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当前位置

: 首页小说故事 百味人生 查看内容

断魂谣

司空笑 2012-7-24 21:49 6219
赵三姑娘的美,就连赵家的仇的都不禁为之折服的。但凡见过赵三姑娘的男女,莫不以结识她为荣。赵三姑娘的美,有种安人心魄的作用,小镇上的居民们,谁家有了烦心事,只要想想赵三姑娘的美,就会安然起来。小镇上的夫子曾摇头晃脑地说:“唔,赵三姑娘,她就是古耳镇的体面……”
赵三姑娘的能干,也是远近出了名的。赵三姑娘八岁持家,十岁下地,十四岁时就已经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打理庄稼更是一把好手。赵三姑娘料理的庄稼总是比别家的生得绿,长得兴旺,无怪乎喝过几滴洋墨水的赵五爷总要背了手叹:“唔,啧啧,书上讲万物都有灵性,果然没错!这庄稼也晓得主子生得体面,所以也往争气里长……”
赵三姑娘为人性情温和,待人未语先笑,从不与人红脸。镇上谁家出了要帮忙的事,便是半夜,她得了信也会舍了热被窝赶去搭个手,因而,整个古耳镇上,几乎人人都喜欢她,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赵三姑娘的母亲马脚婆并不满意自己的女儿。来赵家串门的街坊,皆是冲着赵三姑娘来的,对坐在一边的马脚婆和傻子并不搭理,因而,虽挤了满屋子人,却衬得母子俩更显寂寞了,久之,老寡妇便妒恨起来。在马脚婆的意识里,美丽的女人生来就不会安分守己,她的女儿似乎更甚,而那些来串门的男女皆是不怀好意。后来,为防门风有变,马脚婆便不让人上门来了,并且人前人后,嘴里总少不了肮脏话,人们看在赵三姑娘的面上,皆不同她计较。
赵三姑娘十四岁起,媒人就已经踩陷了她家的门槛,可惜她的姻缘并不顺利,因为马脚婆说:“长兄未娶,幼妹不嫁”,这既是祖宗们的规矩,也是乡下千百年来的传统。赵三姑娘因为傻哥哥的缘故,一直就没能说上个婆家。
……

谣言是一道佐餐的美味,任何角落都免不了出现,似乎越是出色的人儿,就越容易招来流言。
赵三姑娘生命中的第一个谣言,源起于她十八岁那年。这一年上门来给赵三姑娘说婆家的媒人很多,多到令马脚婆十分厌烦起来。有时候,马脚婆将媒人关在门外不理,有时候当众口吐污言秽语,有时候,她甚至抡起烟杆子将媒人撵得抱头鼠窜……赵三姑娘是好的,可是马脚婆的无礼,还是使得许多人家难堪生气,小气的,甚至在心里积了怨。
……
这日一早,赵三姑娘照例早起扫院子,至院门口,忽见虚掩的门外立着个瘦高瘦高的汉子,挑一担豆腐筐子,正探头往里面瞧。
赵三姑娘定定神,走过去开门道:“大哥,您这大清早的,有事么?”
汉子红起脸道:“大姐,讨碗水喝,给不?”
赵三姑娘摸摸乱撞的胸口,转身笑着去了。
汉子正若有所思地候着,忽见院心里多出个矮瘦的老太婆来,只见她头上歪着个小笼包般大的灰髻,一身黑衣,趿着鞋,满面恶毒地愤恨:“你站我家门口望甚?望甚?!想偷我家么?还是要白送一担豆腐来我吃?给老娘滚远些,好多着哩!”
汉子待要辩解,马脚婆舞着烟杆子便打将来,赵三姑娘奔上来死死抱住她母亲,一边又回头连连向汉子致歉,急出满面汗水来。汉子见赵三姑娘可怜,便叹叹,白着面皮走了,一整天都忘了吆喝。
至晚,“赵三姑娘与卖豆腐的私约”便传开了,马脚婆气得骂了半天街。
赵三姑娘听了流言,望望天,望望地,待要拿街坊怎样,又不好怎样,于是叹叹,揉着眼进房去了,马脚婆立在窗下道:“哼哼!没有个嫂子未进门,小姑子倒先嫁了的理!X丫头,给老娘好好守着!”
……


