在场,但不管事,只是坐在这两个女生中间调情,什么话都敢说,不但影响课堂秩序,也不雅观。闵老师有时还有动作,弄得两个女生经常“嘎嘎”地笑。
    那时的学生凳子是长条的,这两个女生个子都挺大,坐在教室后部,闵老师就挤在她俩中间坐,仨人还经常嬉笑厮打,把同学们气得愤愤的,但敢怒不敢言,只能跟我诉苦,让我管。
    我当然也看不惯,早就想管,但不知道怎样管才能有效果,因为老师很厉害,如轻描淡写地提出来是没有用的。
    有一天,我决定采用一个郑重其事的办法,在黑板上写上:闵老师,我和同学们对您这种做法(有略,指跟那两个女生的做法)很有意见,请您改正。
    我那时毕竟是小破孩,以为这个办法动静大,老师肯定不得不改正。
    但改正虽然是实现了,可老师气得是暴跳如雷!大骂我是胆大包天!说把我捧上了天,反骑在他头顶上拉屎!虽然没有撤掉我的中队长,但剥夺了我的大部分权力,连已经报到学校四年级以后能升大队干部的资格都给我拿掉了,一直到六年级毕业,老师的做法就是,虽然不整死你,但让你遭罪。
    举个例子,如有一次,我的日记写了一首诗,姓杨的小队长判了95分,并使劲地宣传,赞扬写得好。闵老师知道后,说让他看看,结果给改成59分,说写的什么破玩意,还把日记本摔在地上碾了几脚。
    没有剥夺的权力是为了让我继续干别人干不了的活儿,老师仍然落得一些清闲。但好事我是甭想了,如原来年年是三好或五好学生,还是出席区里或市里的,以后没有一回是。如学校有时组织学生去旅游,老师不让我去,说我是刺头,怕出事,其实就是打击报复。
    这个闵老师因为人长得丑,对象很不好搞,又因为女生比男孩发育得早,特别是在那时候,大都上学晚,有的女生已经很像大姑娘了,甚至于有大老娘们的调侃说法,闵老师就说过这样的话。按现在的话说,闵老师其实就是在调戏女学生,进行性骚扰。但我在当年并没有把这事告诉父母,如果父母知道了,经过上告说理,闵老师肯定会身败名裂!
    我虽然自己也有反抗,但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有一次,我竟气得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可恨老天太不良,为何不让姓张王,站在人前小三辈,姓儿也比姓孙强。
    这首诗当然并不是我创作的,是拾人牙慧的东西,闵老师如来劲,我会说,跟你有什么相干?怎么,还不允许抄写抄写别人写的诗吗?你不是让我们要努力地搞好自我的学习吗?
    我当然也知道,写这个是没有太大的作用的,只是为了解解气。
    果然,闵老师更变本加厉地迫害我了,但同学们也有了解气的出气处,在课间玩耍时,经常把这当做打油诗,不断地唱诵。
    说“孙”老师跟闵老师有什么关系?原来闵老师曾经姓孙,因为家庭原因后改为姓闵的,这是在以前他自己说的。
    在下军棋的时候,正是我跟闵老师闹矛盾最厉害的档口。
    我跟闵老师的往事还有很多,但不多说了,在这里只是稍说一下,我曾经写过“《不想恨也无法爱的一个小学老师》(回忆录)”,如果读者们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五.结识郭老

    现在回到说玩象棋的事儿,所以,我对棋类游戏鏖战有兴趣,但我在班里玩象棋后来居上后,就觉得跟同学们玩没有意思了,就开始去俱乐部玩了。为什么要去俱乐部玩?因为那里有很多玩象棋的,原来我不会玩没兴趣,现在有兴趣了,就重返俱乐部了。
    俱乐部当然也基本瘫痪了,但每天还开门,允许人们进里面打兵乓球等活动。
    在俱乐部的里面和外面,下象棋的通常都能有10多盘,热闹得很,在学校瘫痪的后期,我每天都去俱乐部玩象棋。在那里玩象棋的都是大人,水平可比同学们高多了,通过跟这些社会人厮杀,我的水平又有很大地提高。如有一个人姓焦(后来我跟他一个厂),曾经也是区冠军,我刚开始是不行的,后来,棋力就慢慢地上来了,跟他的水平就差不多了。
    下棋是有观众的,有很多人,其中有一个老头,起初并未引起我的注意,后来竟发现他天天观棋。
    这个老头可不一般,听我慢慢地道来。
    他总是穿一身青,是老式服装,上衣有纽襻的那种,头戴礼帽,脚蹬布鞋,白头发,白眉毛,一尺多长的白胡子。虽然一脸皱纹老态样,但仍显矍铄,耷拉的眼皮下,一双眼睛尚有灵光,但只是观棋,从来不说话,拿一个板凳坐着,拄着拐棍观看。
    有一天我问他:“您多大岁数了?”
    他说:“92岁。”
    我听了吓一跳!那时候不像现在,太大岁数的人很少。
    我说:“看样子您身体不错呀。”
    他说:“还行。”
    我问:“您怎么对象棋有兴趣?”
    他说:“年轻时就爱下象棋,所以留下了这毛病。”
    我说:“既然爱玩,为什么不玩一玩?”
    他笑了,说:“虽然还有兴趣,但得知道好赖呀,哪有90多岁的人,还抢着跟别人下棋的,卖卖呆就挺好。”
    的确,虽然棋很多,都是个人带来的,一摆上,大伙抢着下,一般都是输一盘就下去,排号上。
    我说:“凭感觉,您应该能下得不错,等有机会我弄盘棋,咱俩下一下。”
    他说:“我没少看你下棋,下得不错,要想玩,现在就可以玩。”
    我说:“没有棋呀,也不能把别人的棋抢过来,等哪天我带盘棋来,咱俩再下。”
    然而他问:“你能下墨棋吗?如果能下,现在咱俩就能下。”
    说到这里,“第一辑.旧事序曲”就应该打住了,“序曲”嘛,就是引起后面故事的缘由。如从“听评书”的起始,进入了下“象棋”的天地 ,由下“象棋”,结识了一个观棋老者,由这个观棋老者,又引发了我对“陈年旧事”的兴趣。连续的故事,就请读者朋友们往下看吧,或许,会给您们带来观赏的趣味的。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月下白荷
月下白荷 2025-9-18 05:46
欣赏精彩,问好!
引用
晓月微蓝
晓月微蓝 2025-9-18 07:08
问好张大庆
引用
风雨百合
风雨百合 2025-9-18 08:18
慢慢欣赏
引用
浪中行吟
浪中行吟 2025-9-18 12:00
好文笔,欣赏学习。
引用
张大庆
张大庆 2025-9-18 14:27
谢谢各位老师朋友。
引用
三峡布衣
三峡布衣 2025-9-18 14:44
拜读,祝好
引用
安陌
安陌 2025-9-18 15:19
好才华
引用
雪珂
雪珂 2025-9-18 15:31
欣赏支持
引用
西风子
西风子 2025-9-18 17:05
支持楼主!
引用
张大庆
张大庆 2025-9-18 18:11
再谢谢各位老师朋友。
引用
空山清雨
空山清雨 2025-9-18 19:48
欣赏精彩,问好!

查看全部评论(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