赵三姑娘直到28岁上还是朵待摘的花,因为傻子始终没能讨个媳妇回来。如果说十八岁时,赵三姑娘尚且是个孩子,对男人没有过多的想法,那么十年以后,就不能不多想了,因为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来说,她都到了如狼似虎的年龄。在地里干活时,她常常因为周边的男人而无法集中精力,有时候望见傻子,她也会联想到别的男人。赵三姑娘曾经对镇上某个男人产生过幻想,夜里还时常梦见自己躺在他怀里,那感觉是妙不可言的,醒来后她还要摸着滚烫的脸颊独自在灶下边烧火边热热地笑。可惜,没过多久,这男人便娶了媳妇。赵三姑娘与镇上大部分女人一样,认为对已婚的男人产生幻想,从不是好女人的行为,因而,当这个男人有了媳妇后,她就迫使自己扼杀了对他的爱意,好在镇上未婚男人不少,所以赵三姑娘总不乏新的幻想对象。然而,幻想——扼杀,幻想——扼杀,赵三姑娘不停地目睹着自己真实又虚幻的爱人们一个个娶妻生子,心里真是苦不堪言。便是苦,她也只能忍着,虽然她明知道自己很需要很需要,却也只能压抑着,因为马脚婆总不忘对她唱一支祖传的歌谣,名字就叫“祖宗的规矩”。
马脚婆也知道,于常理上来讲,十年前女儿就该嫁人了,但是于传统上来讲,“长兄未嫁,幼妹不嫁”,所以为了规矩,她只能将女儿留在家中。然而,美丽的女人总是容易犯错的,因为社会给予她们的诱惑总比常人多。马脚婆出于对门风及祖宗脸面的考虑,不得不对女儿多加防范了,成日价盯着她,伺机捉奸似的,冥冥中,她似乎在期盼着女儿发生些什么却又害怕她会发生些什么,有时候,因为长时间捏不到一丝错外,她甚至还会产生空空落落的感觉来。
……
虽说马脚婆的无礼,使得许多媒人有心而不敢登门,但不时的,仍有那么几个为了重金来挨骂的媒人。
这日午后,马脚婆独自倚在院子里晒日头,媒婆关大嘴走过来搭讪。马脚婆记起不久前才托她给儿子说亲,便立起来,咧开没牙的扁嘴,一边又连呼女儿倒茶水来。
关大嘴在马脚婆身边坐下来。
马脚婆道:“他婶子,你给傻子说的是哪户人家地闺女?可是姑娘没错?脑子还灵光吧?家世清白么?手脚都好着罢?模样儿不好可不依!”
关大嘴顿了半日,方道:“这个么,容我日后再讲罢,我今儿,实是冲着你家三姑娘来的。”
赵三姑娘早在一边有些发呆地红了脸。
马脚婆沉下脸来道:“X丫头!你不进屋里去照看你哥哥,在这院子里卖甚俏?不要脸地东西!”
赵三姑娘待要讲话,马脚婆早又举起烟杆子来,于是她望关大嘴笑笑,转过身,掩饰不住地叹了口气,看傻子去了。
关大嘴道:“可是门好亲哩!家里是开豆腐坊的,去年才盖的新房子,那孩子也……”
“你要是真心为我闺女好,就先给她哥哥说个好媳妇罢!”马脚婆索然道。
关大嘴为难道:“你家傻子么,只怕难……”
马脚婆恼道:“难甚难?我家傻子哪点不好了?是手脚动不了,还是不能日?只要你肯,就能!”
关大嘴气出了泪水来,转身就忿忿走了。
马脚婆在身后道:“打我闺女的主意?还得傻子先有了人!”
……
赵三姑娘立在窗后,目送关大嘴离去,静静呆过去。
“妹!妹!”傻子在内室喊起来。
赵三姑娘回过神来,叹叹,进去了。
……
关大嘴忿忿然将马脚婆的拒绝回给汉子听了,又说要给汉子说门更好的亲事,争知这汉子死活只认赵三姑娘,并且又许下许多好处来,关大嘴看在重金份上,又动了心思,如此这般同汉子作了商议。
这晚,关大嘴瞅着马脚婆出了门,便悄悄来寻赵三姑娘。灯下,赵三姑娘正低了头洗碗,两条胳膊粗的黑油大辫子顺在胸前,蜜合色棉袄,浅色棉裤,足上一双黑边花布鞋,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瞧着只觉体面又大方,关大嘴虽是个六十来岁地老婆子,也有些瞧呆了去。
赵三姑娘抬头望见关大嘴,浅浅一笑,忙搬出个小板凳来。
关大嘴笑道:“三姑娘,我给你道喜来了哩!”
赵三姑娘呆了呆,方叹道:“婶子何必也来打趣我……”
关大嘴道:“姑娘想歪了,我怎会取笑你哩?我心里恨不得你就是我的亲闺女哩!只是碍着你那不讲理的老娘,就是疼你也不好表出来。实话对你讲罢,婶子我替你留意了十几年,一心要给你说个好婆家,前儿幸好赶上一门好亲,只不晓得你心里是怎么想法?”
赵三姑娘叹叹,没有言语。
关大嘴道:“人说起来你也不陌生,就是常来咱镇上卖豆腐的那个汉子,十年前还找你讨过水喝哩,呵呵……因那一年见了你,回去直赞你好,如今三十好几了还不肯讨媳妇,只念想着你。这些年他倒是托过许多媒人来,只是都叫你那狠心的老娘给回了……”
赵三姑娘眼前浮现出一个瘦高瘦高地轮廓来,于是叹叹,却红了面皮。
关大嘴见有些意思了,便往下说道:“你要是也中意,就给婶子点个头,我少不得替你去说合说合,不然,我回去劝他再寻好的去。”
赵三姑娘犹豫半天,却只是叹气。
关大嘴道:“论理,你也不小了,就这么干守着,不着急么?”
赵三姑娘叹道:“不怕婶子笑话,我怎能不着急?常常夜里睡不着觉哩!只是,哥哥总娶不上,叫我也没法子……”
关大嘴道:“姑娘,不是我讲句遭罪地话,你那傻子哥哥这辈子怕也难找上媳妇了,你若不再为自个儿打算打算,只怕真要做受罪地老姑娘哩!且,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卖豆腐的不仅人生得好,家里又有些底子,主要是对你一片真心,错过这个恐怕再找不上好的了,你仔细想想。”
赵三姑娘有些神往又十分无奈地道:“婶子,叫我能怎样?规矩在那……”
关大嘴道:“法子倒有,只怕三姑娘你不肯。”
赵三姑娘忙捧着关大嘴的手道:“婶子,您果真有法子,就教给我罢,我都依您!”
关大嘴四下里张张,觉着没人,方贴近赵三姑娘道:“三姑娘,依我,你不如跟那孩子走了罢!”
赵三姑娘惊得几乎叫出声来。
关大嘴道:“你那颠三不着两地老娘,成日价将祖宗规矩当谣歌儿挂在嘴上唱,你与其被她关在家里老死掉,还不如找个疼你的男人,一起走了,过快活日子去!”
赵三姑娘垂首不语。
关大嘴道:“我也晓得事关风化,传出去名声不好听。然,你俩只消在外躲个几年,待风头过了再回来,到时候将日子过好了,想也不会有多难堪。就是你妈,她见你俩生米都煮成了熟饭,也不好再勉强你,是罢?婶子我是见你好才甘冒这么大风险想要助你,若是别家的闺女,我才懒得费这些心思哩!”
赵三姑娘紫涨着面皮,低了头,揪着袖子不语。
关大嘴道:“那孩子对我讲了,只要你肯,他晚上就来带你走……”
赵三姑娘未及点头,门口忽然出现马脚婆幽灵般地身影来,关大嘴的脸刷就惨白起来。
马脚婆撵上来道:“信口放屁地狗东西!日你祖宗十八代死你全家的!我就晓得媒婆子没有一个是好东西!终日调唆人家儿女偷鸡摸狗,伤风败俗!今儿倒好,都欺负到我门上来了,真正不要X脸地老****狗!给老娘滚远些,滚快些,好多着哩!”
关大嘴虽跑得快,到底还是挨了许多杆子。
赵三姑娘早躲进房里去了。
马脚婆走到窗下道:“X丫头!今儿老娘索性告诉你晓得,你傻哥哥若一日还讨不上媳妇,你就等着给他换亲罢,少给我做那些春梦!”
……

且说关大嘴被打后,再也没敢上过门,而马脚婆是将女儿看得愈发紧了。
这日一早,马脚婆才吃罢早饭,就见隔壁村的王媒婆笑嘻嘻走来。
马脚婆迎上去道:“怎样?傻子地亲事有着落了么?”
王媒婆道:“有了,有了!那闺女比傻子小两岁,三十六了。”
马脚婆惑道:“怎的,这样大了还没婆家?别是叫人休回家来的妇女罢?我儿子可得娶个姑娘!”
王媒婆道:“是姑娘没错。”
马脚婆这才欢喜起来,又将傻子领来给王媒婆相看。那傻子穿得也还齐整,想是不知愁,因而少皱富态,若不是淌口水,一时倒瞧不出傻来。
王媒婆瞧了半天,方笑着点点头。
马脚婆才要自夸,忽见赵三姑娘汗扑扑着跑进来,在屋角里翻找什么,那傻子见他妹子回来,十分欢喜,眼神只随着他妹子地身影转,不觉就痴痴着了,王媒婆好一通疑惑。
马脚婆忙道:“他妹子照看他十几年,两个倒亲和。”
这时,赵三姑娘拎着一把铲子忙忙往外去了。
傻子见他妹子走了,也要跟着去,一边还回过头来望着马脚婆道:“妹,妹!我要,我要!”
马脚婆呵斥他几句,将他拉回身边坐了,于是忙着和媒婆商量亲事,倒也顺利。
晚饭后,马脚婆送王媒婆到院门口,忍不住道:“他婶子,那确是个姑娘没错罢?”
王媒婆道:“没错儿,是个大姑娘。”
马脚婆想想又道:“手脚都好好的,人也体面?”
王媒婆道:“都好,都好!”
马脚婆顿顿,方道:“既都好好的,怎就没个婆家哩?难不成她有什么毛病儿你不晓得?不生可不依!”
王媒婆讪讪笑了道:“说了你别恼,这姑娘也是脑子不大好使,所以才……”
“竟是个疯婆子?!”马脚婆暴跳道,“我托你是要找个好好的媳妇,你倒好,给我弄个疯子来,不要,不要!”
王媒婆道:“不错了,你家傻子不比她精神……”
马脚婆骂道:“放你娘的狗屁!”
王媒婆也恼了,不禁回骂,结果在烟杆子追击下,落败而逃了。
……
王媒婆恨恨走过关大嘴家门外,就听关大嘴叫她,于是走过去。
关大嘴道:“怎的,给傻子说亲,也会挨烟杆子呀?”
王媒婆恨道:“自家儿子又傻又痴,还有脸挑人家姑娘不好!幸好这门亲黄了,不然我定害了那姑娘!”
关大嘴道:“她可当自家儿子是块宝哩!”
王媒婆顿顿,忽然道:“哼哼,我瞧着她根本就不是真心要给儿子找媳妇。”
关大嘴异道:“怎讲?”
王媒婆见四下里没人,方低低道:“我瞧着,那傻子同他妹子似乎有些不大干净。”
关大嘴道:“你可要积点子口德!那赵三姑娘其实是不错的,就是老寡妇可恨了些。”
王媒婆道:“那是你们没瞧见罢了,今儿我可瞧得清清楚楚!”
……
不久,赵三姑娘生命中的第二条谣言便出现了,据说马脚婆之所以不肯嫁掉赵三姑娘是因为傻子欢喜上了自己的妹子,兄妹俩早干下了那见不得地丑事云云,所谓谣言传上千遍就成了真理,于是后来人们叹息着相信:赵三姑娘与傻子有染。
赵家的人听了这样不堪的谣言,自然是气极败坏的,于是赵三姑娘的七个叔叔壮着胆子结伴来找大嫂子,争知马脚婆正窝了一肚子火,于是挥舞着烟杆子将七个小叔子撵得屁滚尿流。这七兄弟无法,只得私底下嘱咐族中男女多加留意傻子和赵三姑娘。
……


赵三姑娘生命中的第三个谣言,依然生发于她二十八岁这一年。
虽说赵三姑娘有很多不如意,在无人处,她甚至会悄悄为逝去的年华淌几滴挽留不住地泪水,但是,在面对镇民时,她还是笑的,她从来都只将欢乐与安然带给他人。因而,即便赵三姑娘背负着难堪的流言,街坊门在路上遇见她,还是会与她打声招呼。
且说这日逢集,马脚婆含着烟嘴慢悠悠地往街上去,就见她本家小叔子赵五爷立在道边望她,一副欲说还休地神情,马脚婆猜想他是要开口借钱,便装作没看见,自往前去了。
赵五爷忽然在身后道:“大嫂子……”
马脚婆没有止步,只是在鼻孔里冷冷哼出了个“嗯”字音来。
赵五爷犹豫着道:“有件事儿,得同你讲讲。”
马脚婆不以为然道:“你能有甚好事?左不过都是些丢人地勾当!”
赵五爷涨着面皮道:“是、是三姑娘……”
“嗯?”马脚婆回头道,“三丫头怎了?”
赵五爷顿顿,凑上去低声道:“才刚我望见她就在这道上同夫子拉拉扯扯,样子不大尴尬,我因怕人以为他俩真有甚不干净,才没好上前去呵斥……”
马脚婆道:“当真?”
赵五爷道:“我哄你作甚?俗话讲‘女大不中留,留留留成愁’,她年纪也老大不小的了,你既不肯将她给人家做媳妇去,就劳神看管好她,免得日后丢了咱赵家地脸面……“
 已同步至 蓝草地的微博
12下一页
分享到:
收藏 邀请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